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 > 第248章 酸涩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 第248章 酸涩

    云湛听说要让他和二姐去白月湾,缠着三丫道:“娘,我不想和二姐去白月湾。”

    三丫温声哄道:“那里是我们家呀,你和二姐这么多年都没回去过,以后连自己家在哪儿都不知道了。”

    云湛把头埋进三丫怀里:“那大姐和大哥为啥不一起回?”

    三丫抱起小儿子,温声道:“大姐现在得在家绣嫁妆,大哥要去书院读书。”她不能告诉小儿,炤炤和云谨如今是众人焦点。城门关闭,城里人心惶惶,炤炤和云谨不能走。

    云湛听了,还是不情愿,嘟囔着:“那我和二姐去了白月湾,想娘了怎么办?”

    三丫压下心底忧虑,轻轻刮了刮儿子的鼻子:“咱们家离白月湾又不远,过些日子娘就去看你们。二姐会照顾好你的。昊良也在那儿呢,他祖母等天暖和了就会去钓鱼,可有意思了!你看婉宁姐姐是不是一有空就回白月湾?”

    云湛歪着头想了想:“那白月湾鱼多吗?娘能不能让谢祖母钓鱼时带上我和二姐?”

    三丫笑道:“当然能。”好不容易哄好了小儿子,让丫鬟带下去。怀庆也一脸凝重,好在有两个儿子,万一城破,小桃带着孩子们在深山里总能找到藏身之处。

    怀庆低声对三丫道:“给晨熙的衣服里缝些银票,再带件棉袄,棉袄里缝几根金簪子。”三丫点头,明白这是做最坏的打算。夜里,她仔细地将银票缝进晨熙的衣服夹层,又把金簪子藏进棉袄里。

    第二日,三丫把晨熙和云湛叫到跟前,将准备好的衣物递给晨熙,轻声叮嘱:“到了白月湾,照顾好弟弟,凡事多留心。一定要听姨的话,知道吗?”

    晨熙懂事地点点头,牵过云湛的手。想到能去钓鱼,云湛倒是一脸兴奋。

    一家人将姐弟俩送到水生家。敏月看到千户家的云湛和晨熙也随谢婶子去白月湾,担忧地看了眼景宇。景宇安抚地拍拍她的手,低声道:“只是多做点准备。你去白月湾安心养胎便是。”

    水生娘想着马上能回白月湾,满面笑容,拉着三丫的手道:“三丫,怀庆,你们放心,我会照看好晨熙和云湛这俩孩子。再说她们有丫鬟伺候,不用太担心。”

    三丫感激地点头,眼眶微红:“那就有劳谢婶子了。孩子若有不懂事的地方,您尽管管教。”

    “嗐!瞧你们瞎担心,白月湾多好的地方,愁啥?等收了粮我们就回来了。”见大家神情凝重,周叔果断催促:“又不是见不着了,快走吧!”招呼众人上车。

    晨熙抱着云湛坐在自家马车里,不时透过车窗向家人挥手。她已不小,明白这是爹娘担忧边境城破。马车缓缓启动,三丫和怀庆站在原地,望着远去的车影,心中沉甸甸的。

    暮春三月的白月湾,山野间新绿遍染。婉宁掀开车帘,深吸一口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脸上绽开笑容:“祖母,我们到了!”

    水生娘探头望去,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田垄整齐。老村口河岸边的柳树,枝头已抽出嫩绿的新芽。她兴奋道:“可不是,总算回来了!”

    车队缓缓驶入村中,引得不少下地的老村人驻足观望。车停下,婉宁跳下车,笑眯眯地朝狗蛋喊道:“叔,你们这就种上啦?我们也是回来种地的。”

    狗蛋笑呵呵道:“等我们种完了,到时候帮你插秧。”

    婉宁笑道:“今春暖得晚,得抓紧时间耕田插秧呢。”边说边从包袱里掏出糖块,分给躲在狗蛋叔裤腿后怯生生的两个儿子。分完后,又挨个给老村的孩子分了一小块。老村人纷纷在水生娘面前夸赞:“谢老夫人,您看您孙女,半点瞧不起我们这些泥腿子的意思都没有。”

    水生娘听得心花怒放,脸上笑开了花:“嗐,这孩子就是心善……”婉宁一看,生怕祖母夸起来没完,忙笑道:“我们都是一个村的,我有糖就惦记着分给大家。去年造田,还不是多亏了叔伯婶子们帮忙。”

    一个和婉宁差不多大的孩子跑到她面前:“大小姐,今年你家秧苗能分给我家几棵吗?我也想尝尝大米饭。”

    老村人一下竖起了耳朵。婉宁怔了下,笑道:“叫啥大小姐,叫我婉宁就行。都是一个村的,想吃大米饭,等秧苗插进田里,我们全村人好好吃一顿大米饭!”

