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第2章 叶可东的回望——化学里的沉默守护
热门推荐:
高甜来袭,莲花楼里的两个剑神
猪妖教师:疯批校花女校长
不要跟我谈奋斗
纽约1990
潜蛟破穹
全修真界的恋爱脑都被我重创了
听闻涂山有个客卿叫摩拉克斯
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
诡棺神墟
第一节:小苏打与被记住的时光
化学实验室的通风橱还在不知疲倦地运转,将空气中残留的乙醚气味一点点抽走。叶可东戴着橡胶手套,指尖捏着一枚生锈的铁夹子,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父亲叶云天留下的实验记录本。本子的纸页已经泛黄发脆,翻动时会扬起细小的纸屑,像某种时间的碎屑。
他的动作很慢,带着近乎虔诚的谨慎。这些记录本里藏着父亲毕生的化学研究心得,从早期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到后期为云天系列AI配套的《生物降解能源配方》,每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批注,偶尔还夹杂着几句随手记下的话——“可东今天打翻了烧杯,该教他正确的拿取姿势了”“小西说想知道火药的成分,下次用蔗糖和氯酸钾做个安全版演示”。
叶可东的目光落在一行歪斜的字迹上时,突然顿住了。
那是一本标注着“给可东的安全预案”的牛皮纸笔记本,封面已经被磨得发亮。他之前翻过几次,只当是父亲整理的实验安全须知,此刻却在第17页看到了一行突兀的记录:“硫酸操作应急预案补充:若不慎打翻,立即用书房第三层左侧的小苏打中和,切记不可用水冲。——你12岁时总爱把备用小苏打藏在那里,别以为我忘了。”
“哗啦”一声,叶可东手里的铁夹子掉在金属台面上,发出刺耳的声响。他猛地摘下手套,指尖有些发颤地抚过那行字,纸页上还留着淡淡的指痕,像是被反复摩挲过。
12岁……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他记得清清楚楚,那年他刚上初中,第一次在学校实验室接触硫酸。老师反复强调“打翻后要用小苏打中和”,回家后他缠着父亲问了一下午“为什么不能用水”,叶云天耐心地用烧杯演示了“硫酸遇水放热”的原理,末了笑着说:“家里的小苏打放在厨房第二层,要是你在自己房间做实验怕被妈妈发现,就藏点在书房,记得标好标签。”
后来他真的偷偷在书房第三层的抽屉里藏了一小盒小苏打,用马克笔在盒子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骷髅头,旁边写着“危险!勿碰!”。那段时间他痴迷于各种化学小实验,总在房间里捣鼓瓶瓶罐罐,直到有一次差点把酒精棉点燃,被林月瞳没收了所有“器材”,那盒小苏打也跟着不知所踪。
他以为这件事早就被所有人遗忘了。毕竟,那只是一个少年幼稚的小秘密,像化学反应中产生的临时沉淀,稍纵即逝。
可父亲记得。
不仅记得他12岁时藏过小苏打,还记得具体藏在“书房第三层左侧”,甚至在十年后的安全预案里,特意补了这一条。
叶可东站起身,快步走出实验室,穿过走廊回到家。书房的门还保持着叶云天在世时的样子,深色的胡桃木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实验模型,第三层左侧的抽屉虚掩着。他深吸一口气,拉开抽屉——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层薄薄的灰尘,灰尘上隐约能看到一个长方形的印记,大小刚好能放下一盒小苏打。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钝痛中带着难以言喻的酸胀。
他突然想起去年的一个傍晚,他在实验室处理硫酸废液时,橡胶手套意外破裂,硫酸溅到了手背上,灼烧感瞬间蔓延开来。他下意识地冲向水槽,几乎要拧开水龙头的瞬间,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用小苏打”。
那天他并没有用到书房的小苏打,实验室的急救箱里就有备用品。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那个念头来得毫无征兆,像是有人在耳边轻轻提醒了一句。
叶可东靠在书架上,目光扫过抽屉里的灰尘印记。父亲写下这条预案时,是不是已经“看到”了他未来会遇到的危险?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个被遗忘的小习惯,会在十年后成为保护他的铠甲?
