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 第236章 雪灾
热门推荐:
诸天修仙实录
全民领主:开局系统硬塞妖女给我
综影视,转组后放飞自我
探秘:昆仑山脉的地下世界
星武纪元
一人:我的身上纹满了十凶图
玄幻,仙帝也是我弟子
君问轮回
被系统赖上后我爱情事业双丰收
桂枝男人两兄弟走后,水生娘忍不住低声问小桃:“小桃,若是外面乱了,这些日子铺子不开岂不更好?”
小桃将婆母请进屋,解释道:“娘,我这郡守夫人的铺子若都关了,外头有心人定会乱传,说不定就谣传辽东要乱了。到时候人心惶惶,水生这郡守怕是更难稳住局势。”
水生娘一听关乎儿子官位,立刻上了心,低声急问:“那可咋办?有啥法子没有?”
小桃小声道:“明儿我得亲自去趟远山县和文山县,看看灾民棚子的情况。得想法子帮水生稳住人心。边境肯定也有雪灾,水生肯定是走不开的。”
一听小桃要出门,水生娘坚决反对:“不成!你产子才半个多月,月子都没坐满,怎能出去?外头天寒地冻,寒风刺骨,落下病根可是一辈子的事!你操心孩子和铺子生意,我不拦你,可这啥灾棚之类的,那是当官的老爷们该管的事!”
小桃好言相劝:“娘,这种民生大事正是归水生管。出了乱子,上头第一个问罪的也是他。我明儿穿厚实些,裹严实了,再披上那狼皮披风。况且我是坐在马车里,风吹不着。”她不敢深说,生怕婆母知道若局势失控,匈奴和国舅联手端了宣王,他们一家也难逃厄运。
水生娘不满道:“又不是咱水生惹的祸,凭啥怪他?再说咱水生也不贪!”
小桃费了好一番口舌,水生娘才勉强松口。小桃心里还有个打算没和婆母说:她想亲自去看看棚子里那些因雪灾流离失所、无依无靠的老弱妇孺。
水生娘见儿媳执意要去,只能帮着安排。她找来宝树族里一个才生产三个多月的小娘子,明日来给小孙子喂奶。又特意从别家买了几顶崭新的、能盖住耳朵的羊皮帽子给小桃备上。
第二天,小桃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被水生娘亲自送上马车。水生娘不放心,跟着上了车,监督着小桃在肚子上放好一个暖手炉,手里再捧一个,身上又严严实实盖了床厚被子,让她斜靠着躺好,不准久坐……千叮万嘱了好一阵,才下了车。又肃着脸对春月和明双姐妹道:“你们三个好生伺候夫人,若夫人出门染了风寒,就是你们照顾不周,我定拿你们是问!”
三人连忙应道:“奴婢定当尽心!”
一行人先到了远山县。只见县衙临时搭建的救济棚在凛冽寒风中摇摇欲坠,粗布帘子勉强遮挡着寒风,却没法挡住那刺骨的冰冷。
小桃裹紧斗篷,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走进棚子。耳边充斥着灾民们低低的啜泣和压抑的咳嗽声。她示意春月掀开棚帘一角。棚内拥挤不堪,人们瑟缩在冰冷的草席上,有的抱着房屋垮塌砸伤的肢体痛苦呻吟。角落里,一个约莫四五岁、衣衫单薄的小女孩跪坐在湿冷的草席上,正一下下推着席上一动不动的妇人,妇人身上只盖了件薄衣。
“娘……娘醒醒……”小女孩的声音细若蚊蚋,冻得发紫的小手徒劳地推着,“棚子里有粥了……你喝一口……”
小桃心头一紧,快步上前蹲下身,伸手探向妇人的颈侧——脉搏早已停止,皮肤冷硬如冰。她闭了闭眼,强忍心酸,轻轻握住小女孩冰凉的小手,温声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抬起泪痕斑驳的小脸,怯生生地道:“我叫小花……我娘睡着了,她……”小花已经见过衙役把不动的人抬走,棚里人都说那是死了。她很怕娘也被抬走。
小桃喉间发涩:“小花乖,你娘……确实睡着了,让她好好睡吧。你家其他人呢?”
