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华 第184章 忘了曾经
热门推荐:
从百草堂开始的刀客
逗比是如何修仙的
老公死后,我和小叔子he了
抢婚替嫁,我成军区大佬你哭什么
综影视之作精在线崩剧情
混血王子的奇异征程
收徒,为师真的和你天下第一好
自从下乡后,每天扶墙走
黑龙特别行动组2
望着袁婆屁颠屁颠走远。
少华问徐蓉:“她们做完午饭就走,晚饭怎么办?”
徐蓉瞅他一眼:“没了张屠夫,难道要吃连毛猪?”
其实徐蓉也不想这么快辞退她俩,但正好袁婆提出来,于是顺势而为。
另外,或许是因为徐玉福和刘氏的离开,徐蓉有种“全都走了”的感觉。
走吧走吧,全都走!明天少华也要离开。
……
袁婆回到厨房,跟家秀讲了东家让她们下午就回家去。
家秀闻言惊愕:“为什么呀?”她觉得她们没做错什么事啊。
袁婆一脸满意道:“正好,我们本来就打算要走。”
家秀拧眉:“我们走了谁来做饭?”
“管他呢!”袁婆一脸无所谓:“东家都说了,家里这么多人,还愁做顿饭吗?”
袁婆有些阴阳怪气。当发现自己可有可无,不是必须的人,其实袁婆心里有点不舒服。
家秀擦了擦手道:“我去找东家说。”
袁婆拉住她:“你要说什么?我之前跟东家说,让她给厨房增加个人手,结果她让我们回家去!”
“呵!”袁婆冷笑一声:“回去就回去,她有本事她自己来做饭。”
不得不说,袁婆有点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们虽然做几十人的饭食,但徐蓉帮她们简化难度,用更集约的方式供应,帮她们省时省力。
另外,家秀和袁婆来这之前,很多东西不会做,比如发豆芽、做豆腐,是徐蓉教会她们。可是现在,好像她俩天生就会似的。
家秀踟蹰了一下道:“娘,你忘了我是典当的了?就这么回去……”她不知道当票的事该如何处理。
袁婆压低声音、贼兮兮道:“她让我们走我们就走。她都没提,你也别提。”
家秀拧眉,不提这事就能过去?
袁婆又道:“小红都走了!我问过小红,她说她的卖身契在甜香手里。甜香人在京城,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袁婆说着朝徐蓉的房屋方向望了一眼,道:“就算要论典当的事,也是去找甜香。你跟她说不着,当票又不在她手上。”
家秀深深皱眉,这事的确是个三角关系。
袁婆将锅里的东西煮上,说道:“我去找高儿,跟他商量一下,下午我们怎么走。”
从岩脚村到大溪村有四五十里,她俩带着孩子,还要带走她们的生活杂物,路上有些不方便。
……
屋里,徐蓉躺在靠椅上闭目养神。
少华问:“你是不是累了?”徐蓉现在有些容易疲惫。
她道:“不是。我是想着做点什么糕点,给你带着路上吃。”明天少华就要走了。
少华道:“不用麻烦。我们走官道,路上有客栈食宿。”
这次拓跋于荣也要一块儿去,因为他想在邵州建立个荣顺号。原本这事,他是让穆青回来时,在那边探好点,然后他再亲自去。不过正好少华去邵州,他们就一道去吧。
徐蓉道:“不管有没有食宿,我还是想做点。”
昨晚徐蓉听少华讲,他们在回龙山,每人每月有五升粮食。——这里说“粮食”,而不是说“大米”,是因为发的不一定是大米,也可能是带谷壳的稻子,或是其他粮食,比如小米、麦子。
五升,就算发的是五升大米,也就才七八斤。一个成年人,七八斤大米怎么够吃一个月?何况他们还是干体力活。
唉!想想少华在回龙山受的罪,徐蓉真心不想让他再回去。
不过这次回去,拓跋于荣、邵母几人商量好:让他去回龙山露个面,象征性的待几天,然后平常就生活在武县县城。因为严格来讲,他的流放地是武县,至于下放到武县的哪个山头、哪个农场,这事是可以商量的。
不得不说,曾经邵家对少华的流放苦难,想的太简单了,知道他去了会吃苦,但没想到会吃那么大的苦。
徐蓉从靠椅上起来,对少华道:“你去帮我拿一些面粉、鸡蛋、沙糖过来。”
少华问:“你要做什么?”
