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余世蓉华 > 第178章 邵母到来

余世蓉华 第178章 邵母到来

    一行人来到家里。

    少华带护卫去安置马车,拓跋于荣陪邵母喝茶,海棠和宋嬷嬷去隔壁房屋安放行李。

    邵母道:“我记得隔壁房屋,原先是玉蓉她弟弟住?”

    “是的。”拓跋于荣道:“不过现在腾出来,她弟弟到老房子那边住。”

    邵母是第二次来岩脚村,知道之前什么样。

    她道:“老房子不是住着那几个女的吗?”

    “腾出来了。玉蓉把老房子腾出来还给刘氏。”

    “还给刘氏?”

    拓跋于荣道:“正经玉蓉的房屋就这间,老房子是刘氏的。之前因为人多不够住,所以借用刘氏的房子。”

    邵母问:“我听华儿说,刘氏想与他俩划清界限?”

    拓跋于荣点头:“是,刘氏知道少华的身份后,有些害怕。”

    “害怕?”邵母嗤笑,鄙夷刘氏没见过世面。不过想想,刘氏的害怕其实是由她引起的。是她吓唬刘氏,说少华会连累到他们。

    邵母的初衷,只是想让刘氏放少华离开,因为她看到儿子在这个家里的重要性。这个家全靠华儿撑着。可是没想到,刘氏却选择与他俩一刀两断。

    邵母道:“荣公子,老身有个不情之请,想跟你借二千两银子。回京后还你。”

    拓跋于荣一听,猜到二千两做什么用,答应道:“没问题。”

    两人聊着,徐蓉和刘氏从老房子那边过来。因为杨月灵看到邵母来了,去告知他俩。

    “母亲。”徐蓉进门蹲身行礼,因为已经显怀,她下蹲的姿势有些不一样。

    邵母对她招招手:“以后都不必行礼,过来坐。”

    一旁的刘氏喊了声“亲家”,杨月灵喊了声“姻母”。

    邵母和颜悦色,招呼她俩坐。

    杨月灵歉笑道:“今早出门,不知道姻母也要来岩脚村,所以……呵呵。”她有些尴尬,因为邵母就住在她的百味楼里。

    邵母淡笑:“无妨,我们自己有马车。”

    这时海棠和宋嬷嬷安放好行李过来,见屋里众人,行了一礼,然后站到邵母身侧。

    邵母介绍:“这位是少华妻子徐玉蓉, 这位是她母亲。”

    今日未见之前,海棠和宋嬷嬷猜想过:四公子喜欢的人长什么样?

    今日一见,眼前女人容貌平平,皮肤粗糙,还有些黝黑,与邵家庄子上的村姑没什么区别。两人忽地心疼四公子。这样的女人搁在以前,四公子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邵母又向众人介绍:“这个是海棠,伺候我好多年了。这位是宋嬷嬷,我们府中的女医。”

    徐蓉打量二人。从穿着打扮、气质上,如果不介绍,或许会以为海棠是邵母的女儿,宋嬷嬷是邵母的妹妹——因为她俩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来的。不过之前少华说过,他母亲带了两名仆人,所以徐蓉知道她俩的身份。

    邵母道:“你们这里离县城远,而且就算在县城,估计也没有合适的大夫。宋嬷嬷师从太医院首,原先是宫中女医,后来到我们府里,医断诊治数十年,这次我特意将她带来,是想让她留在这里照看玉蓉,直至玉蓉生产。”

    听到“宫中女医”,刘氏、杨月灵都惊了一下:宫中,皇宫呀!那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得去的地方。而且她还不是在皇宫做宫女,而是在皇宫里做大夫。

    闻言,刘氏、杨月灵对宋嬷嬷肃然起敬。

    徐蓉也暗暗惊讶:少华母亲居然给她安排位家庭大夫,而且这位大夫还大有来历。

    徐蓉诚心感激:“多谢母亲!”她感受到少华母亲的关心和重视。

    邵母道:“现在就让宋嬷嬷给你看看。看你和胎儿是否健康。”

    “好。”徐蓉很配合。

    宋嬷嬷请徐蓉躺到床上。

    拓跋于荣见她们要看医,说道:“你们聊着,我出去了。”

    女人看医,他在屋里不合适。

    邵母点头,然后随拓跋于荣一块出去。

    走了几步,四下无人,邵母道:“荣公子,你能不能尽快将银子送来?”

    拓跋于荣点头:“可以,我让他们明天就送来。”

    一般大额银钱来往,他们会使用银票,不过邵母想要现银。“荣顺号”除了商贸生意,还有一项业务:钱庄。所以县城荣顺号备有大量现银。

    这里要补充一个古代银票、钱庄的知识:

    古代银票并不像现代人民币一样,能通兑通用。严格来讲,“银票”更像“存折”,只不过它不记名,能自由更换持有者。当然,也有记名的银票,不过这种一般是点对点、定向兑取。

    银票的起源,来自于古代贸易长途跋涉,为了路上银钱的安全(携带大量现银不安全),于是出现了“兑票”。例如:A君要带一千两银子从京城到江州进货,为了安全,他在京城荣顺号存入一千两现银,荣顺号给他开具一千两的“兑票”,等他到了江州,在江州荣顺号兑换支取一千两现银。(注意:实际上他兑换不了一千两现银,大概会扣掉3%-15%的“服务费”。这笔费用的高低,主要看是哪家商号发行的,每家收费不一样)

    古代银票的一个特点:是只能到对应的票号或钱庄兑换,比如你在荣顺号存的,就只能到荣顺号兑换。当然,这种银票叫做“商票”,即商号发行的银票。另外还有一种银票,叫做“官票”,即官府发行的银票。官府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官票基本上全国通行。而商票,就看这家商号开到哪儿,在当地有没有经营网点。比如“荣顺号”现在开到了重阳县,那么也就意味着,京城荣顺号的银票,在重阳县也可以兑换。

    拓跋于荣去命人取银子。此时少华安置好马车,正好过来。

    邵母跟他讲了借银子的事,然后两人一起进屋。

    屋里,宋嬷嬷查看了徐蓉的身体和胎儿情况。徐蓉除了体质有些热重,其它一切正常。

    待徐蓉检查完,刘氏有些想让宋嬷嬷帮忙去检查一下小红,但是,人家是皇宫里出来的女医,刘氏不敢冒然开口。

    此时工地收工,徐家准备开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