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隐修人 第386章 开启结丹之道
热门推荐:
我有一只神奇手:校花姐姐不忧愁
反派:不朽帝族,族人竟都是老六
诸神愚戏
闯入缅北的一群人
白夜浮生录
万倍赠礼返还:我,万界第一舔!
武道封神,观摩即可加点!
出狱后,我闪婚了植物人大佬
双生魂记
林真逸成功打通大周天后,从此周身气息仿若汹涌的江河,蓬勃流转,每一寸肌肤都似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大周天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路,更为艰辛。”
这天,林真逸站在洞府外,目光望向天空深处,神色庄重:“全真教修行,‘澄心定意’乃是结丹的关键起点。”
“结丹之路,信念最为重要!”
“坚定结丹的信念,就如同在心底种下一颗坚韧的种子,方能在这艰难的修行路上,生根发芽。”
林真逸深吸一口气,眼神愈发坚定:“定要在这全真问道之路上,结得金丹。”
从那以后,林真逸每日,都按时进入洞天的静室,端坐在蒲团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呼吸愈发平稳,内心也逐渐变得平静,仿佛与这清幽的洞天,融为一体,那坚定的道心,在日复一日的修行中,愈发坚韧。
在洞天的藏书阁内,林真逸一头扎进了,全真教浩如烟海的丹道典籍中。
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古籍,散发着岁月的气息。
他手中捧着一本《重阳立教十五论》,全神贯注地研读着,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微微点头。
林真逸站起身来,在藏书阁内踱步。
“丹道,更是心性与品德的磨砺。我们修行之人,不仅要修炼功法,更要修心,要做到心无杂念,品德高尚。”
“若我们满心都是贪念、嗔怒,内心浮躁不安,又怎能凝聚灵力,结出金丹?”
“只有内心清净,品德端正,才能与天地灵气相通,为结丹创造条件。”
“这几日我研读这些典籍,领会到祖师们结丹的心得。”
“他们在修行中,注重对自身心性的修炼,通过不断地感悟和实践,才找到了结丹的方法。”
“我也要沿着祖师们的足迹,在这与先辈智慧的对话中,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结丹之路。”
林真逸研读各种丹经,直到天色转暗,才意犹未尽地离开藏经阁。
他心中已然明确了方向,知道这结丹之旅,不仅是功法的修炼,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而这些典籍,将成为他在这漫长修行路上的宝贵指引。
天色微亮,晨曦初露,林真逸已站在洞天的庭院中,迎着朝阳,开始了新一天的修炼。
他双腿盘坐,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
“依据全真教义,调和体内阴阳二气,乃是结丹的重要一步。”
“每日清晨,我都会迎着朝阳吐纳,吸纳阳气;夜晚对着月光冥想,涵养阴气。”
“阴阳二气的调和,讲究的是一个平衡与和谐。”
“就像这太极,阴阳相互交融,方能生生不息。”
“我在一次次的呼吸与意念引导中,能感觉到体内阴阳二气逐渐交融,如太极般和谐运转。”
“我要更加专注,用心去感受气息的流动,以意念引导它们,使之平稳。”
林真逸开始更加专注地修炼。
他的呼吸悠长而平稳,随着每一次吸气,仿佛能感受到,朝阳的温暖与活力融入体内。
每一次呼气,又将体内的浊气,缓缓排出。
夜晚,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光辉。
林真逸在庭院中,对着月光冥想。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周身似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不知过了多久,林真逸缓缓睁开眼睛,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感觉气息愈发平稳,心神也更加安宁了。”
“很好,已渐入佳境。这阴阳调和,气稳神宁,为即将开始的结丹大业,营造出稳定的内环境。”
“就像为一座大厦筑牢了坚实的地基。接下来,要继续保持,不可懈怠。”
此后,林真逸每日都坚持着阴阳调和的修炼,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为即将到来的结丹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真逸为了寻找辅助结丹的灵物,把自己的库藏全拿出来,一一搜索。
又在洞天内四处寻找,最后收聚不少辅助结丹的灵物,这让他心中欢喜不已。
他一直都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灵材辅助结丹,满心期待着自己的结丹之日。
接着,林真逸马不停蹄地开始为结丹,做下一项准备——灵谷育药。
在洞天的一片隐蔽山谷中,他开辟出一片药田,这片山谷灵气充沛,阳光雨露恰到好处,是培育灵草的绝佳之地。
林真逸弯下身子,手中捧着从洞天各地收集来的特殊药草种子,眼中满是温柔与期待,轻轻将它们播撒在药田之中。
“这些种子,它们可都是我千辛万苦寻来,用来辅助结丹的宝贝。等它们长成,其精华,可是结丹必不可少的材料。”
