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 第235章 担忧
正月二十五,水生带着长平迎着寒风回边境,还没到边境,天空又飘起了雪花。水生一回到边境,先去了周叔家一趟。从周叔口中知道景宇娘子有了身孕,本是一件喜事,只是水生瞥见景宇脸上散不开的愁绪,心里略一想,就知道周叔和景宇为何担忧了。
水生开解道:“景宇,你这样让你娘子也会心思忧虑,本来没事都会影响肚中孩子。你娘子身体康健,叶太医也说了,只是有一成的可能遗传。你为了这可能的一成,将来孩子出生,一家都会活得很累,何不如高高兴兴地,凡事往好处想。”水生也只是口头这般安慰景宇和周叔,他自己做父亲的人,孩子被热水崩一下都得心疼半天,何况是可能会遗传要命的心疾。
周叔勉强扯了一丝苦笑,安慰景宇:“你水生哥说得对,本来没事你紧张成这样,儿媳也会寝食难安,搞得肚中孩子也受影响。你这身体最忌忧思,别你孩子没事,你自己倒是先病倒了。”景宇沉默半晌道:“多谢水生哥开解,爹爹也别为我担心,我会调节好心情的。”
周叔父子知道小桃又生了个儿子,也替水生夫妻高兴:“一女两儿,子嗣也不算单薄,将来兄弟之间有依靠了。婉宁也有两个兄弟做靠山。”
水生认真道:“我们几家的关系,三丫姐家的孩子们和以后景宇家的孩子都能互相帮扶。”
三人话完家常,就开始谈辽东局势。去年匈奴虽说因为大雪天寒,被烧了不少帐篷无奈退兵,但是辽东这边也吃了败仗,伤亡惨重,军营缺医少药。周叔很怕国舅和辽东联合反扑,辽东怕是招架不住。如今只有三丫家和清雅知道儿媳有孕,他准备等景宇娘子胎坐稳了,不显怀的时候把景宇娘子送回白月湾,到时候让小桃出了月子,想法在山上寻个备用的隐秘处。白月湾背靠连绵大山,家门口是大湾,而且他们新村房子都是牢固的青砖院子,等春种完了,就赶紧发动新村人修石头围墙,修高一些,把新村全都包起来。院墙修好,若是乱了,也能抵抗一阵。
水生一听,看来娘和小桃她们最好也别回边境。水生凝重地低声道:“那让景宇带着他娘子回去?”主要是怕万一城破,景宇这身体……
周叔摇摇头:“我就一个儿子,在边境打眼。再说景宇夫妻都走了,若是三丫孩子也走了,大家就会传出辽东危险了,官员子女都逃了,到时候宣王饶不了我们。你们家是小桃早就走了的,而且正在坐月子;婉宁在辽东种出来了稻子,辽东百姓很多都知道你家人在文山县,不回边境也不引人注意。景宇家的是内宅妇人,没有经常露面,她走了也不打眼。”
三人一时都为局势忧心。
到了正月二十七,整个辽东又飞起鹅毛大雪,连下了四天。出门雪淹小腿肚子,加上腊月底的一场暴雪,积雪压垮了辽东不少百姓年久失修的房子。
小桃站在屋子窗户边,望着檐下挂着的冰棱出神。冰棱尖上凝结的水珠将落未落。寒风呼啸,下人经过廊下都冻得缩着脖子,裹紧了棉衣。
“小桃,你怎的在窗户边站着?有风灌进来,到时候小心头疼,快去床上躺着。”水生娘进屋看小孙子,赶紧为小桃披上一件狼皮披风。
“唉,这冰天雪地的,我们来了辽东这些年,就数今年冷,真是要冻死人。”水生娘看着外面厚厚的积雪感叹道。
小桃点点头,指尖轻轻抚过小儿娇嫩的脸蛋。本想出了月子回边境,就这天,估计出了月子路上也不好走。
院子里传来嘈杂的人声。小桃微微蹙眉。春月连忙进来解释:“是隔壁张掌柜两兄弟来了,还有隔壁掌柜娘子。”
小桃急问道:“他们怎么来了?张三哥不是在远山县,怎的回来了?”而且知道她在坐月子,家中没有男主人还来,这么不合规矩的事,定是有急事才上门来。
水生娘忙出去看是怎么回事。就见桂枝男人和宝树爹裹着一身寒气冲进廊下,连礼都来不及行,站在小桃卧房窗户外给水生娘问好,一脸凝重地道:“谢婶子,外面有些乱,我来和东家禀报一声。”
水生娘惊道:“怎么个乱法?不是年底就退兵了吗?”
宝树爹把声音提高了些,好让屋内的小桃听见:“东家,我们乡下这些天大雪没法出门,你不知道。我在远山县,很多房子被压垮了,有因此死伤的。这么冷的天,县令老爷当天就给搭了棚子,给熬了粥。只是天太冷,灾民集中在几个大棚子里,不知道为何,棚子里就传出……”宝树爹顿了下,为难地开不了口。
水生娘也有了眼色,让下人都走远了,自己和桂枝守在小桃卧房门口,免得对小桃名声有碍。
小桃听到宝树爹气喘吁吁地,忙道:“慢慢说,可是雪灾又加重了?”
