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 第745章 顷送玉札,具悉一切

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第745章 顷送玉札,具悉一切

    叶西洲说:“那便回去吧,你们在侯府住了这么些日子,也是时候回到自己家中了,我派的人随后就到,往后有任何事,和他们说一声就行,不必时时拜访。”

    “是。”

    叶西安还想说什么,被孙有仪一把拉住,叶西安要是因为她和侯府断了亲,那她和秋姐儿以后的日子就难了。

    就算不会有人找他们一家人的麻烦,但总归前程也不会再找上他们一家人就是了。

    孙有仪脸上滑过两行清泪,声音哽咽着说:“对不起,我也有错,我不该迁怒你嫂嫂,亦不该算计于你,可是都晚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我们带着秋姐儿回家吧,往后的日子还长着。”

    “就是因为日子还长,所以才不能一辈子待在屋子里不出来。”

    叶西安说完,又和叶西洲说:“大哥,你能不能开开恩,或者等嫂嫂回来,嫂嫂贤良淑德,定会网开一面,我对天发誓,这绝对是最后一次,往后我若再有对不起侯府的地方,就让我天打雷劈,永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大哥。”

    叶西洲心里有一点点动容,但也只是说:“你嫂嫂贤良淑德,却并不是你可以求她放过你的理由,不过你嫂嫂确实来信说,等她回来再找你们算账,算算日子,她也快到了,你们便回去等些日子吧。”

    “谢谢大哥,谢谢大哥。”

    叶西安退后给叶西洲磕了两个头,声音无不惊喜的说。

    叶西洲眉头皱着,说:“回去吧。”

    “是,多谢大哥。”

    叶西安扶起孙有仪,孙有仪亦跟着叶西安说了句:“谢大哥开恩。”

    叶西洲没再说话,叶西安和孙有仪相携着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管家来报,说叶西安和孙有仪已经带着女儿叶知秋离开侯府了。

    叶西洲没什么表情的“嗯”了一声,管家说:“妙风姑娘刚刚送了一封信过来。”

    “拿过来吧。”

    “是。”

    自从叶承瑄走后,叶承珲他们给赵琳写信,就不再和叶西洲一起了,所以赵琳回信,也都慢慢分开了,今日这封信,是单给叶西洲一个人的。

    顷送玉札,具悉一切:

    我已至京城外千余里,无碍,勿念。

    得信知家中不甚安好,特写此信问候。

    乍闻家中鸡飞狗跳,忍不住捧腹大笑,哈哈哈哈……怎么能这么好笑,哈哈哈哈……

    不过事情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

    猫狗为畜,猞猁为兽,我记得你院中养有一猞猁,你将猞猁放出来,猫狗自然也就不敢再放肆,至于孩童淘气,那实属人之常情。

    孩子非木偶,自有爱恨嗔痴喜恶。

    我记得我曾说过,孩子一两岁的时候,人见人爱,三岁四岁的时候,花见花开,五六七八岁的时候,开始人见人憎,狗见狗嫌。

    当时没说八九岁以后怎样,现在与你说说。

    孩子八九十来岁,会有自己的想法,孩子十一二岁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的想法和你吵架,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慢慢学会了阳奉阴违,等到他十五岁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多了一个政敌,一个阴晴不定的政敌。

    这个政敌,除了生死攸关之际,其他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给你添麻烦,并对此,乐此不疲。

    你最好像对待朝堂上经常和你作对,但又没有实际利益冲突的同僚那样,对待这个孩子。

    我的外祖父,就是这么看我的舅舅们,和我的母亲和姨母的。

    所以我和你提个建议,把你的孩子,当作一个不太成熟的对手,那样或许你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

    请尊敬的侯爷阁下,继续去做你伟大的父亲吧。

    景平十五年清明,无忧留笔。

    叶西洲看完赵琳的信,陷入了沉思,然后给赵琳提笔写了一封回信。

    ——

    半月后。

    还是长安街,还是礼部南院东墙,还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围着看榜。

    叶承颐在听到小厮报的信后,还是第一时间跳到了叶承珲身上。

    “三哥,你太厉害了!”

    叶承珲的嘴角笑得压不住,他此次殿试拿了第一,一举夺冠。

    不过殿试并不是最后的结果,三日后进宫,还要再做策论一篇,届时由陛下和诸位考官当场评阅,综合学子前几次成绩,再决定出状元、榜眼、探花,和二甲、三甲排名,到时候名字会刻在金榜之上,张贴在午门之外,示一月,以供众人瞻仰。

    叶承珲按下激动的心情,问叶西洲:“母亲何时回来?”