“我爹爹在军营里去了……家里没有其他人了……娘说祖父母在来辽东路上就没了……”小花怔怔地看着小桃,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娘她不会醒了是不是?也要被抬走了?爹爹不能回家,我连娘也没有了……”
这撕心裂肺的哭声像刀子一样扎进小桃的心口。她将小花紧紧搂进怀里,抬头环视四周——灾民们眼中一片麻木的绝望,有人低声咒骂县衙救济不力,要活活冻死他们;有人茫然地望着飘雪的天空,仿佛在等待死亡降临。小桃瞥了眼灾民手中的粥碗,其实粥还算稠。问题在于棚子太过寒冷,又没有热炕和足够的厚被御寒。
再这样下去,恐慌和绝望会像瘟疫般蔓延。
她抱着小花退出棚子,将孩子交给明双暂时照看,悄声问张二哥(桂枝男人):“这样的灾民棚子,一共有几个?”
张二哥小声道:“三个。”
小桃心中估算,一个棚子挤了四五百人,三个棚子岂非一千多人?她带着明双姐妹回到马车上,脱掉外面沾了寒气的粗布罩衫,沉思片刻,决定先去县城牙行。张二哥在县城熟人多,不宜露面,以免暴露她的身份。
这种雪灾天,牙行里冷冷清清,几个中人正围着火炉喝茶,闲嗑着最近的流言,忧心忡忡地谈论辽东局势。忽见一个裹得只剩一双眼睛的年轻娘子,带着四个随从进来,中人连忙起身,热情又疑惑地问道:“夫人大驾光临,小的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
小桃温声道:“可有合适的大宅子出售?”
中人心中暗喜:来了位阔绰的主顾!忙不迭地将城东到城西所有稍大些的宅子册子都捧了出来,挨个热情推荐。他试图从这位夫人眼中看出些端倪,却只看到一双美丽而沉静的眼眸。
小桃翻着册子,状似随意道:“没想到这县城倒有不少人家急着出手大宅子。”
牙行中人心里也纳闷,县城里的富户他们都有数,这位夫人看着眼生。一开口就要买大宅,实在摸不清来路。他笑着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自打去年入冬起,卖铺子和宅子的就多了两成不止。”
小桃故作疑惑:“哦?这冰天雪地的,也有人急着出手产业?”
中人打着哈哈敷衍道:“这个……咱也不明白这些房主咋想的?”他可不敢实说,生怕把这位可能的买主吓跑。
小桃心里已然明了:拥有大宅子的非富即贵,定是探听到了京城对宣王的风声,只是不敢明言,怕惹祸上身。
中人试探着问:“不知夫人中意哪边的宅子?”
小桃问道:“都是什么价?”
中人指着册子上一处城东的二进院子道:“您看这个,院子大,自带水井,房子修得也好,只要四百三十两。往年没五百五六十两可拿不下来!前面还带个大铺面。”
小桃淡淡一笑:“看来这些宅子,挂了有段日子了吧?”
中人讪讪道:“等天暖了,看宅子的人自然就多了。”他忙又指向城西一处:“这个二进大宅子,格局大小跟刚才那个差不多,建得一样好,只要三百二十两,就是在城西。也一样带大铺子。夫人想先看看哪边的?”
小桃目光随意扫过,指着一处问道:“这里怎的还有个这么大的庄子?”
中人眼睛一亮,忙介绍道:“夫人好眼力!这是一家乡绅的庄子,就在城外十里地。占地一百亩,光屋舍就有九十六间!水井也大,围墙足有一丈半高。门前地形半环抱庄子,正是风水上难得的‘金带缠腰’宝地!这可是以前一位致仕回乡的三品大员建的,等闲难得一见!”
小桃心里咯噔一下:这印证了她的猜测,辽东消息灵通的富贵人家,不是已经跑了,就是在准备跑路。
她面上不动声色,温声道:“这般气派,怕不是一般人能消受的,得多少银子?”
中人伸出五个手指。小桃故作惊讶:“这么贵?”
中人赔笑道:“夫人,这高房大屋,可不是寻常宅院能比的,那大门厚实得跟城门似的!房主这已经是折了一半价了!”
小桃摇头道:“这县城里,谁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怕是难卖。”
中人只得尴尬地笑了笑。
小桃仿佛不经意地问:“若房主实在急着出手,最低能多少?”