从那以后,林真逸每日都会来到药田。
清晨,他会用灵气滋养药草,帮助它们更好地吸收天地精华。
傍晚,他会为药草浇水,确保土壤的湿润。
“这株灵草,它的叶子,在月光下会微微泛蓝,这是吸收了月之精华的表现,对调和体内阴气有很大帮助。”
“而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种灵草,它的存在与阳光紧密相连。”
林真逸缓缓转身,目光投向山谷的另一侧,那里有一片被朝阳洒遍的坡地。
“就在那边生长的,便是日葵。它的花瓣呈现出热烈的橙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会散发出淡淡的金色光晕。”
只见一株株日葵亭亭玉立,每一片花瓣都像是被阳光点燃,明艳动人。
“日葵扎根于阳之处,从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起,便随日光生长。它的茎干笔直,努力向着天空伸展,仿佛要拥抱那无尽的光芒。”
“日葵不仅外观夺目,其功效更是神奇。当体内阳气不足,精神萎靡、四肢发冷时,服用日葵炼制的丹药,便能迅速补充阳气。它能让阳气在体内循环往复,唤醒身体的活力。”
“月光下的灵草调和阴气,日光下的日葵补充阳气,世间万物,阴阳相生相克,又相互依存。”
“这两种灵草,便是大自然给予我们修行者最好的馈赠,让我们有机会借助天地之力,平衡自身,结成丹胎,突破修行的桎梏。”
随着时间的推移,药草在林真逸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散发出浓郁的灵气。
他在药田周围,布置了一些防御法阵,防止小动物等不速之客。
在紧张的守护与期待中,药草终于成熟,它们的精华,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林真逸深知,这些珍贵的成果,将成为他结丹路上的重要助力,如同精心筹备的珍贵食材,只待合适时机烹制成绝世佳肴。
随着修炼的深入,林真逸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寂静的修炼室中,他独自盘坐,周身气息紊乱,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脸上满是痛苦与挣扎的神情。
功名利禄、爱恨情仇等杂念,如汹涌潮水般在他心中翻涌,搅得他心神不宁。
“为什么我如此努力修炼,却还是无法摆脱这些杂念的困扰?”
林真逸低声自语,声音中,满是疲惫与迷茫,双手紧紧揪住自己的头发。
“我实在是快控制不住自己了,这些杂念让我痛苦不堪。”
“不过,这是每一个修行者都会经历的阶段,也不必过于焦虑。”
林真逸苦笑着摇头,深深叹气。
“我明白,这是修行的考验,可这些念头就像跗骨之蛆,怎么也甩不掉。我想静下心来修炼,却总是被它们干扰。”
“全真教,讲究‘清净无为’。这世间的功名利禄皆是虚幻,爱恨情仇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越是执着,便越是深陷其中。”
林真逸不得不暂时停下修炼,重新翻看全真丹功秘笈。
“当杂念涌起时,不要去抗拒它,也不要刻意去驱赶它,只需静静地观照自己的内心,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念头,然后放下。”
“要明白,本心是纯净的,这些杂念不过是暂时的迷雾。”
林真逸若有所思,缓缓闭上双眼,按照全真前辈祖师的教导,静静地感受着内心的杂念,不再抗拒,只是任由它们自由来去。
渐渐地,他的呼吸变得平稳,紧皱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
林真逸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不应被这些杂念左右,而应坚守自己的道心。”
“我应记住这一刻的感悟,在今后的修行中,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坚守道心,不可动摇。”
从那以后,林真逸重新回归纯粹的修行之路,他的道心,在这次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定,为即将到来的结丹修炼,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这天,林真逸不断翻看,全真教的丹道经典。
他深深沉浸在丹道详细内容中,时不时地记录。
他全面思考,在全真教的修行体系里,结丹是无数修行者,梦寐以求的境界。
它象征着修行的重大突破,与实力的飞跃,是对身心的深度锤炼与升华。
全真教的先辈们认为,结丹是一个“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功法的修炼,更是心性的磨砺,唯有内外兼修,方能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结丹之路。
林真逸的大周天已经全面贯通,全身真气自然流通。
但结丹时,需要大量真气汇聚,还必须从外界,源源不断纳入灵气补充,这就要求疏通,经络内外界交接的节点。
在结丹前夕,林真逸在静室内屏气敛息,准备进行至关重要的气脉梳理。
他缓缓闭上双眼,周身气息流转,试图以真气为引,打通全身经络内外界节点。
在这个疏通气脉过程,他的身体各处,疼痛万分。
林真逸缓缓睁开眼,嘴角上扬,道:“这是结丹必经之路,再难我也得咬牙坚持。”
