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516章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第516章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三月廿七。

    清晨。

    京城外的古道上,人流如织。

    会试后的长亭之内,亦不乏折柳送别,执手相看泪眼之人。

    其中,规模最大,最引人瞩目的,自然是苏家。

    一家二十八口,浩浩荡荡站在道旁送别,还带着不少小厮婢女。

    光是马车、轿子就列了一排,虽然很礼貌地挪去了旁边,没堵着路,但这么一大票人,着实吸睛。

    大家长苏安福站在最前头,左右两侧分别是苏兴旺、谢天恩以及苏润夫妇。

    而他们对面,则是五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其中,年纪最大的苏一忠不到十八。

    而年纪最小的苏一义只有十三岁。

    剩下的苏一信和苏大宝兄弟俩,也不过十四、五。

    出发前,谢天恩特意让他们脱下了往日的锦衣,改穿灰仆仆的麻衣,免得被人惦记上,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连苏远河准备的马车,如今也换成了一辆不起眼的骡车。

    因而,此时苏一忠五人的组合,让人一眼看去,好像长兄带着四个不懂事的弟弟,外出逃难一般。

    拄着拐杖的苏安福,面带欣慰,目含期待,但依旧难掩担忧地叮嘱道:

    “一忠,你年纪最大,出门在外要照顾好四个弟弟,遇事不要冲动,不可争强好胜。”

    “爷爷放心,一忠谨记于心。”苏一忠作揖应声。

    身为长房长子,他沉稳的性格完全继承了苏远山,从来不让人操心。

    苏安福明显对他很放心,见状,微微颔首,继续交代:

    “家里不指望你们出去这一趟,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

    “平平安安出去,平平安安回来,千万不要错过八月份国子监招生!”

    这机会来之不易,他侄媳妇费心,他们也得懂得珍惜才是。

    五人纷纷点头应下。

    之后就轮到了苏兴旺。

    他没什么废话,只道:

    “记住昨儿答应的,隔几天就捎封信回来报个平安。”

    虽然是放他们出去游学,但也不是放出去就不管了。

    说句不好听的,要是对他们的去向一无所知,万一出事,寻都不知道从何处寻起!

    苏二宝性格爽利,跟这个痛痛快快的小叔公一直很合拍。

    当下,他就拍着胸脯道:

    “三天一封信,二宝绝对忘不了!”

    之后就是谢天恩和苏润夫妇俩。

    谢天恩自是不必说,眼前全是自己养过的崽。

    如今他们一出门就是几个月,谢天恩别提多不舍了。

    只见他甩着大粉色小手绢,挨个摸过自家崽子:

    “公公把银两都给你们带够了~出门在外~该花就花~千万别省着~亏了谁都不能亏了自己~”

    “遇到危险也别怕~暗处有人保护你们~”

    “还有你们靴子里的匕首~手腕上的暗箭~该用就用~命才是最重要的~”

    “别忘了公公还在京城等你们回家呢~”

    谢天恩是真稀罕家里这几个崽儿。

    给金给银不说,出门前几天,不仅特意找徐鼎帮忙弄了暗器,还跟李氏她们一起做了几双能内嵌匕首的靴子。

    这是生怕这几个小辈跟人打架的时候,没有趁手兵刃啊!

    鉴于谢天恩太过溺爱苏家几个小辈,以至于苏一忠他们在谢天恩面前,一个比一个放松。

    苏大宝难得说起大话:

    “公公放心,大宝一定好好游学,回来就进国子监读书,来日跟小叔一样读出名堂,定让公公脸上有光!”

    苏二宝更是无所顾忌:

    “公公,此一去,二宝沿路行侠仗义,所过之处,必定打出谢二宝的名号!”

    正如苏润所说,他得罪人太多,光是范兴文一案,牵连的地方官就不少。

    要是小辈们游学时不小心爆了身份,再遇到哪个怀恨在心的家伙,给苏家来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那可就糟了。

    因此,他们出门游学不仅没用大名,甚至连姓氏都主动提出要用谢姓。

    这可给谢天恩乐的好几日都合不拢嘴。

    至于路引和假户籍?

    那自然是司彦去找他未来岳父大人弄的。

    就为这事,苏润还专门跟他大舅子知会了一声。

    等谢天恩挨个摸完自家崽,该交代的也交代完了。

    苏润被抢话,又不想车轱辘话翻来覆去的说,便看了眼不远处乔装打扮的十多名好手,然后道:

    “在外头遇到事情,没有长辈在旁提点,你们要先自己商量,解决问题。”

    “若是实在商量不出来,就发信号找随行保护你们的人。”

    赵婉没有说什么,而是从衣袖中拿出一枚带着金络子,又雕刻龙凤呈祥图样的玉佩,递了过去:

    “此乃皇室信物,虽无调动地方之权,但一般人见了,不敢动你们。”

    “必要时,可以凭此物,前往官府求助。”

    这就相当于给了块免死金牌。

    苏一忠不知道该不该接,苏安福同样犹豫:

    “这……”合适吗?

    赵婉温柔一笑:

    “拿着吧,有备无患!回京了再还给叔母便是。”

    话说到这份上,苏安福只好对苏一忠点头,让他接过。

    赵婉开了送东西的头,剩下的自然忍不住。

    只见苏远山等人一哄而上,塞靴子的塞靴子,拿吃食的拿吃食。

    张芸最大气,直接拍了几张银票过去:

    “都拿着,一人一张,出去好好玩,不用记挂家里!”

    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苏行也不遑多让,同样塞碎银子。

    但他还学着苏远河卖哥:

    “别把银子藏鞋里,容易硌出鸡眼。”

    “也别藏物件里头,容易丢不说,还会有人每天帮你数,这多不放心?”

    “还是学你们平安堂叔,缝在皮货里面,就算下雨都淋不湿。”

    正在叮嘱自家儿子的苏远山、苏远川兄弟扭头看来:

    ……

    行子,你也没放过我们!

    苏远河更是喜提苏平安一脚:

    “以后别张个大嘴,啥都到处说!”

    真是祸害!

    害得他连私房钱都被他爹收走了!

    众人交代完,已经是巳时初。

    虽然不舍,但人生的路,总归还是得孩子们自己去走。

    众人站在一处,目送苏家小辈们渐行渐远。

    “驾~”

    苏二宝赶着骡车目视前方,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而骡车上,苏一忠几人对家人招手告别。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苏家小辈们自此开始,奔赴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