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第315章 你心里有数
热门推荐:
你惹他干嘛?他的徒弟都成仙帝了
怪客心刃
末世:薪火崛起
我医武双绝,下山即无敌
老年系统到了,漂亮师尊为我续命
应天帝国
修仙:第二灵根助我长生
交杯酒都喝了,这婚不离等过年?
一天一异火,十天屠神,百天无敌
“好嘞,里正叔(大哥)!”几个汉子齐声应着,两人各执丈绳一头扯开,忙活起来。
约莫一刻钟后,姜里正捡了根树枝在地上划拉半晌,抬头笑道:“约莫两亩地!闺女都要了?”
其实这地实际多出二分,只因土质差,搁着也没人要。能给村里添笔进项是好,再说如意家开铺子,本就给大伙寻了挣钱的营生。
“行,那咱就办过户。”张桂枝道。
“写谁名下?”
“我姐的意思,写如意的名。”
“今儿个就要办?”
“里正叔,越快越好,大家伙都等着呢。”
姜里正想起那些报了名的婆娘,这两日恨不得一天问三遍,便道:“成,那咱这就去镇里跑一趟。”
巳时,张桂枝拿着刚到手的地契,笑盈盈递到如意手里,又把剩下的四两银子搁在桌上:“你收好了。这地差,三两银子一亩,里正叔按两亩算的。”
“劳烦舅母了。”
张桂枝连忙摆手:“没啥,本就是我的活计。你不还给我涨了工钱嘛!”
一想到每月二两半银子的薪酬,她就忍不住咧开嘴笑。
“接下来的事,才是咱食品作坊的重头戏。”如意说着,拿出两张纸——一张是芳霏画的作坊建造图,另一张则是她写的做米线用的肉酱方子,“舅母,这两张您收好,尤其是这肉酱方子,须得仔细着些。”
“这么要紧的东西,咋就给我了?”张桂枝有些发慌。
“您如今是咱食品作坊的大掌柜,建作坊的事还得劳您从旁盯着,这图纸正好用得上。”
“可我不懂建房啊,会不会……”张桂枝不怕干活,就怕办砸了。
“舅母放心,建作坊有阿爷和我爹盯着,他们那儿也有份图纸。”
如意细细解释,“您当掌柜的,不必事事精通,但得学着掌总揽全局……”
张桂枝听得认真,眼里亮闪闪的,满是向往,半分退缩的意思都没有。
这正是如意最满意她的地方——她虽不算顶聪明,也不算顶灵巧,却有股子韧劲儿,肯下力气,听得进劝,做事又踏实。
讲完作为掌柜该掌的门道,如意指了指张桂枝手里另一张纸:“舅母,这肉酱的做法您也晓个大概,只是开了作坊,得保证每一批做出来的味道都一样,就得按着方子上的分量来,半分不能差。”
“晓得晓得。”张桂枝点头,又有些犯愁,“只是这方子,虽说能让大伙各做各的步骤,可她们凑到一块儿琢磨,怕是能把全方子猜出来。”
“不妨事。”如意道,“最关键的讲步,您挑两个信得过的人来做。还有那调配好的料包,得您亲自盯着放才行。”
张桂枝认真点头:“晓得了,这料包的事,我定当仔细盯着。”
说着便要起身:“如意啊,你好生养着身子,眼看快到晌午了,我先出去做饭。”
“有劳舅母了。”
“又说这话,这本就是我该做的。”张桂枝笑道,“你有啥想吃的不?尽管说。”
如意思忖片刻,“我想喝丸子汤。”
“成,那咱中午就做这个。”张桂枝应着,利落地起身出了房门,轻轻带上门,往后院存粮的库房走去。
她取下挂在房梁上的箩筐,里头是如意早前炸好的丸子。打开一看,剩得不多了,索性全提到了厨房。
姜家小院的烟囱刚冒出炊烟时,芳霏已从清平乐的碧水阁动身,往青州城的碧水阁赶去。
好在清平乐有赵大掌柜照管,青州那边有马大掌柜打理,芳霏倒能省不少心。
等两处铺子都巡看过,芳霏备了份厚礼,径直往武府去了。
这趟来,一来是道谢,二来是赔罪——毕竟武二是因着姜家村的事,才伤得那般重。
武府正厅内,何灵儿听芳霏讲起那日的凶险,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恨得咬牙:“北齐人真该千刀万剐!”
