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这弟弟很强,却过分爹宝 第392章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 揖礼 / 打开石门的方法不外乎三种
解连环整个人都快扭曲了。他在原地抖啊抖,抖啊抖,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问吴歧道:“侄子,你他娘在干什么?”
做完和正常人不沾边事情的吴歧,这会儿正饶有兴趣,拿手机给“社会鸟”拍照,好像把人面鸟,当成什么旅游景点的标志性打卡点,听到叔叔的话,就转头看向一脸“我是谁,我在哪儿,我看到了什么?”的人。
他对叔叔乖巧含蓄地笑笑,解释道:“哎呀,叔,这不是初次登门,得给人家带点儿礼物吗?本就是咱们贸然打扰,到别人家做客,还空手而来,多不好?会让“小鸟”(人面鸟)和主人家(祭司),觉得咱们没礼貌,不懂为客之道的。”
年轻人边说边给叔叔打眼色,示意叔叔不要多问。
之后,年轻人就转回头,继续面向人面鸟雕像,收起手机,对人面鸟非常客气有礼道:“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望鸟兄不要嫌弃。”
说罢,还往后退了两步,对人面鸟行了个时揖。
揖礼是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使用的礼仪,揖礼时,先肃立,拱手合抱,齐于心。左手掌心贴于右手背(女子相反),手心向内。左右手拇指横向相对,其余四指并拢。双手高度推手至额或向前平推,或推手向下。身体也需随双手的移动,向下微俯低头,眼看自己鞋头,稍留片刻后,缓缓地以手随身起,拱手齐胸,礼毕,垂手或袖手,恢复立容。
而吴歧所行的“时揖”,就是拱手从胸前往外平推的揖礼。这种揖礼多用于平辈之间,也可用于君对臣的行礼。
抛开皮皮虾刚做的皮皮事,和对叔叔说话不打草稿,王八犊子张口就来,偏面上还挺像那么回事的解释,少爷这礼行的,绝对让人挑不出半点儿瑕疵。且他还有颜值和气质上的加成,谁见了不迷糊,当他是个如竹如玉的翩翩公子?
其实吴歧并不知道西王母国的规矩礼仪是怎样的,只是按自己所知的商周礼仪,和人家打个招呼。
他有自己的小心思:上门做客,不能空手而来,是现在的礼仪(虽然他给人面鸟的“礼物”确实难评,但好歹是那个意思);揖礼,是古代的礼仪。不管怎么说,古礼今礼都有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女俑、主人家,包括现在面前充当护卫、小厮这类角色的人面鸟,看在他这么客气懂事的份上,总不该太难为他们吧?
且在吴歧看来,打开这道石门的方法,不外乎有三种:
要么是他们一行人自己用人力推开;要么是这一左一右,两尊人面鸟雕像有机关,可以打开这扇门;要么是在这地界颇有话语权(但尚未知其是什么身份)的女俑帮忙,或由主人家从内部打开。
前两种方法,都不能保证他们把石门打开后,里面会不会出现什么箭矢、暗器、毒雾之类的东西,他们一行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那可选的,就只有最后一种方法——依靠女俑或主人家。
所以他这种行径,其实是做给在一行人旁边,没什么动静的女俑,和不知是否有神通,可以关注到他们一行人,在这儿做了什么的主人家——也就是那个祭司看的。
刷点儿好感,叫主人家或女俑,主动帮他们把门打开,总比自己打开更安全吧?