深吸一口气,林真逸再次闭眼,将真气小心翼翼地引入经络。
刚开始,一切还算顺利,真气如同灵动的鱼儿,在经络中缓缓游动。
可当真气行至一处经络节点时,却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难以寸进。
林真逸的眉头瞬间皱起,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咬紧牙关,加大真气的输出。
“唔……”
林真逸忍不住,发出一声闷哼,他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行,一旦停下,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随着真气不断冲击,那处阻塞愈发明显,林真逸感觉仿佛有千万根钢针,在刺扎经络,疼痛难忍。
但他没有退缩,脑海中不断回忆着修行心得,调整着真气的运行方式。
突然,林真逸想到了一个新的方法,他尝试着将真气分成数股,从不同角度同时冲击阻塞处。
这一试,竟有了效果,阻塞处微微松动。
林真逸大喜,加大力度,“轰”的一声,那处经络节点,终于被打通。
他来不及高兴,因为,还有更多的经络节点,等待他去打通。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林真逸又遇到了多处阻塞,每一次都疼得他脸色苍白、冷汗如雨下。
但他始终紧咬牙关,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断摸索出的技巧,一个又一个地将阻塞打通。
终于,当最后一处经络节点,被成功贯通时,林真逸只感觉全身舒畅,灵气在体内自由流动,再无阻碍。
气脉畅通后,林真逸迎来了结丹的关键阶段——聚气成丹。
他深知,这就如同将分散的能量汇聚起来,凝结成一个核心。
在这个过程中,对意念和气息的控制至关重要,也就是先辈们所说的“火候”。
林真逸再次来到山顶,在月光下开始了聚气成丹的修炼。
他集中意念,将全身的精气神汇聚于下丹田。
此时,他的意识高度集中,外界的一切都仿佛与他无关。
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气息,让气息在体内缓缓流动,推动着能量的汇聚。
在全真教的丹道修行里,强调“自身阴阳自交合”。
林真逸努力让体内的阴阳两种能量相互交融,借助中性能量的调和,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黄婆做媒”。
他不断尝试,调整自己的状态,终于,阴阳能量成功交合,产生了一个“真种子”,这便是结丹的基础。
然而,聚气成丹的过程充满了挑战。
有时,意念稍一松懈,能量便会涣散;而过于急切,又会导致气的躁动。
林真逸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
他回想起全真教的丹道典籍中的教诲,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法。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那颗“真种子”逐渐吸收能量,变得愈发凝实。
随着结丹之日的临近,林真逸在修炼时,心魔突然又悄然降临。
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在静室中打坐修炼,四周突然弥漫起一阵阴寒的气息。
紧接着,他的眼前出现了种种幻象,他看到了许久未见的父母,二老满脸悲戚,母亲更是泪流满面,哽咽着说道:“逸儿,跟我们回家吧,这修仙之路太过凶险,我们不想你再受苦了。”
林真逸的内心猛地一震,眼眶瞬间湿润,刚想开口回应,脑海中却突然闪过丹道前辈经验记载:
“结丹之时,心魔必现,千万不可动摇道心。”
他咬了咬牙,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说道:“爹,娘,孩儿选择了这条修仙之路,就一定要走下去,只有结丹,才能有更大的能力保护你们。”
话音刚落,父母的身影瞬间消散。
可心魔并未就此罢休,儿时的玩伴刘正又出现在他眼前,刘正满脸焦急,大声喊道:“真逸,你看你修炼成了什么样子,整日与孤独和危险相伴。跟我去闯荡江湖吧,咱们一起行侠仗义,快意人生。”
林真逸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但很快,他便眼神一凛,坚定地说道:“刘正,修仙是我的道,江湖虽好,却不是我该去的地方。我要结丹,追求更高的境界,探索生命的真谛。”
刘正的身影,也随之消失不见。
面对接踵而至的诱惑与幻象,他心神耗损,不得不吞食补益丹药,以维持精气神。
在接下来的修炼中,林真逸始终紧守全真教义,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默念:“一切皆为虚幻,唯有道心永恒。”
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成功守住了内心的清明与纯净,战胜了心魔。
全面战胜心魔后,林真逸继续全身心,投入修炼。
“通大周天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路,更为艰辛。”
这天,林真逸站在洞府外,目光望向天空深处,神色庄重:“全真教修行,‘澄心定意’乃是结丹的关键起点。”
“结丹之路,信念最为重要!”
