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 第596章 天妒英才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第596章 天妒英才

    郭恪低声道:“我已暗中打点关系,请牢头一见。”

    “他受柴公恩惠,愿相助一把。”

    张建兆喜出望外,两人商议一番,悄然与牢头碰面。

    然而,刚一开口,两人便遭当头一棒。

    “元崇死了?”

    牢头低头落泪:“李将军肩颈之伤太重,血流不止。”

    “卑职本想请医者相救,奈何甲士不许,只能眼睁睁看着……”

    “什么时候?”郭恪又惊又疑,“元崇什么时候……”

    牢头低泣道:“就在一个时辰前。”

    “元崇!”张建兆跪倒在地,双拳狠狠砸向地面。

    郭恪飞快地眨眼,强忍着落泪:“劳烦你,好生安葬他。”

    “待来日,我必当重谢!”

    牢头重重颔首,借助夜色掩映,悄然离开。

    张建兆双眼通红:“早知如此,当日我拼了性命,也要带着元崇杀出大营。”

    郭恪沉声道:“元崇不能枉死!”

    “我打听过,陛下明日将过汜水,亲自攻打虎牢关。”

    “届时,你我转投明主,待来日,再为元崇报仇。”

    “好!”

    翌日,辰时。

    徐智远果然下令,在虎牢关三里外集结。

    忽有小校来报:“陛下,张、郭二位将军请战。”

    徐智远不疑有他:“让他们二人为先锋,攻破此关。”

    “陛下且慢!”曹全政劝阻,“这两人有异心,恐怕出工不出力。”

    “不如另派大将为先锋。”

    徐智远不以为意:“朕便在此盯着,他们若敢偷奸耍滑,正可治罪。”

    “是!”

    七万大军渡过汜水,浩浩荡荡压向虎牢关,在三里外停驻。

    片刻后,徐智远一声令下,张建兆、郭恪二人各领一军,奔向城门。

    然而,两人策马跑出百来步,忽然翻身下马,拱手道。

    “陛下,我二人深受恩遇,本想竭尽全力报答。”

    “然而,陛下喜爱猜忌,听人谗言,以致忠臣枉死。”

    “郑军非我等托身之处,不能再为您效力了,就此告辞!”

    话音刚落,两人重新上马,带着数十个袍泽,跑向城门。

    乍见此景,徐智远一时怔愣,等反应过来,只觉怒火攻心。

    “放肆!”

    “竟敢背叛朕!”

    “来人,立即放箭,杀了他们!”

    “是!”弓箭手忙不迭地弯弓,霎时间箭如雨下。

    只可惜,为时已晚。

    两人迅捷如风,一溜烟跑到护城河外,跪地投降。

    高楷大喜:“速开城门,放义士入关。”

    丢下这话,他匆匆下了城楼。

    崔皓劝谏道:“大王,这两人突兀来降,恐怕有诈。”

    “不如另派人前去,查验一番。”

    高楷断然否决:“两位大将来投,这可是天降喜事。”

    “怎能踌躇不前,使壮士寒心?”

    崔皓追之不及,叹道:“大王太过冒险。”

    徐晏清笑道:“崔舍人不必担忧。”

    “大王善于趋吉避凶,绝不会有恙。”

    “希望如此!”

    城门口,张建兆、郭恪跪倒在地,正忐忑不安时,忽见城门大开,高楷亲自来迎。

    “快进来!”

    “到城中一叙!”

    “是!”两人大喜过望,连忙领着袍泽入城。

    “我等拜见秦王!”

    “快请起!”高楷扶起两人,笑道,“今日两位大将来投,当真双喜临门,可喜可贺!”

    张建兆、郭恪满脸惭愧:“不敢当秦王夸赞!”

    “我等背弃旧主,实乃……”

    高楷一挥手:“我知道,你们必有苦衷。”

    “不过,你们既然投靠我,过往之事,便一概不究。”

    “从今以后,向前看,你我君臣相宜即可。”

    “谢秦王!”两人松了口气,悬着的心落下。

    高楷继续说道:“既入我麾下,自当领受官职。”

    “建兆,今授你为虎贲郎将,郭恪,你为羽林郎将,为我亲卫,执掌骑兵。”

    “谢大王!”两人喜不自胜。

    众文武颇为纳罕,大王对这两人也太过看重,竟让他们做亲卫。

    崔皓本想劝谏,却见徐晏清微微摇头:“张建兆、郭恪乃当世猛将,不能以常理待之。”

    高楷旋即问道:“我听闻,李元崇和你们情谊甚笃,他为何不来?”

    张建兆喜色褪去:“元崇他伤重不治,已然去了。”

    郭恪神色黯然:“我二人本想救出他,一同投靠大王,奈何……”

    高楷眸光一闪:“可惜了,天妒英才!”

    说话间,唐检大步来报:“大王,郑军开始攻城了。”

    高楷面色一肃:“诸将听令,严守城门,不得擅自出击。”

    夏侯敬德不解:“大王,徐智远倾巢而出,何不与他战个痛快?”

    “郑军锐气正盛,不必和他们硬碰硬。”

    “且静待时机。”

    “是……”

    城外,徐智远怒不可遏,连连催促全军压上。

    曹全政劝道:“陛下,虎牢关易守难攻,若一朝一夕可以拿下。”

    “不如分派士卒攻打,轮番休憩,以保无虞。”

    徐智远断然摇头:“虎牢关不破,大军绝不退返。”

    “胆敢怯战溃逃者,立斩无赦!”

    张建兆、郭恪临阵脱逃,无异于扇了他这个皇帝一耳光,让他颜面扫地。

    若不攻破虎牢关,斩杀贼子,怎能洗刷耻辱?

    曹全政劝说不得,只能暗暗叹息。

    这一战,从辰时打到午时,足足两个时辰,无休无止。

    但凡退却者、逃跑者,徐智远一概下令,斩首示众。

    血淋淋的人头震慑,郑军只能硬着头皮,强攻虎牢关。

    奈何,秦军守御有度,将一波又一波攻势化解,即便七万大军竭尽全力,仍然看不到丝毫破城迹象。

    到了最后,人人疲惫至极,又饿又渴,即便刀架在脖子上,也无力动弹。

    曹全政急切道:“陛下,不可催逼过甚,万一军心哗变,将大祸临头。”

    徐智远环顾四下,个个毫无斗志,无奈道:“鸣金,退兵!”

    “是!”

    令旗摇动,传讯兵卒来回叫喊。

    郑军士卒如闻天籁,一个个忙不迭地退去,过了汜水,来到河岸驻扎。

    连生火造饭也顾不得,一股脑跳入河中,饱饮一番。

    随后,人人躺在岸边,大口喘息。

    城楼上,高楷眼眸一眯:“可以出兵了!”

    “张建兆、郭恪、吴伯当?”

    “末将在!”

    “你们三人随我,率领骑兵直冲敌营。”

    “是!”

    “夏侯敬德、李光焰?”

    “末将在!”

    “你二人领步军在后,渡过汜水,打击徐智远中军。”

    “是!”

    “崔皓、王景略?”

    “臣在!”

    “诸将功劳一一记录,不得有误!”

    “是!”

    “许晋?”

    “末将在!”

    “守好虎牢关,随时接应!”

    “是!”

    高楷环顾众人,肃然道:“覆灭郑军,在此一举。”

    “望诸位戮力同心。”

    “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