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花妖小桂 > 第427章 冰的神奇

花妖小桂 第427章 冰的神奇

    冬日的寒气在河面上凝结出一层厚厚的冰,宛如一块天然的白玉,晶莹剔透。孩子们围在河边,好奇的目光紧紧盯着那冰面,眼中闪烁着童稚的兴奋与期待。莫珺见状,微微一笑,对身旁的莫三说道:“去河边取些冰块来,让这些孩子们好好玩一玩。”

    莫三领命而去,不多时便端着一盆冰块归来。那冰块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仿佛蕴含着冬日的精魂。他将冰块小心地切成一块块巴掌大小,大小正好适合孩子们稚嫩的小手抓握。他将冰块分发给孩子们,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如今,你们可比试一番,看谁能在手中握冰的时间最长。莫三叔自然会有奖励相赠。”

    孩子们,一听顿时欢呼雀跃,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挑选着冰块,紧紧握在手中。莫三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握冰比赛,现在开始!”随着他一声令下,孩子们纷纷将手臂伸直,手中紧紧抓着冰块。寒气瞬间从冰块传入掌心,孩子们不禁轻声吸着凉气,嘴里喃喃道:“嘶,这冰可真凉啊!”

    孩子们各自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坚持握着冰块。有的孩子在原地来回踱步,试图用走动来分散寒冷带来的刺痛;有的孩子则不停地吹气,试图用热气暖和一下手心;还有的孩子仅仅坚持了几息工夫,便受不了那刺骨的寒意,将冰块扔回了盆中。

    在这群孩子中,优优显得与众不同。他双手握着冰块,却并未露出太多痛苦之色。只见他微微闭上眼睛,口中轻声吟诵着《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声音虽小,却透着一股沉稳。他一边缓缓踱步,一边继续背诵,仿佛那冰块在他手中已然失去了寒意,只是他手中的一件寻常物件。

    一炷香的工夫转瞬即逝,袅袅的香烟渐渐散去,孩子们大多已将冰块扔回了盆中,只有优优,依然紧紧攥着那块已经变小的冰块。他的小手虽被冻得通红,但眼神却透着一股坚定,仿佛在这场比试中,他早已胜券在握。

    莫三见状,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从怀中掏出一只精致的皮手筒。那手筒通体柔软,毛茸茸的,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暖意。他将手筒递给优优,说道:“优优,这是你的奖品。在这场握冰比赛中,你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这手筒是用上好的狐狸皮制成,能为你驱寒保暖。拿好它,可要好好珍藏。”

    优优接过手筒,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他恭敬地弯下腰,双手捧着手筒,对着莫三说道:“谢谢莫三叔,优优定会好好珍藏这份奖品。”他的声音虽稚嫩,却透着一股超出年龄的沉稳与礼貌。

    小桂、莫珺以及莫涵等人,皆将目光投向优优,眼中满是赞赏之意。莫涵见孩子们对冰的兴趣正浓,便又将众人召集起来,准备继续探索冰的奥秘。

    孩子们闻声,纷纷围拢在莫涵身边,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对未知的好奇。莫涵微微一笑,温和地问道:“孩子们,你们刚刚握冰,是不是觉得冰冷得刺骨?可当冰接触到你们温暖的手心,却又慢慢化成了水,是不是?”孩子们稍加思索,随即齐声应道:“对!”那声音清脆而响亮,宛如冬日里的一串串银铃。

    莫涵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这便是冰的奇妙之处。冰在遇到比零度高的温度时,便会悄然融化,化作水。而水若置于极寒之地,又会凝结成冰。咱们这儿的百姓,常将食物置于室外,一夜寒风过后,食物便被冻得硬邦邦的,如同冰块一般。”说着,莫涵随手抓起一块冰,那冰块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不一会儿,冰块便开始融化,水滴顺着他的指缝滴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声响。

    莫涵从一旁取来一个青瓷碗,将冰块轻轻放入其中。他又搬来一个小火炉,将碗置于炉上,下面点起了一簇火苗。火苗在碗底跳跃着,发出“噼啪”的声响,不多时,火炉便热了起来。碗里的冰块在热气的烘烤下,渐渐化成了水,水滴在碗中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着冰与水的奇妙转换。

