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 第523章 小兔崽子,不要命了
两人吞云吐雾间,仓库里的货物已经清点完毕。
孙玄帮着把最后几捆干菜搬进去,刘勇亲自给仓库大门上了锁,又检查了一遍封条是否贴牢。
\"玄子,还是你有本事啊。\"刘勇拍着孙玄的肩膀,语气真诚,\"有了这些物资,我这心里可就踏实多了。你是不知道,昨天商业局的老王还来找我借调猪肉,被我一口回绝了。那家伙脸拉得比驴还长!\"
孙玄嘿嘿一笑,搓了搓冻得通红的耳朵:\"科长,你看今天都腊月二十七了,眨眼就过年了。你看我这表现...\"
他故意做出疲惫的样子,捶了捶自己的腿,\"最近为了采购这些物资可累得不轻,这两条腿都瘦了一大圈。\"
刘勇大笑起来,一巴掌拍在孙玄背上:\"少跟我来这套!你小子骑个摩托车东奔西跑,能累到哪去?\"
顿了顿,他又正色道,\"不过确实辛苦你了。这样吧,接下来也就是分配物资的事情,没啥技术含量,你小子年后再来上班吧,好好过个年。\"
\"那就谢谢科长了!\"孙玄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敬了个不太标准的礼。
刘勇摆摆手:\"快回去吧,路上小心点。对了,你那份年货我让人放你办公室了,记得带走。\"
孙玄骑上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引来院子里几个工作人员的注目。他朝刘勇挥挥手,熟练地调转车头驶出县政府大门。
摩托车排气管喷出的白烟在零下十几度的空气中凝成一道尾迹。
孙玄放慢车速,让摩托车笨重的车身碾过供销社门前坑洼的冰碴子。
腊月二十七的县城街道像一锅即将沸腾的水,到处冒着热腾腾的人气。
三个穿开花棉袄的小子突然从巷子里窜出来,领头的那个手里举着根点燃的香,另外两个正忙着从皱巴巴的烟盒里往外掏鞭炮。
孙玄猛地捏住刹车,摩托车后轮在结冰的路面上打了个滑。
\"小兔崽子!不要命了?\"孙玄笑骂着,声音却被一声脆响盖了过去——那个缺了门牙的男孩把一枚\"小鞭儿\"扔进了路边的水洼,冻实的冰面被炸出个白点,红色的纸屑像花瓣似的散在雪地上。
\"孙哥!\"孩子们认出了他,立刻围了上来,六只脏兮兮的小手同时伸到他面前,\"给个''二踢脚''呗!\"
孙玄从兜里摸出半包\"丰收\"牌鞭炮。
\"一人两个,不许在人多的地方放。\"他故意板着脸,却忍不住伸手揉了揉那个最小孩子的脑袋,那顶掉光了毛的狗皮帽子摸上去像块冰坨子。
孩子们欢呼着跑开了,不一会儿,街角就传来\"砰——啪\"的二踢脚声响。
孙玄支着摩托车,看着他们冻得通红的脸上绽放的笑容,心里某处也跟着暖和起来。
去年这个时候,街上可听不见鞭炮声——破四旧的风头正紧,连春联都被说成是\"封建残余\"。今年倒是松了些,供销社的柜台里居然摆出了红纸和鞭炮,虽然每人限购两包。
街道两边的积雪被踩成了灰黑色的冰泥,人流的温度让路边的冰溜子滴滴答答化着水。
国营副食店门口排的队伍已经拐了两个弯,几个裹着蓝布头巾的妇女正踮着脚数前面的人数,嘴里念叨着:\"可千万别又排到跟前就说没货了...\"
孙玄推着摩托车慢慢往前走,车把手上挂着的野鸡野兔引来不少艳羡的目光。
一个穿干部服的中年男子凑过来,眼睛盯着那只肥硕的灰兔:\"同志,这兔子卖不卖?我出三块钱。\"
\"对不住,这是给县里食堂采购的。\"孙玄拍拍侧斗里盖着麻袋的货物,对方立刻露出心领神会的表情,迅速退开了。
现在私下买卖农产品可是要扣\"投机倒把\"帽子的,不过要是打着公家名义,大家就都睁只眼闭只眼。
转过街角,空气中突然飘来一股甜香。爆米花的黑铁炉子支在邮电局墙根下,穿光板羊皮袄的老头正踩着炉子踏板,旁边围着一圈眼巴巴的孩子。
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白花花的米花喷进铁丝网兜里,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
孙玄看见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紧紧攥着五分钱硬币,却被人高马大的男孩挤到了最后面。
