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第631章 暗绝金玉
薛姨妈这一番话外之音,宝钗自是能听得明白,若是以往,以宝钗藏愚守拙,谨守礼教的性子,自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没有二话的。
然而到了如今这番地步,宝钗自知自己不但已心有所属,怕连身子也不能算清白了,又如何还能许给旁人?
屋内陡然沉默起来,宝钗垂着头,起先并不吭声,叫莺儿都忍不住暗暗担忧,生怕宝钗真就顺了薛姨妈的心意,却把自己给牵累了。
好在没过多久,便见宝钗面色沉静如水,仍不抬眼,低声道:
“妈妈的话,自是有道理的...宝兄弟的确聪慧,来日里若说他自有一番前程,这话女儿也是信的。只是倒有一桩疑虑,不知母亲可曾细想,宝兄弟...究竟是何等样人?
他原是衔玉而生,老太太的心肝儿,阖府上下的凤凰,性情是极好的,温和知礼,怜香惜玉,这是他的好处。然而...”
宝钗字斟酌句,缓缓摇头,见母亲不曾打断她,便接着道:
“只是这‘好处’里,也藏着几分‘不足’,宝兄弟的心思,妈妈也是知道的,未免太胶着于闺阁脂粉,耽于诗词戏文之趣。
性情虽柔善,却失之于刚断,待人虽热诚,则又少了几分担当世务的筋骨,视功名仕途为‘禄蠹’,视经济文章为鄙俗,此等心性,于家于国,若真有什么事,恐怕是难指望的...”
薛姨妈闻言,讪笑道:
“你倒瞧得通透,只是宝玉终究还小,便有些陋习,也只算个玩笑,等再大些,多读两年书,晓得了圣贤道理,自然也就改了。”
宝钗也苦笑起来,叹息道:
“妈妈难道不知,有句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宝玉自小就在这富贵窝里,养成这般性子,哪里就能说改就改了...
女儿虽是个愚钝的,也知男儿家立身处世,终究要以‘修身齐家’为本,宝兄弟这般品性,便如美玉置于锦绣匣中,若是只拿来赏玩,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倘若将来,要寄望他支撑门楣,恐怕又难了...终究宝兄弟的性情...还是太软弱了些。
若是强求,只怕将来反生怨怼,不如只守着这亲戚情分,不近不远,反倒彼此能得个清净长久。
不然,倘若一时因着什么不着边际的念头,行差踏错的,反倒失了如今这份亲厚,岂非得不偿失?
其间情由,妈妈还当细细思量才是。”
薛姨妈扯扯嘴角,要说世情往来应酬,薛姨妈自知,自己或许还算多了些经验,可若是计较起这些道理来,那是拗不过自家闺女的。
一时竟无言以对,反倒也觉得宝钗所言有理,更已明白,自家这宝贝女儿,怕是已拿定了主意,这一腔心思,是难落在宝玉身上了。
这可怎生是好...衡哥儿好当然是好的,若是没定亲,我自然早打听着了...到得今日,总不能真叫宝丫头做个妾室,这也太失了脸面...
思来想去,薛姨妈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要说起来,她是做母亲的,自然能做得主,可宝钗打小便主意极正,又通情理,薛姨妈还真就拗不过她。
又瞧了宝钗好几眼,见宝钗这会儿还遮掩着胸口那点湿痕,愈发笃定了些,半晌道:
“府里头人多口杂,便是咱们这梨香院里头,也常有人来往的,却不比在自家清净,你素日是最知礼的,与姊妹兄弟们往来,娘一向放心。
只是你到底还年轻,有些事情,怕是不好逾越了,惹了闲话,反倒连累了你自个儿,还是得讲个周全体面为要...你是极聪慧的,想来也不用娘细说。”
宝钗微微一颤,面色却始终沉静,不见有什么波澜,轻声附和道:
“女儿自然省得,妈妈放心就是,岂敢有半分逾矩之行?便是宝兄弟来这儿做客,女儿向来也都是以礼相待,字字句句,便拿到老太太跟姨妈面前去回话,也是无妨的。”
薛姨妈犹豫了一下,也不再多说什么,点头道:
“你这般说,我自然是放心你的,宝玉那头我自是不担心,只怕...罢了,总归你心里有个分寸就好,你坐着吧,我还得见几个老掌柜,替你哥哥操持着。”
说罢便又出去,宝钗忙起身相送,待薛姨妈走的远了,宝钗方才海松了一口气,她自然明白,母亲方才必是起了疑心,那歹人只顾着自己,却害得我来受这一番牵累,好在算是遮掩过去...
