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452章 寮南州-拜访
计一舟他们吃过午饭后又休息了一会儿,一家三口便直接往崔府去。
崔府跟他们没有在同一条街,甚至都不在同一个方向。
计一舟他们的房子离布政使司很近,走路也就一刻钟的事情,崔府则是在更南边,接近南城门那一块儿,离都指挥使司也没两步的距离。
看门的人提前得过消息,等计一舟他们敲了门之后,从侧门伸出个脑袋,匆匆看了一眼就跑去将大门打开将人迎了进去。
“两位大人安好,大小姐安好。”小厮连忙行礼,“老爷夫人在花厅等着二位,小的这就带三位过去。”
穿过两道月门,眼前豁然开朗。
崔戟明正与夫人对弈,看见来人崔戟明连忙毁了棋局起身相迎,“清晏,载之,快过来坐!”
宁元昭带头行礼:“冒昧打扰,还望兄长与嫂夫人见谅。”
崔夫人李氏已吩咐丫鬟上茶,又招呼崔翎安过来见礼。
崔翎安犹如见到天神下凡一般,乐颠颠地跑出来行礼。
小宝跟着哥哥混了个高辈分,这会儿也矜持的没有撒欢,含蓄地点了点头,应下了那声小姑姑。
计一舟不动声色地拽了拽小宝的头发,小宝才将那点笑意硬生生憋了回去。
双方见过礼后,小宝让人把礼物拿过来。
计一舟适时开口,“这些都是我们来时从宁家村带的一些吃的用的,还望兄嫂不要嫌弃。”
这些东西计一舟都看过,小宝准备的还是计一舟送礼时喜欢准备的那些东西。
香皂、豆腐乳、罐头、粉条、淀粉、火锅底料还有新出的酱香,每种一点也堆了不少。
计一舟看了眼小宝,自己也差点没忍住笑,把那坛子酱香抱起来放在桌子上,“这个酒出得少,今日特地带给兄长品鉴。”
这个酒是白附子拿过来的今年刚做出来的那一批,小宝没有动他放在仓库的那一大缸子三年老酒。
现在的酱香随着年份的增长成倍的增加,宁家村存了一地窖,全都是等着以后抬价用的。
小宝知道价格,装酒的时候特意避开了。
“来就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李氏嗔怪道:“这儿就跟自己家里一样,你们也太客气了。”
正说话呢,崔戟明就将酒坛子打开了,一股清冽的酒香顿时溢出:“好酒哇!”
李氏皱着眉微微一叹气,无奈地瞪了崔戟明一眼,“让你们见笑了,他这个人见到好酒就走不动道了。”
“兄长真性情,这没什么的。”宁元昭笑笑。
李氏又瞪了崔戟明一眼,让计一舟他们坐下了。
宁元昭坐好,看着主位的夫妻二人,“兄嫂想必也知道了小弟二十五那天要在家中设宴,请寮南的同僚一聚。”
崔戟明一拍桌,“这是好事啊,早就该庆贺了。”
“只不过……”宁元昭看了看小宝:“家中情形兄长应当知晓,我们父母皆早逝,唯有小妹主持中馈,她虽聪慧,毕竟年幼,宴会上若有女眷到来,恐怕……”
李氏何等聪慧,不待他说完便笑道:“我当是什么大事,清晏放心,那日我必早早过去,帮小宝照应女客。”
兄妹三人心头一块大石落地,宁元昭带着小宝起身深揖:“多谢大嫂!”
李氏笑着将小宝拉到跟前,“是个聪慧灵秀的好姑娘。”
小宝嘴甜,学了不少二十一世纪的彩虹屁,对着李氏甜甜地叫了一声“嫂嫂”,将李氏逗得嘴都合不拢。
男人在一旁聊天打屁,小宝跟李氏十分投缘,一大一小聊的居然也算尽兴。
李氏格外喜欢小宝,拉着她的手一个劲儿地夸,“还是小姑娘体贴,不像这个小子,整天能把人气死。”
“小宝是挺贴心的。”宁元昭出门在外给足了小宝面子,但也要考虑到李氏的面子:“不过您家小公子那股机灵劲儿也令人羡慕!上次看他带着小队去边界接我们,那利落劲儿可比许多大人还强。”
“可别夸狠了!”听到孩子被夸谁都高兴,李氏还是比较谦虚,“早上还在说他呢,那字写得鬼来了都得害怕,怎么都说不听,这以后啊,还要清晏你有时间多教教。”
宁元昭扯了扯嘴角,“现在看孩子的字觉得愁,过些年再看,说不定就成了‘童年真迹’,想仿都仿不来的可爱呢!”
李氏被说得心里舒坦,都不觉得崔翎安让人恼火了。
这点小插曲让气氛轻松不少,李氏顺势问起宴会的准备情况,宁元昭看向计一舟。
计一舟看了看小宝,眼中满是骄傲,“这都是小宝安排着弄的,具体情况我还真不清楚。”
李氏便问了小宝,小宝一一作答,毫不怯场。
李氏又问小宝准备了些什么菜式,小宝就说了一些王婶儿会的八大菜系,还有些那些用宁家村特产做的吃食,总之都是寮南这边少见的。
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口味,还加了一些他们一家人都觉得味道还不错的寮南特色菜。
不过这边的官员大多数都不是本地人,在这里待久了想念别处的饭菜也说不定。
害怕他们吃不习惯,小宝甚至连她和计一舟最喜欢的辣菜都准备得很少。
李氏听了觉得这样安排就很好,又把小宝好好夸了一顿。
听的计一舟连忙劝她:“嫂夫人可别再夸她了,等会儿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引得一屋人大笑。
崔府跟他们没有在同一条街,甚至都不在同一个方向。
计一舟他们的房子离布政使司很近,走路也就一刻钟的事情,崔府则是在更南边,接近南城门那一块儿,离都指挥使司也没两步的距离。
看门的人提前得过消息,等计一舟他们敲了门之后,从侧门伸出个脑袋,匆匆看了一眼就跑去将大门打开将人迎了进去。
“两位大人安好,大小姐安好。”小厮连忙行礼,“老爷夫人在花厅等着二位,小的这就带三位过去。”
穿过两道月门,眼前豁然开朗。
崔戟明正与夫人对弈,看见来人崔戟明连忙毁了棋局起身相迎,“清晏,载之,快过来坐!”
