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折春 第258章 黑的编成白的
所以她将计就计,装柔弱扮天真,故意让叶彰阆得逞。
几番算计之下,最终让爹爹妥协,同意她嫁去了粟阳叶家。
可她也清楚,爹爹的妥协里,除了心疼她,不忍她再继续作践自己。
更多的,是觉得心思重的她远离皇城,远离权利的中心,就算心中有什么野心,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然他不知道,她与叶彰阆的婚姻,不是叶彰阆哄骗她这个‘无知少女’求来的,而是她在暗中推波助澜自己选择的。
叶家,不过是她的踏脚石。
果然,婚后的叶家,除了叶彰阆那个老娘难缠些,其他人都好收拾得很。
而他那个老娘,也正好可以当作掩护她的盾牌,越是放任她磋磨她,远在皇城的爹爹就越发现不了她的小动作。
这样很好。
可叶家的底蕴到底是薄弱了些。
任她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足以掀翻季氏皇族,改变大景女子地位的力量。
她只能再等等。
等季氏江山再腐败一些,百姓再民不聊生些,到时天下大乱,各地揭竿而起之时,早有准备的她定能成为最大的那股势力之一,占据不可小觑的一方。
然后再收编那些小股的势力,成立新的皇朝。
她的计划虽不成熟,但还算可观。
只要大景乱了,季氏皇族垮了,她就有机会拼上一拼,为天下女子搏出一条新出路。
让所有被困于后宅的女子,能够走出来,能够抛头露面,像男子一样上学堂,考女官。
她壮志酬酬,可惜天不帮她。
在皇帝昏庸,季氏江山开始腐败走向下坡路的时候,半道竟杀出了两块撑天巨石。
那两块巨石撑住了向下倒去的大景,还驮着烂泥一样的季氏皇族,一步一步地向上攀。
而那两块巨石,是曾经对她最好的两位师兄。
他们撑住了大景江山,站到了至高之位,一个成了权倾朝野的关丞相,一个成了一手遮天的摄政王。
但他们成为权臣的代价,是要与曾经的友谊割席。
两人明明是至交好友,同门师兄弟,却不得不成为朝堂政敌,表面针锋相对,实则惺惺相惜,都在为那腐朽不堪的王朝而努力。
小姑娘不愿与他们为敌。
但也深知,有他们在,自己不是对手,也再难搅乱大景江山。
不得已,她再一次选择韬光养晦。
私下里,也只敢小偷小摸地进行自己的计划。
可两位师兄的本事还是太大了。
他们不但撑住了大景,还架空了皇权,一个盯着大景之外虎视眈眈的外敌,一个开科举纳良才,颁发了一个又一个利国利民的治国良策。
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她的野心就永远不可能有实现的一天。
所以她有了豢养私兵的想法。
豢养私兵是大罪,叶彰阆知道后胆战心惊了好些时日,但架不住她给他画的大饼太香,让他既害怕又期待地同意了。
但养兵最费的就是钱财。
于是,小姑娘悄悄接手了叶彰阆抓在手里死死不放的产业,短短几年,便以非人的手段赚取了大量钱财,实现了她豢养私兵的计划。
此事她做得隐蔽,叶家人更是不敢声张。
但知女莫若父,她的爹爹太了解她了。
哪怕她让人刻意传回长安的消息,是她过得如何如何不好,在婆母的磋磨下,根本没起坏心思的空隙,但爹爹还是敏锐地嗅到了她的小动作。
他多次写信让她回长安无果后,竟打算让两位师兄前来,强行将她接回去。
她知道,一旦回长安,在爹爹的眼皮底下,她近乎二十年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不得已,她只能忍着恶心,在两位师兄过来之前,怀上了叶彰阆的孩子。
那时女子若和离,无论何种缘由,都得受一顿杖刑的不公条律还未被废除。
