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 第609章 这决定性的一天终究来临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第609章 这决定性的一天终究来临

    科举考官临时室内,桌椅井然。

    礼部考官各司其职,忙碌异常。

    他们身兼科举与礼部双重职责,即便县试结束,事务依旧不断。

    室内深处一桌,三面被书卷纸张堆高,遮掩了桌内人的身影。

    叶轩此刻正得空闲暇。

    县试已毕,府试未至,他暂无他事。

    加之他身兼数职——礼部郎中、大本堂皇孙之师、科举主考、神造局主管等,礼部尚书任昂不敢轻易委派他任务,生怕影响他其他重要事务。

    礼部众人皆以为叶轩繁忙无比。

    然而 ** 是——

    叶轩颇为清闲。

    礼部郎中一职并无太多实务,大本堂皇孙之教,偶尔为之;科举考官之责,县试后便无事;神造局主管,他仅是指导工匠蒸汽机等机械原理,余下全权交由工匠处理,他们聪明能干,一点即透,无需他多费心。

    “真是逍遥自在。”

    叶轩默写《红楼梦》时,心中挂念着沈蓉。

    沈蓉虽被秋月、春婵等丫鬟陪伴,但叶轩恐其家中无聊,故打算将《红楼梦》默写给她,以解烦闷。

    此时,哒、哒、哒的脚步声响起。

    叶轩迅速翻页,随手拿起一本书,故作镇定地阅读。

    “叶兄。”熟悉的声音传来。

    叶轩抬头,见杨乾知、海宽、于乾等礼部考官聚于桌前。

    他外表平静如水,内心却忐忑不安,桌上那张《红楼梦》的纸,无疑是他偷闲的证据。

    尽管已翻过一页,他们无法窥见正面内容,但他依旧心慌意乱。

    “何事?”叶轩放下书,盖住纸张,以防背面墨迹泄露秘密。

    他双手交叠于下巴下,显得格外沉稳老练。

    “叶兄,府试在即,考题可曾备好?”杨乾知问道。

    叶轩恍然,险些遗忘此事。府试近在四月,时间紧迫,考题需尽快筹备。

    他表面镇定自若,轻轻点头:“嗯,此事我已知晓,下午便给你们考题。”

    杨乾知等人见叶轩如此沉稳,误以为他早已备好考题。

    “原以为叶兄未及准备,看来是我多虑了。”

    “叶兄行事向来稳重,怎会忘却府试这等大事。”

    “想必叶兄早已胸有成竹,不然何以下午便能拿出考题。”

    ……

    杨乾知等人对叶轩心生敬佩。

    叶轩身兼数职,想必极为繁忙。

    尽管忙碌异常,他们仍未忘却府试出题之事,反倒是忙于礼部事务时,几乎忽略了府试。

    杨乾知等人满心愧疚。

    “唉。”

    “都怪这严苛的官员考核制度。”

    “究竟是谁向皇上提议的‘考成法’?”

    “以往礼部虽忙,却未曾如此。”

    “如今有了‘考成法’,所有政绩皆需记录在案,无人敢懈怠,拼命劳作,唯恐落后于他人。”

    “若知晓是哪位提出的‘考成法’,我定要给他些颜色瞧瞧!”

    杨乾知等人在心中暗自恼怒。

    而提出“考成法”的叶轩,全然不知自己名义上的下属正欲“教训”他。

    若知晓,他定会感激朱元璋。

    因“考成法”正是朱元璋所提,而他未被揭露。

    此时,叶轩正为另一事烦忧——府试考题。

    “府试为期四天。”

    “由知府等官员主持。”

    “毕竟是府试,题目不宜过难。”

    “但亦不可过于简单,需较县试稍难。”

    “究竟该出何题?”

    叶轩陷入沉思。

    忽地,他有了主意。

    叶轩执起毛笔,在白纸上迅速书写。

    前世的考题跃然纸上。

    写毕,他审视考题,确认无误后,朝座位的杨乾知等人招呼:

    “都过来吧,考题已备妥。”

    杨乾知等人闻言一惊,相互对视,暗中交流。

    “叶兄这么快就想好了考题?定是早有准备,否则怎能如此迅速?”

    “叶兄身兼数职,仍能提前备好考题,实在勤奋。”

    “他真乃我等楷模。”

    “我们应当向他学习。”

    叶轩常提前离礼部,众人以为他或有他事,或归家继续公务,实则因礼部无事可忙,故而早退。至下班时分,离开更是理所当然,谁会愿意加班呢?

    杨乾知等人接过叶轩所出考题,一读之下,皆目瞪口呆,面露惊异。虽已有所准备,知叶轩考题素来艰深古怪,但每次仍被深深震撼。这些题目,真乃人力所能及?叶轩之思维,是否异于常人?细审考题内容,众人不由倒吸冷气。

    “此题涵盖之知识面何其广博!”

    “考生们真能解答?”

    杨乾知等礼部考官,对这批考生心生同情。能遇上叶轩这等考官,真乃不幸之至。

    第193章,府试启幕,众考生心生畏惧:叶轩的阴影再度笼罩!