通风橱的嗡鸣声从实验室传来,穿过走廊,像某种遥远的回响。叶可东重新戴上手套,回到那本“安全预案”前,小心翼翼地将它放进恒温保存盒里。他知道,这本本子里藏着的不只是安全知识,还有一个父亲穿越了漫长时光,为他记下的、关于“被爱”的证据。
第二节:三年后的护手霜与监控空白
叶可东的书桌上摆着一个半透明的玻璃罐,里面装着十几支不同牌子的护手霜。从最便宜的甘油款到昂贵的修护精华,瓶身上的标签大多已经模糊,唯独角落里那支银灰色包装的显得格外新——它的盖子上刻着一行小字:“防腐蚀,更防粗心。”
这支护手霜,是他16岁那年收到的、最“不合常理”的礼物。
16岁的夏天,叶可东因为在全国化学竞赛中拿到金奖,被保送进了父亲曾就读的大学。消息传来那天,林月瞳特意做了一桌子菜,四个孩子吵吵嚷嚷地围着他,说要“敲诈”一顿大餐。叶可东心里也憋着一股兴奋,频频看向门口——他等着父亲回来,想听他说一句“儿子比我当年厉害”。
可叶云天直到深夜才回来。他穿着沾着化学试剂痕迹的白大褂,头发有些凌乱,眼下带着浓重的青黑。“抱歉,”他揉了揉叶可东的头发,声音带着疲惫,“实验室的云天2号传感器出了点问题,必须连夜校准,庆功宴……下次补上。”
叶可东当时心里掠过一丝失落,但很快被“父亲在忙重要研究”的念头压了下去。他笑着说:“没事爸,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
那天晚上,他在书桌前整理竞赛资料到凌晨,指尖因为连日做实验变得粗糙脱皮,他随口对着空气抱怨了一句:“这橡胶手套也太磨手了,改天得买支护手霜。”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书桌的抽屉里多了一支护手霜。银灰色的包装,正是他前几天在商场橱窗里看到的那个牌子——当时他只是多看了两眼,并没告诉任何人。
“妈,是你放的吗?”他拿着护手霜问林月瞳。
林月瞳摇摇头:“不是我,可能是你爸昨晚回来放的吧。”
叶可东心里一暖。原来父亲虽然缺席了庆功宴,却记住了他随口说的话。他高高兴兴地拆开包装,挤了一点在手上,清爽的薄荷味弥漫开来,皮肤的粗糙感顿时缓解了不少。
直到三年后,他在整理父亲实验室的监控录像时,才发现了那个隐藏的“异常”。
那天他为了调取云天3号的早期实验数据,需要回看六年前的监控存档。当画面跳到他16岁保送那天的实验室监控时,一段30分钟的空白突然出现在屏幕上——从晚上8点15分到8点45分,原本应该显示叶云天调试传感器的画面,变成了一片漆黑的雪花噪点。
“奇怪,”叶可东皱起眉,调取了后台的日志,发现这段空白并非设备故障,而是被人为删除的。他放大时间戳,8点15分,正是他抱怨“手套磨手”的时间。
一个荒谬却又无法抑制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他翻出那支早已用完的护手霜空管,在阳光下仔细看了看瓶底的生产日期——一行小小的数字清晰可见:2024年6月18日。
而他16岁那年,是2021年。
这支护手霜的生产日期,比他收到它的时间,整整晚了三年。
叶可东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他想起父亲那天深夜回来时,白大褂上除了熟悉的试剂味,还带着一丝极淡的、像金属被加热后的气味——后来他才知道,那是云天系列AI进行时空跳跃时,核心部件散热产生的特殊气息。他想起监控录像里那30分钟的空白,想起父亲疲惫却异常温柔的眼神,想起这支“来自未来”的护手霜……
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拼合在一起。
那天,父亲根本不是在实验室校准传感器。他是启动了某种时间装置,从三年后的未来穿越回来,在监控的空白时段里,去商场买下了这支他“即将需要”的护手霜,然后装作刚从实验室回来的样子,把它悄悄放进了他的抽屉。
他甚至算好了时间,知道他会在那个凌晨抱怨手疼,知道他喜欢那个牌子的护手霜,知道他需要这份来自“父亲”的、不动声色的关心。
叶可东拿起玻璃罐里的空护手霜管,指腹摩挲着盖子上“防腐蚀,更防粗心”的刻字。那字迹和“安全预案”里的一模一样,带着父亲特有的、略微向右倾斜的笔锋。
原来那不是普通的刻字,是一个来自未来的父亲,在穿越时空的间隙里,为少年时的儿子留下的、带着私心的叮嘱——他怕他像自己一样粗心,怕化学试剂伤害他的手,更怕自己不能陪在他身边,看着他一步步走进热爱的领域。
实验室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空护手霜管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把金色的粉末。叶可东把它放回玻璃罐里,和其他护手霜摆在一起。
