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456章 寮南州-商人宴会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456章 寮南州-商人宴会

    次日清晨,三顶轿子同时停在计府门前。

    冯良刚掀开轿帘,就听见一阵刺耳的锣声。

    计府管家带着六个小厮站在门廊下,面前摆着张红木案几,上面摊开一本烫金册子。

    “冯家老爷到!”

    冯良让人把礼和钱送了出去,就听到一个小厮高声唱道:“寮南粮行冯家,捐白银三百两,新粮十石!”

    捐?

    冯良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活了半辈子,还没见过当官的收礼收得这般理直气壮,还把借口说得这般好听。

    他可从来没有把计一舟真的当一个商人来看。

    正想着,陈岩也到了。

    和他们昨晚商议的一样,三百两现银,外加三坛新盐。

    唱礼声刚落,卫铁的轿子也到了,三家礼金大差不差。

    三人结伴进门,冯良叹了口气,卫铁皱眉,问:“怎么了这是?”

    “这怕不是个好的。”冯良说。

    礼金当众唱出,堵了“清官”的嘴,又又实实在在收了他们的礼。

    最绝的是用了“捐”字,将来就是闹到都城,也只能算他们“乐善好施”。

    被小厮带着穿过垂花门,远远地便看见回廊下站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男子,正含笑望着这边。

    “见过计大人。”

    冯、陈、卫三人上前屈膝行礼,跪了一半,被计一舟拉了起来。

    “今儿可没有什么计大人,大家就莫要多礼了。”计一舟笑呵呵地看着三人,“久闻‘三姓同心’一说,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计一舟他们就没怎么过分收拾院子,一家三口全都不喜欢这些虚的,有那钱买些华而不实还死贵死贵的家具和装饰,

    还不如都存起来换成金砖。

    这院子也就没什么好看的,三个人绞尽脑汁开始客套地吹两句。

    “计大人这府邸真好啊,院子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

    “人杰地灵嘛,这都沾着灵气儿。”

    小宝把后边花园还活着的绿植全都搬了过来,可不绿油油嘛。

    这回的宴会不像当初接待官员那样需要严谨,接待这些商人能轻松许多。

    小宝也犯懒,觉着哥既然要说事儿,那就别整什么一桌一桌的了,干脆围着院子摆了一圈的长桌,中间也是一排长桌,上边放满了各种吃食。

    她直接效仿火锅店里边的自助,把那些稀奇古怪的吃食全都摆在桌子上,让大家自己动手。

    计一舟带着他们三人落座,边吃边等后边的小商人进场。

    等人来齐了,计一舟招呼着大家一起动手挑了些自己感兴趣的吃食,有说有笑的都尝过之后,才开始进入正题。

    正题也不是这么好进的,总是要说些有的没的来开个头。

    “我们一家来咱们寮南也有两三个月了,到了之后我们也去逛了逛寮南,一下子就喜爱上这里了,靠山靠海,百姓朴素热情,还有好些我们先前见都没见过的好东西。”

    底下的商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计一舟打的什么主意。

    在座的各位先前都没见过计一舟,只是听了些他的事迹,先不论他的私生活,就其他方面听起来倒像是个正直清明的人。

    现如今一看又感觉怪怪的,笑眯眯地不说,还跟他们聊起了家常了。

    连一点痛快也不给他们。

    众人神情各异地应和着。

    计一舟就像是没看出他们的不自在,继续自顾自地说:“从前没吃过巴掌大的虾,也没见过那些长相奇怪但是味道却极好的海产。”

    “家里小妹爱吃水果,寮南的水果味道都比其中好,个个都是又大又甜的,就连清晏都爱上了椰子的清甜,每天都得喝一个过过瘾。”

    “还有那离山上边的菌子,居然好多都是我们之前没见过的,枉我们还在都城住了几年,却也没见过能够如此鲜美的菌子。”

    “府上跟我们一起过来的小丫鬟都在说咱们寮南集市小摊上的发饰都极具特色,好看还不贵,每一样都是孤品,就没有重复的。”

    “这些都不说,就连那些土豆,也都是皮薄透亮、脆嫩不糊汤、脆爽清甜耐炖煮。”

    计一舟这一通夸,也不是他胡说八道来的,是这些东西在他眼里确确实实都是寮南很大的优点,包括换了产地口感上就稍微有些变化的土豆。

    南北方的土豆在口感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北方的土豆粉糯绵密,易成泥,宁元昭和小宝爱吃这种,计一舟更喜欢寮南这边的脆脆的口感的土豆。

    他这番话说得在场的商人纷纷点头应和,说到心坎里了。

    他们寮南的好东西就是很多。

    计一舟这一番发自肺腑的夸奖,属实是说到了商户们的心坎里。

    他们寮南穷是穷,但他们这些还在寮南的商人对寮南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就算是破破烂烂还穷酸的边境,他们也觉得寮南就是最好的。

    这一番话一出,商户们对着计一舟倒是亲近了许多,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这会儿都纷纷点头应和计一舟,说他说得对。

    “可惜咱们寮南偏远,汛期又久,许多东西都难以保存,好多村镇的好东西都没办法及时送到寮南城,更别说运送到更远更富庶的地方了。”

    “确实可惜了。”商贾们还是不知道计一舟想做什么,便跟着计一舟一同面上哀惜。

    这运送的问题不大,如果时间紧急大部分地方可以走水路,水路快,也就只有靠山远水的地方运送货物不太方便。

    他们的路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前面几任布政使为了政绩好看,每一任都会把寮南的路修一遍,说是为了粮草运输方便。

    他们倒是不愁修路的问题。

    这一下子他们就更不知道计一舟想要做什么了。

    “今日邀请诸位,本是想跟大家共同商讨一下寮南后续的经济发展,没想到诸位竟都如此慷慨,都愿意为了寮南的发展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多谢诸位捐的物资和银钱。”

    “本人在此替寮南的乡亲父老,还有没能到场的宁大人跟大家说一声谢,多谢大家对寮南水利事业的支持。”

    弯弯绕绕终于说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