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 第1章 林月瞳的回忆——实验室里的温柔反常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第1章 林月瞳的回忆——实验室里的温柔反常

    第一节:培养皿上的笑脸与量子星辰

    整理叶云天的遗物是个漫长的过程。林月瞳花了整整三个月,才敢打开书房里那个贴满黄色便利贴的旧纸箱——那是叶云天特意标注的“私人藏品”,便利贴上的字迹从青涩到沉稳,横跨了他们相识的二十年。

    纸箱底层压着一本磨掉了角的相册,深蓝色封面上烫金的“物理系08级毕业纪念”早已斑驳。林月瞳指尖拂过封面时,指腹触到一个微小的凸起,翻开才发现,是一张被小心夹在扉页里的拍立得照片。

    照片有些褪色,边角微微卷曲。背景是大学物理实验室熟悉的白色操作台,台面上摆着几排玻璃培养皿,里面盛着半透明的培养基——那是她当年做生物实验的样本。而照片的主角,是穿着白大褂的叶云天。他半蹲在操作台边,侧脸对着镜头,嘴角弯成一个狡黠的弧度,手里握着一支黑色马克笔,正鬼鬼祟祟地往其中一个培养皿的外壁上画着什么。

    林月瞳的呼吸猛地顿住。她认得这个场景。那是2012年的春天,她因为要赶生物课的实验报告,在实验室待到深夜,叶云天抱着一本《时间简史》来陪她。当时他说“我就在旁边看书,不打扰你”,结果等她忙完转身时,发现自己那排标着“对照组”的培养皿上,全多了歪歪扭扭的笑脸——有的缺了门牙,有的画着波浪形的眉毛,最靠边的那个,甚至被画了两撇夸张的八字胡。

    “叶云天!”她当时又气又笑,举着培养皿追他,“你知不知道这是无菌环境?要是污染了样本,我跟你没完!”

    他绕着实验台跑,白大褂的下摆飞起来,像只笨拙的鸟。“怕什么,”他边跑边回头,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你的样本生命力那么强,多几个笑脸当养分,说不定长得更好。”

    最后他被她堵在墙角,举起双手投降,却趁她不注意,飞快地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别生气了,”他声音放软,带着点讨好,“我这是帮你做‘生物情绪学实验’——你看,它们笑了,你也笑了,说明快乐是可以传染的,哪怕对方是个培养皿。”

    照片背面,是叶云天用钢笔写的一行小字:“给月瞳的第一组‘快乐数据’,p值<0.001,显着有效。”

    林月瞳用指腹轻轻摩挲着照片上那个被画了笑脸的培养皿,眼眶突然热了。那时的叶云天,是物理系最年轻的天才,眼里只有公式、量子和宇宙模型,却会为了让她笑,幼稚地在严谨的实验样本上涂鸦。她一直以为,那只是属于青春的、无伤大雅的浪漫。

    直到三天前,叶可西在调试云天5号的光学传感器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段被加密的视频日志。视频里的叶云天看起来比现在年轻五岁,穿着同样的白大褂,站在云天2号的控制台前,面前的全息屏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脑电波参数。那是七年前,他们第一次尝试将生物意识与AI系统对接时的记录。

    视频里的林月瞳正低头调整电极片,侧脸对着镜头,眼角那颗小小的痣在冷光下若隐若现。而本该专注于屏幕的叶云天,却突然停了手。他转过头,目光落在她的侧脸上,眼神复杂得像揉碎了星光的深海——那是一种林月瞳从未见过的神情,有眷恋,有不舍,还有一丝……近乎绝望的温柔。

    “月瞳,”他突然开口,声音低得像怕惊扰了什么,“你眼角的痣,在量子显微镜下像颗会发光的星。”

    视频里的林月瞳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抬手按了按眼角:“又胡说什么?量子显微镜是看微观粒子的,看痣干什么?”

    “因为我看过。”他说。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当时她只当是情话,笑着嗔怪他“整天研究物理,把浪漫都搞成学术报告了”。可现在,看着视频里他那双仿佛穿透了时空的眼睛,林月瞳突然浑身发冷。

    量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能达到0.1纳米,足以观测原子的运动轨迹。用它来看一颗普通的痣,本身就是违背常理的行为——除非,那不是“看”,而是某种记录,某种跨越时空的“存档”。

    云天2号的核心技术是“意识锚定”,理论上可以通过脑电波追溯个体的时间片段。七年前的叶云天,是否已经通过某种方式,窥见了未来?他那句“我看过”,是不是意味着,他在某个“未来”的时间点,真的用仪器“存档”了她眼角的痣?

    而他当时那复杂的眼神……林月瞳反复回放着视频里的片段,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那不是看爱人的眼神,更像是……在看一件即将失去的珍宝,带着“最后一眼”的珍重与痛惜。

    她合上相册,走到实验室的储藏柜前,取出一个密封的玻璃罐。罐子里装着当年那些被画了笑脸的培养皿碎片——后来样本果然被污染了,她气呼呼地把培养皿摔碎,叶云天却蹲在地上一片一片捡起来,洗干净,装在罐子里送给她,说“这是我们爱情的第一组‘失败数据’,值得纪念”。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玻璃碎片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林月瞳看着其中一块碎片上残留的、模糊的笑脸痕迹,突然意识到:从很早开始,叶云天的浪漫里,就藏着她读不懂的伏笔。