“坚定结丹的信念,就如同在心底种下一颗坚韧的种子,方能在这艰难的修行路上,生根发芽。”
林真逸深吸一口气,眼神愈发坚定:“定要在这全真问道之路上,结得金丹。”
从那以后,林真逸每日,都按时进入洞天的静室,端坐在蒲团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呼吸愈发平稳,内心也逐渐变得平静,仿佛与这清幽的洞天,融为一体,那坚定的道心,在日复一日的修行中,愈发坚韧。
在洞天的藏书阁内,林真逸一头扎进了,全真教浩如烟海的丹道典籍中。
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古籍,散发着岁月的气息。
他手中捧着一本《重阳立教十五论》,全神贯注地研读着,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微微点头。
林真逸站起身来,在藏书阁内踱步。
“丹道,更是心性与品德的磨砺。我们修行之人,不仅要修炼功法,更要修心,要做到心无杂念,品德高尚。”
“若我们满心都是贪念、嗔怒,内心浮躁不安,又怎能凝聚灵力,结出金丹?”
“只有内心清净,品德端正,才能与天地灵气相通,为结丹创造条件。”
“这几日我研读这些典籍,领会到祖师们结丹的心得。”
“他们在修行中,注重对自身心性的修炼,通过不断地感悟和实践,才找到了结丹的方法。”
“我也要沿着祖师们的足迹,在这与先辈智慧的对话中,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结丹之路。”
林真逸研读各种丹经,直到天色转暗,才意犹未尽地离开藏经阁。
他心中已然明确了方向,知道这结丹之旅,不仅是功法的修炼,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而这些典籍,将成为他在这漫长修行路上的宝贵指引。
天色微亮,晨曦初露,林真逸已站在洞天的庭院中,迎着朝阳,开始了新一天的修炼。
他双腿盘坐,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
“依据全真教义,调和体内阴阳二气,乃是结丹的重要一步。”
“每日清晨,我都会迎着朝阳吐纳,吸纳阳气;夜晚对着月光冥想,涵养阴气。”
“阴阳二气的调和,讲究的是一个平衡与和谐。”
“就像这太极,阴阳相互交融,方能生生不息。”
“我在一次次的呼吸与意念引导中,能感觉到体内阴阳二气逐渐交融,如太极般和谐运转。”
“我要更加专注,用心去感受气息的流动,以意念引导它们,使之平稳。”
林真逸开始更加专注地修炼。
他的呼吸悠长而平稳,随着每一次吸气,仿佛能感受到,朝阳的温暖与活力融入体内。
每一次呼气,又将体内的浊气,缓缓排出。
夜晚,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光辉。
林真逸在庭院中,对着月光冥想。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周身似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不知过了多久,林真逸缓缓睁开眼睛,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感觉气息愈发平稳,心神也更加安宁了。”
“很好,已渐入佳境。这阴阳调和,气稳神宁,为即将开始的结丹大业,营造出稳定的内环境。”
“就像为一座大厦筑牢了坚实的地基。接下来,要继续保持,不可懈怠。”
此后,林真逸每日都坚持着阴阳调和的修炼,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为即将到来的结丹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真逸为了寻找辅助结丹的灵物,把自己的库藏全拿出来,一一搜索。
又在洞天内四处寻找,最后收聚不少辅助结丹的灵物,这让他心中欢喜不已。
他一直都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灵材辅助结丹,满心期待着自己的结丹之日。
接着,林真逸马不停蹄地开始为结丹,做下一项准备——灵谷育药。
在洞天的一片隐蔽山谷中,他开辟出一片药田,这片山谷灵气充沛,阳光雨露恰到好处,是培育灵草的绝佳之地。
林真逸弯下身子,手中捧着从洞天各地收集来的特殊药草种子,眼中满是温柔与期待,轻轻将它们播撒在药田之中。
“这些种子,它们可都是我千辛万苦寻来,用来辅助结丹的宝贝。等它们长成,其精华,可是结丹必不可少的材料。”
从那以后,林真逸每日都会来到药田。
清晨,他会用灵气滋养药草,帮助它们更好地吸收天地精华。
傍晚,他会为药草浇水,确保土壤的湿润。
“这株灵草,它的叶子,在月光下会微微泛蓝,这是吸收了月之精华的表现,对调和体内阴气有很大帮助。”
“而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种灵草,它的存在与阳光紧密相连。”
林真逸缓缓转身,目光投向山谷的另一侧,那里有一片被朝阳洒遍的坡地。