宁元昭带头行礼:“冒昧打扰,还望兄长与嫂夫人见谅。”
崔夫人李氏已吩咐丫鬟上茶,又招呼崔翎安过来见礼。
崔翎安犹如见到天神下凡一般,乐颠颠地跑出来行礼。
小宝跟着哥哥混了个高辈分,这会儿也矜持的没有撒欢,含蓄地点了点头,应下了那声小姑姑。
计一舟不动声色地拽了拽小宝的头发,小宝才将那点笑意硬生生憋了回去。
双方见过礼后,小宝让人把礼物拿过来。
计一舟适时开口,“这些都是我们来时从宁家村带的一些吃的用的,还望兄嫂不要嫌弃。”
这些东西计一舟都看过,小宝准备的还是计一舟送礼时喜欢准备的那些东西。
香皂、豆腐乳、罐头、粉条、淀粉、火锅底料还有新出的酱香,每种一点也堆了不少。
计一舟看了眼小宝,自己也差点没忍住笑,把那坛子酱香抱起来放在桌子上,“这个酒出得少,今日特地带给兄长品鉴。”
这个酒是白附子拿过来的今年刚做出来的那一批,小宝没有动他放在仓库的那一大缸子三年老酒。
现在的酱香随着年份的增长成倍的增加,宁家村存了一地窖,全都是等着以后抬价用的。
小宝知道价格,装酒的时候特意避开了。
“来就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李氏嗔怪道:“这儿就跟自己家里一样,你们也太客气了。”
正说话呢,崔戟明就将酒坛子打开了,一股清冽的酒香顿时溢出:“好酒哇!”
李氏皱着眉微微一叹气,无奈地瞪了崔戟明一眼,“让你们见笑了,他这个人见到好酒就走不动道了。”
“兄长真性情,这没什么的。”宁元昭笑笑。
李氏又瞪了崔戟明一眼,让计一舟他们坐下了。
宁元昭坐好,看着主位的夫妻二人,“兄嫂想必也知道了小弟二十五那天要在家中设宴,请寮南的同僚一聚。”
崔戟明一拍桌,“这是好事啊,早就该庆贺了。”
“只不过……”宁元昭看了看小宝:“家中情形兄长应当知晓,我们父母皆早逝,唯有小妹主持中馈,她虽聪慧,毕竟年幼,宴会上若有女眷到来,恐怕……”
李氏何等聪慧,不待他说完便笑道:“我当是什么大事,清晏放心,那日我必早早过去,帮小宝照应女客。”
兄妹三人心头一块大石落地,宁元昭带着小宝起身深揖:“多谢大嫂!”
李氏笑着将小宝拉到跟前,“是个聪慧灵秀的好姑娘。”
小宝嘴甜,学了不少二十一世纪的彩虹屁,对着李氏甜甜地叫了一声“嫂嫂”,将李氏逗得嘴都合不拢。
男人在一旁聊天打屁,小宝跟李氏十分投缘,一大一小聊的居然也算尽兴。
李氏格外喜欢小宝,拉着她的手一个劲儿地夸,“还是小姑娘体贴,不像这个小子,整天能把人气死。”
“小宝是挺贴心的。”宁元昭出门在外给足了小宝面子,但也要考虑到李氏的面子:“不过您家小公子那股机灵劲儿也令人羡慕!上次看他带着小队去边界接我们,那利落劲儿可比许多大人还强。”
“可别夸狠了!”听到孩子被夸谁都高兴,李氏还是比较谦虚,“早上还在说他呢,那字写得鬼来了都得害怕,怎么都说不听,这以后啊,还要清晏你有时间多教教。”
宁元昭扯了扯嘴角,“现在看孩子的字觉得愁,过些年再看,说不定就成了‘童年真迹’,想仿都仿不来的可爱呢!”
李氏被说得心里舒坦,都不觉得崔翎安让人恼火了。
这点小插曲让气氛轻松不少,李氏顺势问起宴会的准备情况,宁元昭看向计一舟。
计一舟看了看小宝,眼中满是骄傲,“这都是小宝安排着弄的,具体情况我还真不清楚。”
李氏便问了小宝,小宝一一作答,毫不怯场。
李氏又问小宝准备了些什么菜式,小宝就说了一些王婶儿会的八大菜系,还有些那些用宁家村特产做的吃食,总之都是寮南这边少见的。
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口味,还加了一些他们一家人都觉得味道还不错的寮南特色菜。
不过这边的官员大多数都不是本地人,在这里待久了想念别处的饭菜也说不定。
害怕他们吃不习惯,小宝甚至连她和计一舟最喜欢的辣菜都准备得很少。
李氏听了觉得这样安排就很好,又把小宝好好夸了一顿。
听的计一舟连忙劝她:“嫂夫人可别再夸她了,等会儿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引得一屋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