“做饼干。”
徐蓉想来想去,只有饼干容易保存,放个十几天都没问题。但是,饼干如何做?
现代的徐蓉妈妈有个朋友,喜欢做烘培,徐蓉陪她们聊天时,听到一些关于烘培的知识。她知道最简单的小饼干做起来也不复杂,现在就试一下。
少华有些懵懂的去帮她拿面粉鸡蛋,徐蓉则进隔壁厨房,收拾一下,准备用这边的锅灶做饼干。
此时邵母闲着无事,在房屋门前踱步,见徐蓉在擦锅,走过去问:“你这是要做什么?”
徐蓉答:“做点干粮,给少华带着路上吃。”
“干粮?”邵母疑惑。他们的干粮一般就是炒麦子、烤馍馍,这些东西的保存时间长些。
邵母问:“你要做什么干粮?”
徐蓉答:“烤饼干。”
“烤饼干?”邵母没听过这种东西。不过从“烤饼”两个字,邵母猜测她要做的可能是烤馍。因为地域不同,有些东西的叫法会不一样。
邵母道:“你有身子,小心点!要做什么,叫海棠动手。”
徐蓉笑笑:“没事!”
她瞟了眼海棠,见她手指白皙娇嫩,跟大小姐的手似的。
海棠虽然是下人,但她不会做饭,或者说,她做不出花样。顶多就是煮个粥、炖个汤,这种最简单的做法。因为邵府有专门的厨子,像她这种一等大丫鬟,平常是不用洗衣做饭的,下面有二等、三等丫鬟差遣。
海棠上前,挽起袖子,准备接过徐蓉手中的抹布。
徐蓉见她胳膊也是白皙细嫩,说道:“等一下吧,一会要做什么我告诉你。”
不一会,少华端来面粉、鸡蛋、沙糖。
徐蓉拿出两只碗,将鸡蛋打在碗中,然后又分出蛋清和蛋黄。
她对少华道:“你用筷子打蛋清,一直打到它变成白色粘稠状为止。”
“变成……?”少华不太理解,蛋清再打不还是蛋清么?
海棠赶忙接过筷子:“我来!”
徐蓉想说:那个要打好久的!你细胳膊细手,恐怕没那耐力。
不过想想,她没说。
少华问徐蓉:“她们做完午饭就走,晚饭怎么办?”
徐蓉瞅他一眼:“没了张屠夫,难道要吃连毛猪?”
其实徐蓉也不想这么快辞退她俩,但正好袁婆提出来,于是顺势而为。
另外,或许是因为徐玉福和刘氏的离开,徐蓉有种“全都走了”的感觉。
走吧走吧,全都走!明天少华也要离开。
……
袁婆回到厨房,跟家秀讲了东家让她们下午就回家去。
家秀闻言惊愕:“为什么呀?”她觉得她们没做错什么事啊。
袁婆一脸满意道:“正好,我们本来就打算要走。”
家秀拧眉:“我们走了谁来做饭?”
“管他呢!”袁婆一脸无所谓:“东家都说了,家里这么多人,还愁做顿饭吗?”
袁婆有些阴阳怪气。当发现自己可有可无,不是必须的人,其实袁婆心里有点不舒服。
家秀擦了擦手道:“我去找东家说。”
袁婆拉住她:“你要说什么?我之前跟东家说,让她给厨房增加个人手,结果她让我们回家去!”
“呵!”袁婆冷笑一声:“回去就回去,她有本事她自己来做饭。”
不得不说,袁婆有点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们虽然做几十人的饭食,但徐蓉帮她们简化难度,用更集约的方式供应,帮她们省时省力。
另外,家秀和袁婆来这之前,很多东西不会做,比如发豆芽、做豆腐,是徐蓉教会她们。可是现在,好像她俩天生就会似的。
家秀踟蹰了一下道:“娘,你忘了我是典当的了?就这么回去……”她不知道当票的事该如何处理。
袁婆压低声音、贼兮兮道:“她让我们走我们就走。她都没提,你也别提。”
家秀拧眉,不提这事就能过去?