这么想,吴歧的神情就愈加“真诚”。
除此之外,吴歧还有一重无法对叔叔言明的事:如前言,除了一开始,他对石板门上雕刻的图案有些惊讶,让他短时把注意力集中在石门上外,之后他就有一种诡异且强烈的被窥视感——就像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亦或有谁在透过什么东西,密切关注他们一行人动向似的。
这种感觉,在对上那两座立在门口的人面鸟雕像,尤其是对上人面鸟的眼睛时,尤为强烈。
他拿不出什么真凭实据,也无法判断是不是这两座雕像凶狠的样子,给他一种被盯住、被窥视的错觉。但他确实怕祭司或什么别的东西,在透过人面鸟雕像关注他们。
想想之前那只没有生命体征,深褐色的“喜鹊”,按西王母国的技术,这种类似“监视器”的东西,是可以存在的。
如叔叔们经常告知他那样,在这种不符合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地方,再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不怕想得多,就怕想不到,更怕什么都不想。所以他才会谨慎地行礼,对主人家和女俑表明自己的态度。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少爷纵然心有傲气,却更明白做人要识时务的道理。
解连环虽然对侄子的言行心有疑惑,但对侄子的了解,还是让他琢磨出一点,可以解释吴歧行为的苗头,再加上吴歧刚给他打的那个眼色……所以他神色一肃,赶紧轻声招呼队伍里的所有人,“快快,照做!”
说罢,三爷就自己率先学着吴歧的样子,俯身低头,双手平推做了个揖礼。
伙计们面面相觑,都在对方脸上看到疑惑,但三爷的吩咐,也促使他们先不要想那么多,乖乖低头行礼。
张麒麟对吴歧算有些了解,虽然他觉得吴歧规矩礼仪定是极好,但以吴歧这么顽皮爱闹的性格,突然这么规矩的和人行礼,还一派沉静自若、很有气度的世家公子模样,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吴歧一定是发现了什么。所以他当机立断也跟着照做。
黑眼镜嗅觉敏锐,此刻也察觉到小少爷举动不寻常,亦二话不说就俯身。
胖子不明所以,但他会观察小哥。过去的事已经证明,小哥除了爱失踪,其他时候,尤其在这种地方,显然比其他人靠谱。他见小哥都按的样子做,也乖乖行礼,做了再说。
解连环身边的吴斜,不知弟弟和众人都是什么情况,怎么弟弟莫名其妙做了皮皮事后,又朝人面鸟雕像拜起来了?难道是知道自己嘴上说“不成敬意”,其实心里明白自己做得不对,用动作和鸟道歉?
不过见三叔说照做,大家都不疑有他,跟着做,他虽满心疑问,却也先俯身行礼,摆出恭敬的样子后,才悄声问解连环道:“三叔,你这是……?你和小歧这是在干什么?”
解连环无奈地看着身边的大侄子,这无奈不知是为吴歧,总能在顽皮和正经之间切换自如,还是为吴斜无时无刻像个问题宝宝,总有一堆问题想问。但他还是压低声音解释道:
“我觉得小歧应该发现了什么,但具体什么地方让他觉得不对劲,我也说不上来。不过,你何时见你弟弟,对谁这么规矩,行这么大礼过?别说我,恐怕你二叔、奶奶都没享受过这待遇。所以肯定有问题。你先别说话,好好行礼,看看情况再说。”
吴歧行过一礼,垂头看向女俑。这时就见女俑在和他对视。
年轻人赶紧侧身挪了一步,面向女俑俯身又是一礼,脸上完全看不出,不久之前还在心里骂人家“臭木头”的样子,反而显得诚挚且恭谨:“我们来得匆忙,未能略备薄礼,聊表心意,实在不成敬意,还望姑娘代我,向主人家告罪。”
女俑看了他一会儿,俯身回给他一礼,然后驱使自己的身体行动起来,沿人面鸟雕像的底座,竖着往上攀爬,把自己塞进人面鸟嘴里。
虽然吴歧一直怀疑这女俑跽坐的腿下,有类似轮子的东西,可以让女俑动起来(且现在看来攀爬能力也很强),但一言不合就把自己塞鸟嘴里,是什么操作?
这鸟一看几百上千年没人清理过,嘴里脏不脏?臭不臭?有没有蛀牙?