“就在那边生长的,便是日葵。它的花瓣呈现出热烈的橙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会散发出淡淡的金色光晕。”
只见一株株日葵亭亭玉立,每一片花瓣都像是被阳光点燃,明艳动人。
“日葵扎根于阳之处,从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起,便随日光生长。它的茎干笔直,努力向着天空伸展,仿佛要拥抱那无尽的光芒。”
“日葵不仅外观夺目,其功效更是神奇。当体内阳气不足,精神萎靡、四肢发冷时,服用日葵炼制的丹药,便能迅速补充阳气。它能让阳气在体内循环往复,唤醒身体的活力。”
“月光下的灵草调和阴气,日光下的日葵补充阳气,世间万物,阴阳相生相克,又相互依存。”
“这两种灵草,便是大自然给予我们修行者最好的馈赠,让我们有机会借助天地之力,平衡自身,结成丹胎,突破修行的桎梏。”
随着时间的推移,药草在林真逸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散发出浓郁的灵气。
他在药田周围,布置了一些防御法阵,防止小动物等不速之客。
在紧张的守护与期待中,药草终于成熟,它们的精华,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林真逸深知,这些珍贵的成果,将成为他结丹路上的重要助力,如同精心筹备的珍贵食材,只待合适时机烹制成绝世佳肴。
随着修炼的深入,林真逸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寂静的修炼室中,他独自盘坐,周身气息紊乱,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脸上满是痛苦与挣扎的神情。
功名利禄、爱恨情仇等杂念,如汹涌潮水般在他心中翻涌,搅得他心神不宁。
“为什么我如此努力修炼,却还是无法摆脱这些杂念的困扰?”
林真逸低声自语,声音中,满是疲惫与迷茫,双手紧紧揪住自己的头发。
“我实在是快控制不住自己了,这些杂念让我痛苦不堪。”
“不过,这是每一个修行者都会经历的阶段,也不必过于焦虑。”
林真逸苦笑着摇头,深深叹气。
“我明白,这是修行的考验,可这些念头就像跗骨之蛆,怎么也甩不掉。我想静下心来修炼,却总是被它们干扰。”
“全真教,讲究‘清净无为’。这世间的功名利禄皆是虚幻,爱恨情仇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越是执着,便越是深陷其中。”
林真逸不得不暂时停下修炼,重新翻看全真丹功秘笈。
“当杂念涌起时,不要去抗拒它,也不要刻意去驱赶它,只需静静地观照自己的内心,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念头,然后放下。”
“要明白,本心是纯净的,这些杂念不过是暂时的迷雾。”
林真逸若有所思,缓缓闭上双眼,按照全真前辈祖师的教导,静静地感受着内心的杂念,不再抗拒,只是任由它们自由来去。
渐渐地,他的呼吸变得平稳,紧皱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
林真逸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不应被这些杂念左右,而应坚守自己的道心。”
“我应记住这一刻的感悟,在今后的修行中,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坚守道心,不可动摇。”
从那以后,林真逸重新回归纯粹的修行之路,他的道心,在这次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定,为即将到来的结丹修炼,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这天,林真逸不断翻看,全真教的丹道经典。
他深深沉浸在丹道详细内容中,时不时地记录。
他全面思考,在全真教的修行体系里,结丹是无数修行者,梦寐以求的境界。
它象征着修行的重大突破,与实力的飞跃,是对身心的深度锤炼与升华。
全真教的先辈们认为,结丹是一个“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功法的修炼,更是心性的磨砺,唯有内外兼修,方能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结丹之路。
林真逸的大周天已经全面贯通,全身真气自然流通。
但结丹时,需要大量真气汇聚,还必须从外界,源源不断纳入灵气补充,这就要求疏通,经络内外界交接的节点。
在结丹前夕,林真逸在静室内屏气敛息,准备进行至关重要的气脉梳理。
他缓缓闭上双眼,周身气息流转,试图以真气为引,打通全身经络内外界节点。
在这个疏通气脉过程,他的身体各处,疼痛万分。
林真逸缓缓睁开眼,嘴角上扬,道:“这是结丹必经之路,再难我也得咬牙坚持。”
深吸一口气,林真逸再次闭眼,将真气小心翼翼地引入经络。
刚开始,一切还算顺利,真气如同灵动的鱼儿,在经络中缓缓游动。
