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第156章
等到一大碗面片汤下肚,墙角们才突然注意到一件事。
他们手里拿着的陶碗,似乎和平时用的有点不一样?这陶面摸起来十分光滑,一点也不刮手不说,似乎陶壁也要比常用的那些更薄一些?
碗底也很不一样!
时下的陶碗碗底是没有底圈的,要再过近千年的时间,隔热的底圈才会被发明出来。
墙角们又盯着陶碗研究了许久,不约而同在心中感慨这风氏真是处处都和旁人不一样啊,怎么连个碗都是别人没有的样式。
这年代因为油水不太足的原因,所以基本人人都是干饭王。风氏虽然油水足,但个个因为体格原因都吃得多,所以她们烧制的都是大陶碗,一碗面片汤下肚后,差不多就能吃个六七分饱了。
当然六七分是对于风氏的人来说,对于墙角们来说,已经是很饱了,因为他们平时就是想吃一顿也吃不到这么多食物,胃口都被饿小了。
但尽管已经饱了,在听到还可以喝些汤后,又开始不由自主的排队。
这,这汤嘛,就是水,多喝些也没事是不是。
续汤的时候排队就很自觉了,不需要风氏督促。
等到一碗汤下肚,墙角们个个捧着肚子,感觉再喝一口水,肚子都要裂开。
时人也不咋讲究卫生,再说这做饭的地方附近还真比自家门口都干净,所以墙角们一个个往地上一摊,直接躺倒不想起来了。
这是今年开春以来他们吃的最饱的的一顿饭,重要的是吃的还不是自己的粮而是在别人家吃的。
简直太划算啦!!
寒枝看着这些因为吃饱了发饭晕而躺倒一地的人,有点庆幸的想幸亏雇工这边没养鸡,不然满地的鸡粪,这些人怕是也会直接躺在地上的。
不过地上躺不了多久,因为三月的天还是有点冷,地也很冰,很快躺倒的人又纷纷爬了起来。
爬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奔到寒枝面前,争先恐后求问:“若是我们照着你说的搬去那地方开地,是不是也能住上那样的房子,顿顿吃上这样的饭食啊?!”
寒枝想了想,面片汤肯定是没法顿顿吃的,但是粟米粥也一样嘛。
于是便点点头。
人群中多数家无恒产的平民们已经开始欣喜的盘算起自家有哪些东西可以拿走了,结果算了半天,发现除了半袋子粮食,几个用了很久,有些都裂了缝的破烂陶碗陶罐,还有一点零碎的兽皮之外,自家居然就没其他东西可拿了。
哎呀,这更应该走呀,看看这里的人,奴隶住的吃的都比他们好!
当然也还有部分对此抱持疑问的人,比如朹部落首领的老母亲,以及一些家中条件尚可的人。
(呃,枣部落旁边的部落改为朹部落,朹就是山楂...)
风氏这里的条件的确是很好,但这件事真的能这么简单就办成吗?她们一个刚出现没多久的新部落,如何保证自己说过的话都可以实现呢?她们真有那么多的粮食,来养活这么大一群人么?
而且刚开出来的生地头几年的收成可都是很少的,要连续种上几年,才能真正收上够自家吃的粮食!
他们和那些一听说有吃有住就忙不迭想要搬过来的人可不一样,那些人家中既无好熟地,也无什么壮劳力,过了今天没明天,自然乐意搬来。
可他们不是!
他们家中的田地虽然不多,可每年收上来的粮食,多添些水多加些菜,也不是不能混个肚饱。
他们只是觉得家中还是应该有点余粮,又听说风氏的农具好用,所以特意寻来想要换些回去开荒而已。
若是就这么搬走了,那自家的熟地岂不是都便宜了别人?!
万一他们离开了自己的部落搬到这里后,风氏却说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那他们要怎么办?难道要再回去求着首领原谅自己一时糊涂,能不能让他们再搬回来?
这样可不行!!不能搬!
可听那小巫医的话头,就是不搬去给她开荒,就不能得到那些好用的农具了啊,这可怎么办?
家中的地他们也想要,好用的农具,也想要啊!!