    莫涵并未急于将碗取下,而是任由火苗继续燃烧。碗中的水在火的炙烤下,开始冒出热气。那热气袅袅升起,如同一缕缕轻纱,在空中缓缓飘散。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气越来越多,碗底的水却越来越少。最终,水被完全蒸发,碗中变得干涸,连一滴水都不剩。孩子们望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惊讶与好奇,仿佛在这一刻,他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小桂见孩子们对这奇妙的现象仍意犹未尽,便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将众人目光引向自己。她微微一笑,声音温和而清晰,宛如冬日暖阳般洒在孩子们的心头:“孩子们,方才莫涵叔给你们演示的,乃是水的三种形态转换。水在被烧到一百度时,会化作水蒸气,飘散到空中,所以你们看到碗里的水渐渐消失,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而到了夜里,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水又会凝结成冰,坚硬无比。”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孩子,眼中满是鼓励:“今晚,吃过晚饭后,你们可以各自挑选一只竹碗或竹筒,盛上清水。你们可以在碗里或竹筒里放入不同的叶子、草茎,甚至花瓣,让它们与水一同经历这奇妙的转变。记得在自己的容器上做好标记,这样便不会混淆了。”

    孩子们听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已经迫不及待要开始这场属于自己的实验。

    “娘亲,为什么要用竹碗、竹筒呢?为啥不用咱们平时吃饭的瓷碗呢?”优优歪着脑袋,眼中满是疑惑,稚嫩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认真。

    小桂微微一笑,蹲下身子,与优优平视,轻声说道:“孩子,这是因为冰有个奇妙的特性——热胀冷缩。当水变成冰的时候,它的体积会变大。瓷碗和瓷瓶虽然坚固,但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可能会把它们撑破。竹碗和竹筒就不同了,它们质地柔软,不会轻易破裂。”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就像冬天的河面,冰层会因为水的冻结而变得厚实,但河底的石头却不会被撑破,因为冰有它自己的力量。”

    “哦,原来是这样啊!”优优恍然大悟,眼睛亮了起来,他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小桂见优优如此好学,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欣慰。她想了想,从一旁的架子上取下一个不用的瓷瓶,递给优优,语重心长地说道:“优优,你可以拿这个瓷瓶装点水试试看。记住,不要盲目听从一个人所说的,要多去验证,去查证。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优优接过瓷瓶,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小心翼翼地捧着瓷瓶,仿佛捧着一件宝贝。他快步走到水缸边,轻轻舀起一勺清水,倒入瓷瓶中。水在瓶中荡漾,发出清脆的声响。

    “娘亲,我会小心的。”优优回头说道,语气中透着一丝郑重。

    小桂点了点头,目送着优优将装满水的瓷瓶放在一旁的窗台上。她知道,这个孩子心中已经种下了一颗探索的种子,而这颗种子,终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夜幕降临,寒风轻拂,屋内却暖意融融。孩子们各自忙碌着,有的在挑选竹碗,有的在往竹筒里放入花瓣,还有的在认真地做标记。而优优则时不时地跑去看一眼窗台上的瓷瓶,眼中满是对结果的期待。

    小桂站在一旁,目光柔和地扫过每一个忙碌的孩子,嘴角不禁轻轻上扬,露出一丝温暖的微笑。她知道,这些孩子在探索自然奥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她,也在这教导与陪伴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与希望。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纯真笑容,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花朵,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小桂的目光又转向了莫珺,轻声问道:“夫君,你画画的颜料呢?能不能给儿子女儿玩会儿?”莫珺听到这话,急忙起身,从包袱里掏呀掏。其实,他是在从随身携带的空间里取东西。他小心翼翼地从空间中取出装着颜料的瓷瓶,轻轻放在桌子上,动作轻柔,仿佛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他将颜料瓷瓶一一摆好,细心地向孩子们介绍:“这是红色,像朝霞般鲜艳;这是蓝色,似天空般澄澈;这是黑色,如夜幕般深邃。”他的声音温和而耐心,仿佛在讲述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小桂则在一旁微笑着,让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她拿起一支毛笔,轻轻蘸上少许颜料,然后小心翼翼地滴入刚刚装好水的竹碗和竹筒中。原本清澈透明的水,瞬间被染上了绚丽的色彩。红色的水如同燃烧的火焰,蓝色的水宛如深邃的海洋,黑色的水则似神秘的夜空。孩子们看到这一幕,眼中满是惊喜,纷纷围了上来,争先恐后地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将颜料滴入自己的竹碗和竹筒中。

    小桂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些小小的实验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奇妙,还能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与追求。她轻声说道:“孩子们,明天一早,我们就能收获到彩色的冰了。到时候,你们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夜色渐浓,屋内却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小桂和莫珺的陪伴下,尽情地探索、玩耍,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们手中。而小桂和莫珺,也在这一刻,感受到了为人父母的幸福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