袁婆又道:“小红都走了!我问过小红,她说她的卖身契在甜香手里。甜香人在京城,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袁婆说着朝徐蓉的房屋方向望了一眼,道:“就算要论典当的事,也是去找甜香。你跟她说不着,当票又不在她手上。”
家秀深深皱眉,这事的确是个三角关系。
袁婆将锅里的东西煮上,说道:“我去找高儿,跟他商量一下,下午我们怎么走。”
从岩脚村到大溪村有四五十里,她俩带着孩子,还要带走她们的生活杂物,路上有些不方便。
……
屋里,徐蓉躺在靠椅上闭目养神。
少华问:“你是不是累了?”徐蓉现在有些容易疲惫。
她道:“不是。我是想着做点什么糕点,给你带着路上吃。”明天少华就要走了。
少华道:“不用麻烦。我们走官道,路上有客栈食宿。”
这次拓跋于荣也要一块儿去,因为他想在邵州建立个荣顺号。原本这事,他是让穆青回来时,在那边探好点,然后他再亲自去。不过正好少华去邵州,他们就一道去吧。
徐蓉道:“不管有没有食宿,我还是想做点。”
昨晚徐蓉听少华讲,他们在回龙山,每人每月有五升粮食。——这里说“粮食”,而不是说“大米”,是因为发的不一定是大米,也可能是带谷壳的稻子,或是其他粮食,比如小米、麦子。
五升,就算发的是五升大米,也就才七八斤。一个成年人,七八斤大米怎么够吃一个月?何况他们还是干体力活。
唉!想想少华在回龙山受的罪,徐蓉真心不想让他再回去。
不过这次回去,拓跋于荣、邵母几人商量好:让他去回龙山露个面,象征性的待几天,然后平常就生活在武县县城。因为严格来讲,他的流放地是武县,至于下放到武县的哪个山头、哪个农场,这事是可以商量的。
不得不说,曾经邵家对少华的流放苦难,想的太简单了,知道他去了会吃苦,但没想到会吃那么大的苦。
徐蓉从靠椅上起来,对少华道:“你去帮我拿一些面粉、鸡蛋、沙糖过来。”
少华问:“你要做什么?”
“做饼干。”
徐蓉想来想去,只有饼干容易保存,放个十几天都没问题。但是,饼干如何做?
现代的徐蓉妈妈有个朋友,喜欢做烘培,徐蓉陪她们聊天时,听到一些关于烘培的知识。她知道最简单的小饼干做起来也不复杂,现在就试一下。
少华有些懵懂的去帮她拿面粉鸡蛋,徐蓉则进隔壁厨房,收拾一下,准备用这边的锅灶做饼干。
此时邵母闲着无事,在房屋门前踱步,见徐蓉在擦锅,走过去问:“你这是要做什么?”
徐蓉答:“做点干粮,给少华带着路上吃。”
“干粮?”邵母疑惑。他们的干粮一般就是炒麦子、烤馍馍,这些东西的保存时间长些。
邵母问:“你要做什么干粮?”
徐蓉答:“烤饼干。”
“烤饼干?”邵母没听过这种东西。不过从“烤饼”两个字,邵母猜测她要做的可能是烤馍。因为地域不同,有些东西的叫法会不一样。
邵母道:“你有身子,小心点!要做什么,叫海棠动手。”
徐蓉笑笑:“没事!”
她瞟了眼海棠,见她手指白皙娇嫩,跟大小姐的手似的。
海棠虽然是下人,但她不会做饭,或者说,她做不出花样。顶多就是煮个粥、炖个汤,这种最简单的做法。因为邵府有专门的厨子,像她这种一等大丫鬟,平常是不用洗衣做饭的,下面有二等、三等丫鬟差遣。
海棠上前,挽起袖子,准备接过徐蓉手中的抹布。
徐蓉见她胳膊也是白皙细嫩,说道:“等一下吧,一会要做什么我告诉你。”
不一会,少华端来面粉、鸡蛋、沙糖。
徐蓉拿出两只碗,将鸡蛋打在碗中,然后又分出蛋清和蛋黄。
她对少华道:“你用筷子打蛋清,一直打到它变成白色粘稠状为止。”
“变成……?”少华不太理解,蛋清再打不还是蛋清么?
海棠赶忙接过筷子:“我来!”
徐蓉想说:那个要打好久的!你细胳膊细手,恐怕没那耐力。
不过想想,她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