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二流子,知青老婆打死不肯离婚 > 第218章 我就信俞泽,你们不跟上脚步的,就等着后悔吧!

我二流子,知青老婆打死不肯离婚 第218章 我就信俞泽,你们不跟上脚步的,就等着后悔吧!

    “当然有用。”空口无凭,俞泽直接拿过一个处理好的罐头给他看。

    技术指导在手上细细看了一圈这个除锈过后的罐头,再抬眼脸色意味不明。

    怪不得他们厂长之前想挖这个俞泽呢。

    人家这脑子就是灵活啊,这么多点子。

    这罐头现在哑光的,完全看不出锈迹,而且灰粒也没有。

    按这个标准去检验,肯定是没问题的。

    除了内里,罐头外俞泽设计的向阳花商标也做好了印上去。

    光看样子,就很是高级。

    解决完猪肉罐头口味的问题后,俞泽就去了村长洪学军那。

    “村长,在家呢,吃糖~”俞泽说着递上一把小白兔奶糖。

    洪学军笑呵呵道:“嗐,我一个老爷们儿,不吃这甜唧唧的玩意儿!”

    俞泽拆开糖纸就往村长嘴里送:“吃糖还分啥男女,好吃就完了!”

    软呼呼甜滋滋的糖果进了嘴,村长夸道:“怪不得这糖果在供销社老鼻子贵,贵有贵的道理啊。

    你回来好些天啦,罐头厂现在咋样?”

    “一切都挺好的,就是我想咱村的女人现在基本都能在头花厂有了伙计。

    男人们也得安排上挣钱的营生,是不是?”

    洪学军吞下奶糖,咽了口口水:“啥意思,你要给罐头厂招人?”

    俞泽伸出食指晃了晃:“不是,罐头厂不需要太多人,已经够了。

    我的意思是,养猪。”

    “养猪?

    养猪那太费粮食了。

    咱们村这个月大伙都开始学着你种果树了,还要种地,再养猪,哪有时间。”

    洪学军话里话外都是不太支持。

    “那不一样,种果树他们的是新苗,没有三年哪能结果?

    而且养猪比种地挣钱多了,换句话来说,现在不缺农民,但是缺有技术的养猪人。”

    洪学军砸吧砸吧嘴,“俞泽,你的意思是你有技术?”

    俞泽挑眉:“您还不了解我?

    我没有我会开口吗,我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

    是哦,洪学军忽然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

    俞泽问他,能不能种果树,他说俞泽是异想天开……

    好好好,看来还是得听俞泽的。

    洪学军一咬牙:“咱养!”

    给村长洗完脑,俞泽就去了公社,巧的是,今天附近几个公社的领导都在。

    春光公社的罗主任笑盈盈的对俞泽说:“俞同志,这些主任都是我喊来的,正打算一起去找你呢?”

    “找我?”俞泽反指了指自己,不是吧,他想让大家养猪的消息这么快就传出去了?

    他才刚跟村长说啊,不应该啊。

    “听说你们公社新设立了一个县粮厂的分厂,是专门生产罐头的,农村户口也能来那上班,是不是?”

    “是呀。”

    有个陌生面孔的干部插话问道:“现在应该很缺人吧?”

    之前进步公社的头花分厂,那可是招了不少人啊。

    甚至附近的公社都有去那上班的。

    手工费可观不说,福利还好。

    那元宵节的时候,,每个人都分了几两肉回去!

    “各位主任们,这个罐头分厂不像头花分厂。

    头花都是手工制作的,罐头的设备都是半自动的,不需要太多人。”

    俞泽没说的是,梁厂长都塞了一大半他的什么远方乡下亲戚,根本没啥位置。

    都是成年人了,俞泽的意思说得委婉且清楚——罐头分厂,不需要招人。

    “不过。”俞泽话锋一转,“我身为春光公社的特派员,当然是要竭尽全力为公社谋福祉的。”

    说来,他去魔都之前,才领过春光公社给的工资呢。

    旁边青松公社的主任忙道:“俞泽,咱都是向阳县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不能区别对待啊。”

    俞泽也不卖关子了:“我们罐头厂日后肯定需要很多订单,所以我觉得咱各公社的社员们可以投入到养猪产业中。”

    众主任面面相觑。

    又是刚刚那个插话的青松社主任:“养猪成本太高了。

    村里又要重新盖猪圈,还要分猪一口吃的。

    万一得个猪瘟,全赔了。”

    春光公社的罗主任笑了:“老史,你是想要无本万利的买卖啊。”

    “我手头有治猪瘟的药方,这点你们不用担心。

    我们罐头厂将来需要的猪肉非常多,咱全县的公社都可以投入到养猪中来。”

    杂交改良的猪崽最快也要五个月出栏,猪只要养出来了,不愁没人收。

    公社的食品站、供销社、副食商店、各国营厂食堂等等。

    俞泽拿出了一本手册,“这里面都是我写的养猪经验,你们谁要养猪的,准备养多少头,都能来找我唠唠~”

    有个村长道:“我……我要回去和村子里的乡亲们商量一下。

    这养猪要从集体账户划钱,就算我同意,村民们不同意也没法子啊。”

    集体账户的钱是年底统一分摊给大家的,如果拿来养猪,肯定要统计同意的人员再去支取钱购买小猪种。

    俞泽表示理解。

    这就要看村长的威信,以及村子里民众们的格局大不大,眼光长不长远了。

    除了这个村长,有几个公社的主任都是马上回绝放弃:“算了,还是老老实实的种地比较适合我们。”

    春光公社罗主任拍板:“俞泽,我们公社要养!

    回去我就通知他们。

    我就信你,你们不跟上脚步的,就等着后悔吧!”

    除了罗主任,其它几个公社也表示要养。

    向阳县十几个公社,愿意养猪的有一半。

    这一半里,每个公社想饲养的规模也不一样。

    俞泽拿出小本本,“好,我统计一下,你们也回去商量下要养多少,到时候我挨家挨户做技术指导!”

    那几个不愿意养猪的公社,心里都十分鄙夷,又不敢吭声。

    这俞泽就是销售能力强了点,又没养过猪,书上学的那些,根本做不得数。

    跟着他混,万一竹篮打水一场空,年底得被乡亲们的口水淹死。

    到时候他们就等着看罗主任等人的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