宝树爹看下人都走了,才道:“不止是雪灾!”他搓着冻僵的手,压低声音道,“远山多家民房塌了,县衙搭的救济棚里挤满了灾民。灾民们都在传,说宣王在辽东拥兵自重,皇上病重太子监国,已经……已经下了密旨,称宣王是叛贼!”
“消息可属实?”小桃追问。
宝树爹道:“传得很快!连铺子里的小二都知道了。都在说宣王封了城门和官道,就是怕朝廷派兵来平叛。我连忙把远山县的两个铺子关了,回文山县的时候,让文山的掌柜把文山县的铺子也关了。”
小桃凝重地道:“那我们文山县县城的老百姓也在传吗?”
宝树爹道:“是!特别是房屋垮塌的,心里更慌。都传边境要乱起来了,有些人都已经在商量去外地投奔亲戚。”
小桃知道水生是郡守,可不能让辽东乱起来。他肯定要在边境坐镇,军营里的粮草调动,宣王可不敢交给别人。再过两月土地化冻就该春耕了,照此下去人心浮动,恐怕连庄稼都会耽误种。若是辽东保不住,她们跟着宣王的也没命活了。
小桃当机立断:“不成!几个铺子赶紧回去想法开了!县里做生意的都是消息灵通的人,定知道几个铺子是我的。到时候传出郡守夫人家的铺子都关了,肯定是要乱了,那就更麻烦了!”
宝树爹心头一凛,给小桃告罪:“对不起!东家。差点误了谢大人的大事。”
小桃道:“我们都是自己人,你们兄弟也是为了我铺子着想。我家的情况,你们应该也是略知一二。”小桃默了默,补道:“我家和王爷家,一损俱损。”她得让自己几个可靠的人知道,在外行事的时候,不管外面怎么传王爷,明白该怎么站队。
桂枝男人两兄弟沉思片刻道:“我们一路逃荒来的,你和谢大人对我们族里一直照顾。我们族人自然是和东家你们一条心的。”
小桃道:“张二哥,明儿和我出去一趟。这段时间猫冬,你找族里信得过的人,起码得帮我找二十来个年轻男子,他们的骡车明儿也要用。明儿一人一车,我出七十文一天。让新村的今儿几十户人家,一家做三锅馒头,放在他们车上,我明儿带出去有用。”
小桃想了想,补充道:“叫他们车上都备上柴刀和棍子。”
桂枝男人两兄弟对视一眼,恭敬地道:“是,东家。那我们就先回去安排了。”
水生开解道:“景宇,你这样让你娘子也会心思忧虑,本来没事都会影响肚中孩子。你娘子身体康健,叶太医也说了,只是有一成的可能遗传。你为了这可能的一成,将来孩子出生,一家都会活得很累,何不如高高兴兴地,凡事往好处想。”水生也只是口头这般安慰景宇和周叔,他自己做父亲的人,孩子被热水崩一下都得心疼半天,何况是可能会遗传要命的心疾。
周叔勉强扯了一丝苦笑,安慰景宇:“你水生哥说得对,本来没事你紧张成这样,儿媳也会寝食难安,搞得肚中孩子也受影响。你这身体最忌忧思,别你孩子没事,你自己倒是先病倒了。”景宇沉默半晌道:“多谢水生哥开解,爹爹也别为我担心,我会调节好心情的。”
周叔父子知道小桃又生了个儿子,也替水生夫妻高兴:“一女两儿,子嗣也不算单薄,将来兄弟之间有依靠了。婉宁也有两个兄弟做靠山。”
水生认真道:“我们几家的关系,三丫姐家的孩子们和以后景宇家的孩子都能互相帮扶。”
三人话完家常,就开始谈辽东局势。去年匈奴虽说因为大雪天寒,被烧了不少帐篷无奈退兵,但是辽东这边也吃了败仗,伤亡惨重,军营缺医少药。周叔很怕国舅和辽东联合反扑,辽东怕是招架不住。如今只有三丫家和清雅知道儿媳有孕,他准备等景宇娘子胎坐稳了,不显怀的时候把景宇娘子送回白月湾,到时候让小桃出了月子,想法在山上寻个备用的隐秘处。白月湾背靠连绵大山,家门口是大湾,而且他们新村房子都是牢固的青砖院子,等春种完了,就赶紧发动新村人修石头围墙,修高一些,把新村全都包起来。院墙修好,若是乱了,也能抵抗一阵。
水生一听,看来娘和小桃她们最好也别回边境。水生凝重地低声道:“那让景宇带着他娘子回去?”主要是怕万一城破,景宇这身体……
周叔摇摇头:“我就一个儿子,在边境打眼。再说景宇夫妻都走了,若是三丫孩子也走了,大家就会传出辽东危险了,官员子女都逃了,到时候宣王饶不了我们。你们家是小桃早就走了的,而且正在坐月子;婉宁在辽东种出来了稻子,辽东百姓很多都知道你家人在文山县,不回边境也不引人注意。景宇家的是内宅妇人,没有经常露面,她走了也不打眼。”