少爷在心里想些有的没的、不着四六的东西,就见女俑在人面鸟嘴里,调整一下自己的位置,一个转体,让自己在鸟嘴里,面向吴歧。
吴歧这才发现,原来鸟嘴里有个四方形凹槽,和这跽坐女俑的底盘,刚好能合在一起——看来他琢磨,让女俑帮忙打开这个石门的想法,是对的。
只听鸟嘴内的凹槽,在女俑转过来“坐下”的一瞬间,“喀啦”一声下陷了半寸,然后就是一阵机关传送带、各种链条齿轮之类的声音。
两人多高的青铜色石板门,缓缓打开了。
做完和正常人不沾边事情的吴歧,这会儿正饶有兴趣,拿手机给“社会鸟”拍照,好像把人面鸟,当成什么旅游景点的标志性打卡点,听到叔叔的话,就转头看向一脸“我是谁,我在哪儿,我看到了什么?”的人。
他对叔叔乖巧含蓄地笑笑,解释道:“哎呀,叔,这不是初次登门,得给人家带点儿礼物吗?本就是咱们贸然打扰,到别人家做客,还空手而来,多不好?会让“小鸟”(人面鸟)和主人家(祭司),觉得咱们没礼貌,不懂为客之道的。”
年轻人边说边给叔叔打眼色,示意叔叔不要多问。
之后,年轻人就转回头,继续面向人面鸟雕像,收起手机,对人面鸟非常客气有礼道:“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望鸟兄不要嫌弃。”
说罢,还往后退了两步,对人面鸟行了个时揖。
揖礼是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使用的礼仪,揖礼时,先肃立,拱手合抱,齐于心。左手掌心贴于右手背(女子相反),手心向内。左右手拇指横向相对,其余四指并拢。双手高度推手至额或向前平推,或推手向下。身体也需随双手的移动,向下微俯低头,眼看自己鞋头,稍留片刻后,缓缓地以手随身起,拱手齐胸,礼毕,垂手或袖手,恢复立容。
而吴歧所行的“时揖”,就是拱手从胸前往外平推的揖礼。这种揖礼多用于平辈之间,也可用于君对臣的行礼。
抛开皮皮虾刚做的皮皮事,和对叔叔说话不打草稿,王八犊子张口就来,偏面上还挺像那么回事的解释,少爷这礼行的,绝对让人挑不出半点儿瑕疵。且他还有颜值和气质上的加成,谁见了不迷糊,当他是个如竹如玉的翩翩公子?
其实吴歧并不知道西王母国的规矩礼仪是怎样的,只是按自己所知的商周礼仪,和人家打个招呼。
他有自己的小心思:上门做客,不能空手而来,是现在的礼仪(虽然他给人面鸟的“礼物”确实难评,但好歹是那个意思);揖礼,是古代的礼仪。不管怎么说,古礼今礼都有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女俑、主人家,包括现在面前充当护卫、小厮这类角色的人面鸟,看在他这么客气懂事的份上,总不该太难为他们吧?
且在吴歧看来,打开这道石门的方法,不外乎有三种:
要么是他们一行人自己用人力推开;要么是这一左一右,两尊人面鸟雕像有机关,可以打开这扇门;要么是在这地界颇有话语权(但尚未知其是什么身份)的女俑帮忙,或由主人家从内部打开。
前两种方法,都不能保证他们把石门打开后,里面会不会出现什么箭矢、暗器、毒雾之类的东西,他们一行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那可选的,就只有最后一种方法——依靠女俑或主人家。
所以他这种行径,其实是做给在一行人旁边,没什么动静的女俑,和不知是否有神通,可以关注到他们一行人,在这儿做了什么的主人家——也就是那个祭司看的。
刷点儿好感,叫主人家或女俑,主动帮他们把门打开,总比自己打开更安全吧?
这么想,吴歧的神情就愈加“真诚”。
除此之外,吴歧还有一重无法对叔叔言明的事:如前言,除了一开始,他对石板门上雕刻的图案有些惊讶,让他短时把注意力集中在石门上外,之后他就有一种诡异且强烈的被窥视感——就像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亦或有谁在透过什么东西,密切关注他们一行人动向似的。
这种感觉,在对上那两座立在门口的人面鸟雕像,尤其是对上人面鸟的眼睛时,尤为强烈。
他拿不出什么真凭实据,也无法判断是不是这两座雕像凶狠的样子,给他一种被盯住、被窥视的错觉。但他确实怕祭司或什么别的东西,在透过人面鸟雕像关注他们。
想想之前那只没有生命体征,深褐色的“喜鹊”,按西王母国的技术,这种类似“监视器”的东西,是可以存在的。
如叔叔们经常告知他那样,在这种不符合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地方,再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不怕想得多,就怕想不到,更怕什么都不想。所以他才会谨慎地行礼,对主人家和女俑表明自己的态度。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少爷纵然心有傲气,却更明白做人要识时务的道理。
解连环虽然对侄子的言行心有疑惑,但对侄子的了解,还是让他琢磨出一点,可以解释吴歧行为的苗头,再加上吴歧刚给他打的那个眼色……所以他神色一肃,赶紧轻声招呼队伍里的所有人,“快快,照做!”