宝钗暗啐一口,依旧掩着胸口,不敢将手拿下来,横了在一旁装木头的莺儿一眼,便要入内更衣。
却正赶着文杏跑回来,宝钗见她也面红耳赤,身上衣服又多了许多褶皱,更有些气恼,瞪了文杏一眼,冷飕飕的留下句话:
“且跪着,等我叫你。”
说罢便往里头去,文杏呆了一呆,不敢多问,扑通跪倒,隐晦的朝莺儿投去求救的目光,莺儿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哪里还敢多话,只得装作视而不见,低着头往里间去,服侍宝钗更衣。
只留文杏一个人跪在外间,一边提心吊胆,不知该如何是好,一边又想着方才在耳房里那些旖旎花样,又觉一阵酸麻羞臊,不自觉的绷紧了两腿。耳边隐隐约约听着里头莺儿跟宝钗说话:
“姑娘...咱们何时再搬回到蘅芜苑去...大爷不是都养好了,这还闹着要出门呢...”
“怎么?难道在梨香院里头委屈了你不成?”
“那倒不是,只要跟着姑娘,在哪儿不能算是好日子...只是这梨香院里头,往来宾客是多了些,咱们家那些掌柜伙计,多要往这儿来的,是少了些清净,也...也不大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的?”
“......”
“你...!且过两日再说,生怕我耽误了你不成?文杏那丫头,可是你挑唆的?”
“姑娘这可冤枉我了,我哪里有那本事,分明是她自己乐意...再说了,伯爷这样的人,谁还能不喜欢,姑娘你自己不也是...”
“你还胡说!这衣服,你别交给那些粗使嬷嬷,自个人拿去接水洗了,可明白?”
“嘿嘿,姑娘放心就是了,莺儿自然知道的~断不叫人发现就是了,若真有人问起,莺儿只说是自己的就是了~”
“呸!你的我的,又有什么区别...闹出什么话来,你就仔细着!”
然而到了如今这番地步,宝钗自知自己不但已心有所属,怕连身子也不能算清白了,又如何还能许给旁人?
屋内陡然沉默起来,宝钗垂着头,起先并不吭声,叫莺儿都忍不住暗暗担忧,生怕宝钗真就顺了薛姨妈的心意,却把自己给牵累了。
好在没过多久,便见宝钗面色沉静如水,仍不抬眼,低声道:
“妈妈的话,自是有道理的...宝兄弟的确聪慧,来日里若说他自有一番前程,这话女儿也是信的。只是倒有一桩疑虑,不知母亲可曾细想,宝兄弟...究竟是何等样人?
他原是衔玉而生,老太太的心肝儿,阖府上下的凤凰,性情是极好的,温和知礼,怜香惜玉,这是他的好处。然而...”
宝钗字斟酌句,缓缓摇头,见母亲不曾打断她,便接着道:
“只是这‘好处’里,也藏着几分‘不足’,宝兄弟的心思,妈妈也是知道的,未免太胶着于闺阁脂粉,耽于诗词戏文之趣。
性情虽柔善,却失之于刚断,待人虽热诚,则又少了几分担当世务的筋骨,视功名仕途为‘禄蠹’,视经济文章为鄙俗,此等心性,于家于国,若真有什么事,恐怕是难指望的...”
薛姨妈闻言,讪笑道:
“你倒瞧得通透,只是宝玉终究还小,便有些陋习,也只算个玩笑,等再大些,多读两年书,晓得了圣贤道理,自然也就改了。”
宝钗也苦笑起来,叹息道:
“妈妈难道不知,有句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宝玉自小就在这富贵窝里,养成这般性子,哪里就能说改就改了...
女儿虽是个愚钝的,也知男儿家立身处世,终究要以‘修身齐家’为本,宝兄弟这般品性,便如美玉置于锦绣匣中,若是只拿来赏玩,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倘若将来,要寄望他支撑门楣,恐怕又难了...终究宝兄弟的性情...还是太软弱了些。
若是强求,只怕将来反生怨怼,不如只守着这亲戚情分,不近不远,反倒彼此能得个清净长久。
不然,倘若一时因着什么不着边际的念头,行差踏错的,反倒失了如今这份亲厚,岂非得不偿失?