这天真烂漫的小女儿哪里知道其中内情。武昭看了大女儿悦儿一眼,母女俩相顾无奈,只得苦笑。
灵儿不知底细,她们却是清楚的——武昭早已把何知府与二皇子先前的龌龊勾当,事无巨细的告诉了大女儿。
不为别的,得让悦儿能看清自己父亲的真面目,还有那位看似俊朗不凡、内里却败絮一团的二皇子,免得这懵懂少女听了父亲的话,对那二皇子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芳霏若是知晓武夫人心中这层思量,定会狠狠赞她一句。
这世间许多事,往往就坏在“你不说、我不问”上,到最后要么生出误会,要么竟酿出悲剧来。
武夫人拉住芳霏的手,问起另一件事:“听说赵夫人去你家提亲了?”
方才还气鼓鼓的何灵儿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满眼都是好奇,只等着芳霏往下说。
芳霏自然没让武家母女落空,把前因后果细细讲了一遍,听得武夫人脸上漾起姨母笑——自家交好的姐妹家儿子,要和自己瞧得上的姑娘成好事,怎么听都是桩让人欢喜的美事。
不管多大的女儿家凑到一块儿,总少不了说些体己闲话。
芳霏这边刚讲完提亲的事,武夫人便又抛来个消息:“郑姨娘有身孕了。”
她自己也说不清为何,明明自家小女儿比眼前这丫头还大些,可跟芳霏相处,不管聊啥都觉得轻松自在,甚至常能从这丫头嘴里听到些新鲜见解。
“这是要母凭子贵了?”
“可不是。大年初一还跟斗鸡似的斗个不休,眼下倒暂时歇了。”
“何知府这就把她扶正了?”
“他啊,总归是得了好处的。”武昭眼里满是讥讽。
“夫人,您就别吊我胃口了。”芳霏催着想听下文。
“叫声好姨姨来听听。”武昭打趣。
“超级漂亮无敌好的武姨姨!”芳霏喊得又甜又亮。
“哎哎哎!”武昭笑盈盈应着,“郑家卖了一处田庄、两家铺子,把姓何的先前花的银钱都补上了。”
“呦,这郑家倒大方。”芳霏道。
“丫头,你想啊,郑家往后要想再起来,还得仰仗那姓何的,可不就得尽心讨好?”
“所以何知府一高兴,又赶上郑姨娘怀了孕,就给扶正了?”
“那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这下他可尝到在家中一言堂的痛快了。”
武夫人忍不住又鄙夷起来,“没了我这块‘绊脚石’,他倒真有了当家做主的滋味。那么多女人为他争得头破血流,许是暗地里还觉得自己本事大呢!”
所谓分离后,尤其是不欢而散的,断无做朋友的道理,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且看着吧,他能得意到几时。
“武姨,那郑家二夫人还打算赎回来吗?”
“她啊,暂时怕是回不来了。郑家该是拿不出那么多银钱了,姓何的也不会为一个女人,去跟张家对上。”
“那我就放心了。前儿听大伯说,年后要押送一批囚犯去边关做苦力呢。”
“若是如此,你可得防着点何知府那新夫人。”
“她呀,我不怕。我也是有后盾的。”
武昭一听,立马想到顾惜惜,不禁好奇道:“惜惜姐何时回顾府?可有阵子没见着她了。”
此时被念叨的顾惜惜,正举起手中酒杯,朝对面那位白面病弱的男子扬了扬。
“你知道我喝不得酒。”姜叙白嘴角微扬,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
“你这人,真没劲。”顾惜惜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这杯,就当谢你救了姜家村。”
“你这谢礼,也太轻省了些。”
“那你想要啥?”