她让叶家死死抓住这条条律,两位师兄无奈,敲打了叶家一番,只得离去。
她如愿没被带回长安,十月怀胎,拼去半条命生下一个玉雪可爱的女儿,却没能见到爹爹的最后一面。
她很悲痛,却没有后悔。
哪怕再来一次,她依旧会选择留在粟阳。
爹爹病逝后,小姑娘将女儿当作了自己唯一的亲人,一边悉心抚养,一边继续大量敛财养私兵。
可叶家出了个吃里扒外的东西,叶彰阆那庶女爬了皇子的床,便想拿她的东西去邀功。
可恨的是叶彰阆这个废物也动摇了,觉得造反这一条路太危险,想帮着庶女去扶持那皇子。
他们想扶持谁她不在乎,但想动她东西,也要看他们有没有那个能耐。
但叶彰阆这老王八这次似乎铁了心要跟她作对,甚至想用女儿逼她交出私兵。
她自然不可能交出去,却也因此弄丢了女儿。
女儿的丢失让她痛心不已。
她动用了所有关系去寻找,却半点线索都找不到。
她知道,那是因为她的势力还太过薄弱,想要找到女儿,不光需要势力,更需要权力。
于是在帝王更替之后,她送那生了个野种的庶女进了宫,将叶家送到了宠妃母族的地位。
同时也做出与叶家决裂的表象,之后离开粟阳,一边大江南北的寻找女儿,一边拉拢盟友,为日后的大业拓展势力。
在她的奔波中,二十多年转瞬即逝。
除了依旧没找到女儿,其他事她都做得很成功。
如果不是叶家人的心不齐,个个野心勃勃想登高位,偏偏个个又都是废物,只一味地拖后腿,她就不可能输。
孟嫣然的故事娓娓道完,娆娘听完久久没有说话。
不是因为她的故事有多精彩,而是被她故事里,少女打着为天下女子拼一个公道的旗号,做下的却全是坑害女子的事恶心到了。
“孟嫣然,你如此美化你的故事,黑的编成白的,不会觉得心亏吗?”
这是娆娘第一次在一个老人面前,毫无敬意地直呼她的名字,语气里甚至还带着浓浓的讥讽。
没料到她会是这样的反应。
孟嫣然不悦地蹙了蹙眉,沉着老脸冷冷地盯着她,似乎想听听她这话什么意思。
几番算计之下,最终让爹爹妥协,同意她嫁去了粟阳叶家。
可她也清楚,爹爹的妥协里,除了心疼她,不忍她再继续作践自己。
更多的,是觉得心思重的她远离皇城,远离权利的中心,就算心中有什么野心,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然他不知道,她与叶彰阆的婚姻,不是叶彰阆哄骗她这个‘无知少女’求来的,而是她在暗中推波助澜自己选择的。
叶家,不过是她的踏脚石。
果然,婚后的叶家,除了叶彰阆那个老娘难缠些,其他人都好收拾得很。
而他那个老娘,也正好可以当作掩护她的盾牌,越是放任她磋磨她,远在皇城的爹爹就越发现不了她的小动作。
这样很好。
可叶家的底蕴到底是薄弱了些。
任她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足以掀翻季氏皇族,改变大景女子地位的力量。
她只能再等等。
等季氏江山再腐败一些,百姓再民不聊生些,到时天下大乱,各地揭竿而起之时,早有准备的她定能成为最大的那股势力之一,占据不可小觑的一方。
然后再收编那些小股的势力,成立新的皇朝。
她的计划虽不成熟,但还算可观。
只要大景乱了,季氏皇族垮了,她就有机会拼上一拼,为天下女子搏出一条新出路。
让所有被困于后宅的女子,能够走出来,能够抛头露面,像男子一样上学堂,考女官。
她壮志酬酬,可惜天不帮她。
在皇帝昏庸,季氏江山开始腐败走向下坡路的时候,半道竟杀出了两块撑天巨石。
那两块巨石撑住了向下倒去的大景,还驮着烂泥一样的季氏皇族,一步一步地向上攀。
而那两块巨石,是曾经对她最好的两位师兄。
他们撑住了大景江山,站到了至高之位,一个成了权倾朝野的关丞相,一个成了一手遮天的摄政王。