中人闻言,认真打量起小桃:难道这位夫人真能拿出几千两银子?能有这财力的人,会不知道京城的消息?
小桃平静地补充道:“我家有南边的亲戚,想找个大地方,带些工匠过来教人织粗布。”
中人心里盘算:富贵险中求啊!看来这位夫人是瞅准了辽东衣料短缺的机会。他堆起笑容:“宅子离得不远,要不小的这就领夫人去瞧瞧?”
中人又试探道:“夫人要不要多叫位懂行的帮您参谋参谋?”言下之意是希望她能把真正能做主的叫来。
小桃定定地看了他一眼:“这种天气出门,您觉得我是来闲逛的么?”
中人忙不迭告罪:“是小的多嘴了!夫人请,这就带您去。”
出了牙行,明双立刻跑去跟张二哥(桂枝男人)说明了夫人的打算,让他安排十个人手暗中跟着护卫。
一行人很快到了城外那座大宅。只见朱漆大门背靠苍翠青山,门前玉带般的溪流环抱碧水,占尽一方风水灵秀,果然气象恢宏。
中人上前恭敬叩门。守门仆人开了条缝,瞥见中人,又狐疑地打量着小桃奇特的装扮。中人忙躬身道:“劳烦通禀洪二爷,小的县城牙行的,带了位夫人来看宅子。”
仆人并未立刻去通传,目光在小桃身上逡巡。小桃无奈,只得轻轻提起披风一角,露出里面珍贵的狼皮内衬。
守门仆人这才道:“稍等。”招手唤来另一个仆人进去通报管家,却仍没请他们进门。
管家洪二爷匆匆赶来,见到小桃的装束,不满地瞪了中人一眼。小桃只得再次提了提披风。管家瞟见那狼皮,神色微变,忙换上笑脸将一行人请了进去。
一进院门,五进三路的宏阔格局沿着中轴线次第铺展,飞檐斗拱,青砖黛瓦,庄重气派。正门高阔三间,黑漆金钉,兽面衔环,威严十足。转过镂刻着苍劲青松的影壁,穿过仪门,中路厅堂轩敞,庭院中假山叠石,曲廊通幽……后花园里亭台楼阁点缀其间……
小桃一行人看得眼花缭乱,只觉郡守府与这宅邸一比也逊色不少。只是屋内空空荡荡,显然名贵家具早已搬空。偌大的宅子里只剩下寥寥几个仆人,显得异常冷清。
宅子确实无可挑剔,但小桃身体尚未恢复,时间也紧迫,无法细看。
她温声开口:“洪管家,这宅子的事,您能做主么?”
洪管家再次打量了小桃一番,点了点头。
中人忙凑到管家耳边,低声将小桃“南边亲戚带工匠织布”的说辞复述了一遍。管家心中嗤笑:只怕是有命挣这钱,没命花出去!他家老爷去年一入冬就举家南迁了,他处理完这宅子也得赶紧走,晚了城门一封就麻烦了。
小桃平静道:“宅子是好,就是太大,又没铺面生利,只能住人。太贵了买下不划算,万一有事也难脱手。不如城里带铺子的实在。不过嘛……”她话锋一转,“若是价钱够便宜,我倒是可以考虑。不瞒您说,我就是冲着拾遗来的。”这话点明了她对局势心知肚明。
管家道:“夫人看过这宅子就该明白,修这样一座宅院得花多少银子。单说这院子里铺的石板,全是从红叶山开凿运来的六尺长条石,旁处可见不着!光修这院子就耗了两年半。布局还是请京城工部的人给画的图。”
小桃不为所动:“看您府上也是急着脱手。三千八百两,您找主子商量商量?若行,今儿就能去县衙过契;若不行,我就去邻县看看。”她故意透露出要去别处寻摸的意思。
中人一听急了,这大宅子还没怎么细看,几千两的买卖就要飞了?忙把洪管家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洪二爷,您家老爷都走了,辽东眼看要乱。乱起来,那些穷疯了的人最喜欢抢烧的就是这种高门大院!到时候,您这宅子还能保得住?再说了,京里那位和这边要是真对上了,成千上万的乱民趁火打劫,您这墙再高也……”
其实老爷早有交代,四千多两就能出手。洪管家故作不舍道:“没有万把两银子根本建不起来!就这围墙,一两百乱民也休想攻进来!”他顿了顿,试探道:“四千八百两。”
小桃闻言,转身对明双道:“扶我上车。”又对管家温声道:“耽搁您时间了。想来眼下别处的大宅子,价钱也好商量。”说罢作势要走。
管家连忙给中人使眼色。中人立刻堆满笑容拦住小桃:“夫人留步!您自己修这样的院子,没一两万两下不来!如今这价钱真是天大的便宜了!您看……四千六百两如何?图个吉利!”
