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 > 第428章 间奏·爱因斯坦与青铜门

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 第428章 间奏·爱因斯坦与青铜门

    “或许和终极有关吧。”

    这是张海桐的说法。

    张海客肉眼可见的无语。但仔细想想,在张家漫长的家族历史里,几乎所有神秘事件都围绕青铜门和终极展开。

    一切的终极都在长白山下。

    能够有这样大的力量模糊掉那么多人记忆,模糊掉某些人的存在,似乎只有终极可以做到。

    “至于更深层的,我自己都没弄明白。”1995年12月的张海桐总是格外疲惫,神情中透露出一种倦怠。死气和生气在他的脸上纠缠,以至于张海桐明明睡得很足,但黑眼圈又涨回来了。

    整个人都很憔悴,比刚回香港那阵子还憔悴。即便讲话时尽量开怀,眼睛里却是浓重到发自灵魂深处的痛苦和恍惚。

    张海桐只是在尽最大努力平衡某种不为人知的东西。比如情绪,比如身体状况,比如无法解决的秘密。然后用跟真实情绪反差极大的语言,来达到平衡的目的。

    张海客听见他说:“一百多年,我走的地方不算少。然而即便是族长身上,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

    小族长对他的事心知肚明。但他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和答复,就说明在他的认知范围里,这事儿也不对劲。

    它的特别已经可以被族长放在心上了——前提是族长还记得的话。

    目前来看,还得靠自己。

    在得知张海客查过那些事时,张海桐并不惊讶。他从来没有刻意瞒过谁。通过郭华转手,只是为了让那笔钱让家人觉得那是正当合法的而已。

    他对张海客说:“如果找不到,就不要找了。上穷碧落下黄泉也找不到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个人认为,”张海桐难得动了动脑子,回忆起上辈子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科幻理论。“这更像一种时空重叠。”

    时空重叠,由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衍生而来。

    简单来说,就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时空结构会发生变化,让两个原本不相交的时空发生重叠。让它们产生重叠的通道,就是“虫洞”。

    当然张海桐上辈子也没有特别关注这种东西。他的生活太乏味,会知道这种理论还得感谢社会爱心人士给孤儿院无偿捐赠的图书。

    里面有一本书叫做《世界未解之谜》。尽管后来有人辟谣,说这本书是伪科学。但张海桐小时候还挺喜欢看。

    但是在盗笔世界讲物理学理论多少有点离谱。就像跟耶稣基督讲唯物主义,和奴隶社会的奴隶主讲社会主义一样荒诞。

    如果一定要把这个猜想付诸在本世界的逻辑上,那么这个虫洞所对应的存在,应该是青铜门。

    或者说,终极。

    按照科幻小说的尿性,可以把青铜门想象为一个高纬度文明遗留下来的遗迹。可能祂们把这颗星球当做实验基地,又或者发生了意外,让祂们的科技产物坠落此处。

    无论如何,这些都只是猜想。毕竟张海桐又不可能手搓星际飞船去外太空看一看,然后前进四在宇宙里面暴走。

    说不定青铜门后面其实是一只巨大的小黄鸡,也可能是一大片蘑菇农场,或者什么也没有。

    又或者是数不清的历代张起灵,且每一代张起灵都有无数个。就像进入黑洞之后理论上可以看见许多个自己分布排列一样。

    张海客感觉自己的脑子忽然炸开烟花,然后响起教堂里沉重的钟声。整个灵魂都升华了——被知识升华了。

    他起身在书架上找了半天,从里面找出来一本《环形世界》。

    “虽然我很想说你可能是这种小说看多了,但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你说的又挺有道理。”

    “人类总是给已经发生的事寻找一个理由,就像王朝破灭必然有导火索一样。”

    “如果真的是科学问题,那我想咱家得试试投资一些物理学专家。”张海客难得没什么分寸一样,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然后坐回位置上。

    张海桐摆手:“所以还是和门有关系。”

    他又问:“你干嘛这么认真?而且科幻小说也帮不到我们。”

    “科幻小说救不了张家人。”

    张海客有点心梗。但他还是保持着一个上位者的专业素养,很快得出结论。“你的意思是,那个拥有婴儿张海桐的时空只是短暂的和我们所在的时空发生了一瞬间的重叠。”

    “对吗?”

    张海桐点头。“你出过海吧,和海市蜃楼有点像。在海上投射出另一个地方的影像,而被投射的地点原本没有这个东西,或者直接和海市蜃楼融为一体。”

    “至于后面会怎么样,我也说不清。”

    “可能这种情况再也不会出现,又或者会频繁发生。”

    张海客深呼吸,非常有职业素养的询问:“我们现在派人去欧洲和美国那边学习物理学还来得及吗?”

    张海桐有点怜悯。“学物理,看天赋的。”

    “就像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物理救不了张家人。”

    张海桐又说:“你跟青铜门讲物理学?”

    天哪。

    张海客好像正在经历一场头脑风暴。仿佛当时流行各种港台搞怪访谈类节目同时在脑子里播放。

    最后他说:“我们为什么一直在讲物理学。”

    张海桐:“也许是终极大概率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所以下意识试图科学一下。”

    张海客叹气。他感觉张海桐最近真是睡懵了,也不知道他不清醒的时候,张千军和张海楼往他脑子里塞了什么东西,现在看起来竟然有点人格分裂。

    和之前判若两人。

    他开始痛心疾首。

    张海客被迫总结道:“我大概知道了。也就是这份资料里写的这些人存在,或者说之前存在过。但现在两个时空交叠的那个点分开了,所以这一切又被修正了。”

    “你还是那个唯一的张海桐。”

    “对吗?”

    张海桐:“对,你真聪明。”

    张海客:……给我的好搭档调成什么样了。

    他们聊的时间较长,张海桐说完,好像突然体力不支一样,忽然瘫在椅子上。

    又睡着了。

    张海客已经习惯他最近突然断电的样子。1995年后,这种症状就可控多了。不至于大惊小怪。

    ……

    说到底,这一切还是终极的问题。

    张海客还发现了三个疑点。

    第一点。如果是单纯的两个时空分开,那么他手上属于另一个时空婴儿张海桐及其家人的资料应该一起消失。但这里没有。

    疑点:东西没有消失。

    大胆假设:两个世界有相通的地方,甚至可能在融合。

    第二点。记忆修改只出现在时空重叠的时候,也就是婴儿张海桐和现在的张海桐同时存在的时候。除此之外,张海桐出现傀儡状态时,事后与他记忆对账后,并没有出现记忆修改或模糊的状态,只有一点奇怪的波动。

    疑点:记忆修改与时空重叠有关。

    大胆假设:同上。

    第三点。他和张海柿,包括那些调查婴儿张海桐、接触过相关事件的人都不记得这件。可张海桐还记得,而且记得很清楚。

    疑点:张海桐不会因为时空分开而模糊记忆。

    大胆假设:张海桐本人关于时空重叠的记忆不受时空状态和终极的影响。

    当时的他在笔记本上列出这些后,发现解开张海桐困局的办法,似乎就是解开张家的困局。

    他们绑在同一辆战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