这些护手霜,见证了他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也藏着一个父亲穿越五次时空,用化学般精准的温柔,为他筑起的、看不见的守护壁垒。
而他现在才明白,那些看似巧合的关怀,全是父亲在时间的缝隙里,为他写下的、关于爱的化学反应式。
化学实验室的通风橱还在不知疲倦地运转,将空气中残留的乙醚气味一点点抽走。叶可东戴着橡胶手套,指尖捏着一枚生锈的铁夹子,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父亲叶云天留下的实验记录本。本子的纸页已经泛黄发脆,翻动时会扬起细小的纸屑,像某种时间的碎屑。
他的动作很慢,带着近乎虔诚的谨慎。这些记录本里藏着父亲毕生的化学研究心得,从早期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到后期为云天系列AI配套的《生物降解能源配方》,每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批注,偶尔还夹杂着几句随手记下的话——“可东今天打翻了烧杯,该教他正确的拿取姿势了”“小西说想知道火药的成分,下次用蔗糖和氯酸钾做个安全版演示”。
叶可东的目光落在一行歪斜的字迹上时,突然顿住了。
那是一本标注着“给可东的安全预案”的牛皮纸笔记本,封面已经被磨得发亮。他之前翻过几次,只当是父亲整理的实验安全须知,此刻却在第17页看到了一行突兀的记录:“硫酸操作应急预案补充:若不慎打翻,立即用书房第三层左侧的小苏打中和,切记不可用水冲。——你12岁时总爱把备用小苏打藏在那里,别以为我忘了。”
“哗啦”一声,叶可东手里的铁夹子掉在金属台面上,发出刺耳的声响。他猛地摘下手套,指尖有些发颤地抚过那行字,纸页上还留着淡淡的指痕,像是被反复摩挲过。
12岁……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他记得清清楚楚,那年他刚上初中,第一次在学校实验室接触硫酸。老师反复强调“打翻后要用小苏打中和”,回家后他缠着父亲问了一下午“为什么不能用水”,叶云天耐心地用烧杯演示了“硫酸遇水放热”的原理,末了笑着说:“家里的小苏打放在厨房第二层,要是你在自己房间做实验怕被妈妈发现,就藏点在书房,记得标好标签。”
后来他真的偷偷在书房第三层的抽屉里藏了一小盒小苏打,用马克笔在盒子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骷髅头,旁边写着“危险!勿碰!”。那段时间他痴迷于各种化学小实验,总在房间里捣鼓瓶瓶罐罐,直到有一次差点把酒精棉点燃,被林月瞳没收了所有“器材”,那盒小苏打也跟着不知所踪。
他以为这件事早就被所有人遗忘了。毕竟,那只是一个少年幼稚的小秘密,像化学反应中产生的临时沉淀,稍纵即逝。
可父亲记得。
不仅记得他12岁时藏过小苏打,还记得具体藏在“书房第三层左侧”,甚至在十年后的安全预案里,特意补了这一条。
叶可东站起身,快步走出实验室,穿过走廊回到家。书房的门还保持着叶云天在世时的样子,深色的胡桃木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实验模型,第三层左侧的抽屉虚掩着。他深吸一口气,拉开抽屉——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层薄薄的灰尘,灰尘上隐约能看到一个长方形的印记,大小刚好能放下一盒小苏打。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钝痛中带着难以言喻的酸胀。
他突然想起去年的一个傍晚,他在实验室处理硫酸废液时,橡胶手套意外破裂,硫酸溅到了手背上,灼烧感瞬间蔓延开来。他下意识地冲向水槽,几乎要拧开水龙头的瞬间,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用小苏打”。
那天他并没有用到书房的小苏打,实验室的急救箱里就有备用品。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那个念头来得毫无征兆,像是有人在耳边轻轻提醒了一句。
叶可东靠在书架上,目光扫过抽屉里的灰尘印记。父亲写下这条预案时,是不是已经“看到”了他未来会遇到的危险?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个被遗忘的小习惯,会在十年后成为保护他的铠甲?
