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第630章 旁敲侧击
“莺儿?莺儿!”
宝钗连唤了好几声,才听着外头渐渐有些脚步声,然后便见着莺儿两手空空,故作疑惑的推门进来,嘴里还问道:
“姑娘叫我?”
宝钗抬眼一瞧,本就一肚子“闷气”,这下更是添出一股子无名火来,咬牙道:
“人都走了!你倒的茶呢?!”
莺儿一个激灵,见宝钗神色不善,身子都矮了一截:
“这...姑娘别恼,我这就去倒,这就去倒!”
说着便又倒退着往门外去,她也不是个傻的,迈过门槛,撒腿便跑,不一会儿便果真沏了一壶热茶来,面上堆着傻笑,一脸讨好的给宝钗斟了。
宝钗却懒得喝,只是深吸了一口气,又瞪了莺儿一眼,然后便指指一旁的镜子,莺儿先是一愣,往镜子前头一照,便暗暗叫苦,情知怪不得自家姑娘又生起气来,果真是没蒙混得过去。
这镜中的莺儿,身上的衣着倒罢了,不曾有太多的异样,独独头发却变得乱糟糟的,像是被谁抓按过似的,还有一缕鬓发顺着脸颊,黏着香汗贴在唇角,瞧着便更有些异样。
‘都怪伯爷!方才那样用力按着人家的脑袋,这下可好!’
莺儿心里一虚,好在心知自家姑娘怕也不会多做发落,强自镇定下来,勉强笑道:
“这...方才听姑娘唤我,跑的急了些,乱了齐整,求姑娘别怪罪,奴婢知错了。”
一边说着,一边赶忙对着镜子整理起来,宝钗斜过去一眼,哪里还不知道莺儿这丫头是在扯谎,只是若再追究下来,怕是要叫自己也没了脸面,便只教训了一句:
“若叫旁人瞧见,早晚丢了你自己的小命!”
莺儿连连讨饶,宝钗哼了一声,又疑惑道:
“怎么就你一个?文杏呢?跑哪儿去了?”
莺儿身子一僵,照着镜子不敢回头,顿了好一会儿,方才一脸无辜的笑道:
“我...我不知道呀,想是...想是跑去什么地方偷懒去了吧?姑娘别气,等她来了,我替姑娘教训她,这丫头越发没规矩了!”
宝钗见这丫头笑得一脸蠢样,又忍不住吸了口气,情不自禁的握住拳头,心里已有了些揣测,也懒得叫人去找了,只是冷笑道:
“还教训什么?只怕你们是都有了靠山,我也管不得你们了,往后也别说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只求别叫你们害了我,我便要烧高香了!”
莺儿知道自家姑娘有多聪明,也不敢多做辩解,只得悄悄吐了吐舌头,在心里暗暗替文杏祈祷起来:
‘好妹妹,咱们说好了的,这机会我可是留给你了...只是姑娘这边,你还是好自为之吧,姐姐我可已经尽了力了~’
宝钗这边尚在暗自气恼自己两个丫鬟不规矩,不一会儿,又见薛姨妈匆匆找来,当头问了一句:
“伯爷人呢?被你哥哥闹的烦了神,可真是把人给怠慢了。”
宝钗忙道:
“林大哥方才说是有事,已先回去了,妈妈不必担心,林大哥生性宽和,哪里会计较这些。哥哥的事,可都妥当了?他既然闹着要走,性子又鲁莽,妈妈还需挑些信得过的老人跟着打点才好。”
薛姨妈便点点头:
“人倒是挑了几个,只是终究放心不下,你说你哥哥,打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哪里操过半天的心?又自小不曾离了我跟前,他这要再外头闹出些什么事来,离的远了,咱们怕连救也救不得。”
宝钗也苦笑道:
“总归是要有这一日,妈妈难道还能管他一辈子?哥哥此番肯奔着正事去,总是件好事。”
所谓知子莫若母,薛姨妈闻言便冷笑道:
“他哪里是要去做什么正事,无非是知道自己在京里闯了祸,又听说他二舅舅要回来,怕要挨责打,故意躲出去罢了。”
“二舅舅何时回来?”
“说是快了,你表姐那儿也得着完婚呢,定了也有两年了,不好再耽搁,咱们还得再备着一份礼...你这衣裳怎么湿了?”
