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427章 大战开始、坦克到达前线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第427章 大战开始、坦克到达前线

    坦克厂自投产以来。

    便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引擎,日夜赶工地抓紧生产。

    仅仅过了小半个月,旁边规划中的几个工厂便顺利建成。

    有了更多的厂房之后,那就可以把不同的零部件分到不同的车间去生产,最后再拿到组装车间去进行组装。

    更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技艺精湛的工匠纷纷加入其中,为坦克厂注入了新鲜血液。

    再加上充足的原材料源源不断地供应,以及工人们良好的待遇——每餐不仅能吃饱肚子,基本上每天还都能吃到肉。

    这使得大家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真的是干劲十足。

    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坦克厂的产能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得到提升。

    按照目前的生产规模来精确计算,每个月的坦克产量已然超过了20辆,这一成绩着实令人欣喜。

    与此同时,第1批坦克兵经过严格且系统的训练之后,已经初步具备了实战能力。

    其中一部分表现出色的坦克兵被留下来担任教官,他们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为后续培养更多优秀的坦克兵做准备。

    而另外一部分则肩负使命,直接开着崭新的坦克奔赴前线。因为,新一轮波澜壮阔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此时,中东地区的战事已基本落下帷幕。

    留下水师舰队以及部分陆军将士,他们一方面负责稳固当地局势,维持社会秩序,确保中东地区能够平稳过渡。

    另一方面,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欧地区形成一种无形且巨大的威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而博尔济吉特·古禄格的第23兵团、周文斌统领的第2兵团。

    按照朝廷下达的命令,迅速开始北上。

    他们即将投身到进攻沙皇俄国的宏大战争之中,为大明的荣耀与领土扩张而战。

    此次进攻沙皇俄国。

    天武皇帝朱慈烺可谓是下了十足的决心。

    直接动用了8个兵团的庞大兵力。

    除了上述两个兵团,还有英国公张世泽统领的第三兵团,李过的第18兵团、李来亨的第十九兵团、刘文秀的第20兵团。

    再加上耿仲明十三兵团和孔有德的十二兵团。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彰显出朱慈烺志在必得的决心。

    此外,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明朝大军,以及朝鲜仆从军,也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展开作战。

    他们的目标是彻底剿灭当地的敌人,并稳住整个西伯利亚,为进攻沙皇俄国提供有力的侧翼支持。

    朱慈烺之所以如此大规模地出动兵力,是希望能够以雷霆之势,尽快拿下沙皇俄国。

    他深知冬季作战的艰难。

    号称世界级军事天才的拿破仑,还有二战时期的那位“落榜美术生”。

    他们都是在进攻沙俄时,于寒冷的冬天遭遇了惨败。

    朱慈烺可不想重蹈覆辙。

    因此,这一次对俄作战的核心宗旨便是速战速决。

    为此,他不惜动用最新生产出来的坦克这一秘密武器。

    在远东地区的勒拿河流域,由远东地区的部队承担主要作战任务,倘若战事吃紧,袁宗第与尚可喜将会及时给予支援,确保该地区的作战顺利推进。

    刘文秀的第20兵团与耿仲明的十三兵团。

    负责叶尼塞河流域的战斗。

    他们将在这片土地上与敌人展开激烈交锋,为大明的战略布局开疆拓土。

    博尔济吉特·古禄格的第23兵团和孔有德的第12兵团,负责额尔齐斯河以及鄂毕河流域的战事。

    他们将凭借卓越的军事指挥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在这片区域站稳脚跟,为后续的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而英国公张世泽统领的第三兵团,周文斌第2兵团,加上李过的第18兵团、李来亨的第十九兵团。

    将会顺着伏尔加河流域,如同一把利剑向北一路突进,他们的目标直指莫斯科地区。

    由于敌人的主要军事力量都集中在这一带,因此明朝大军在这边部署的兵力也是最多的,志在一举拿下这一关键地区,从而掌控整个战局。

    顺着不同的河流行动,把整个沙皇俄国划成了几个战区。

    使其首尾不能兼顾,将之分割包围并各个击破。

    无论是在战略方面,还是兵力与装备方面。

    明朝大军队已经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

    李自成的第17兵团,也被从中原地区紧急调往中亚行省。

    有李自成坐镇中亚行省,犹如一颗定海神针,随时可以支援北边和南边的战事。

    倘若西边有强敌来犯,他也能够及时做出应对。

    同时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防止敌人破坏铁路。

    因为只要能够保持通往中亚行省的铁路畅通无阻。

    那么在大战过程中,一旦出现其他变故,大明便可以迅速通过铁路将兵力投送到需要的地方,确保战争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朱慈烺和兵部尚书孙传庭经过深思熟虑,做出如此谨慎且周全的战略安排,足以彰显他们对这一场大战的高度重视,力求确保万无一失。