小桃摇摇头:“里面的好家具都搬空了。四千零八十两,一口价。天寒地冻的,实在不想再扯皮了。”
管家忙道:“下人们用的床柜桌椅都还在的,不少呢!以前府上可是有百十号仆人。”
小桃轻笑一声:“那些东西值几个钱?罢了,打扰了。”明双立刻上前扶住小桃的手,准备离开。
洪管家眼见肥羊要走,心中飞快盘算,终于下了决心:“夫人请留步!就依夫人,四千零八十两!小的这就陪您去县衙办理过户!”
去县衙的路上,小桃随意问道:“宅子里备的柴火可够?”
管家答道:“夫人放心,我们这样的大宅子,备下的柴火最少够用一年。若是人不多,用上两三年都不成问题。”小桃点点头,不再言语。
到了县衙,中人熟门熟路地塞给衙役一个荷包。衙役见是熟人,二话不说就将一行人引了进去。洪管家拿出老爷加盖私印、授权他处理产业的手谕。他看了一眼小桃,似乎仍有疑虑。明双会意,从袖中取出厚厚一沓银票。管家这才彻底放心,与小桃顺利办理了过户手续。
办理过户的师爷觉得地契上买主的名字“赵娇”异常眼熟,心中一跳。他们这些衙门里的人,自然要把上峰家眷的名字记得滚瓜烂熟——这分明是郡守夫人!难怪这位夫人裹得只剩双眼,袖笼里还揣着暖手炉。可她此刻不是应该在文山县坐月子吗?怎会跑到远山县来买宅子?师爷心中惊疑不定,面上却不敢怠慢,更加恭敬地办完了手续。洪管家只当是自家老爷昔日的余威犹存,并未多想。
小桃将婆母请进屋,解释道:“娘,我这郡守夫人的铺子若都关了,外头有心人定会乱传,说不定就谣传辽东要乱了。到时候人心惶惶,水生这郡守怕是更难稳住局势。”
水生娘一听关乎儿子官位,立刻上了心,低声急问:“那可咋办?有啥法子没有?”
小桃小声道:“明儿我得亲自去趟远山县和文山县,看看灾民棚子的情况。得想法子帮水生稳住人心。边境肯定也有雪灾,水生肯定是走不开的。”
一听小桃要出门,水生娘坚决反对:“不成!你产子才半个多月,月子都没坐满,怎能出去?外头天寒地冻,寒风刺骨,落下病根可是一辈子的事!你操心孩子和铺子生意,我不拦你,可这啥灾棚之类的,那是当官的老爷们该管的事!”
小桃好言相劝:“娘,这种民生大事正是归水生管。出了乱子,上头第一个问罪的也是他。我明儿穿厚实些,裹严实了,再披上那狼皮披风。况且我是坐在马车里,风吹不着。”她不敢深说,生怕婆母知道若局势失控,匈奴和国舅联手端了宣王,他们一家也难逃厄运。
水生娘不满道:“又不是咱水生惹的祸,凭啥怪他?再说咱水生也不贪!”
小桃费了好一番口舌,水生娘才勉强松口。小桃心里还有个打算没和婆母说:她想亲自去看看棚子里那些因雪灾流离失所、无依无靠的老弱妇孺。
水生娘见儿媳执意要去,只能帮着安排。她找来宝树族里一个才生产三个多月的小娘子,明日来给小孙子喂奶。又特意从别家买了几顶崭新的、能盖住耳朵的羊皮帽子给小桃备上。
第二天,小桃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被水生娘亲自送上马车。水生娘不放心,跟着上了车,监督着小桃在肚子上放好一个暖手炉,手里再捧一个,身上又严严实实盖了床厚被子,让她斜靠着躺好,不准久坐……千叮万嘱了好一阵,才下了车。又肃着脸对春月和明双姐妹道:“你们三个好生伺候夫人,若夫人出门染了风寒,就是你们照顾不周,我定拿你们是问!”