\"排队去!\"孙玄吼了一嗓子,顺手把小姑娘拎到最前面。孩子们瞬间排成了歪歪扭扭的队伍,就像他们在学校里被要求的那样。
爆米花老头冲孙玄点点头,从炉子下面抽出一张旧报纸,包了包米花塞给他:\"尝尝,新换的糖精,甜着呢。\"
孙玄把热乎乎的米花包揣进兜里,准备带给自己的妻子叶菁璇。
米花的甜香混着煤烟味往鼻子里钻,让他突然想起六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和哥哥在县城赶集,花一毛钱买了包爆米花,兄弟俩你一粒我一粒吃得小心翼翼,生怕吃完了就没了。
前面国营菜店的门板已经卸下来了,人群开始骚动。
穿白围裙的售货员在门口扯着嗓子喊:\"凭副食本购买!白菜每人限五斤,萝卜三斤!有豆腐票的先排左边!\"
队伍立刻像被棍子搅了的蚂蚁窝,乱成一团。有个挎菜篮的老太太被挤得踉跄几步,孙玄赶紧扶住她。
\"造孽啊...\"老太太扶着腰直喘气,\"我天没亮就来排队,这些后生...\"她菜篮里装着个搪瓷缸子,孙玄瞥见里面是半缸已经凉透的玉米糊糊——这大概是她排队时的早饭。
街对面突然传来一阵喝彩声,文化馆门口的空地上,几个穿绿军装的年轻人正在表演\"忠字舞\"。
他们胸前别着硕大的伟人像章,手里的红宝书随着动作上下翻飞。
围观的人群中,有个戴眼镜的干部模样的人鼓掌特别起劲,孙玄注意到他手腕上露出半截上海牌手表——这可是稀罕物,全县恐怕找不出十块。
\"...革命群众喜迎春,阶级斗争记心上...\"领唱的姑娘嗓音尖利,冻得发红的脸上沁着汗珠。
孙玄悄悄退开了,路过巷子口时,他瞥见个裹军大衣的男子正和人在袖筒里捏手指——这是在商量黑市价格。
那人脚边的麻袋露出半截干辣椒,现在这东西可比肉还金贵。
\"孙采购!\"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他。剃头匠老陈从他那间巴掌大的铺子里探出头,手里还拿着推子:\"来来来,给你修修边幅,过年好相看媳妇儿!\"
孙玄摸摸自己杂草似的鬓角,笑着停下车。铺子里烧着个煤球炉子,暖和得让人不想动弹。
老陈一边给他围白布一边唠叨:\"昨儿革委会王副主任来剃头,说今年要搞''革命化春节'',不许贴门神财神,你说这...\"
孙玄帮着把最后几捆干菜搬进去,刘勇亲自给仓库大门上了锁,又检查了一遍封条是否贴牢。
\"玄子,还是你有本事啊。\"刘勇拍着孙玄的肩膀,语气真诚,\"有了这些物资,我这心里可就踏实多了。你是不知道,昨天商业局的老王还来找我借调猪肉,被我一口回绝了。那家伙脸拉得比驴还长!\"
孙玄嘿嘿一笑,搓了搓冻得通红的耳朵:\"科长,你看今天都腊月二十七了,眨眼就过年了。你看我这表现...\"
他故意做出疲惫的样子,捶了捶自己的腿,\"最近为了采购这些物资可累得不轻,这两条腿都瘦了一大圈。\"
刘勇大笑起来,一巴掌拍在孙玄背上:\"少跟我来这套!你小子骑个摩托车东奔西跑,能累到哪去?\"
顿了顿,他又正色道,\"不过确实辛苦你了。这样吧,接下来也就是分配物资的事情,没啥技术含量,你小子年后再来上班吧,好好过个年。\"
\"那就谢谢科长了!\"孙玄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敬了个不太标准的礼。
刘勇摆摆手:\"快回去吧,路上小心点。对了,你那份年货我让人放你办公室了,记得带走。\"
孙玄骑上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引来院子里几个工作人员的注目。他朝刘勇挥挥手,熟练地调转车头驶出县政府大门。
摩托车排气管喷出的白烟在零下十几度的空气中凝成一道尾迹。
孙玄放慢车速,让摩托车笨重的车身碾过供销社门前坑洼的冰碴子。
腊月二十七的县城街道像一锅即将沸腾的水,到处冒着热腾腾的人气。
三个穿开花棉袄的小子突然从巷子里窜出来,领头的那个手里举着根点燃的香,另外两个正忙着从皱巴巴的烟盒里往外掏鞭炮。
孙玄猛地捏住刹车,摩托车后轮在结冰的路面上打了个滑。
\"小兔崽子!不要命了?\"孙玄笑骂着,声音却被一声脆响盖了过去——那个缺了门牙的男孩把一枚\"小鞭儿\"扔进了路边的水洼,冻实的冰面被炸出个白点,红色的纸屑像花瓣似的散在雪地上。
\"孙哥!\"孩子们认出了他,立刻围了上来,六只脏兮兮的小手同时伸到他面前,\"给个''二踢脚''呗!\"