说罢,三爷就自己率先学着吴歧的样子,俯身低头,双手平推做了个揖礼。
伙计们面面相觑,都在对方脸上看到疑惑,但三爷的吩咐,也促使他们先不要想那么多,乖乖低头行礼。
张麒麟对吴歧算有些了解,虽然他觉得吴歧规矩礼仪定是极好,但以吴歧这么顽皮爱闹的性格,突然这么规矩的和人行礼,还一派沉静自若、很有气度的世家公子模样,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吴歧一定是发现了什么。所以他当机立断也跟着照做。
黑眼镜嗅觉敏锐,此刻也察觉到小少爷举动不寻常,亦二话不说就俯身。
胖子不明所以,但他会观察小哥。过去的事已经证明,小哥除了爱失踪,其他时候,尤其在这种地方,显然比其他人靠谱。他见小哥都按的样子做,也乖乖行礼,做了再说。
解连环身边的吴斜,不知弟弟和众人都是什么情况,怎么弟弟莫名其妙做了皮皮事后,又朝人面鸟雕像拜起来了?难道是知道自己嘴上说“不成敬意”,其实心里明白自己做得不对,用动作和鸟道歉?
不过见三叔说照做,大家都不疑有他,跟着做,他虽满心疑问,却也先俯身行礼,摆出恭敬的样子后,才悄声问解连环道:“三叔,你这是……?你和小歧这是在干什么?”
解连环无奈地看着身边的大侄子,这无奈不知是为吴歧,总能在顽皮和正经之间切换自如,还是为吴斜无时无刻像个问题宝宝,总有一堆问题想问。但他还是压低声音解释道:
“我觉得小歧应该发现了什么,但具体什么地方让他觉得不对劲,我也说不上来。不过,你何时见你弟弟,对谁这么规矩,行这么大礼过?别说我,恐怕你二叔、奶奶都没享受过这待遇。所以肯定有问题。你先别说话,好好行礼,看看情况再说。”
吴歧行过一礼,垂头看向女俑。这时就见女俑在和他对视。
年轻人赶紧侧身挪了一步,面向女俑俯身又是一礼,脸上完全看不出,不久之前还在心里骂人家“臭木头”的样子,反而显得诚挚且恭谨:“我们来得匆忙,未能略备薄礼,聊表心意,实在不成敬意,还望姑娘代我,向主人家告罪。”
女俑看了他一会儿,俯身回给他一礼,然后驱使自己的身体行动起来,沿人面鸟雕像的底座,竖着往上攀爬,把自己塞进人面鸟嘴里。
虽然吴歧一直怀疑这女俑跽坐的腿下,有类似轮子的东西,可以让女俑动起来(且现在看来攀爬能力也很强),但一言不合就把自己塞鸟嘴里,是什么操作?
这鸟一看几百上千年没人清理过,嘴里脏不脏?臭不臭?有没有蛀牙?
少爷在心里想些有的没的、不着四六的东西,就见女俑在人面鸟嘴里,调整一下自己的位置,一个转体,让自己在鸟嘴里,面向吴歧。
吴歧这才发现,原来鸟嘴里有个四方形凹槽,和这跽坐女俑的底盘,刚好能合在一起——看来他琢磨,让女俑帮忙打开这个石门的想法,是对的。
只听鸟嘴内的凹槽,在女俑转过来“坐下”的一瞬间,“喀啦”一声下陷了半寸,然后就是一阵机关传送带、各种链条齿轮之类的声音。
两人多高的青铜色石板门,缓缓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