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这弟弟很强,却过分爹宝 第371章 小三爷和文锦谈论少爷,是极为不妥的行为 / 三叔是假的
吴斜想得好,八佾却不会给他这个“有恃无恐”犯忌讳的机会,因为八佾说完前面那席话后,没有要走的意思,而是仍旧保持和吴斜、文锦半远不近的距离俨然一副“小三爷和陈小姐说什么,他不干涉,但他会确保二人话题与自家少爷无关”的架势。
且不提吴二白立的规矩,就算没有这个规矩,八佾也认为小三爷和陈文锦谈论他家少爷身体状况,是极为不妥的行为。
陈文锦虽是三爷“相好”,但两人没有结婚,文锦就是“外人”;更别提在他掌握的情报里,这位陈小姐可是“失踪”了很多年,杳无音信,谁知道她现在是个什么立场?有没有什么目的?会不会伤害自家少爷?
小三爷怎么能和这样的人,谈论自己弟弟情况?真是一点儿防备心都没有。
遑论小少爷在吴家,或者说吴、谢两家是个什么地位,小三爷是一点儿不知道吗?继承人身体出了状况,对外隐瞒还来不及,哪儿会有谁大咧咧拿出来问?还问一个客观来说,并不熟悉的“外人”?
这其中风险,包括对吴、谢两家可能带来的动荡,小三爷怎么一点儿都不考虑?
且按八佾的想法,陈文锦要真从三爷那儿,知道过一些少爷的身体情况,如今也应该让六哥(六马)禀明二爷,把这女人除掉才是。免得这如今情况不明的女人,拿少爷身体上的问题做文章,伤了少爷。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作为少爷的贴身伙计之一,对少爷的事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遑论做他们这个营生的,每天都会死人。不是死在墓里,就是死在自己人,或同行儿手里,所以他不觉得自己想除掉陈文锦有什么问题。
当然,这一切还要请二爷决断。
八佾这么想,也没耽误他盯紧吴斜和陈文锦二人,更不会把他们之间的对话,漏听一个字。
但其实八佾表明自己态度后,吴斜就没办法再和文锦探讨,弟弟身体上的事了。
小郎君虽然在弟弟的问题上,想不了八佾那么深,只是单纯关心弟弟、担忧弟弟,想多方了解弟弟情况,但好在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看得出来,虽然八佾口口声声喊他“小三爷”,但只是因为他是吴歧的哥哥,要说他本人在八佾这有什么面子、威慑,那纯粹是想多了。
他根本指挥不动八佾,八佾也不会听他的。
他知道,六八九这三个伙计,任何情况下,都只听吴歧的,其次听二叔的;其他从老宅出来的伙计,首先听二叔的,其次听吴歧的。三叔在这两种略有差别的伙计里,地位都只能排第三,更别提他这有名无实的“小三爷”了。
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问八佾道:“那你能让蛇柏给文锦……姨,先松绑吗?这都绑了人家好半天了。”
说到这个,吴斜就不禁有些埋怨三叔,自己走了,也不说先给文锦松绑,这叫什么事儿?
八佾倒是有些明白,三爷为什么一直没提给自家“相好”松绑,因为蛇柏和自己一样,只听少爷的,三爷的话在树妖姥姥这儿,不好使。
于是伙计就这么告知了吴斜。
吴斜闻言,尝试和蛇柏沟通了一下,可蛇柏就跟没听见似的,仍旧绑在文锦身上,纹丝不动。
这下吴斜也没办法了,只好有些尴尬地看着陈文锦,请文锦暂且忍耐,等弟弟回来就好了。
文锦表示理解,但也借着这个由头,和吴斜聊起九头蛇柏、烛九阴和落头氏的事。
虽然心里已经有所预判,但当听吴斜说这三者确实都是吴歧身边的人(精怪)和物,文锦还是难掩震惊:她真是头一次知晓,这世间竟有此奇人,能同时“控制”鬼手藤、烛九阴和不是人的精怪乖乖听话,为其所用,且这种先天在考古、倒斗行当有“优势”的人,竟然不是干这一行儿的?!
