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453章 寮南州-宴会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453章 寮南州-宴会

    到了二十五那日,一家人全都破天荒起了个大早,开始做最后的准备。

    席面是放在中午的,现在他们起来无非也就是检查一下还有没有什么纰漏。

    计一舟打着哈欠,“席面都安排好了?”

    “都妥当了。”小宝眼睛亮晶晶的,“按照凉菜、主菜、热荤、热素、海鲜、汤羹、主食、甜品点心的顺序,八大菜系、主菜、肉菜、素菜、凉拌菜、海鲜菜、共计十八道。”

    后边收尾的小点心和甜品就不算在菜品里边了,不然总共是有二十种吃食的。

    迎宾凉碟有八种。

    熏鱼、椒麻口水鸡、卤水拼盘、水晶肴肉、五香醉蚶、醉枣、酸辣藠头、冷萃胡适一品锅,八大菜系都有一种。

    主菜有葱烧海参、开水白菜、脆皮乳鸽。

    热荤是松鼠鳜鱼、佛跳墙、剁椒鱼头。

    素珍有龙井虾仁、问政山笋。

    蒜蓉粉丝蒸龙虾作为海味压轴,配以极具特色的八珍杂粮饭健康养生还顶饱。

    最后以京式豌豆黄配驴打滚与广式杨枝甘露收尾。

    酒的话小宝准备了浓香型白酒和一些用清香型酒加上糖和果子泡出来的果子酒,这样的酒入口是甜的,还有很浓的果香,适合妇人饮用。

    不过后劲儿还是有的,喝的时候太好喝就会让人忘记这酒原本的味道,搞不好就上头了。

    “有鱼哈?”计一舟说了这么几个字。

    小宝歪头,“哥你就放心吧,鱼尾肯定不会高于鱼鳃。”

    “那行,等会儿崔夫人就要过来了,你记得去接待一下。”计一舟说。

    “嗯,我知道的。”

    正说着,崔夫人就带着崔翎安先行一步到了计府,搂着小宝的肩膀询问她准备得怎么样。

    计一舟对她行了一礼,“那就麻烦嫂夫人了。”

    “你去忙你的吧,这边有我呢。”李氏说。

    开席前这些人陆陆续续就会到了,到了之后多少都会闲谈几句,宁元昭在前边儿应酬这,计一舟在后边时不时帮小宝照看着,忙完了才去前边跟宁元昭一块儿眼熟这些同僚。

    计一舟喝不了酒,便只陪着那些同样不怎么能喝酒的人谝闲。

    正说着,门房来报:“按察使周大人到!”

    宁元昭正了正衣冠,快步走向二门。

    远远看见一顶素蓝轿子落下,轿帘掀起,露出周远洋的面容,这位掌管一州刑名的按察使穿着半旧的青色长袍,手中还抱着个酒坛。

    “周兄!”宁元昭拱手相迎。

    “可算是见着清晏了。”周远洋还礼,将酒坛递给随从。

    “钱正源可到了?”周远洋落座后问道。

    “尚未。”宁元昭亲自斟茶,“听说近日海防吃紧,想是军务繁忙。”

    周远洋吹着茶沫:“上月倭寇骚扰,南水又屡次进犯,都指挥使司和边疆的战士都不得安宁。”

    两人正说着,门外传来马蹄声。

    不多时,都指挥使钱正源大步走入,身着常服,只带了两名亲兵,后边跟着的就是同知崔戟明,他们是一起来的。

    “钱兄。”宁元昭起身相迎。

    钱正源拱手还礼:“清晏可真是年少有为啊。”

    四人入席,宁元昭坐北朝南,在右手边给计一舟留了一个位置,左首钱正源,右首周远洋,其他人分别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一起聊天。

    这场宴会以宁元昭为主,计一舟不好坐在他的左手边。

    仆人们鱼贯而入,奉上温热的巾帕和开胃的四干果、四蜜饯。

    “听闻清晏是德安四十三年的状元,殿试题便是水利相关。”钱正源捏着颗盐渍梅子,“如今寮南连年水患,可有良策?”