其间情由,妈妈还当细细思量才是。”
薛姨妈扯扯嘴角,要说世情往来应酬,薛姨妈自知,自己或许还算多了些经验,可若是计较起这些道理来,那是拗不过自家闺女的。
一时竟无言以对,反倒也觉得宝钗所言有理,更已明白,自家这宝贝女儿,怕是已拿定了主意,这一腔心思,是难落在宝玉身上了。
这可怎生是好...衡哥儿好当然是好的,若是没定亲,我自然早打听着了...到得今日,总不能真叫宝丫头做个妾室,这也太失了脸面...
思来想去,薛姨妈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要说起来,她是做母亲的,自然能做得主,可宝钗打小便主意极正,又通情理,薛姨妈还真就拗不过她。
又瞧了宝钗好几眼,见宝钗这会儿还遮掩着胸口那点湿痕,愈发笃定了些,半晌道:
“府里头人多口杂,便是咱们这梨香院里头,也常有人来往的,却不比在自家清净,你素日是最知礼的,与姊妹兄弟们往来,娘一向放心。
只是你到底还年轻,有些事情,怕是不好逾越了,惹了闲话,反倒连累了你自个儿,还是得讲个周全体面为要...你是极聪慧的,想来也不用娘细说。”
宝钗微微一颤,面色却始终沉静,不见有什么波澜,轻声附和道:
“女儿自然省得,妈妈放心就是,岂敢有半分逾矩之行?便是宝兄弟来这儿做客,女儿向来也都是以礼相待,字字句句,便拿到老太太跟姨妈面前去回话,也是无妨的。”
薛姨妈犹豫了一下,也不再多说什么,点头道:
“你这般说,我自然是放心你的,宝玉那头我自是不担心,只怕...罢了,总归你心里有个分寸就好,你坐着吧,我还得见几个老掌柜,替你哥哥操持着。”
说罢便又出去,宝钗忙起身相送,待薛姨妈走的远了,宝钗方才海松了一口气,她自然明白,母亲方才必是起了疑心,那歹人只顾着自己,却害得我来受这一番牵累,好在算是遮掩过去...
宝钗暗啐一口,依旧掩着胸口,不敢将手拿下来,横了在一旁装木头的莺儿一眼,便要入内更衣。
却正赶着文杏跑回来,宝钗见她也面红耳赤,身上衣服又多了许多褶皱,更有些气恼,瞪了文杏一眼,冷飕飕的留下句话:
“且跪着,等我叫你。”
说罢便往里头去,文杏呆了一呆,不敢多问,扑通跪倒,隐晦的朝莺儿投去求救的目光,莺儿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哪里还敢多话,只得装作视而不见,低着头往里间去,服侍宝钗更衣。
只留文杏一个人跪在外间,一边提心吊胆,不知该如何是好,一边又想着方才在耳房里那些旖旎花样,又觉一阵酸麻羞臊,不自觉的绷紧了两腿。耳边隐隐约约听着里头莺儿跟宝钗说话:
“姑娘...咱们何时再搬回到蘅芜苑去...大爷不是都养好了,这还闹着要出门呢...”
“怎么?难道在梨香院里头委屈了你不成?”
“那倒不是,只要跟着姑娘,在哪儿不能算是好日子...只是这梨香院里头,往来宾客是多了些,咱们家那些掌柜伙计,多要往这儿来的,是少了些清净,也...也不大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的?”
“......”
“你...!且过两日再说,生怕我耽误了你不成?文杏那丫头,可是你挑唆的?”
“姑娘这可冤枉我了,我哪里有那本事,分明是她自己乐意...再说了,伯爷这样的人,谁还能不喜欢,姑娘你自己不也是...”
“你还胡说!这衣服,你别交给那些粗使嬷嬷,自个人拿去接水洗了,可明白?”
“嘿嘿,姑娘放心就是了,莺儿自然知道的~断不叫人发现就是了,若真有人问起,莺儿只说是自己的就是了~”
“呸!你的我的,又有什么区别...闹出什么话来,你就仔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