三人连忙应道:“奴婢定当尽心!”
一行人先到了远山县。只见县衙临时搭建的救济棚在凛冽寒风中摇摇欲坠,粗布帘子勉强遮挡着寒风,却没法挡住那刺骨的冰冷。
小桃裹紧斗篷,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走进棚子。耳边充斥着灾民们低低的啜泣和压抑的咳嗽声。她示意春月掀开棚帘一角。棚内拥挤不堪,人们瑟缩在冰冷的草席上,有的抱着房屋垮塌砸伤的肢体痛苦呻吟。角落里,一个约莫四五岁、衣衫单薄的小女孩跪坐在湿冷的草席上,正一下下推着席上一动不动的妇人,妇人身上只盖了件薄衣。
“娘……娘醒醒……”小女孩的声音细若蚊蚋,冻得发紫的小手徒劳地推着,“棚子里有粥了……你喝一口……”
小桃心头一紧,快步上前蹲下身,伸手探向妇人的颈侧——脉搏早已停止,皮肤冷硬如冰。她闭了闭眼,强忍心酸,轻轻握住小女孩冰凉的小手,温声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抬起泪痕斑驳的小脸,怯生生地道:“我叫小花……我娘睡着了,她……”小花已经见过衙役把不动的人抬走,棚里人都说那是死了。她很怕娘也被抬走。
小桃喉间发涩:“小花乖,你娘……确实睡着了,让她好好睡吧。你家其他人呢?”
“我爹爹在军营里去了……家里没有其他人了……娘说祖父母在来辽东路上就没了……”小花怔怔地看着小桃,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娘她不会醒了是不是?也要被抬走了?爹爹不能回家,我连娘也没有了……”
这撕心裂肺的哭声像刀子一样扎进小桃的心口。她将小花紧紧搂进怀里,抬头环视四周——灾民们眼中一片麻木的绝望,有人低声咒骂县衙救济不力,要活活冻死他们;有人茫然地望着飘雪的天空,仿佛在等待死亡降临。小桃瞥了眼灾民手中的粥碗,其实粥还算稠。问题在于棚子太过寒冷,又没有热炕和足够的厚被御寒。
再这样下去,恐慌和绝望会像瘟疫般蔓延。
她抱着小花退出棚子,将孩子交给明双暂时照看,悄声问张二哥(桂枝男人):“这样的灾民棚子,一共有几个?”
张二哥小声道:“三个。”
小桃心中估算,一个棚子挤了四五百人,三个棚子岂非一千多人?她带着明双姐妹回到马车上,脱掉外面沾了寒气的粗布罩衫,沉思片刻,决定先去县城牙行。张二哥在县城熟人多,不宜露面,以免暴露她的身份。
这种雪灾天,牙行里冷冷清清,几个中人正围着火炉喝茶,闲嗑着最近的流言,忧心忡忡地谈论辽东局势。忽见一个裹得只剩一双眼睛的年轻娘子,带着四个随从进来,中人连忙起身,热情又疑惑地问道:“夫人大驾光临,小的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
小桃温声道:“可有合适的大宅子出售?”
中人心中暗喜:来了位阔绰的主顾!忙不迭地将城东到城西所有稍大些的宅子册子都捧了出来,挨个热情推荐。他试图从这位夫人眼中看出些端倪,却只看到一双美丽而沉静的眼眸。
小桃翻着册子,状似随意道:“没想到这县城倒有不少人家急着出手大宅子。”
牙行中人心里也纳闷,县城里的富户他们都有数,这位夫人看着眼生。一开口就要买大宅,实在摸不清来路。他笑着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自打去年入冬起,卖铺子和宅子的就多了两成不止。”
小桃故作疑惑:“哦?这冰天雪地的,也有人急着出手产业?”