文锦一时都不知道该为吴歧扼腕叹息,还是说吴歧有鸿鹄之志。
但当文锦问及,吴歧不做文物保护或倒斗行当,那他是干什么工作的时,八佾又出言干预,告知文锦不要多问。
于是这件事,也只能作罢。
虽然吴歧的事不能多提,但文锦也从吴斜这儿,获取到不少信息,解答了刚才令她震惊,又感到困惑的许多问题,不算没有收获。
所以文锦没什么问题后,提问的主动权,就交到了吴斜手里。
吴斜最想知道的,无疑是有关三叔和文锦,二十年前西沙考古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后续的一些问题。
于是文锦便娓娓道来。
从文锦的讲述中,吴斜知道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那就是:现在这个三叔是假的,是叫解连环的人假扮的,并且解连环和真正的三叔,二十年前,都参与了那次西沙考古;以及,自从那次考古之后,考古队员们的身体就发生了变化,文锦的身体亦是——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吴斜从文锦口中,得知了一个名为“它”的组织。准确地说,是一股“力量”或“势力”,但这股力量或势力的具体信息,文锦也说不太清,只说这股势力,大概是她和考古队其他人,身体发生变化的元凶。
完全超出预料,且巨大的信息量,让吴斜一时有些难以承受。他搓了搓脸,努力让自己理解和接受,文锦给他的信息。
文锦和吴斜一时相顾无言。
就在这时,受了伤还闹着要泡澡的吴歧,双手环抱解连环的胳膊,带着六马和落头氏回来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年轻人愉快的歌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嘻嘻~~叔,你说我唱的好不好?”年轻人撒着娇问他身边的人。
虽然伤口还在痛,但身体上的清爽感觉,总算挽回了吴歧一直降的心情,让吴歧在叔叔身边,有了点儿笑模样,那种明媚如春,让人看了不禁会心一笑的样子,又回来了。
解连环哪儿舍得说不好,何况吴歧唱的是真挺好,所以他道:“嗯,好。等下擦擦头再玩儿,不要着凉了。”
吴歧仍旧嘻嘻笑着,顺杆爬:“要叔叔帮我擦嘛~~好不好?”
解连环无奈,却也没有拒绝吴歧。何况这种事,本就一回生二回熟。之前已经在吴家老宅,二哥吴二白的书斋里,帮侄子擦过一回,如今再擦一回也没什么。
且不提吴二白立的规矩,就算没有这个规矩,八佾也认为小三爷和陈文锦谈论他家少爷身体状况,是极为不妥的行为。
陈文锦虽是三爷“相好”,但两人没有结婚,文锦就是“外人”;更别提在他掌握的情报里,这位陈小姐可是“失踪”了很多年,杳无音信,谁知道她现在是个什么立场?有没有什么目的?会不会伤害自家少爷?
小三爷怎么能和这样的人,谈论自己弟弟情况?真是一点儿防备心都没有。
遑论小少爷在吴家,或者说吴、谢两家是个什么地位,小三爷是一点儿不知道吗?继承人身体出了状况,对外隐瞒还来不及,哪儿会有谁大咧咧拿出来问?还问一个客观来说,并不熟悉的“外人”?
这其中风险,包括对吴、谢两家可能带来的动荡,小三爷怎么一点儿都不考虑?
且按八佾的想法,陈文锦要真从三爷那儿,知道过一些少爷的身体情况,如今也应该让六哥(六马)禀明二爷,把这女人除掉才是。免得这如今情况不明的女人,拿少爷身体上的问题做文章,伤了少爷。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作为少爷的贴身伙计之一,对少爷的事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遑论做他们这个营生的,每天都会死人。不是死在墓里,就是死在自己人,或同行儿手里,所以他不觉得自己想除掉陈文锦有什么问题。
当然,这一切还要请二爷决断。
八佾这么想,也没耽误他盯紧吴斜和陈文锦二人,更不会把他们之间的对话,漏听一个字。
但其实八佾表明自己态度后,吴斜就没办法再和文锦探讨,弟弟身体上的事了。
小郎君虽然在弟弟的问题上,想不了八佾那么深,只是单纯关心弟弟、担忧弟弟,想多方了解弟弟情况,但好在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看得出来,虽然八佾口口声声喊他“小三爷”,但只是因为他是吴歧的哥哥,要说他本人在八佾这有什么面子、威慑,那纯粹是想多了。
他根本指挥不动八佾,八佾也不会听他的。
他知道,六八九这三个伙计,任何情况下,都只听吴歧的,其次听二叔的;其他从老宅出来的伙计,首先听二叔的,其次听吴歧的。三叔在这两种略有差别的伙计里,地位都只能排第三,更别提他这有名无实的“小三爷”了。
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问八佾道:“那你能让蛇柏给文锦……姨,先松绑吗?这都绑了人家好半天了。”
说到这个,吴斜就不禁有些埋怨三叔,自己走了,也不说先给文锦松绑,这叫什么事儿?