    老村人越发恭维水生娘:“哎呦,老夫人,要不说您有福气呢!孙女能在咱们辽东种出稻子,人有本事又心善,怕不是菩萨座下的仙童来投的胎……”水生娘听得眉开眼笑。

    车上的云湛等得不耐烦了,问昊良:“昊良哥,啥时候回家啊?你祖母和大姐咋说起话来没完了?我只想跟谢祖母去钓鱼。”

    晨熙尴尬地拍拍小弟的手:“耐心点,谢祖母快上车了。”

    昊良从布帕包里掰了一块松子糖给云湛:“慢慢等着吧。只要有人夸我姐,没小半个时辰,我祖母是不会走的。你看,还有好多人排队等着夸呢!”说着又掰了块给晨熙。想到什么,又拿了块大的递给敏月:“周婶婶,给你松子糖,让肚子里的小弟弟甜甜嘴,再等等我祖母。”

    敏月憋笑接过,撩开车帘缝,看着婉宁与老村人相处,半点看不出郡守大小姐的架子。半柱香功夫下来,就见老村人都拍着胸脯保证:“老夫人,您放心,晚不了!我们把地种完就去给大小姐家耕田,咱们老村新村几百口子人,十几天就插完了!”山菊看了眼自家小姐,心道别说郡守夫人,就是这位大小姐也是个人精。

    婉宁看寒暄得差不多了,扯扯祖母袖子:“祖母,我们回吧,叔伯婶子们还要忙地里的活呢。”

    云湛看着昊良:“幸好老村人夸完你姐了,我早想尿尿了。”

    昊良像看傻子似的看他:“我娘说憋尿不好。你为啥不下车,随便找棵树根尿了就是。”

    云湛摇头认真道:“我要回家在茅房尿。外面尿,屁股冷。”

    昊良咬了口糖,随口道:“那是冬天才屁股冷。这天都暖和了,外面尿也不冷。不过你还是回家尿茅房里吧,我姐说尿兑水浇菜长得好。”

    云湛看着他姐,难过道:“二姐,我们吃的菜真是尿水浇的?那我以后不吃菜了,只吃肉!”

    昊良不以为意:“我姐说了,反正一浇水、一下雨,尿水就进土里了。我们肚子里装着屎尿,有啥可嫌弃的?”

    敏月噗嗤一声笑出来,心里期盼自己也能生个像云湛和昊良这样康健的孩子。

    上了白月湾新村的坡,水生娘道:“敏月,晨熙,你们都下车看看,这才是你们的根。”

    敏月扶着腰下车,山菊忙搀住:“少奶奶小心。”敏月望去,远处青山新绿,山脚下的白月湾水边也一片生机盎然。远处田垄间,农人正平整着黑土地。湾水映着天光,一阵微风吹皱湖面,阳光一照闪闪发亮。近处,一排排新建的青砖大院整齐气派,黑瓦白墙,檐角飞翘。她忍不住感叹:“山菊,这地方真美。”

    山菊惊呼:“少奶奶,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敏月佩服地低语:“房子都是郡守夫人张罗修的,没想到她这般有本事。”

    水生娘兴奋道:“走,先回家吃饭,改天再出来好好转转。”

    进了院子,婉宁先去马棚喂她的母马。昊良像个小尾巴跟着:“姐,明天能带我骑马吗?我也想学!”

    婉宁笑着捏捏他的脸蛋:“等你再长高点,现在腿够不着马镫呢。”安顿好马匹,婉宁站在后院眺望。远处山峦起伏,近处田野如棋盘铺展,暮色中农人仍在忙碌。她对一旁的晨熙道:“晨熙姐,你们白月湾也有三百来亩地了。周婶婶,今儿路过老村,老村边你家还有两千亩地,都是老村人种着。你们想看地,改天我带你们去。”

    晨熙和敏月只是笑笑,她们又不会种地,看了也看不出门道。

    婉宁一看她们神情,心里明了,笑道:“不看也没关系,都是一个村的交给村里人种放心。”