中人打着哈哈敷衍道:“这个……咱也不明白这些房主咋想的?”他可不敢实说,生怕把这位可能的买主吓跑。
小桃心里已然明了:拥有大宅子的非富即贵,定是探听到了京城对宣王的风声,只是不敢明言,怕惹祸上身。
中人试探着问:“不知夫人中意哪边的宅子?”
小桃问道:“都是什么价?”
中人指着册子上一处城东的二进院子道:“您看这个,院子大,自带水井,房子修得也好,只要四百三十两。往年没五百五六十两可拿不下来!前面还带个大铺面。”
小桃淡淡一笑:“看来这些宅子,挂了有段日子了吧?”
中人讪讪道:“等天暖了,看宅子的人自然就多了。”他忙又指向城西一处:“这个二进大宅子,格局大小跟刚才那个差不多,建得一样好,只要三百二十两,就是在城西。也一样带大铺子。夫人想先看看哪边的?”
小桃目光随意扫过,指着一处问道:“这里怎的还有个这么大的庄子?”
中人眼睛一亮,忙介绍道:“夫人好眼力!这是一家乡绅的庄子,就在城外十里地。占地一百亩,光屋舍就有九十六间!水井也大,围墙足有一丈半高。门前地形半环抱庄子,正是风水上难得的‘金带缠腰’宝地!这可是以前一位致仕回乡的三品大员建的,等闲难得一见!”
小桃心里咯噔一下:这印证了她的猜测,辽东消息灵通的富贵人家,不是已经跑了,就是在准备跑路。
她面上不动声色,温声道:“这般气派,怕不是一般人能消受的,得多少银子?”
中人伸出五个手指。小桃故作惊讶:“这么贵?”
中人赔笑道:“夫人,这高房大屋,可不是寻常宅院能比的,那大门厚实得跟城门似的!房主这已经是折了一半价了!”
小桃摇头道:“这县城里,谁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怕是难卖。”
中人只得尴尬地笑了笑。
小桃仿佛不经意地问:“若房主实在急着出手,最低能多少?”
中人闻言,认真打量起小桃:难道这位夫人真能拿出几千两银子?能有这财力的人,会不知道京城的消息?
小桃平静地补充道:“我家有南边的亲戚,想找个大地方,带些工匠过来教人织粗布。”
中人心里盘算:富贵险中求啊!看来这位夫人是瞅准了辽东衣料短缺的机会。他堆起笑容:“宅子离得不远,要不小的这就领夫人去瞧瞧?”
中人又试探道:“夫人要不要多叫位懂行的帮您参谋参谋?”言下之意是希望她能把真正能做主的叫来。
小桃定定地看了他一眼:“这种天气出门,您觉得我是来闲逛的么?”
中人忙不迭告罪:“是小的多嘴了!夫人请,这就带您去。”
出了牙行,明双立刻跑去跟张二哥(桂枝男人)说明了夫人的打算,让他安排十个人手暗中跟着护卫。
一行人很快到了城外那座大宅。只见朱漆大门背靠苍翠青山,门前玉带般的溪流环抱碧水,占尽一方风水灵秀,果然气象恢宏。
中人上前恭敬叩门。守门仆人开了条缝,瞥见中人,又狐疑地打量着小桃奇特的装扮。中人忙躬身道:“劳烦通禀洪二爷,小的县城牙行的,带了位夫人来看宅子。”
仆人并未立刻去通传,目光在小桃身上逡巡。小桃无奈,只得轻轻提起披风一角,露出里面珍贵的狼皮内衬。
守门仆人这才道:“稍等。”招手唤来另一个仆人进去通报管家,却仍没请他们进门。
管家洪二爷匆匆赶来,见到小桃的装束,不满地瞪了中人一眼。小桃只得再次提了提披风。管家瞟见那狼皮,神色微变,忙换上笑脸将一行人请了进去。
一进院门,五进三路的宏阔格局沿着中轴线次第铺展,飞檐斗拱,青砖黛瓦,庄重气派。正门高阔三间,黑漆金钉,兽面衔环,威严十足。转过镂刻着苍劲青松的影壁,穿过仪门,中路厅堂轩敞,庭院中假山叠石,曲廊通幽……后花园里亭台楼阁点缀其间……
小桃一行人看得眼花缭乱,只觉郡守府与这宅邸一比也逊色不少。只是屋内空空荡荡,显然名贵家具早已搬空。偌大的宅子里只剩下寥寥几个仆人,显得异常冷清。
宅子确实无可挑剔,但小桃身体尚未恢复,时间也紧迫,无法细看。
她温声开口:“洪管家,这宅子的事,您能做主么?”