八佾倒是有些明白,三爷为什么一直没提给自家“相好”松绑,因为蛇柏和自己一样,只听少爷的,三爷的话在树妖姥姥这儿,不好使。
于是伙计就这么告知了吴斜。
吴斜闻言,尝试和蛇柏沟通了一下,可蛇柏就跟没听见似的,仍旧绑在文锦身上,纹丝不动。
这下吴斜也没办法了,只好有些尴尬地看着陈文锦,请文锦暂且忍耐,等弟弟回来就好了。
文锦表示理解,但也借着这个由头,和吴斜聊起九头蛇柏、烛九阴和落头氏的事。
虽然心里已经有所预判,但当听吴斜说这三者确实都是吴歧身边的人(精怪)和物,文锦还是难掩震惊:她真是头一次知晓,这世间竟有此奇人,能同时“控制”鬼手藤、烛九阴和不是人的精怪乖乖听话,为其所用,且这种先天在考古、倒斗行当有“优势”的人,竟然不是干这一行儿的?!
文锦一时都不知道该为吴歧扼腕叹息,还是说吴歧有鸿鹄之志。
但当文锦问及,吴歧不做文物保护或倒斗行当,那他是干什么工作的时,八佾又出言干预,告知文锦不要多问。
于是这件事,也只能作罢。
虽然吴歧的事不能多提,但文锦也从吴斜这儿,获取到不少信息,解答了刚才令她震惊,又感到困惑的许多问题,不算没有收获。
所以文锦没什么问题后,提问的主动权,就交到了吴斜手里。
吴斜最想知道的,无疑是有关三叔和文锦,二十年前西沙考古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后续的一些问题。
于是文锦便娓娓道来。
从文锦的讲述中,吴斜知道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那就是:现在这个三叔是假的,是叫解连环的人假扮的,并且解连环和真正的三叔,二十年前,都参与了那次西沙考古;以及,自从那次考古之后,考古队员们的身体就发生了变化,文锦的身体亦是——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吴斜从文锦口中,得知了一个名为“它”的组织。准确地说,是一股“力量”或“势力”,但这股力量或势力的具体信息,文锦也说不太清,只说这股势力,大概是她和考古队其他人,身体发生变化的元凶。
完全超出预料,且巨大的信息量,让吴斜一时有些难以承受。他搓了搓脸,努力让自己理解和接受,文锦给他的信息。
文锦和吴斜一时相顾无言。
就在这时,受了伤还闹着要泡澡的吴歧,双手环抱解连环的胳膊,带着六马和落头氏回来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年轻人愉快的歌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嘻嘻~~叔,你说我唱的好不好?”年轻人撒着娇问他身边的人。
虽然伤口还在痛,但身体上的清爽感觉,总算挽回了吴歧一直降的心情,让吴歧在叔叔身边,有了点儿笑模样,那种明媚如春,让人看了不禁会心一笑的样子,又回来了。
解连环哪儿舍得说不好,何况吴歧唱的是真挺好,所以他道:“嗯,好。等下擦擦头再玩儿,不要着凉了。”
吴歧仍旧嘻嘻笑着,顺杆爬:“要叔叔帮我擦嘛~~好不好?”
解连环无奈,却也没有拒绝吴歧。何况这种事,本就一回生二回熟。之前已经在吴家老宅,二哥吴二白的书斋里,帮侄子擦过一回,如今再擦一回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