宝钗还在想着王子腾的事,陡然听母亲问了一句,心里也是一惊,低头瞧了瞧,果然便见着自已胸前慢慢洇出些湿痕。
她在这屋子里头待着,身上穿的单薄了些,即便还有一层里衣隔着,无奈那歹人却似乎尤其喜爱,下足了功夫,她只顾着赶人,也没来得及擦拭。
贴身的小衣沾了水,紧紧粘着皮肉上,本就有些难受,方才又被两个丫鬟的事气的分了心,又忘了更换,这会儿竟从里头浸出些印记来。
宝钗这下也不由得心虚起来,忙用手遮掩着,面上悄然一红,头也不抬道:
“刚觉得有些口渴,倒了杯茶喝,许是急切了些...”
薛姨妈“哦”了一声,又瞧了瞧宝钗遮掩的位置,眼皮子一颤,低声道:
“这倒没什么,等下换身衣裳就是了...唉,说来衡哥儿倒是个有本事的,小小的年纪,竟然文武双全,手里又掌着兵马,偌大权势,满京城谁不让着他些。
要是你哥哥能有他一分的能耐,真叫我死了都甘心了...”
宝钗心尖儿一抖:
“林...林大哥自是这世上少有的人杰,不是寻常人能比的,母亲也不必如此焦虑,待哥哥再年长些,自然便知进益了。”
薛姨妈盯着宝钗的面色,笑道:
“话是这样说,我只可惜,这衡哥儿早早的与林丫头定了亲事,也不知叫京里多少人家怄得半夜里都睡不着。
不过林丫头家里有底子,林大人眼下又是二品的大员,身份上也般配,像咱们家怕是就差了些,不然你哥哥往后若有他照应着,那我也不用操心了。”
宝钗心里一酸,低声道:
“妈妈怎么与我说起这些来了?”
薛姨妈仍旧笑道:
“不过是咱们娘俩私下里谈谈心罢了,有什么不能说的...要说起来,咱们薛家祖上也是生发过的,如今虽然差了些,又有亲戚们帮衬着,也还不至于立不住脚,倒还不用拿咱们薛家的女儿去攀龙附凤的受什么委屈。
宝玉近些日子不是在国子监里头读书?这功课上是忙碌了些,倒少往这儿来了。
还是功课要紧,这孩子自小便聪明,等再念几年书,怕也要长进了,老太太又拿他当心尖子上的肉来疼,西府也不缺门路,我看那孩子早晚也是要着官衣的。
我的儿,你看你娘这话,可有些道理?”
宝钗连唤了好几声,才听着外头渐渐有些脚步声,然后便见着莺儿两手空空,故作疑惑的推门进来,嘴里还问道:
“姑娘叫我?”
宝钗抬眼一瞧,本就一肚子“闷气”,这下更是添出一股子无名火来,咬牙道:
“人都走了!你倒的茶呢?!”
莺儿一个激灵,见宝钗神色不善,身子都矮了一截:
“这...姑娘别恼,我这就去倒,这就去倒!”
说着便又倒退着往门外去,她也不是个傻的,迈过门槛,撒腿便跑,不一会儿便果真沏了一壶热茶来,面上堆着傻笑,一脸讨好的给宝钗斟了。
宝钗却懒得喝,只是深吸了一口气,又瞪了莺儿一眼,然后便指指一旁的镜子,莺儿先是一愣,往镜子前头一照,便暗暗叫苦,情知怪不得自家姑娘又生起气来,果真是没蒙混得过去。
这镜中的莺儿,身上的衣着倒罢了,不曾有太多的异样,独独头发却变得乱糟糟的,像是被谁抓按过似的,还有一缕鬓发顺着脸颊,黏着香汗贴在唇角,瞧着便更有些异样。
‘都怪伯爷!方才那样用力按着人家的脑袋,这下可好!’
莺儿心里一虚,好在心知自家姑娘怕也不会多做发落,强自镇定下来,勉强笑道:
“这...方才听姑娘唤我,跑的急了些,乱了齐整,求姑娘别怪罪,奴婢知错了。”
一边说着,一边赶忙对着镜子整理起来,宝钗斜过去一眼,哪里还不知道莺儿这丫头是在扯谎,只是若再追究下来,怕是要叫自己也没了脸面,便只教训了一句:
“若叫旁人瞧见,早晚丢了你自己的小命!”
莺儿连连讨饶,宝钗哼了一声,又疑惑道:
“怎么就你一个?文杏呢?跑哪儿去了?”
莺儿身子一僵,照着镜子不敢回头,顿了好一会儿,方才一脸无辜的笑道:
“我...我不知道呀,想是...想是跑去什么地方偷懒去了吧?姑娘别气,等她来了,我替姑娘教训她,这丫头越发没规矩了!”