朹部落首领的老母亲一脸沉痛的向寒枝表达了她们这些人的为难。
寒枝非常理解的点点头,她懂她都懂!!这就和为什么后世的老板们都喜欢压榨中年社畜的原因一样,因为这些人身上背着房贷还要养家,但凡能忍就忍一忍,轻易不敢提离职的。
有时候手里拥有的东西越多,反而越是不敢随意挪动位置。
没啥经济压力的小年轻就不一样了,想咋办咋办,说走人就走人,所以才能整顿职场。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就是趁着春耕来之前,给这些人找些和以前一样的好地!
她看枣部落新开出来的那些地就不错啊!
枣部落本来有一部分地因为人力不足抛荒了,今年却因为有了新农具重新给开了出来。她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这些地的产出,大抵上是足够种出农具的租钱的。
她可以和枣部落的首领商量一下,要不那些地今年就给她们风氏来种,今年就不用交农具租金了。
这种事如果放在后世是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风氏对于这些平民们来说,算是一个武力充沛的强大部落,按照后世很多人的尿性,真种了那些比自己弱小的部落田地,要不了几年,这地就变成强部落的地了。
不过此时人心淳朴,远没有后世那么险恶,寒枝也不屑于贪占人家这点田地而破了自家的口碑,所以这件事还是可以做的。
只要苍同意就行。
苍同意的很快,快的寒枝不得不感慨她的唯粉实在是太给力了。
“若不是用了你们的农具,那些田地我们也没办法开出来种粮啊。”苍很实诚的说道。
完了还又补上一句:“不过那些地肥力不够,我怕你们种不出多少粮食呢。”
寒枝感觉也是,枣部落不像鱼部落和豕部落一样可以用鱼肠肥以及猪粪肥,后续虽然会盖蚯蚓池,但蚯蚓粪的产出也需要时间呀。
不过她们倒是有羊粪,但是羊粪必须堆熟,因为分解的时候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和氨气,直接接触植物根系会烧苗的。
远水救不了近火,要么直接去山里拉腐土,要么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肥沃一些的河土拉来做肥料才行。
对于这个事,寒枝心里倒是有个打算。她记得枣部落附近是有一条干枯的旧河道的。
也正是因为看到那条旧河道,所以她才有引水灌溉的自信。
明天去探查一下旧河道枯竭的原因,在重新引水之前,将旧河道疏通一遍,挖出来的河土就可以直接以板车拉去枣部落的地里肥田。
一举两得啊。
他们手里拿着的陶碗,似乎和平时用的有点不一样?这陶面摸起来十分光滑,一点也不刮手不说,似乎陶壁也要比常用的那些更薄一些?
碗底也很不一样!
时下的陶碗碗底是没有底圈的,要再过近千年的时间,隔热的底圈才会被发明出来。
墙角们又盯着陶碗研究了许久,不约而同在心中感慨这风氏真是处处都和旁人不一样啊,怎么连个碗都是别人没有的样式。
这年代因为油水不太足的原因,所以基本人人都是干饭王。风氏虽然油水足,但个个因为体格原因都吃得多,所以她们烧制的都是大陶碗,一碗面片汤下肚后,差不多就能吃个六七分饱了。
当然六七分是对于风氏的人来说,对于墙角们来说,已经是很饱了,因为他们平时就是想吃一顿也吃不到这么多食物,胃口都被饿小了。
但尽管已经饱了,在听到还可以喝些汤后,又开始不由自主的排队。
这,这汤嘛,就是水,多喝些也没事是不是。
续汤的时候排队就很自觉了,不需要风氏督促。
等到一碗汤下肚,墙角们个个捧着肚子,感觉再喝一口水,肚子都要裂开。
时人也不咋讲究卫生,再说这做饭的地方附近还真比自家门口都干净,所以墙角们一个个往地上一摊,直接躺倒不想起来了。
这是今年开春以来他们吃的最饱的的一顿饭,重要的是吃的还不是自己的粮而是在别人家吃的。
简直太划算啦!!
寒枝看着这些因为吃饱了发饭晕而躺倒一地的人,有点庆幸的想幸亏雇工这边没养鸡,不然满地的鸡粪,这些人怕是也会直接躺在地上的。
不过地上躺不了多久,因为三月的天还是有点冷,地也很冰,很快躺倒的人又纷纷爬了起来。
爬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奔到寒枝面前,争先恐后求问:“若是我们照着你说的搬去那地方开地,是不是也能住上那样的房子,顿顿吃上这样的饭食啊?!”
