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379章 九阙都-殿试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379章 九阙都-殿试

    几个人每回考试前都有些“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心态,哪怕第二天就要上考场了他们也没有暂停看书。

    礼部的事情他们当乐子跟计一舟和徐晏宁讲了讲,几人都没明白崔首辅的意思,就当他真是顺手来解救了他们,没有往深处想。

    殿试在即,他们情愿多看两刻钟的书,其他的事情全都可以放在一边。

    晚上,计一舟和徐晏宁在书房下五子棋,守着这几个考生,到点了就提醒他们回去睡觉。

    计一舟捏着棋子打了个哈欠,“我觉得你们可以看看关于水利方面的考题。”

    宁元昭闻言抬头,“为何?”

    “因为距离现在最近的大事就是前任工部尚书贪墨水利银两啊,你们会试考了为官之道,殿试估计……大概……可能……也许会考到水利呢。”计一舟说道:“反正你们现在看书也没个具体章程,也就是图个心理安慰。”

    如果这是后世,这些才发生不久的大事一定会当作时政考出来,或许语文作文也跟这些东西有关。

    这件事闹得还挺大的,再加上寮南的水利好像一直都是个大问题,皇帝还挺上心的,不然也不会投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

    刘云开放下书听计一舟讲话,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现在时间还早,我们应该还能看相关的书,也不费什么时间,不如就看看?”

    对待科举上的事情刘云开一向都很认真,反正漫无目的地看也是看,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切入点顺便看看也无妨。

    陈意安和徐修和没意见:“我们俩都行,反正要说差我们啥都差。”

    宁元昭默默翻出那厚厚两大本殿试文章:“明永乐十三、明万历二十六、清康熙三十六、清乾隆二十六都是关于水利的,你们……先看看吧。”

    临时抱佛脚看看人家的文章好了,明天一早他们就得进宫了,怎么可能来得及系统地看一看水利相关的书籍。

    哪怕宁元昭手抄过几本,现在就放在书架上。

    “这都是什么啊?”陈意安一听宁元昭报的年号就来劲了。

    “你看不看?”宁元昭把书拿在手上,“不看给刘兄。”

    “看看看。”陈意安抱着书,“我们换着看。”

    宁元昭手抄这本书的时候还是跟计一舟换着来的,就是怕这些年号被别人无意间看到了不好解释,他们还专门把这些年号给简化了一下。

    宁元昭还把他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关于水利方面的笔记拿给了他们,“看看这个有没有用吧。”

    他自己不用看,他知道计一舟的秘密之后就有在看这方面的书,关于水利的书籍他都看过很多了。

    把书籍分给其余三人,宁元昭看着计一舟一个接一个地哈欠,“一舟,你先回去睡吧。”

    “不要,我等你一起。”计一舟说。

    这话说的宁元昭爽得很,嘴角不自觉地勾起,淡定地“嗯”了一声。

    四月二十五一大早,是不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计一舟不知道,他最多能看出来今天不会下雨。

    一大早!

    是真的很早。

    丑时(凌晨三点)他们这些学子就得去宫门口集合,经搜身后,由礼部官员带领进入大殿,卯时(凌晨五点)前完成座位安排,发放考卷。

    计一舟早晨跟个游魂似的跟着宁元昭一起出了门,把他送到了宫门口。

    “去吧去吧。”计一舟捏了捏宁元昭的手指头,“我们压了这么多钱在你身上,拿不回状元就别回来了。”

    宁元昭在他肩膀上捏了捏,“你下完注回去补个觉,今天别去庄子上了,我会尽力的。”

    “嗯嗯。”计一舟点头:“好好考,不要有压力,不行咱们随便去一个地方当个小县令也行,有我在你不要怕做不了政绩。”

    宁元昭感动的稀里哗啦的,克制的抱了抱计一舟,“那我走了,你就在车上别下去了。”

    计一舟迷迷瞪瞪地点头。

    宁元昭下车,跟陈意安他们一起,往前走了两步又退了回来。

    “怎么了?”计一舟问。

    “我要……真回不来了怎么办?”宁元昭问。

    计一舟笑了笑,捧着宁元昭的脑袋把他的头拽进车里亲了一口,“回不来我去接你。”

    三百来号学子被礼部的人安排着有序进场,按照名次排座位,宁元昭和刘云开在正殿,陈意安和徐修和在侧殿

    有宫中的太监给贡生们带路,他们很快地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宁元昭进殿就在最前头,也是最先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之后他等的时间就会久一些。

    等到了日出时分,皇帝亲临,待众人跪拜行礼之后,皇帝便让身边的太监念出了此次殿试的题目。

    “问:今有濒海之壤,水浊土疏,潮汐往来,旱潦无常。欲筑堰闸以御咸蓄淡,而工巨费繁,吏民疑沮。尔诸生通习经世之学,其详陈建置之规、节省之要,使田畴获利,而公私不困,何策可臻此效?”

    题目被念出来的那一瞬间,宁元昭整个心脏都剧烈地颤抖了一番,随后便开始有节奏地疯狂响动起来。

    他这边还要好一点,徐修和那边都已经快要拿不住笔了,呼吸急促,手更是止不住地颤抖。

    这种问题对他们这些不怎么能接触到水患的人很是有难度,那些文章写得好的世家子弟也不一定对水患的治理有多了解。

    皇帝出的这个题还不是普通的治理水患的题目,用常规的方法显然是不够的。

    至于什么上流保护植被、种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疏通下游河道这些东西拿了个用在这个题目里边,但是不是只有这些就可以的。

    他略微思索了一会儿,便打起了草稿。

    有六年研读计一舟那里各种水利相关书籍和观看视频的“外挂”加持,宁元昭想明白要从什么地方入手之后就写的很快。

    在一群抓耳挠腮的学子当中,坐在最前头的宁元昭可谓是显眼得不得了,这一举动让德安帝很是好奇,背着手从龙椅上下来溜达着。

    宁元昭显然正写得忘我,不知天地为何物,完全没有注意到盯着自己草稿纸看的德安帝。

    德安帝眼眸微眯,看了两眼他考卷上大致的内容,不好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地方,便继续往前转悠。

    参加殿试的考生哪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人直接被吓破了胆子,手直接开启“震动”模式。

    有的倒是聪明,把题目抄下来找关键字画横线线,看起来是非常认真地在解析题目。

    皇帝的主要目的不在其他考生,稍微转悠了一会儿又到了宁元昭身边。

    彼时宁元昭才刚把整体框架写好,余光看到一个明黄色的衣摆立在自己桌前,顿了顿,淡定地往卷子上誊自己写的东西。

    刚写好破题的八个字,皇帝便被取悦到了,低低笑了出来。

    这一笑可把其他的学子给吓得不轻。

    不过德安帝也没在这里待多久,他还有不少事等着处理。

    殿试时间短,中午他们还能吃上皇宫准备的简易吃食,比之前可怜巴巴啃干粮的时候要好得多。

    计一舟和徐晏宁不担心他们,把人送进了考场就打着哈欠去了赌坊,把之前的钱全部都压了。

    会元还算一个热门选手,压宁元昭的人不少,只不过大家都知道成绩没出来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想要以小博大压冷门选手的人也不是没有,依旧坚定地选择之前就看好的学子的人也有很多,票型比较分散。

    两人去赌坊下好注就直接离开了,离开之前还在赌坊大厅看到几张眼熟的面孔,只是一时间也想不起来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的,也就没有再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