“你心里有数。”
“我有数个屁!”
约莫一刻钟后,姜里正捡了根树枝在地上划拉半晌,抬头笑道:“约莫两亩地!闺女都要了?”
其实这地实际多出二分,只因土质差,搁着也没人要。能给村里添笔进项是好,再说如意家开铺子,本就给大伙寻了挣钱的营生。
“行,那咱就办过户。”张桂枝道。
“写谁名下?”
“我姐的意思,写如意的名。”
“今儿个就要办?”
“里正叔,越快越好,大家伙都等着呢。”
姜里正想起那些报了名的婆娘,这两日恨不得一天问三遍,便道:“成,那咱这就去镇里跑一趟。”
巳时,张桂枝拿着刚到手的地契,笑盈盈递到如意手里,又把剩下的四两银子搁在桌上:“你收好了。这地差,三两银子一亩,里正叔按两亩算的。”
“劳烦舅母了。”
张桂枝连忙摆手:“没啥,本就是我的活计。你不还给我涨了工钱嘛!”
一想到每月二两半银子的薪酬,她就忍不住咧开嘴笑。
“接下来的事,才是咱食品作坊的重头戏。”如意说着,拿出两张纸——一张是芳霏画的作坊建造图,另一张则是她写的做米线用的肉酱方子,“舅母,这两张您收好,尤其是这肉酱方子,须得仔细着些。”
“这么要紧的东西,咋就给我了?”张桂枝有些发慌。
“您如今是咱食品作坊的大掌柜,建作坊的事还得劳您从旁盯着,这图纸正好用得上。”
“可我不懂建房啊,会不会……”张桂枝不怕干活,就怕办砸了。
“舅母放心,建作坊有阿爷和我爹盯着,他们那儿也有份图纸。”
如意细细解释,“您当掌柜的,不必事事精通,但得学着掌总揽全局……”
张桂枝听得认真,眼里亮闪闪的,满是向往,半分退缩的意思都没有。
这正是如意最满意她的地方——她虽不算顶聪明,也不算顶灵巧,却有股子韧劲儿,肯下力气,听得进劝,做事又踏实。
讲完作为掌柜该掌的门道,如意指了指张桂枝手里另一张纸:“舅母,这肉酱的做法您也晓个大概,只是开了作坊,得保证每一批做出来的味道都一样,就得按着方子上的分量来,半分不能差。”
“晓得晓得。”张桂枝点头,又有些犯愁,“只是这方子,虽说能让大伙各做各的步骤,可她们凑到一块儿琢磨,怕是能把全方子猜出来。”
“不妨事。”如意道,“最关键的讲步,您挑两个信得过的人来做。还有那调配好的料包,得您亲自盯着放才行。”
张桂枝认真点头:“晓得了,这料包的事,我定当仔细盯着。”
说着便要起身:“如意啊,你好生养着身子,眼看快到晌午了,我先出去做饭。”
“有劳舅母了。”
“又说这话,这本就是我该做的。”张桂枝笑道,“你有啥想吃的不?尽管说。”
如意思忖片刻,“我想喝丸子汤。”
“成,那咱中午就做这个。”张桂枝应着,利落地起身出了房门,轻轻带上门,往后院存粮的库房走去。
她取下挂在房梁上的箩筐,里头是如意早前炸好的丸子。打开一看,剩得不多了,索性全提到了厨房。
姜家小院的烟囱刚冒出炊烟时,芳霏已从清平乐的碧水阁动身,往青州城的碧水阁赶去。
好在清平乐有赵大掌柜照管,青州那边有马大掌柜打理,芳霏倒能省不少心。
等两处铺子都巡看过,芳霏备了份厚礼,径直往武府去了。
这趟来,一来是道谢,二来是赔罪——毕竟武二是因着姜家村的事,才伤得那般重。
武府正厅内,何灵儿听芳霏讲起那日的凶险,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恨得咬牙:“北齐人真该千刀万剐!”
