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 第327章 跟着两条尾巴

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第327章 跟着两条尾巴

    众人左等右等,终于盼得顾府门户大开。

    王奎瞅着门口乌压压的人头,心里犯嘀咕:这又是啥阵仗?往日府门前冷冷清清,今儿个倒聚得比集市还热闹。

    门口众人里,不少是头回见顾府的守门人。

    那王奎生得凶神恶煞,冷不防撞进眼里,几个胆小的妇人吓得后退半步,险些跌坐在地。

    因着王奎先露面,人群倒是静了片刻,待看清后脚跟着的人,更是惊得张大了嘴 —— 怎么跟想的全然不同?

    只见碧水阁那位小东家笑盈盈地走在最前,胳膊挽着个面容和善的小老头,老头脸上也堆着笑。

    再往后,那些人三三两两说着话,个个脸上都是朴实无华的笑意。

    姜长业瞧见门口围观的人,他早年混不吝的性子养就了一副 “社牛” 脾气,学着如意和芳霏平日打招呼的模样,朝人群挥挥手:“都在这儿呢?吃了没?你们州城人可真热情!”

    他这股热乎劲儿,配上姜家村人的朴实,倒让周围人松了些拘谨。

    有个男子接话:“还没呢!”

    “哦?这位兄弟瞧着时辰不早了,该用午食了吧。” 姜长业笑着絮话。

    “是是。” 那男子顺势问,“你们这是……”

    “咱跟我闺女去吃顿好的!” 姜长业说罢,脸上满是骄傲。

    芳霏看着爹跟路人热聊,“噗嗤” 笑出了声。

    她哪猜不出众人为何聚集,又为何这般吃惊 —— 不过是姜家村人的善良直爽,出乎了他们的意料罢了。

    “芳霏啊,咱随便对付两口就行,那悦来楼忒破费了。” 姜里正一脸不好意思,“这事儿闹的,咱是来接丫头回村,倒像是来蹭饭的。”

    围观的路人里,有人暗自嘀咕:这老头莫不是故意显摆?

    也有人犯疑:瞧着不像摊上事的样子,难道传言有误?

    更有那心眼偏的,酸溜溜想:怕不是断头饭吧!

    不管路人怎么琢磨,芳霏铁了心要带大家伙下馆子。

    她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 没想到村里人会不畏强权赶来护着自己,别说一顿饭,就是十顿八顿也值当!

    “里正爷爷,这事您就依我吧!” 芳霏拉着老头的胳膊撒起娇来。

    “老弟,咱就依芳霏丫头的。” 姜老爹开口拍了板。

    一行人就这么在路人的注视下,浩浩荡荡往悦来楼去了。

    另一边,得了信儿的何知府可没像路人那般瞎猜。

    上回 “屠村风波” 后,他特意查过姜家村,那村子的人实在邪门 —— 说他们和睦吧,平日里为谁家鸡跑错了窝,都能吵上大半日。

    说他们不和睦吧,真出了啥事,全村人能拧成一股绳,不怕死似的往前冲。先前 “沈锦案子” 是如此,后来 “屠村风波” 更是如此。

    他屈指敲了敲桌面,沉吟片刻,朝底下人吩咐:“阿生,你跟阿明去盯着,看他们往哪走。若是有异动,便留一个回来禀报。”

    “大人,啥叫异动?”阿生挠挠头。

    何明德骂了句:“蠢货!”

    见阿生还是直愣愣望着自己,又压下火气——罢了,跟他置气作甚?之前不就是看中这兄弟俩武艺好、听话才买下来的。

    “若是回姜家村,或是不出城,你们盯着便是,不用回来报。要是瞧着要远走高飞,就赶紧回来告诉我。”何明德掰开揉碎了说,“明白了?”

    “嗯嗯,大人,俺晓得了!”

    何明德心累地挥挥手:“去吧。”

    刚转身,又喊住:“等一下!”

    “大人还有事?”阿生回过头。

    “你们远远跟着,别被发现了。”

    “这个俺懂!”阿生咧嘴一笑。

    “去吧。”何明德摆摆手赶人,随即一屁股瘫在太师椅上,揉着太阳穴暗自叹气——自己咋就没个顾惜惜那样的暗卫?哪怕有武昭那般的也行啊。

    悦来楼里,芳霏拣了个能摆下三张大方桌的包厢,把楼里的特色菜点了个满满当当。

    姜里正瞅着桌上的菜,跟姜老爹对了个眼,道:“老哥,这些菜瞅着咋这么眼熟?”

    “那可不,你在我家差不多都吃过!”姜老爹脸上满是得意,“这可都是咱如意琢磨的方子!”

    可不是嘛。早先卖给悦来楼那几道方子就不说了,后来如意跟芳霏寻思着自家也没打算开酒楼,索性把些方子拿出来送个人情,半卖半送又给了几道。

    没曾想这些菜竟都成了悦来楼的招牌,特别是那道毛血旺,一亮相就讨得好辣口的食客们齐声叫好。

    还有道搁了鹌鹑蛋的清淡杂烩,也成了爱清淡口味食客们的必点菜。

    这边菜刚上齐,悦来楼的赵掌柜就叫店小二抱了三坛酒,笑着送进包厢:“各位客官,吃好喝好嘞!”

    他几步走到芳霏跟前,压低声音问:“那桩事,可有应对的法子?”

    “劳赵伯伯挂心,已有应对之法。”

    “这就好,这就好!”

    瞧着赵掌柜对芳霏这恭敬态度,姜家村的人个个脸上都觉得有光,心里头更是打定了主意:跟着如意家走准没错,准能过上好日子!往后他们家指哪儿,咱就往哪儿使劲!

    酒没让多喝,饭却管够。散席后,姜家村的人便一同上了路。

    倒不是芳霏舍不得给酒,实在是怕他们喝多了,回到家挨婆娘骂。

    也不知打何时起,姜家村就流传开一句话:“敬妻者,风生水起;亏妻者,百财不入。”

    说起来这出处,还跟姜长业有关。

    先前他想跟刘氏多要些零花钱,结果自然没能称他意。

    如意见爹沮丧,就拿这话开导他。

    后来村里总有人笑他怕婆娘,他就拿这话顶回去。

    听得多了,村里的汉子们也觉得这话在理。

    再加上村里的婆娘做活时总凑在一块儿说体己话、互相讨教,一来二去,这敬妻的风气,就这么慢慢传开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往家赶,官道上甚是热闹。

    芳霏和顾惜惜并着骑在高头大马上,虽说天还冷着,可芳霏只觉打心眼儿里暖到了四肢百骸。

    “芳霏,后头跟着两条尾巴呢。”顾惜惜压低声音说了句,像给这热热闹闹的气氛泼了瓢凉水。

    芳霏立刻支棱起耳朵听四周动静,却什么也没察觉:“师父,我感知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