寒枝想了想,面片汤肯定是没法顿顿吃的,但是粟米粥也一样嘛。
于是便点点头。
人群中多数家无恒产的平民们已经开始欣喜的盘算起自家有哪些东西可以拿走了,结果算了半天,发现除了半袋子粮食,几个用了很久,有些都裂了缝的破烂陶碗陶罐,还有一点零碎的兽皮之外,自家居然就没其他东西可拿了。
哎呀,这更应该走呀,看看这里的人,奴隶住的吃的都比他们好!
当然也还有部分对此抱持疑问的人,比如朹部落首领的老母亲,以及一些家中条件尚可的人。
(呃,枣部落旁边的部落改为朹部落,朹就是山楂...)
风氏这里的条件的确是很好,但这件事真的能这么简单就办成吗?她们一个刚出现没多久的新部落,如何保证自己说过的话都可以实现呢?她们真有那么多的粮食,来养活这么大一群人么?
而且刚开出来的生地头几年的收成可都是很少的,要连续种上几年,才能真正收上够自家吃的粮食!
他们和那些一听说有吃有住就忙不迭想要搬过来的人可不一样,那些人家中既无好熟地,也无什么壮劳力,过了今天没明天,自然乐意搬来。
可他们不是!
他们家中的田地虽然不多,可每年收上来的粮食,多添些水多加些菜,也不是不能混个肚饱。
他们只是觉得家中还是应该有点余粮,又听说风氏的农具好用,所以特意寻来想要换些回去开荒而已。
若是就这么搬走了,那自家的熟地岂不是都便宜了别人?!
万一他们离开了自己的部落搬到这里后,风氏却说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那他们要怎么办?难道要再回去求着首领原谅自己一时糊涂,能不能让他们再搬回来?
这样可不行!!不能搬!
可听那小巫医的话头,就是不搬去给她开荒,就不能得到那些好用的农具了啊,这可怎么办?
家中的地他们也想要,好用的农具,也想要啊!!
朹部落首领的老母亲一脸沉痛的向寒枝表达了她们这些人的为难。
寒枝非常理解的点点头,她懂她都懂!!这就和为什么后世的老板们都喜欢压榨中年社畜的原因一样,因为这些人身上背着房贷还要养家,但凡能忍就忍一忍,轻易不敢提离职的。
有时候手里拥有的东西越多,反而越是不敢随意挪动位置。
没啥经济压力的小年轻就不一样了,想咋办咋办,说走人就走人,所以才能整顿职场。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就是趁着春耕来之前,给这些人找些和以前一样的好地!
她看枣部落新开出来的那些地就不错啊!
枣部落本来有一部分地因为人力不足抛荒了,今年却因为有了新农具重新给开了出来。她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这些地的产出,大抵上是足够种出农具的租钱的。
她可以和枣部落的首领商量一下,要不那些地今年就给她们风氏来种,今年就不用交农具租金了。
这种事如果放在后世是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风氏对于这些平民们来说,算是一个武力充沛的强大部落,按照后世很多人的尿性,真种了那些比自己弱小的部落田地,要不了几年,这地就变成强部落的地了。
不过此时人心淳朴,远没有后世那么险恶,寒枝也不屑于贪占人家这点田地而破了自家的口碑,所以这件事还是可以做的。
只要苍同意就行。
苍同意的很快,快的寒枝不得不感慨她的唯粉实在是太给力了。
“若不是用了你们的农具,那些田地我们也没办法开出来种粮啊。”苍很实诚的说道。
完了还又补上一句:“不过那些地肥力不够,我怕你们种不出多少粮食呢。”
寒枝感觉也是,枣部落不像鱼部落和豕部落一样可以用鱼肠肥以及猪粪肥,后续虽然会盖蚯蚓池,但蚯蚓粪的产出也需要时间呀。
不过她们倒是有羊粪,但是羊粪必须堆熟,因为分解的时候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和氨气,直接接触植物根系会烧苗的。
远水救不了近火,要么直接去山里拉腐土,要么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肥沃一些的河土拉来做肥料才行。
对于这个事,寒枝心里倒是有个打算。她记得枣部落附近是有一条干枯的旧河道的。
也正是因为看到那条旧河道,所以她才有引水灌溉的自信。
明天去探查一下旧河道枯竭的原因,在重新引水之前,将旧河道疏通一遍,挖出来的河土就可以直接以板车拉去枣部落的地里肥田。
一举两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