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烈士遗孀重生了 > 第422章 我这人一身反骨

烈士遗孀重生了 第422章 我这人一身反骨

    很多很多年前,志敏也这么踩在“毛毛虫”上,欢快的跟她招手,“妈,你也来玩啊。”

    只是那时候革命形势紧张,她只有那么点时间陪孩子。

    在孩子的哭声中离开了她。

    “后来志敏要去前线支援,她知道我不会答应,就偷偷的报名。可我还是知道了,我让人抹掉她的名字,她知道这件事跟我大吵一架,离开了家。”

    她的女儿还是以医护兵的身份跨过鸭绿江。

    “我的丈夫、我长子都牺牲在建国前,我的小儿子也要离开我前往新的战场,或许九死一生。”

    那时候的廖问秋,她只是自私一点点,想要留一个孩子在身边。

    可那是她的女儿呀!

    从来不畏惧战争与死亡。

    “我就是后悔,后悔跟志敏吵了一架,让她滚。”

    彼时母女二人谁都不知道,那是她们最后一次对话。

    以争吵告终。

    等她先后收到两份噩耗时,廖问秋没有哭。

    只是在一番辗转,拿到志敏生前写给她的那些信时,她的眼泪再也没能忍住。

    “孩子,你说我当初要是能好好跟她说话,志敏是不是就能回来呀?”

    可是这世上,从来没有卖后悔药的。

    她的志明,她的志敏,都回不来了。

    沈穗看着默默流泪的老母亲,轻声安慰,“或许在另一个世界,志敏她过得很好。”

    对一位老革命说这话并不合适。

    可对一位母亲而言,这样的安慰还算有点用处。

    不远处,小满忽然间停下脚步,歪头想了想,然后一路小跑冲了回来。

    “奶奶,你怎么哭了呀?”小姑娘熟练的扯了扯妈妈的胳膊,被抱在怀里走到廖问秋面前,“是眼睛里面进沙子了吗?我给你吹吹就好啦!”

    她经常给干妈吹眼睛的。

    可熟练了呢。

    廖问秋看着那天真可爱的面孔,擦去脸上的泪痕,“是风吹了眼睛,已经好啦。”

    她的志敏回不来了。

    可有那么多的孩子,不用再像志敏那样年纪轻轻就埋骨他乡。

    这不就是志敏还有千千万万的年轻战士们所期盼的吗?

    小满不知道奶奶为什么又落泪了,不过她很是小心地擦去了那些泪水。

    “奶奶不哭哦,我的糖给你吃。”

    ……

    沈穗下午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熟人。

    展红旗来干休所采访。

    “有段时间了,整理一些资料,让后人能够更多的了解那段历史。”

    党史也好、军史也罢,特意去看这些的毕竟少一些。

    通俗一点的传记又或者通俗文学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受人之托来看看你这次首都之行进展如何。”

    沈穗微怔,“您跟秦越很熟?”

    “算是一起扛过枪吧。”展红旗笑了笑,“依照秦团长的标准,我们算是朋友。”

    身份使然,秦越的异性朋友很少很少。

    有些心事也很难与人倾诉

    当然,上次碰面,他并没有跟自己倾吐心声的意思。

    不过展红旗这人向来敏锐,话题稍微一转,就把秦越的心思看了个一清二楚。

    沈穗其实对秦越也不够熟悉,并不清楚他的交友标准是什么。

    但展红旗对她而言,是故人,也是友人。

    就说起了上午的事。

    展红旗低叹了一声,“我之前采访过廖主任,她比秦团长还沉默寡言。”

    哪怕她是一个很容易与人共鸣的记者,却也没能打开廖问秋的心扉。

    “我一开始并不是很赞同秦越这么做,知道为什么吗?”

    沈穗迟疑了下,“你是觉得他是想借这件事,逼他父母答应我们的事。”

    “是的。”

    廖问秋的丈夫是秦怀江的入党介绍人,如果她肯出面保媒,这两人的婚事会顺利很多。

    哪怕秦怀江是个再强硬顽固的人,面对廖问秋总是要礼让三分。

    沈穗看向远处。

    有这种猜测也不奇怪,毕竟展红旗可不知道她与高家父女的恩怨。

    自然想不到,秦越是想借廖问秋给她多一重保护。

    当然,也如愿了。

    她不用冒名顶替谢志敏的身份。

    她是沈穗。

    廖问秋的干女儿。

    展红旗看向沈穗,“不想知道我后来为什么改变想法了吗?”

    她向来眉眼温和,尽管才思敏锐但语气、神态都很无害。

    但此刻,展红旗的眼神直白又锐利。

    “因为我发现,你好像跟你们省的那位高副省长有过节。”

    展红旗说这话时微微歪了下头,显得有些俏皮。

    之所以会有此发现,是因为展红旗看到了高华采访沈穗的那篇报道。

    采访记者的大名让展红旗隐隐想起,沈穗为何成了烈士遗孀。

    对她来说,查一下去年发生的事并不算麻烦。

    而在知道林建业就是为救高华而牺牲,秦越那古怪的认亲就变得再合情合理不过。

    “听说,最近高副省长的日子不是很好过。”展红旗笑着拍了拍沈穗的肩膀,“要是需要我帮忙,打电话给我,别人不敢做的采访,我敢。”

    副省长的家人零成本拿下几百万的货,很难登报广而告之。

    这影响太坏了,报社是不会审核通过的。

    但展红旗自有她的办法。

    沈穗重重的吐出一口气,“谢谢。”

    “客气什么。”展红旗眨眼,“我这人一身反骨,最不怕的就是惹事。”

    她也曾试着当贤妻良母,可那不适合她。

    展红旗就该去做战地记者,在炮火前线拿下第一手资料。

    以笔为刀,以墨为锋。

    那才是展红旗该做的事。

    闲聊两句,展红旗要采访的老干部已经穿戴整齐从楼上下来,军装胸前挂着各色勋章、奖章。

    活像是荣誉们开大会。

    解放军报的笔杆子当即笑着上前,“这是二级国旗勋章,余大校您是在援朝时提拔的师长?”

    三级国旗勋章授予志愿军营级干部。

    而二级国旗勋章则是授予志愿军师级干部。

    “那是,这可是我用三颗子弹换来的。”余大校嘿嘿指了指左肩,“现在还有个弹壳卡在骨头里呢。”

    展红旗眉头微蹙,“取不出来?”

    “留着呗,都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