通风橱的嗡鸣声从实验室传来,穿过走廊,像某种遥远的回响。叶可东重新戴上手套,回到那本“安全预案”前,小心翼翼地将它放进恒温保存盒里。他知道,这本本子里藏着的不只是安全知识,还有一个父亲穿越了漫长时光,为他记下的、关于“被爱”的证据。
第二节:三年后的护手霜与监控空白
叶可东的书桌上摆着一个半透明的玻璃罐,里面装着十几支不同牌子的护手霜。从最便宜的甘油款到昂贵的修护精华,瓶身上的标签大多已经模糊,唯独角落里那支银灰色包装的显得格外新——它的盖子上刻着一行小字:“防腐蚀,更防粗心。”
这支护手霜,是他16岁那年收到的、最“不合常理”的礼物。
16岁的夏天,叶可东因为在全国化学竞赛中拿到金奖,被保送进了父亲曾就读的大学。消息传来那天,林月瞳特意做了一桌子菜,四个孩子吵吵嚷嚷地围着他,说要“敲诈”一顿大餐。叶可东心里也憋着一股兴奋,频频看向门口——他等着父亲回来,想听他说一句“儿子比我当年厉害”。
可叶云天直到深夜才回来。他穿着沾着化学试剂痕迹的白大褂,头发有些凌乱,眼下带着浓重的青黑。“抱歉,”他揉了揉叶可东的头发,声音带着疲惫,“实验室的云天2号传感器出了点问题,必须连夜校准,庆功宴……下次补上。”
叶可东当时心里掠过一丝失落,但很快被“父亲在忙重要研究”的念头压了下去。他笑着说:“没事爸,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
那天晚上,他在书桌前整理竞赛资料到凌晨,指尖因为连日做实验变得粗糙脱皮,他随口对着空气抱怨了一句:“这橡胶手套也太磨手了,改天得买支护手霜。”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书桌的抽屉里多了一支护手霜。银灰色的包装,正是他前几天在商场橱窗里看到的那个牌子——当时他只是多看了两眼,并没告诉任何人。
“妈,是你放的吗?”他拿着护手霜问林月瞳。
林月瞳摇摇头:“不是我,可能是你爸昨晚回来放的吧。”
叶可东心里一暖。原来父亲虽然缺席了庆功宴,却记住了他随口说的话。他高高兴兴地拆开包装,挤了一点在手上,清爽的薄荷味弥漫开来,皮肤的粗糙感顿时缓解了不少。
直到三年后,他在整理父亲实验室的监控录像时,才发现了那个隐藏的“异常”。
那天他为了调取云天3号的早期实验数据,需要回看六年前的监控存档。当画面跳到他16岁保送那天的实验室监控时,一段30分钟的空白突然出现在屏幕上——从晚上8点15分到8点45分,原本应该显示叶云天调试传感器的画面,变成了一片漆黑的雪花噪点。
“奇怪,”叶可东皱起眉,调取了后台的日志,发现这段空白并非设备故障,而是被人为删除的。他放大时间戳,8点15分,正是他抱怨“手套磨手”的时间。
一个荒谬却又无法抑制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他翻出那支早已用完的护手霜空管,在阳光下仔细看了看瓶底的生产日期——一行小小的数字清晰可见:2024年6月18日。
而他16岁那年,是2021年。
这支护手霜的生产日期,比他收到它的时间,整整晚了三年。
叶可东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他想起父亲那天深夜回来时,白大褂上除了熟悉的试剂味,还带着一丝极淡的、像金属被加热后的气味——后来他才知道,那是云天系列AI进行时空跳跃时,核心部件散热产生的特殊气息。他想起监控录像里那30分钟的空白,想起父亲疲惫却异常温柔的眼神,想起这支“来自未来”的护手霜……
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拼合在一起。
那天,父亲根本不是在实验室校准传感器。他是启动了某种时间装置,从三年后的未来穿越回来,在监控的空白时段里,去商场买下了这支他“即将需要”的护手霜,然后装作刚从实验室回来的样子,把它悄悄放进了他的抽屉。
他甚至算好了时间,知道他会在那个凌晨抱怨手疼,知道他喜欢那个牌子的护手霜,知道他需要这份来自“父亲”的、不动声色的关心。
叶可东拿起玻璃罐里的空护手霜管,指腹摩挲着盖子上“防腐蚀,更防粗心”的刻字。那字迹和“安全预案”里的一模一样,带着父亲特有的、略微向右倾斜的笔锋。
原来那不是普通的刻字,是一个来自未来的父亲,在穿越时空的间隙里,为少年时的儿子留下的、带着私心的叮嘱——他怕他像自己一样粗心,怕化学试剂伤害他的手,更怕自己不能陪在他身边,看着他一步步走进热爱的领域。
实验室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空护手霜管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把金色的粉末。叶可东把它放回玻璃罐里,和其他护手霜摆在一起。
这些护手霜,见证了他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也藏着一个父亲穿越五次时空,用化学般精准的温柔,为他筑起的、看不见的守护壁垒。
而他现在才明白,那些看似巧合的关怀,全是父亲在时间的缝隙里,为他写下的、关于爱的化学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