    看着敏月的大肚子,水生娘关切道:“敏月,坐了一天车累了吧?晚上好好歇歇,在这儿就当自己家。”

    敏月轻声道:“多谢谢婶子关心,不太累。”其实浑身都不舒服。

    水生娘笑道:“知道你累了。今儿晚上给你熬了野鸡汤,喝一碗。沐浴后好好睡一觉,明儿别早起,啥时候醒啥时候吃,饭菜给你温锅里。身子哪不舒服就跟我说。”

    敏月心下感动:“我知道了,谢婶子。”

    水生娘又道:“敏月,想吃啥就说,叫人买回来。”她现在也是有钱人了。

    敏月恭敬道:“多谢谢婶子。”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婉宁就换上骑装,轻声道:“祖母,我去骑马了,和秋霜去,跑几圈就回来吃朝食。”

    水生娘翻身坐起:“昨儿咋不说?空着肚子怎么行!我去给你蒸鸡蛋羹。”

    婉宁按住要起身的祖母:“祖母,等家里朝食做好,我也就回来了。”

    水生娘挡开孙女的手:“我交代秋霜照顾好你。记得在宽敞荒地跑,别踩了人家下了种的地,知道不?”

    婉宁懂事道:“知道的,祖母。”

    母马见到她,亲热地蹭她的手心。

    “乖,今天带你去白月湾跑跑。”婉宁轻抚马鬃,熟练地备好鞍具,牵马出院。

    秋霜也牵了马:“大小姐,这就出门?您别跑太快,我在一旁跟着。”

    婉宁小声道:“就在村外荒地骑一会儿,朝食时就回。”

    一出院门,婉宁翻身上马,轻夹马腹,小跑在村道上。薄雾晨光中,一人一马穿过村庄,来到村外开阔的荒地。

    婉宁看了眼身旁的秋霜,有她在,胆子也大了些。“驾!”她放松缰绳,母马立刻加速。风在耳边呼啸,长发在脑后飞扬。暖春的风拂面而来,畅快极了。在空地跑了好几圈,才和秋霜一同回家。

    回到家中,水生娘已在张罗吃食,皱眉道:“一大早就骑马,也不怕着凉!快洗手吃饭。”

    晨熙惊讶道:“婉宁妹妹,你这么小就会骑马了?”

    婉宁笑道:“勉强能骑着走,崇仁哥教的。”

    晨熙惊讶地看了一眼婉宁。裴二哥在军营,哪来的时间教她?试探着问:“婉宁妹妹,你跟裴二哥学了多久?”

    婉宁道:“半个多月吧。”

    “你天天跟着他学?”

    “嗯,等他下值了教我。”

    晨熙垂了眼帘。裴二哥当值一天,还能教婉宁妹妹骑马。自己比婉宁妹妹大这么多,裴二哥却从未提过教她。瞧着天真烂漫的婉宁妹妹,心中酸涩难忍,强笑道:“婉宁妹妹你胆子真大,这么小就敢骑。”

    婉宁笑道:“我骑得慢,马也温顺。”晨熙看着婉宁,心里五味杂陈,满是羡慕。

    接下来的日子,婉宁每天清晨都带着秋霜骑马出去。在无人的荒地,她不仅练习骑术,还跟着秋霜学功夫。吃过朝食就跟着祖母下地学育苗。私下对祖母道:“祖母,多育一亩地的秧苗吧。到时候有靠河岸的人家愿意改稻田的,我们送点秧苗,免得大家眼馋。”

    水生娘撇撇嘴:“行吧,到时候给帮我家干过活的分一分。咱们这也得费不少种子呢。”

    三月底,婉宁忙地里活时,也带着一群孤儿到后山拾柴火。孤儿们胆怯又好奇地看着郡守大小姐,原来大小姐也会拾柴。婉宁笑道:“我爹娘祖母以前也是逃荒来的辽东,后来日子才好起来。我祖母会种地,我就跟着下地。”几个大点的孤儿听懂了,连大小姐都要拾柴下地,他们更该学着自力更生。

    三月二十八的晚上,婉宁安排厨娘给孤儿们焖了白米饭,做了红烧肉。她陪着孤儿们吃了顿饭,鼓励他们好好学本事。孤儿们都很感动。春月明日就会来接他们去远山县挂牌的育婴堂,他们也能有个安心的落脚处了。等娘忙完育婴堂安置孤儿,很快也会带着小弟弟回到白月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