    叶西洲说:“你母亲说,当能赶上你打马游街。”

    “那我们去哪里看三哥游街,望江楼?迎客居?还是荟萃楼?”

    “不能三个都去吗?”叶承祁说:“我们可以先去望江楼,这样三哥一出来我们就能看见,然后等三哥走远了,我们就赶紧去迎客居,这样又能看见三哥一遍,最后我们去荟萃楼,就还可以看见三哥。”

    叶承颐说:“这个办法好。”

    叶承珲笑着抚了抚叶承颐的头发,说:“哪用得着跑那么多趟,看一遍还不够,再说……”

    叶承珲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点不确定说:“今岁榜单跳动十分大,三日后虽是最后一场,也是最简单的一场,但很难说,不会像上一次那样,跌出很多。”

    “你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十分不易。”叶西洲出声说:“即便三日后你没能夺冠,甚至跌出一甲前三,我依然会向族老奏请,为你单开一页族谱。”

    叶承珲控制着笑容说:“儿子多谢父亲。”

    “不谢,话是如此说,但你一样要竭尽全力,今岁不是恩科,最后一场,也是要筛人的,你若不幸……”

    “呸呸呸!”叶承颐赶紧打断说:“没有不幸,三哥一定是学问最好的里面长得最好看的,最好看的人里面学问最高的,这是母亲说的。”

    叶承珲低头对叶承颐笑了笑,叶西洲也缓和了神色说:“既然是你母亲说的,那便祝你马到成功吧。”

    “谢父亲。”

    ——

    三天眨眼就到。

    这日,许多人都堵在长安街上,想亲眼见证状元、榜眼和探花的诞生。

    众人从早上等到午后,没有一点不耐烦,反而热情越来越高涨。

    赵夫人和承恩公夫人亦在酒楼里翘首以盼,底下人挤人,议论声纷纷,全是在讨论今科一甲会花落谁家。

    不过众人讨论最多的,还是榜眼和探花。

    齐胜在殿试中虽被叶承珲压到第二,但人家乡试、会试可都拿了第一,综合三次成绩,人家就没跌出过前三,所以众人都觉得,他是状元无疑。

    反观榜眼和探花的位置,几乎是次次考试都换人。

    但要说和齐胜一样稳的,也不是没有。

    赵永慈,一个考了三次第四的人。

    赵永阳,一个考了三次倒数第一的人。

    众人除了讨论赵永慈有没有可能往前进一步,就是惋惜赵永阳这个倒数。

    这要是开恩科还好,过了殿试就稳了,怎么也能捞个三甲同进士出身,但今年不是恩科,起码会筛掉两成的人,赵永阳要还是继续保持倒数第一,那落榜可就是板上钉钉。

    赵永冲看着楼下热热闹闹的人群,忍不住叹了口气,赵永湍说:“叹啥气啊,大喜的日子,别找晦气。”

    赵永冲反击:“大喜的日子,别逼我扇你。”

    “哎呀!”赵含光挡在两人中间:“你们俩能不能先别吵,大喜的日子不兴叹气,一会儿再把他们几个的福气叹没了,到时候姑母和咱爹回来,发现一个能进的都没有,就等死吧。”

    话音刚落,赵永朗和赵永榕就挥着手说:“出榜了,出榜了,有人出来贴榜了。”

    “快去看。”

    “快去看。”

    几个孩子冲外面的小厮嚷道。

    赵夫人和承恩公夫人也起身来到窗边,恨不能从窗户出去,飞到那榜上。

    叶承枫、叶承祁和叶承颐把身子探出窗外,赵夫人和承恩公夫人着急把人往窗子里薅。

    小萝卜头们在窗户底下急得直蹦,叶欣站在赵含光和赵扶桑身后,企图看清榜上的名字。

    “我的老天爷啊,好难挤啊。”

    赵永堂一边扒拉赵永湍,好让自己看得清楚点,一边回着赵扶桑的话。

    “可不是嘛,大家都等着这一刻呢。”

    刚刚榜没抬出来的时候,众人还不觉得着急,如今榜贴了出来看不上,众人才觉得是真心焦。

    尤其是小萝卜头们,急得一蹦三尺高,被“四九”抱着还不行,非要闹着趴到窗户那。

    且不说窗户已经被几位大的公子和姑娘挤满了,就是没挤满,“四九”也不敢抱小萝卜头们去窗边。

    依小萝卜头们此时的兴奋剂,万一她们一个没抱好,脱手了,把小公子们摔了下去,那可真就百死难赎其罪了,所以只敢离得远远地瞧,这就导致小萝卜头们在她们怀里不甚老实,连带着一群猫狗见了,也都叫唤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