    试卷密封,分发至各州县,府试即将开启。时至四月,春暖花开,桃花绽放,添色人间。各州县考试院外,考生云集,身着薄衣,背负包裹,内藏衣物厚被,以备夜寒。府试为期数日,挑战在即。

    考试期间,他们全天候滞留于戒备森严的考试院,故需备齐衣物、棉被等日常所需。

    考生们围聚一团,目光紧锁着前方紧闭的考试院大门,闲谈着等待开启的那一刻。

    “这决定性的一天终究来临。”

    “回想备考岁月,满腹辛酸。面对叶轩的考题,我们定能不再手足无措!”

    “往昔考生,无需涉足县衙观审,无需田间劳作,更无需仰望星空学习天文……”

    “若非叶轩设此考题,我们也不必历经此番。”

    “瞧瞧我,肤色深如墨,唯齿白耀眼,皆是田间劳作的痕迹。”

    “我更甚,皮肤晒伤肿痛。”

    “我手已布满厚茧……”

    考生们诉说着,眼眶泛红,似要落泪。

    或许,他们是史上最艰难的一届考生。

    “王宇兄,你备考得如何?”

    众考生围绕着王宇。

    王宇面上挂着恬淡而自信的笑容。

    “尚可。”

    “叶轩考试的内容,我皆有涉猎。”

    闻言,四周一片惊叹。

    “如此,府试榜首定是王宇兄无疑!”

    “早就看出王宇兄非凡品,王宇兄,富贵勿忘旧友啊。”

    “王宇兄,日后就指望你提携了。”

    众人纷纷恭维王宇。

    王宇满面春风,得意非常。

    “自然自然。”

    “待我功成名遂,定不负诸位。”

    “不过,榜首之位,恐怕不易。”

    王宇广泛学习,虽自信能通过叶轩的府试,却不敢断言能夺魁。

    他的目光转向不远处的解缙。

    解缙孤影 ** 于树下,周身环绕着清冷的气质,令旁侧考生不敢靠近。

    “解缙确为大才子。”

    “若论才学,我自愧不如解缙。”

    “这数月来,解缙想必也与其他人一样,刻苦研习天文地理、算数断案等诸般学问。”

    “府试中胜过他人或许不难。”

    “但欲胜解缙,怕是艰难。”

    “虽解缙县试失魁,但府试之首,定当归他。还有那个县试中突然冒出夺魁的黑马,亦不可轻视。”

    “不过,我料定自己能稳列前五。”

    王宇心中暗自思量。

    他自信已摸透叶轩出题的门道,府试过关当轻而易举。

    树下,解缙身着蓝袍,孤影 ** ,神色平静。

    他对周围的窥视视而不见。

    脑海中回荡着这数月所学的新知。

    天文、地理、算数、断案……

    县试之后,因仅获次席,他不甘心。

    于是,他奋发图强,誓要在府试中超越那匹黑马,重夺榜首。

    “府试第一,非我莫属!”

    解缙暗暗握拳,眼中闪烁着坚定。

    回想这段时日,他夜以继日地学习。

    时而前往县衙观审案,时而赴农田学耕种,时而入市井接触百姓,夜则观星学习天文。

    原本白皙的皮肤晒得黝黑,手心布满老茧。

    此刻的他,比起读书人,更像是一位身着儒衫的农夫。

    虽历尽艰辛,但收获颇丰。

    叶轩曾出的考题所涉知识,他皆已涉猎。

    虽未精通,却已能熟练运用。

    “上次因不熟叶轩考题而大意失手。”

    “但此次不同。”

    “我已做好万全准备。”

    “叶轩的考题,难不住我!”

    解缙满脸自信,迫不及待欲解答叶轩之题,以证自身努力。

    不远处,传来呼唤:

    “周兄!”

    16岁的孙浩,面带稚气,挥手向周进跑去,步伐轻快。

    周进,年近半百,须眉皆霜,却以兄相称于孙浩,二人间称呼颇为奇特,但孙浩并无异样。他至周进前,稍显喘息。

    “周兄,许久未见。”孙浩道。

    “孙兄,近来可好?学业可有长进?”周进笑答,一手捋须,一手背于身后,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得意,“我近来鸡鸣即起,夜半方歇,天文地理、算数断案,皆有所涉猎。”

    “那周兄定能通过府试无疑?”孙浩惊异。

    “不,我的目标是府试之后的院试,欲成秀才。”周进言。

    “那便预祝周兄心愿得偿,前程似锦!”孙浩拱手祝贺。

    “哈哈,多谢孙兄。”周进大笑回应。

    一两个月间,众学子刻苦补习,虽不敢说能全然应对叶轩之题,但至少已不似往昔那般慌乱。

    考试院大门吱嘎作响,知府头戴官帽,身着绯红色官袍,携同府学教授、训导等人步出,立于台阶之上,审视下方众多考生。

    “排队!”府学教授高呼,“准备入院考试!”

    考生们迅速列队,经军士检查后,鱼贯而入,依据考引找寻座位。考引,犹如今之准考证。

    考生们坐于棚内,静待考题发放。

    “大人,考生皆已就位。”府学教授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