    宁元昭微笑:“正要请教二位,钱大人驻防地方,周大人巡查各府,想必见闻更切。”

    周明远接过话头:“寮南河堤年年坍塌,每回汛期涨潮时都会被冲毁,去年冲毁良田千顷,若能从漕粮中暂拨部分……”

    “修堤不如练兵!”钱正源打断道,“倭寇、南水一来,良田也成焦土。”

    眼看气氛微僵,宁元昭举杯:“二位所言极是,治水如治病,既要固本培元,也需祛邪扶正,过了这个年我回去下边巡视一圈,到时候不懂的地方还需要向二位请教。”

    气氛被宁元昭拉了回来,这时候计一舟才从后边忙完过来,连忙给诸位赔不是。

    大家再互相认识一遍,等计一舟入座之后就开了席。

    这一入座钱正源就盯着计一舟好好打量了一会儿,最后酒杯在桌子上磕了一下,冲向计一舟道:“寮南近两年多亏了有载之的增产良策,不然现如今的处境只怕更加困难。”

    “我这个人是个大老粗,不会说话,我敬载之一杯。”

    计一舟笑了笑:“哪里哪里,这都是身为大庆人应该做的,有国才有家,大家不好小家怎么能好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过一点,算不得什么的。”

    他不能喝酒,就拿宁元昭的酒杯抿了一小口,插嘴的时候借着袖子的遮挡全吐了出来。

    这样做怪不礼貌的。

    但是不这样做等下直接昏死过去就更不礼貌了。

    不仅不礼貌,还很丢脸。

    聊了一会儿,厨房开始上菜。

    钱正源看什么都觉得新奇,随便夹了一块子,刚好夹到椒麻口水鸡,“这味道先前竟然没吃过,够劲儿,爽快!”

    “家里厨娘手艺不好,做的都是些她常做的,大家别嫌弃。”宁元昭说。

    “在寮南待久了,过惯了整天虾蟹鱼的生活,现在吃上这么一口,心脏都暖了。”周远洋说。

    这怕不是辣的。

    另一个院子里,崔夫人也带着小宝招呼同来的女眷,大家知道宁元昭他们的情况,也不觉得这样的安排有多冒犯。

    闲聊间,周夫人王氏啜了口茶,忽然问道:“宁小姐平日都做些什么消遣?”

    “跟着哥哥读书。”小宝张口就来。

    “读书好。”钱夫人刘氏接话,“我家静姝整天就知道舞刀弄枪,前日还把绣花针掰弯了当鱼钩。”

    众人都笑起来。

    一个年岁比小宝大一些的小姑娘不服气地嘟囔:“那针太软了,我不过试试……”

    “钱姐姐会武艺?”小宝眼睛一亮,“其实我得了空也会练练鞭子练练剑什么的。”

    已经有正式名字的小孩儿,那怎么着也比小宝要大,她叫一声姐姐不会错的。

    钱静姝顿时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讲起母亲教她的拳脚功夫。

    一群小姑娘大姑娘听得目瞪口呆,小宝听得津津有味。

    刘氏看不下去,在闺女头上拍了一下,“女孩子家家嘴里全是打打杀杀。”

    崔夫人立马打圆场,“不愧是都指挥使的闺女,有大将风范。”

    “你还夸呢,”钱夫人笑呵呵地,“等会儿啊,她该高兴地把房子给拆了。”

    “那就让姐姐拆吧,”小宝也乐呵呵地,“旁人还没那个本事呢。”

    “乱了乱了全乱了,”崔夫人又笑,“合该让你叫钱夫人周夫人一声嫂子的,这下你倒是叫起了静姝姐姐。”

    刘氏一拍手,“不必讲这些虚礼,她们年岁相当,姐姐妹妹的反倒合适,咱们就各论各的好了。”

    “那我可就占便宜了。”小宝亲昵地挽住钱静姝,“私下跟着静姝姐姐吃糖玩耍,明面上还能端着姑姑的架子,这辈分倒着排,倒让我白赚个能管我的姐姐,还有个疼我的嫂子!”

    “好丫头,这话说得透彻,咱们家就图个亲热,你想叫姐就叫姐,想端姑姑架子就端,横竖肉都烂在锅里,自家人怎么顺口怎么来!”

    钱夫人豪爽地一拍手,笑着指了指钱静姝说道:“不过等你真摆姑姑架子时,可要给她包大红包!”

    “得令!等侄女出嫁时,我这个做姑姑的定把压箱底的私房钱都贴上!”小宝促狭地伸出双手:“不过现在嘛……姐姐再分我块桂花糕?”

    一群人被逗得哈哈大笑。

    小宝非常高兴,之前也不是没有跟着哥哥去参加过宴会,每回都要做出那副她不喜欢的千金小姐模样,憋闷得很。

    小宝这个宴会办得不错,得了夸奖她也只虚心地听着,这些太太夫人们,不管是豪爽的,还是重礼仪的,全都对她称赞有加。

    夕阳西斜时,宴会才散。

    一家人站在门口送客,看着轿子一辆辆离去。

    “怎么样?”计一舟和宁元昭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

    小宝双手背后,神叨叨的,“静姝约我后天去校场看她射箭。”

    计一舟笑着摇头,冲宁元昭说:“还挺会交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