这天真烂漫的小女儿哪里知道其中内情。武昭看了大女儿悦儿一眼,母女俩相顾无奈,只得苦笑。
灵儿不知底细,她们却是清楚的——武昭早已把何知府与二皇子先前的龌龊勾当,事无巨细的告诉了大女儿。
不为别的,得让悦儿能看清自己父亲的真面目,还有那位看似俊朗不凡、内里却败絮一团的二皇子,免得这懵懂少女听了父亲的话,对那二皇子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芳霏若是知晓武夫人心中这层思量,定会狠狠赞她一句。
这世间许多事,往往就坏在“你不说、我不问”上,到最后要么生出误会,要么竟酿出悲剧来。
武夫人拉住芳霏的手,问起另一件事:“听说赵夫人去你家提亲了?”
方才还气鼓鼓的何灵儿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满眼都是好奇,只等着芳霏往下说。
芳霏自然没让武家母女落空,把前因后果细细讲了一遍,听得武夫人脸上漾起姨母笑——自家交好的姐妹家儿子,要和自己瞧得上的姑娘成好事,怎么听都是桩让人欢喜的美事。
不管多大的女儿家凑到一块儿,总少不了说些体己闲话。
芳霏这边刚讲完提亲的事,武夫人便又抛来个消息:“郑姨娘有身孕了。”
她自己也说不清为何,明明自家小女儿比眼前这丫头还大些,可跟芳霏相处,不管聊啥都觉得轻松自在,甚至常能从这丫头嘴里听到些新鲜见解。
“这是要母凭子贵了?”
“可不是。大年初一还跟斗鸡似的斗个不休,眼下倒暂时歇了。”
“何知府这就把她扶正了?”
“他啊,总归是得了好处的。”武昭眼里满是讥讽。
“夫人,您就别吊我胃口了。”芳霏催着想听下文。
“叫声好姨姨来听听。”武昭打趣。
“超级漂亮无敌好的武姨姨!”芳霏喊得又甜又亮。
“哎哎哎!”武昭笑盈盈应着,“郑家卖了一处田庄、两家铺子,把姓何的先前花的银钱都补上了。”
“呦,这郑家倒大方。”芳霏道。
“丫头,你想啊,郑家往后要想再起来,还得仰仗那姓何的,可不就得尽心讨好?”
“所以何知府一高兴,又赶上郑姨娘怀了孕,就给扶正了?”
“那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这下他可尝到在家中一言堂的痛快了。”
武夫人忍不住又鄙夷起来,“没了我这块‘绊脚石’,他倒真有了当家做主的滋味。那么多女人为他争得头破血流,许是暗地里还觉得自己本事大呢!”
所谓分离后,尤其是不欢而散的,断无做朋友的道理,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且看着吧,他能得意到几时。
“武姨,那郑家二夫人还打算赎回来吗?”
“她啊,暂时怕是回不来了。郑家该是拿不出那么多银钱了,姓何的也不会为一个女人,去跟张家对上。”
“那我就放心了。前儿听大伯说,年后要押送一批囚犯去边关做苦力呢。”
“若是如此,你可得防着点何知府那新夫人。”
“她呀,我不怕。我也是有后盾的。”
武昭一听,立马想到顾惜惜,不禁好奇道:“惜惜姐何时回顾府?可有阵子没见着她了。”
此时被念叨的顾惜惜,正举起手中酒杯,朝对面那位白面病弱的男子扬了扬。
“你知道我喝不得酒。”姜叙白嘴角微扬,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
“你这人,真没劲。”顾惜惜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这杯,就当谢你救了姜家村。”
“你这谢礼,也太轻省了些。”
“那你想要啥?”
“你心里有数。”
“我有数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