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 第333章 大计划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第333章 大计划

    “至于东路,柏轩既有定计,此去江陵,又有孔明在彼,若闻汉中局势,自会领兵逆水而上,直取房陵、上庸。

    如此,夏侯渊东有大军逼近,西有关隘阻路,北有粮道之危。

    困守汉中则粮草早晚耗尽,若循机向南,则深入巴中,自投绝地矣。”

    刘备闻言,思忖一番,问曰:“倘曹操领兵来救,如之奈何?”

    庞统笑曰:“柏轩曾有言:‘远水解不了近渴’。

    况且如今东吴久攻合肥,曹操虽兵强马壮,两面皆有大战,如何能兼顾?

    待彼援兵到时,汉中早入主公掌中矣。”

    刘备颔首曰:“言之有理。

    既如此,备即日发兵去白水关,先夺沮县、下辨,截断夏侯渊退路!”

    话音刚落,法正出班进言曰:

    “主公,西路重守,选数员偏将任之可也。

    巴中与汉中虽有群山阻隔,然若夏侯渊见势危而率军南下逃遁,岂不祸乱巴中?

    还请主公屯兵巴中,一来四面合围,使夏侯渊无路可逃。

    二来,待东路军进攻不利,主公可趁机提兵北上,袭上庸之背,或合兵一处,攻西城而进兵南郑。”

    刘备沉默片刻,颔首曰:“如此,便依诸公计策。

    只是不知何人能当西路兵马?”

    法正道:“汉升将军老当益壮,可当西路大军。

    再请吴懿、吴班、吴兰、刘璝、孟达、严颜六将各领数千兵马,扼守要道,则西路大军稳如磐石矣。”

    刘备闻言,起身于阶上踱步,思忖一番,言道:

    “孝直多谋善断,便与汉升为军师罢。

    我意孟达随我去巴中屯兵,命刘巴与诸将同去西路,如何?”

    法正闻言,拱手应诺。

    刘备又点庞统、张松为随军军师,魏延、黄权、董和、陈式、雷铜、孟达为部将,领兵两万,并陆逊所率赵林部曲九千余人,马岱所率羌骑六千余,去巴郡屯兵。

    西路军则由黄忠为主将,法正为军师,走白水关,径取沮县、下辨,吴懿等六人各率三千兵,合三万八千众,分取险要之地,当道筑寨。

    计略已定,刘备乃命文武整军,筹备粮草,定于一个月后,于九月十五日出兵。

    彼时自交州调回的赵云、徐庶应当也能赶回成都,白水关一线及成都守卫,便托付二人。

    八月中旬,关、张、赵林返回江陵。

    诸葛亮清点粮草钱帛,征发十万民夫,命马良、马谡、糜竺、刘封督烽火台筑造事宜。

    八月十九,诸葛亮与赵林密谈三日,请关、张、马超同聚大殿议事。

    马超自随赵林到江陵,常拜会诸葛亮,执礼甚重,及赵林自合肥归来,便应其邀请,常去关张府上,与二人结交,几番切磋之后,逐渐相熟,以表字相称。

    此番议事,众人并不分席对坐,而是围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台指指点点。

    赵林手持木棍,介绍道:“此物名为‘沙盘’。

    以沙土垒山,以木雕为城,以丝线作水,以小旗作兵,察山川之地貌,江河之走势,城池关隘之险要而制成。

    我等可以此物推演兵事,则战场态势、敌我兵力分布,何处伏兵、何处可扎营,事无别类,皆纤毫毕现矣。”

    众人闻言,皆奇之,关羽手捋长髯,不住颔首。

    张飞双手撑在木台上,俯身去看那木雕作城的细节,环眼不时绽放一道精光。

    马超亦细细打量一番,赞曰:“此物神妙,真乃兵家宝物也。”

    赵林与诸葛亮对视而笑,赵林道:

    “此物乃是林与军师一同制成,来日可选精干之吏,专司绘制此物。”

    三人闻言皆喜,关羽却手捋长髯,问道:

    “军师,这沙盘之上,可是汉水?”

    诸葛亮闻言,笑曰:“二将军慧眼如炬,可知此乃何地?”

    关羽手捋长髯,丹凤眼微眯,笑曰:

    “我料此地必是襄阳之西,汉中郡,对否?”

    诸葛亮闻言,笑曰:“然也。二将军可知为何绘制汉中沙盘?”

    关羽闻言,思忖片刻,奇曰:“莫非,军师欲令关某取汉中?”

    诸葛亮闻言,谓赵林曰:“既是二将军猜中,便由柏轩介绍一番罢。”

    赵林颔首,行至沙盘左近,先对关张马三人拱了拱手,旋即侃侃而谈:

    “林此番回江陵,非只为私情,亦为国家大事。

    大伯取川,占据昔日高祖龙兴之地,羽翼已丰,曹操必有忌惮。

    而益州虽是初定,却易守难攻,曹操虽有心攻伐,奈何距离遥远,大兵调动日久,远水解不了近渴,可谓有心而无力也。

    孟起兄向日屯兵下辨之时,曾言夏侯渊率兵三万,游曳于武都西南之地。

    此地毗邻汉中疆域,夏侯渊之意不言而喻。”

    说到此处,停顿一瞬,手持木棍,指点江山。

    “汉中郡,北有秦岭山脉横亘,南有大巴群山起伏,东连上庸、房陵,汉水贯通。

    西面却最为紧要!

    汉中以西,武都以东,地处秦巴山脉与陇南群山过渡地带,虽地势起伏,多为河谷狭窄之地,却是汉中与陇右地区的联系要道。

    昔日军师隆中对曾言,横跨荆、益,则可待天时而东西并头北进,以平北方。”

    如今二伯镇守襄樊,大伯已取益州,两地联系全赖长江,自襄樊去信成都,须先向南取道江陵,再乘船逆水而上,多绕远路,孰为不便。

    况且自益州兴兵北伐,若不据汉中、武都,虽有十万大兵,敌可当道扎寨,以区区数千精兵拒之,故而此二郡诚为我军志在必得之地也。”

    言罢,略作停顿,木棍点向上庸、房陵二郡,续言道:

    “此二郡亦是关键所在。

    若要行远亲近朋之策,须能勾连荆、益。

    若据此二郡。

    北有患,则两地以汉水为联系,往来通信、支援皆有水利之便。

    南有祸,则两地以长江为联系,兼之交州三郡以为后方,可谓固若金汤。”

    言罢,环视众人,眸中精光四射,朗声道:

    “林在川时,早与庞士元会同益州智谋之士共商大计。

    今日,便与二伯、三伯一同商讨一番...如何...”

    俊朗青年意气风发,手中木棍在沙盘上画了个圈。

    “.....一战!豪取四郡!继而夺雍凉二州,据半数天下,虎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