孙玄从兜里摸出半包\"丰收\"牌鞭炮。
\"一人两个,不许在人多的地方放。\"他故意板着脸,却忍不住伸手揉了揉那个最小孩子的脑袋,那顶掉光了毛的狗皮帽子摸上去像块冰坨子。
孩子们欢呼着跑开了,不一会儿,街角就传来\"砰——啪\"的二踢脚声响。
孙玄支着摩托车,看着他们冻得通红的脸上绽放的笑容,心里某处也跟着暖和起来。
去年这个时候,街上可听不见鞭炮声——破四旧的风头正紧,连春联都被说成是\"封建残余\"。今年倒是松了些,供销社的柜台里居然摆出了红纸和鞭炮,虽然每人限购两包。
街道两边的积雪被踩成了灰黑色的冰泥,人流的温度让路边的冰溜子滴滴答答化着水。
国营副食店门口排的队伍已经拐了两个弯,几个裹着蓝布头巾的妇女正踮着脚数前面的人数,嘴里念叨着:\"可千万别又排到跟前就说没货了...\"
孙玄推着摩托车慢慢往前走,车把手上挂着的野鸡野兔引来不少艳羡的目光。
一个穿干部服的中年男子凑过来,眼睛盯着那只肥硕的灰兔:\"同志,这兔子卖不卖?我出三块钱。\"
\"对不住,这是给县里食堂采购的。\"孙玄拍拍侧斗里盖着麻袋的货物,对方立刻露出心领神会的表情,迅速退开了。
现在私下买卖农产品可是要扣\"投机倒把\"帽子的,不过要是打着公家名义,大家就都睁只眼闭只眼。
转过街角,空气中突然飘来一股甜香。爆米花的黑铁炉子支在邮电局墙根下,穿光板羊皮袄的老头正踩着炉子踏板,旁边围着一圈眼巴巴的孩子。
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白花花的米花喷进铁丝网兜里,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
孙玄看见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紧紧攥着五分钱硬币,却被人高马大的男孩挤到了最后面。
\"排队去!\"孙玄吼了一嗓子,顺手把小姑娘拎到最前面。孩子们瞬间排成了歪歪扭扭的队伍,就像他们在学校里被要求的那样。
爆米花老头冲孙玄点点头,从炉子下面抽出一张旧报纸,包了包米花塞给他:\"尝尝,新换的糖精,甜着呢。\"
孙玄把热乎乎的米花包揣进兜里,准备带给自己的妻子叶菁璇。
米花的甜香混着煤烟味往鼻子里钻,让他突然想起六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和哥哥在县城赶集,花一毛钱买了包爆米花,兄弟俩你一粒我一粒吃得小心翼翼,生怕吃完了就没了。
前面国营菜店的门板已经卸下来了,人群开始骚动。
穿白围裙的售货员在门口扯着嗓子喊:\"凭副食本购买!白菜每人限五斤,萝卜三斤!有豆腐票的先排左边!\"
队伍立刻像被棍子搅了的蚂蚁窝,乱成一团。有个挎菜篮的老太太被挤得踉跄几步,孙玄赶紧扶住她。
\"造孽啊...\"老太太扶着腰直喘气,\"我天没亮就来排队,这些后生...\"她菜篮里装着个搪瓷缸子,孙玄瞥见里面是半缸已经凉透的玉米糊糊——这大概是她排队时的早饭。
街对面突然传来一阵喝彩声,文化馆门口的空地上,几个穿绿军装的年轻人正在表演\"忠字舞\"。
他们胸前别着硕大的伟人像章,手里的红宝书随着动作上下翻飞。
围观的人群中,有个戴眼镜的干部模样的人鼓掌特别起劲,孙玄注意到他手腕上露出半截上海牌手表——这可是稀罕物,全县恐怕找不出十块。
\"...革命群众喜迎春,阶级斗争记心上...\"领唱的姑娘嗓音尖利,冻得发红的脸上沁着汗珠。
孙玄悄悄退开了,路过巷子口时,他瞥见个裹军大衣的男子正和人在袖筒里捏手指——这是在商量黑市价格。
那人脚边的麻袋露出半截干辣椒,现在这东西可比肉还金贵。
\"孙采购!\"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他。剃头匠老陈从他那间巴掌大的铺子里探出头,手里还拿着推子:\"来来来,给你修修边幅,过年好相看媳妇儿!\"
孙玄摸摸自己杂草似的鬓角,笑着停下车。铺子里烧着个煤球炉子,暖和得让人不想动弹。
老陈一边给他围白布一边唠叨:\"昨儿革委会王副主任来剃头,说今年要搞''革命化春节'',不许贴门神财神,你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