    第二节:星尘香氛与公式里的算法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异响,林月瞳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温湿度计——23c,50%湿度,一切正常。但不知为何,空气里似乎飘来一缕极淡的香味,像雨后的星空,带着清冽的金属感和一丝若有似无的甜。

    这个味道……林月瞳猛地站起身,心跳瞬间加速。

    她记得这个味道。

    那是五年前的一个冬夜,叶云天在实验室待了整整四十八小时,调试云天3号的时空坐标发生器。林月瞳在家等他到凌晨三点,迷迷糊糊间被钥匙转动的声音惊醒,刚走到客厅,就被一个带着寒气的怀抱裹住。

    “抱歉,回来晚了。”叶云天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胡茬蹭得她有些痒。

    她刚想抱怨,鼻尖却闻到了一股陌生的香味。不是他常用的雪松须后水,也不是实验室里消毒水的味道,而是一种……很干净,又很遥远的气息。“你身上什么味道?”她从他怀里抬起头,借着月光打量他的白大褂,“新配的试剂?”

    “嗯,”他含糊地应了一声,把脸埋进她的颈窝,呼吸温热,“调了种新的稳定剂,挥发出来有点香味。怎么样,好闻吗?”

    “还行,就是有点怪。”她当时没多想,只当是新实验的副产品。他那天格外黏人,抱着她在沙发上坐了很久,不说工作,也不说别的,只是一遍遍地摩挲她的头发,像在确认什么。

    快天亮时,他突然低声说:“月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记住,所有的公式里都藏着我对你的算法。”

    她当时正困得厉害,迷迷糊糊地捶了他一下:“大半夜说什么胡话,你可是物理学家,能不能讲点科学?”

    他没再说话,只是抱得更紧了些。

    直到三个月前,叶可东在分析云天4号的能量残留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粒子波动——当AI进行时空跳跃时,核心模块会释放出一种含硅的微量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短暂的芳香分子,闻起来“像星尘落在雪上”。叶可东给这种气味起了个名字:“星尘香氛”。

    林月瞳当时正在旁边记录数据,听到这个描述时,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五年前那个冬夜,叶云天身上的味道,就是这个。

    可云天4号是三年前才研发成功的,五年前的他,怎么会接触到只有云天4号才有的能量残留?

    答案只有一个——那不是“过去”的他,而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他。

    林月瞳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云天4号的穿越记录。官方记录里,云天4号只进行过两次成功的时空跳跃:一次是叶可北试图阻止谋杀的那次,另一次是半年前,叶可西测试时间稳定性时的短途跳跃。但在记录的底层代码里,叶可南曾发现过五个被刻意抹除的“异常节点”,时间戳分别对应着五年前、三年前、一年前……以及叶云天去世前的一周。

    那五个节点,就是他回来过五次的证据。

    五年前的那个冬夜,一定是其中一次。

    他从未来穿越回去,带着云天4号的能量残留味,像个普通丈夫一样回家,抱着她,却在她看不见的角度,藏着“已经知道结局”的绝望。他说“所有的公式里都藏着我对你的算法”,不是胡话,是密码。

    林月瞳打开电脑,调出她和叶云天共同编写的所有公式。从大学时的《量子纠缠态稳定性公式》,到云天系列AI的核心算法《意识连续性方程》,她逐行看着,突然在一行注释里停住了。

    那是《生物锚点匹配公式》里的一行小字,标注着“修正参数:73.0”。这个数字她看了无数次,只当是普通的修正值,此刻却突然想起——她的生日是7月3日,而叶云天的生日,是4月15日。

    73.0415……连起来,就是73(7月3日),0415(4月15日)。

    她的心跳越来越快,手指颤抖着翻到下一个公式。《时空褶皱补偿算法》里,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常数“”——那是光速的数值,物理学界的常识。可在常数后面,跟着一个用括号标注的小数:“0.520”。

    0.520。

    她猛地想起,叶云天曾笑着说:“物理学里最浪漫的常数是光速,因为它代表着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快到能追上所有逝去的时间。”当时她只当是情话,现在才懂,他在光速后面藏了“我爱你”。

    还有云天2号的启动密码,是“LYt1314”——林月瞳的首字母,加上“一生一世”。她一直知道,却从未想过,在这个密码的底层逻辑里,叶云天植入了一个循环程序:只要AI启动,就会自动向她的私人服务器发送一封加密邮件,内容是“今天天气很好,记得带伞”“实验别太累,我煮了汤”……全是他生前常说的话。

    这些藏在理性公式里的温柔,这些看似偶然的巧合,全是他穿越五次,用生命织成的网。他知道自己会离开,所以提前把所有的爱,都拆解成数字、符号、公式,藏在她每天都会接触的地方,像一个沉默的承诺:“即使我不在了,这些公式也会替我陪着你。”

    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第一缕阳光透过玻璃,落在实验室的地板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光带。林月瞳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那些熟悉的公式,突然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她终于明白,叶云天的爱,从来都不是具象的拥抱或誓言,而是跨越时空的、属于物理学家的浪漫——他把自己变成了一组永恒的算法,藏在时间的代码里,只要她还在解密,他就永远活着。

    而那些他回来的五次,那些看似反常的温柔,不过是一个知道结局的父亲、丈夫,在时间的缝隙里,拼命想多留下一点“存在过”的证据。

    她抬手摸了摸眼角的痣,仿佛还能感受到量子显微镜下,那颗“会发光的星”的温度。

    “我懂了,叶云天。”她轻声说,声音带着泪的温热,“我找到你的算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