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秘密行动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第一百四十七章 秘密行动

    胡为民觉得国内所有讲座、讲坛、座谈会之类的活动开场都是一样。

    先是主持人那套熟悉的能背出来的开场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志们……”

    胡为民在心里默默接上下句:“在这骄阳似火的日子里。”

    果然,台上那位主持人字正腔圆地继续道:“在这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欢聚一堂……”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按照经验,接下来该进入领导名单报菜名环节。

    “今天莅临现场的领导有:市作协副主席……市文联副秘书长……《故事会》主编……”

    胡为民注意到一个规律:但凡头衔带“副”字的,主持人必定会巧妙地在姓氏后略作停顿,等掌声响起再补上“主席\/书记\/部长”等实职。

    接着是历史意义升华阶段,然后又是各位领导讲话。

    冗长的环节过去后,才是《故事会》主编介绍介绍参加青年作家讲坛的嘉宾。

    当介绍到胡为民的时候,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然后,就是各位作家一次发言,谈感想,谈感悟,谈《故事会》杂志带给自己的收获等等。

    现场的作家不少,但干货着实不多,大家都掌声也不够热烈。

    直到主持人说到“下面有请着名作家胡为民老师发言!”时,全场掌声雷动。

    胡为民整了整衣领,大步走上讲台。

    他清了清嗓子:

    “尊敬的...呃,刚才主持人已经尊敬过一遍了,咱们就直接开始吧。”

    会场爆发出一阵真心的笑声。

    “诸位同志,方才听了几位老师的高论,我实在惭愧——我写《黄飞鸿》的时候,真没想过会火。今天既然让我谈创作,干脆聊点我的想法,那就是武侠小说里的主角和反派到底该怎么写。”

    台下哄笑。

    等笑声停下来后,胡为民接着道:

    “黄飞鸿不能只打架,还得会吵架。”

    “有人说武侠小说就是“侠客打架,读者叫好”,这可就糟践了好题材。武侠小说为什么越来越流行,我的《黄飞鸿》,为什么读者爱看?

    因为黄师傅不光会“佛山无影脚”,还得和十三姨斗嘴、和衙门周旋、甚至给街坊调解夫妻矛盾!”

    台下,有作家询问道:“胡老师,这点该怎么理解呢?”

    胡为民点点头,然后道:“还是拿我的小说《黄飞鸿》举例,小说里有一这么段。

    黄飞鸿刚摆平闹事的洋人,转头就被宝芝林药铺的伙计堵门:【师父!您上个月义诊欠的药材钱,房东说要拿您的狮头抵债!】黄师傅边擦汗边摸口袋:【哎呀,我武林宗师也要为五斗米折腰……】”

    台下某位年轻作家嘀咕:“这不就是市井生活加武功吗?”

    “是啊,感觉这么写没什么出彩的啊?”有人小声附和。

    “说市井的那位同志。”胡为民立刻指着他鼻子笑:“你悟了!武侠武侠,先有‘人’才有‘侠’!”

    他说的当然不是什么放诸四海接准的真理,可他拿自己的作品举例,那自然是错不了的。

    底下的人,听着也觉得有道理。

    不敢说对他们的写作能有多大帮助,却能帮他们分析出武侠小说,尤其是胡为民这部武侠小说的人物塑造。

    “不够,胡老师还有吗?”

    “胡老师,再讲一点吧!”

    现场诸多作家天赋和经验各不相同,有人对胡为民所讲的东西无感,有人却如听天音,恨不得胡为民把知道的都抖落出来。

    胡为民抿了一口玻璃杯中的茶水,然后继续道:“行,我在谈一谈关于反派塑造吧。”

    “反派要坏得有理,要坏的具体。

    现在有些小说写反派,动不动就“天生恶人”,这哪成?

    我的小说《黄飞鸿》里的沙河帮,为什么让人恨得牙痒?因为他们欺负码头工人时还振振有词:“这条街归我们沙河帮管!今天不交保护费,我就给你店铺\"装修\"!”

    如果有拒不服从的,他们会怎么做?

    男人他们会卖到海外做苦力,女人他们会卖到怡红院。小孩更惨,会被卖给花子,断手断脚去乞讨。”

    “没错,我当初看的时候,就觉得那些沙河帮的混混太气人了!”

    “旧社会就是那样,幸好现在人民已经当家作主!”

    “这不是正好体现出了胡老师对反派的塑造吗?胡老师太厉害了!”