洪管家再次打量了小桃一番,点了点头。
中人忙凑到管家耳边,低声将小桃“南边亲戚带工匠织布”的说辞复述了一遍。管家心中嗤笑:只怕是有命挣这钱,没命花出去!他家老爷去年一入冬就举家南迁了,他处理完这宅子也得赶紧走,晚了城门一封就麻烦了。
小桃平静道:“宅子是好,就是太大,又没铺面生利,只能住人。太贵了买下不划算,万一有事也难脱手。不如城里带铺子的实在。不过嘛……”她话锋一转,“若是价钱够便宜,我倒是可以考虑。不瞒您说,我就是冲着拾遗来的。”这话点明了她对局势心知肚明。
管家道:“夫人看过这宅子就该明白,修这样一座宅院得花多少银子。单说这院子里铺的石板,全是从红叶山开凿运来的六尺长条石,旁处可见不着!光修这院子就耗了两年半。布局还是请京城工部的人给画的图。”
小桃不为所动:“看您府上也是急着脱手。三千八百两,您找主子商量商量?若行,今儿就能去县衙过契;若不行,我就去邻县看看。”她故意透露出要去别处寻摸的意思。
中人一听急了,这大宅子还没怎么细看,几千两的买卖就要飞了?忙把洪管家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洪二爷,您家老爷都走了,辽东眼看要乱。乱起来,那些穷疯了的人最喜欢抢烧的就是这种高门大院!到时候,您这宅子还能保得住?再说了,京里那位和这边要是真对上了,成千上万的乱民趁火打劫,您这墙再高也……”
其实老爷早有交代,四千多两就能出手。洪管家故作不舍道:“没有万把两银子根本建不起来!就这围墙,一两百乱民也休想攻进来!”他顿了顿,试探道:“四千八百两。”
小桃闻言,转身对明双道:“扶我上车。”又对管家温声道:“耽搁您时间了。想来眼下别处的大宅子,价钱也好商量。”说罢作势要走。
管家连忙给中人使眼色。中人立刻堆满笑容拦住小桃:“夫人留步!您自己修这样的院子,没一两万两下不来!如今这价钱真是天大的便宜了!您看……四千六百两如何?图个吉利!”
小桃摇摇头:“里面的好家具都搬空了。四千零八十两,一口价。天寒地冻的,实在不想再扯皮了。”
管家忙道:“下人们用的床柜桌椅都还在的,不少呢!以前府上可是有百十号仆人。”
小桃轻笑一声:“那些东西值几个钱?罢了,打扰了。”明双立刻上前扶住小桃的手,准备离开。
洪管家眼见肥羊要走,心中飞快盘算,终于下了决心:“夫人请留步!就依夫人,四千零八十两!小的这就陪您去县衙办理过户!”
去县衙的路上,小桃随意问道:“宅子里备的柴火可够?”
管家答道:“夫人放心,我们这样的大宅子,备下的柴火最少够用一年。若是人不多,用上两三年都不成问题。”小桃点点头,不再言语。
到了县衙,中人熟门熟路地塞给衙役一个荷包。衙役见是熟人,二话不说就将一行人引了进去。洪管家拿出老爷加盖私印、授权他处理产业的手谕。他看了一眼小桃,似乎仍有疑虑。明双会意,从袖中取出厚厚一沓银票。管家这才彻底放心,与小桃顺利办理了过户手续。
办理过户的师爷觉得地契上买主的名字“赵娇”异常眼熟,心中一跳。他们这些衙门里的人,自然要把上峰家眷的名字记得滚瓜烂熟——这分明是郡守夫人!难怪这位夫人裹得只剩双眼,袖笼里还揣着暖手炉。可她此刻不是应该在文山县坐月子吗?怎会跑到远山县来买宅子?师爷心中惊疑不定,面上却不敢怠慢,更加恭敬地办完了手续。洪管家只当是自家老爷昔日的余威犹存,并未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