三人一时都为局势忧心。
到了正月二十七,整个辽东又飞起鹅毛大雪,连下了四天。出门雪淹小腿肚子,加上腊月底的一场暴雪,积雪压垮了辽东不少百姓年久失修的房子。
小桃站在屋子窗户边,望着檐下挂着的冰棱出神。冰棱尖上凝结的水珠将落未落。寒风呼啸,下人经过廊下都冻得缩着脖子,裹紧了棉衣。
“小桃,你怎的在窗户边站着?有风灌进来,到时候小心头疼,快去床上躺着。”水生娘进屋看小孙子,赶紧为小桃披上一件狼皮披风。
“唉,这冰天雪地的,我们来了辽东这些年,就数今年冷,真是要冻死人。”水生娘看着外面厚厚的积雪感叹道。
小桃点点头,指尖轻轻抚过小儿娇嫩的脸蛋。本想出了月子回边境,就这天,估计出了月子路上也不好走。
院子里传来嘈杂的人声。小桃微微蹙眉。春月连忙进来解释:“是隔壁张掌柜两兄弟来了,还有隔壁掌柜娘子。”
小桃急问道:“他们怎么来了?张三哥不是在远山县,怎的回来了?”而且知道她在坐月子,家中没有男主人还来,这么不合规矩的事,定是有急事才上门来。
水生娘忙出去看是怎么回事。就见桂枝男人和宝树爹裹着一身寒气冲进廊下,连礼都来不及行,站在小桃卧房窗户外给水生娘问好,一脸凝重地道:“谢婶子,外面有些乱,我来和东家禀报一声。”
水生娘惊道:“怎么个乱法?不是年底就退兵了吗?”
宝树爹把声音提高了些,好让屋内的小桃听见:“东家,我们乡下这些天大雪没法出门,你不知道。我在远山县,很多房子被压垮了,有因此死伤的。这么冷的天,县令老爷当天就给搭了棚子,给熬了粥。只是天太冷,灾民集中在几个大棚子里,不知道为何,棚子里就传出……”宝树爹顿了下,为难地开不了口。
水生娘也有了眼色,让下人都走远了,自己和桂枝守在小桃卧房门口,免得对小桃名声有碍。
小桃听到宝树爹气喘吁吁地,忙道:“慢慢说,可是雪灾又加重了?”
宝树爹看下人都走了,才道:“不止是雪灾!”他搓着冻僵的手,压低声音道,“远山多家民房塌了,县衙搭的救济棚里挤满了灾民。灾民们都在传,说宣王在辽东拥兵自重,皇上病重太子监国,已经……已经下了密旨,称宣王是叛贼!”
“消息可属实?”小桃追问。
宝树爹道:“传得很快!连铺子里的小二都知道了。都在说宣王封了城门和官道,就是怕朝廷派兵来平叛。我连忙把远山县的两个铺子关了,回文山县的时候,让文山的掌柜把文山县的铺子也关了。”
小桃凝重地道:“那我们文山县县城的老百姓也在传吗?”
宝树爹道:“是!特别是房屋垮塌的,心里更慌。都传边境要乱起来了,有些人都已经在商量去外地投奔亲戚。”
小桃知道水生是郡守,可不能让辽东乱起来。他肯定要在边境坐镇,军营里的粮草调动,宣王可不敢交给别人。再过两月土地化冻就该春耕了,照此下去人心浮动,恐怕连庄稼都会耽误种。若是辽东保不住,她们跟着宣王的也没命活了。
小桃当机立断:“不成!几个铺子赶紧回去想法开了!县里做生意的都是消息灵通的人,定知道几个铺子是我的。到时候传出郡守夫人家的铺子都关了,肯定是要乱了,那就更麻烦了!”
宝树爹心头一凛,给小桃告罪:“对不起!东家。差点误了谢大人的大事。”
小桃道:“我们都是自己人,你们兄弟也是为了我铺子着想。我家的情况,你们应该也是略知一二。”小桃默了默,补道:“我家和王爷家,一损俱损。”她得让自己几个可靠的人知道,在外行事的时候,不管外面怎么传王爷,明白该怎么站队。
桂枝男人两兄弟沉思片刻道:“我们一路逃荒来的,你和谢大人对我们族里一直照顾。我们族人自然是和东家你们一条心的。”
小桃道:“张二哥,明儿和我出去一趟。这段时间猫冬,你找族里信得过的人,起码得帮我找二十来个年轻男子,他们的骡车明儿也要用。明儿一人一车,我出七十文一天。让新村的今儿几十户人家,一家做三锅馒头,放在他们车上,我明儿带出去有用。”
小桃想了想,补充道:“叫他们车上都备上柴刀和棍子。”
桂枝男人两兄弟对视一眼,恭敬地道:“是,东家。那我们就先回去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