但他们成为权臣的代价,是要与曾经的友谊割席。
两人明明是至交好友,同门师兄弟,却不得不成为朝堂政敌,表面针锋相对,实则惺惺相惜,都在为那腐朽不堪的王朝而努力。
小姑娘不愿与他们为敌。
但也深知,有他们在,自己不是对手,也再难搅乱大景江山。
不得已,她再一次选择韬光养晦。
私下里,也只敢小偷小摸地进行自己的计划。
可两位师兄的本事还是太大了。
他们不但撑住了大景,还架空了皇权,一个盯着大景之外虎视眈眈的外敌,一个开科举纳良才,颁发了一个又一个利国利民的治国良策。
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她的野心就永远不可能有实现的一天。
所以她有了豢养私兵的想法。
豢养私兵是大罪,叶彰阆知道后胆战心惊了好些时日,但架不住她给他画的大饼太香,让他既害怕又期待地同意了。
但养兵最费的就是钱财。
于是,小姑娘悄悄接手了叶彰阆抓在手里死死不放的产业,短短几年,便以非人的手段赚取了大量钱财,实现了她豢养私兵的计划。
此事她做得隐蔽,叶家人更是不敢声张。
但知女莫若父,她的爹爹太了解她了。
哪怕她让人刻意传回长安的消息,是她过得如何如何不好,在婆母的磋磨下,根本没起坏心思的空隙,但爹爹还是敏锐地嗅到了她的小动作。
他多次写信让她回长安无果后,竟打算让两位师兄前来,强行将她接回去。
她知道,一旦回长安,在爹爹的眼皮底下,她近乎二十年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不得已,她只能忍着恶心,在两位师兄过来之前,怀上了叶彰阆的孩子。
那时女子若和离,无论何种缘由,都得受一顿杖刑的不公条律还未被废除。
她让叶家死死抓住这条条律,两位师兄无奈,敲打了叶家一番,只得离去。
她如愿没被带回长安,十月怀胎,拼去半条命生下一个玉雪可爱的女儿,却没能见到爹爹的最后一面。
她很悲痛,却没有后悔。
哪怕再来一次,她依旧会选择留在粟阳。
爹爹病逝后,小姑娘将女儿当作了自己唯一的亲人,一边悉心抚养,一边继续大量敛财养私兵。
可叶家出了个吃里扒外的东西,叶彰阆那庶女爬了皇子的床,便想拿她的东西去邀功。
可恨的是叶彰阆这个废物也动摇了,觉得造反这一条路太危险,想帮着庶女去扶持那皇子。
他们想扶持谁她不在乎,但想动她东西,也要看他们有没有那个能耐。
但叶彰阆这老王八这次似乎铁了心要跟她作对,甚至想用女儿逼她交出私兵。
她自然不可能交出去,却也因此弄丢了女儿。
女儿的丢失让她痛心不已。
她动用了所有关系去寻找,却半点线索都找不到。
她知道,那是因为她的势力还太过薄弱,想要找到女儿,不光需要势力,更需要权力。
于是在帝王更替之后,她送那生了个野种的庶女进了宫,将叶家送到了宠妃母族的地位。
同时也做出与叶家决裂的表象,之后离开粟阳,一边大江南北的寻找女儿,一边拉拢盟友,为日后的大业拓展势力。
在她的奔波中,二十多年转瞬即逝。
除了依旧没找到女儿,其他事她都做得很成功。
如果不是叶家人的心不齐,个个野心勃勃想登高位,偏偏个个又都是废物,只一味地拖后腿,她就不可能输。
孟嫣然的故事娓娓道完,娆娘听完久久没有说话。
不是因为她的故事有多精彩,而是被她故事里,少女打着为天下女子拼一个公道的旗号,做下的却全是坑害女子的事恶心到了。
“孟嫣然,你如此美化你的故事,黑的编成白的,不会觉得心亏吗?”
这是娆娘第一次在一个老人面前,毫无敬意地直呼她的名字,语气里甚至还带着浓浓的讥讽。
没料到她会是这样的反应。
孟嫣然不悦地蹙了蹙眉,沉着老脸冷冷地盯着她,似乎想听听她这话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