可当真气行至一处经络节点时,却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难以寸进。
林真逸的眉头瞬间皱起,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咬紧牙关,加大真气的输出。
“唔……”
林真逸忍不住,发出一声闷哼,他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行,一旦停下,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随着真气不断冲击,那处阻塞愈发明显,林真逸感觉仿佛有千万根钢针,在刺扎经络,疼痛难忍。
但他没有退缩,脑海中不断回忆着修行心得,调整着真气的运行方式。
突然,林真逸想到了一个新的方法,他尝试着将真气分成数股,从不同角度同时冲击阻塞处。
这一试,竟有了效果,阻塞处微微松动。
林真逸大喜,加大力度,“轰”的一声,那处经络节点,终于被打通。
他来不及高兴,因为,还有更多的经络节点,等待他去打通。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林真逸又遇到了多处阻塞,每一次都疼得他脸色苍白、冷汗如雨下。
但他始终紧咬牙关,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断摸索出的技巧,一个又一个地将阻塞打通。
终于,当最后一处经络节点,被成功贯通时,林真逸只感觉全身舒畅,灵气在体内自由流动,再无阻碍。
气脉畅通后,林真逸迎来了结丹的关键阶段——聚气成丹。
他深知,这就如同将分散的能量汇聚起来,凝结成一个核心。
在这个过程中,对意念和气息的控制至关重要,也就是先辈们所说的“火候”。
林真逸再次来到山顶,在月光下开始了聚气成丹的修炼。
他集中意念,将全身的精气神汇聚于下丹田。
此时,他的意识高度集中,外界的一切都仿佛与他无关。
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气息,让气息在体内缓缓流动,推动着能量的汇聚。
在全真教的丹道修行里,强调“自身阴阳自交合”。
林真逸努力让体内的阴阳两种能量相互交融,借助中性能量的调和,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黄婆做媒”。
他不断尝试,调整自己的状态,终于,阴阳能量成功交合,产生了一个“真种子”,这便是结丹的基础。
然而,聚气成丹的过程充满了挑战。
有时,意念稍一松懈,能量便会涣散;而过于急切,又会导致气的躁动。
林真逸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
他回想起全真教的丹道典籍中的教诲,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法。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那颗“真种子”逐渐吸收能量,变得愈发凝实。
随着结丹之日的临近,林真逸在修炼时,心魔突然又悄然降临。
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在静室中打坐修炼,四周突然弥漫起一阵阴寒的气息。
紧接着,他的眼前出现了种种幻象,他看到了许久未见的父母,二老满脸悲戚,母亲更是泪流满面,哽咽着说道:“逸儿,跟我们回家吧,这修仙之路太过凶险,我们不想你再受苦了。”
林真逸的内心猛地一震,眼眶瞬间湿润,刚想开口回应,脑海中却突然闪过丹道前辈经验记载:
“结丹之时,心魔必现,千万不可动摇道心。”
他咬了咬牙,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说道:“爹,娘,孩儿选择了这条修仙之路,就一定要走下去,只有结丹,才能有更大的能力保护你们。”
话音刚落,父母的身影瞬间消散。
可心魔并未就此罢休,儿时的玩伴刘正又出现在他眼前,刘正满脸焦急,大声喊道:“真逸,你看你修炼成了什么样子,整日与孤独和危险相伴。跟我去闯荡江湖吧,咱们一起行侠仗义,快意人生。”
林真逸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但很快,他便眼神一凛,坚定地说道:“刘正,修仙是我的道,江湖虽好,却不是我该去的地方。我要结丹,追求更高的境界,探索生命的真谛。”
刘正的身影,也随之消失不见。
面对接踵而至的诱惑与幻象,他心神耗损,不得不吞食补益丹药,以维持精气神。
在接下来的修炼中,林真逸始终紧守全真教义,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默念:“一切皆为虚幻,唯有道心永恒。”
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成功守住了内心的清明与纯净,战胜了心魔。
全面战胜心魔后,林真逸继续全身心,投入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