宝钗见这丫头笑得一脸蠢样,又忍不住吸了口气,情不自禁的握住拳头,心里已有了些揣测,也懒得叫人去找了,只是冷笑道:
“还教训什么?只怕你们是都有了靠山,我也管不得你们了,往后也别说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只求别叫你们害了我,我便要烧高香了!”
莺儿知道自家姑娘有多聪明,也不敢多做辩解,只得悄悄吐了吐舌头,在心里暗暗替文杏祈祷起来:
‘好妹妹,咱们说好了的,这机会我可是留给你了...只是姑娘这边,你还是好自为之吧,姐姐我可已经尽了力了~’
宝钗这边尚在暗自气恼自己两个丫鬟不规矩,不一会儿,又见薛姨妈匆匆找来,当头问了一句:
“伯爷人呢?被你哥哥闹的烦了神,可真是把人给怠慢了。”
宝钗忙道:
“林大哥方才说是有事,已先回去了,妈妈不必担心,林大哥生性宽和,哪里会计较这些。哥哥的事,可都妥当了?他既然闹着要走,性子又鲁莽,妈妈还需挑些信得过的老人跟着打点才好。”
薛姨妈便点点头:
“人倒是挑了几个,只是终究放心不下,你说你哥哥,打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哪里操过半天的心?又自小不曾离了我跟前,他这要再外头闹出些什么事来,离的远了,咱们怕连救也救不得。”
宝钗也苦笑道:
“总归是要有这一日,妈妈难道还能管他一辈子?哥哥此番肯奔着正事去,总是件好事。”
所谓知子莫若母,薛姨妈闻言便冷笑道:
“他哪里是要去做什么正事,无非是知道自己在京里闯了祸,又听说他二舅舅要回来,怕要挨责打,故意躲出去罢了。”
“二舅舅何时回来?”
“说是快了,你表姐那儿也得着完婚呢,定了也有两年了,不好再耽搁,咱们还得再备着一份礼...你这衣裳怎么湿了?”
宝钗还在想着王子腾的事,陡然听母亲问了一句,心里也是一惊,低头瞧了瞧,果然便见着自已胸前慢慢洇出些湿痕。
她在这屋子里头待着,身上穿的单薄了些,即便还有一层里衣隔着,无奈那歹人却似乎尤其喜爱,下足了功夫,她只顾着赶人,也没来得及擦拭。
贴身的小衣沾了水,紧紧粘着皮肉上,本就有些难受,方才又被两个丫鬟的事气的分了心,又忘了更换,这会儿竟从里头浸出些印记来。
宝钗这下也不由得心虚起来,忙用手遮掩着,面上悄然一红,头也不抬道:
“刚觉得有些口渴,倒了杯茶喝,许是急切了些...”
薛姨妈“哦”了一声,又瞧了瞧宝钗遮掩的位置,眼皮子一颤,低声道:
“这倒没什么,等下换身衣裳就是了...唉,说来衡哥儿倒是个有本事的,小小的年纪,竟然文武双全,手里又掌着兵马,偌大权势,满京城谁不让着他些。
要是你哥哥能有他一分的能耐,真叫我死了都甘心了...”
宝钗心尖儿一抖:
“林...林大哥自是这世上少有的人杰,不是寻常人能比的,母亲也不必如此焦虑,待哥哥再年长些,自然便知进益了。”
薛姨妈盯着宝钗的面色,笑道:
“话是这样说,我只可惜,这衡哥儿早早的与林丫头定了亲事,也不知叫京里多少人家怄得半夜里都睡不着。
不过林丫头家里有底子,林大人眼下又是二品的大员,身份上也般配,像咱们家怕是就差了些,不然你哥哥往后若有他照应着,那我也不用操心了。”
宝钗心里一酸,低声道:
“妈妈怎么与我说起这些来了?”
薛姨妈仍旧笑道:
“不过是咱们娘俩私下里谈谈心罢了,有什么不能说的...要说起来,咱们薛家祖上也是生发过的,如今虽然差了些,又有亲戚们帮衬着,也还不至于立不住脚,倒还不用拿咱们薛家的女儿去攀龙附凤的受什么委屈。
宝玉近些日子不是在国子监里头读书?这功课上是忙碌了些,倒少往这儿来了。
还是功课要紧,这孩子自小便聪明,等再念几年书,怕也要长进了,老太太又拿他当心尖子上的肉来疼,西府也不缺门路,我看那孩子早晚也是要着官衣的。
我的儿,你看你娘这话,可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