    只要能够顺利拿下沙皇俄国,即便西欧那边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故,哪怕真的有如同开挂一般强大的对手出现,对方想要逆风翻盘,扭转局势,也绝非易事。

    朱慈烺通过对各种情报信息的综合分析与推测。

    认为西方世界出现的未知变数,即便对方拥有某种特殊优势,应该也并非强大到逆天的程度。

    否则,对方就不会选择在暗中搞小动作,而是会直接凭借压倒性的力量一路碾压过来。

    所以,当下朱慈烺要做的,便是积极争取战略主动权,为明朝大军创造并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就在以礼部尚书为首的大明使团顺利从沙皇俄国返回之时,周文斌敏锐地察觉到,大战已然一触即发。

    于是他们提前出兵,迅速占据了里海地区这一战略要地。

    并果断征用了所有可用的船只,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做好充分准备。

    周文斌和张世泽等将领深知此次战役的重要性,他们不仅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还对接下来的战事进行了反复推演。

    他们从各个角度出发,考虑到了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并针对每一种情况都提前制定好了详细的应对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其实对于这一战,他们本就充满信心。

    而如今,最新生产出来的火炮和炮弹更是为他们增添了底气。

    这些火炮更加小巧灵活,便于在战场上移动和操作。

    而威力更大的开花炮弹,更是具备强大的杀伤力。

    当周文斌和张世泽看到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时,他们对赢得这场战争愈发充满信心。

    当时间来到5月中旬,四大兵团的先锋部队已然踏上征程,如同一把利刃,直接成一条横线向北推进。

    其中,顺着伏尔加河北上的部队,更是如同先锋部队的箭头,一马当先,锐不可当。

    随后李过和李来亨两人率领部队,作为第2批次继续北上,他们将紧跟先锋部队的步伐,扩大战果。

    此时,周文斌和张世泽还在后方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他们将会作为第3批部队向北挺进。

    就在他们即将出发之际,忽然传来一阵巨大的动静,原来是后勤部队抵达了。

    而且这一次后勤部队的动静格外之大,因为他们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坦克。

    周文斌和张世泽忽然听到一阵沉闷的轰鸣声,同时感觉地面也微微有些震动。

    若不是提前收到了相关消息,他们险些以为是敌军前来偷袭。

    这种令人震撼的动静,就连他们胯下久经沙场的战马都开始变得有些不安,不停地刨着蹄子。

    周文斌和张世泽赶忙策马迎了上去。

    远远地,他们便看到了几个庞然大物,正一边冒着烟,一边缓缓前行。

    那便是传说中的坦克,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冰冷而威严的气息。

    周文斌不禁感叹道:“没想到这就是新式装备坦克,有了这个钢铁大家伙之后,哪怕是没有专用的火炮配合,就这么一路碾压过去,敌人的部队肯定也难以抵挡。”

    “嘿嘿!”英国公张世泽笑着附和道:“你说的太对了,有了这样的大铁家伙,敌人根本拿我们没办法,以后攻城略地就更简单了!

    陛下当真是战神降世啊!也只有在他的英明领导之下,才能造出这么厉害的武器装备,此生能够追随陛下,实乃吾辈之荣幸啊!”

    周文斌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不过,这个叫坦克的东西,毕竟只是第1代的产品,性能方面或许还存在一些不足,咱们可得小心点使用。

    等到关键的时候再让坦克上场,那样更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我建议,想办法将坦克装船,然后用运输船运送过去,到了距离敌人都城比较近的地方,再让它们上岸开过去,英国公以为如何?”

    英国公张世泽思索片刻后,点头说道:“周老弟你言之有理,就按照你说的来办。不过这一次只来了九辆坦克,你说我们该怎么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