    底下议论纷纷,胡为民现在讲的,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新的东西,

    因此,他们在议论过后,又聚精会神听了起来,生怕错过了什么要点。

    “想要写好反派,也是需要下工夫的。怎么形容呢,就好比在糖里面掺了砒霜。

    表面甜:“黄师傅,咱们比武助兴,点到为止嘛!”

    内里毒:袖子里藏着喂毒的金钱镖。

    最后还得让读者咂摸出苦味:“要不是大清朝腐朽堕落,洋人压榨,谁愿意当走狗呢?””

    何成伟叫好:“胡老师总结的好啊!”

    众人也被他的比喻逗乐,全场大笑。

    有个年轻的作家站起来,激动的问道:“胡老师,关于打戏的部分,您有何高见呢?究竟该如何细腻描绘,才能让那刀光剑影跃然纸上,扣人心弦?”

    胡为民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侃侃而谈道:“若要写好打戏,其实并不难。最好的便是作者自身需有些武术的根基,知晓招式间的流转与韵律。

    作者自身会武术,想象起敌我双方对打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除此之外,善于研读相关资料,从古籍拳谱到现代比武录像,无一不可汲取灵感。

    单凭空中楼阁般的想象,终究难以描绘出令读者拍案叫绝的武打场面。”

    “啪啪啪!”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原来不会写打戏还可以从这些方面做文章啊!”

    “懂了,我回去就找武校老师教我练武!”

    “我们家有订购《武术》,也许……”

    在场的年轻作家,许多人都有心尝试写武侠小说,奈何他们空有想法,对打戏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现在好了,胡为民给他们讲的那么清楚,就差手把手教他们写武侠小说了。这要是还学不会,他们也可以放弃作家这条路了。

    “哎哟,主办方瞪我了!最后送各位一句话:好武侠的像小笼包。”该讲的也都讲了,胡为民开始做最后的总结:“什么意思呢?

    就是皮要薄,情节别拖沓。

    馅要鲜,人物得鲜活。

    汁水足,打戏是精华,要让读者回味无穷,是不是?”

    “是!”

    接着,现场掌声雷动。

    大家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胡为民的感激之情。

    胡为民的讲课结束之后,就是作家间的自由交流环节。

    基本上大家都想向胡为民请教,奈何他只有一个人,只能尽量回答一些普遍问题。

    一个小时后,活动结束,现场作家只能带着遗憾缓缓离场。

    何成伟由衷赞叹:“胡老师,刚才您关于武侠小说的内容讲的真好!”

    “怎么说我也是收了讲课费的,自然要说些干货,免得你们掏钱心里不痛快。”胡为民调侃道。

    何成伟正色道:“瞧你说的,只要您肯来,就是对我们杂志社最大的支持。”

    “好了,不逗你了,接下来还有活动吗?”

    “今天是没了,明天有读者见面会。”

    “行吧,那我知道了。”

    何成伟摸不准胡为民的想法,询问道:“胡老师,我现在送您回去?”

    胡为民摸了摸脸颊,犹豫了一番,有些羞赧道:“我现在还不准备回去,要不,你送我去上影厂?”

    上影厂?

    何成伟面露疑惑,想不通胡为民是如何同上影厂扯上关系的。

    不过胡为民要去,他也不便多问。

    万一,牵扯到什么秘密呢?

    于是,两人辞别一众领导后,坐着小轿车前往上影厂。

    小轿车缓缓驶入漕溪北路595号,铁栅栏门旁的灰砖门柱上,“沪上电影制片厂”七个大字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

    “胡老师,需不需要小车开进去?”

    “外单位的车能进?”

    “我们主编和社长也算上影厂的常客,车牌早都报备了。”

    “那麻烦你了。”

    既然有这么个福利,胡为民也就不拒绝了。

    小轿车往大门口开,门卫室里穿藏蓝制服的老师傅探头看了一眼车牌,果然挥手放行。

    进入片场大门后,算是正式进入上影厂。

    两人下车后,何成伟又当起了向导。

    “胡老师,咱们右手边的灰白色三层小楼是文学部。”

    胡为民望向小楼,如果整栋建筑都是文学部,那上影厂的规模可比北影厂大多了。

    “胡老师您看。”何成伟指着远处像是汽车维修车间般的建筑,笑着道:“那边是道具车间,上个月《天云山传奇》的雪山布景就是在那儿搭的。”

    胡为民点点头,电影名他肯定没听过,但听何成伟的语气,电影来头应该不小。

    转过中央花坛,眼前豁然开朗,何成伟终于忍不住试探:“胡老师,您这是要见……”

    “呵呵,我见个朋友。”胡为民打了个马虎眼道:“行了,这一路也辛苦你了。老何啊,你回去休息吧,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