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天神祖 第1252章
热门推荐:
俗人驴大宝,种田修仙在突破
快穿:她来了,恶人莫逃
阴阳五术,风水凶局
我勒个高冷校花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剑开混沌
都断绝关系了,谁还搭理你啊!
大明第一公
表白警花后,我带老丈人进部!
清晨的日光,精准地倾洒在高台边缘那已然崩裂的巨石之上,映射出一道斜长且深邃的暗影。这道影子仿若凝固一般,静止不动,恰似一柄牢牢钉在焦灼土地之上的剑柄,散发着一种肃穆而凝重的气息。
刘镇天身形沉稳地伫立原地,手中的酒杯依旧保持着高举的姿态,然而其指尖却已在悄然间微微收紧。就在方才,那一缕自灰袍弟子袖间悄然逸出的黑烟,尽管只是转瞬即逝,却如同一道炽热的灼痕,深深烙印在他的神识之中。经过他敏锐的感知与判断,这股气息既非魔气那般邪佞,亦非妖息那般诡谲,反倒更像是某种鲜活的生物在进行呼吸,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气息。
他动作舒缓而沉稳,缓缓将酒杯放下,杯底与石台轻轻触碰,发出一声沉闷而短促的声响。此刻,夜空中的焰火依旧在持续绽放,绚丽夺目,然而在他的耳中,那些嘈杂的声响已然全然消散,仅剩下心口处玉佩那一瞬间轻微的震颤。这种震颤并非寻常的预警,亦非共鸣那般规律,而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感觉,仿佛在层层叠叠的虚空之中,有谁用指尖轻轻地刮擦了一下他的命门,带来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
周围庆功的喧嚣声依旧此起彼伏,未曾停歇。
然而,刘镇天却突然转过身,黑色的长袍轻轻扫过那些残损的石块,步伐坚定且径直地朝着祭坛后方的静室走去。静室的门并未完全关闭,仅仅是垂下一幅已然残破不堪的阵帘。由九极灵流凝聚而成的符线,此刻已然断裂了三根,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他抬起手,并未直接掀开阵帘,而是并拢手指,如同一把利刃般轻轻一划,一道细微到几乎难以察觉的金线,顺着帘角缓缓渗入其中,沿着那已然断裂的符纹游走了整整一圈,最终稳稳地停留在左下角一处并不起眼的褶皱之处。
就在那里,隐隐残留着一丝极为淡薄的蓝纹波动,经过仔细甄别,这波动与灰袍弟子袖口一闪而过的符印,呈现出完全相同的频率,绝非偶然现象。
“并非偶然。” 他压低声音,缓缓说道,那声音轻得犹如微风拂过枯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片刻之后,诸葛无为脚步轻盈且毫无声息地悄然进入室内。他手中并未携带书卷,唯有掌心稳稳托着一枚青铜罗盘。罗盘的盘面之上,精细地刻绘着仙界九大灵脉的虚幻影像,而在罗盘的中央,一点微光正以极为缓慢的速度偏移着,仿佛在预示着某种不寻常的变化。
“共计七人。” 诸葛无为开口说道,语速平稳且有条不紊,“这些人以‘战后灵能评估’作为幌子,暗中进行记录。经过观察,他们皆呈现出神识滞涩的明显迹象。其灵台仿佛被一层薄雾所笼罩,灵力运转极为迟缓,尤其是在子时三刻这个特定的时间点,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
刘镇天微微点头,目光依旧紧紧锁定在那幅阵帘之上,追问道:“他们的行走轨迹如何?”
“陈三在退场之时,刻意绕开了北域的三处灵脉节点,同时也巧妙地避开了守卫法阵的常规巡视路线。这绝非巧合,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刻意行为。” 诸葛无为条理清晰地汇报着。
室内顿时陷入了一阵短暂的静默之中。窗外,原本热闹的乐声逐渐停歇,弟子们也开始陆陆续续地散去。一名年轻的执事,双手捧着已然残损的玉册,缓缓走过门前,正低头专注地记录着此次战斗的伤亡名录。当笔尖落在 “林九” 这两个字上时,他的动作微微一顿,墨迹在纸上缓缓晕开,形成一小团深色的印记。
就在此时,刘镇天突然抬手,将佩戴在胸前的玉佩轻轻取下,而后缓缓地按压在罗盘的中央位置。
刹那间,一阵低沉的 “嗡 ——” 声响起。
罗盘盘面微微震颤,九大灵脉的虚影之中,位于西北方向的光点猛地跳动了一下,紧接着,一圈极为纤细的黑纹如同涟漪般缓缓泛起,恰似一滴清水滴落在油中,以一种缓慢而又稳定的态势逐渐扩散开来。
“西北方向。” 诸葛无为的瞳孔微微一缩,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与疑惑,“难道是幽墟外围?”
“前去一探究竟。” 刘镇天一边说着,一边将玉佩收回,声音低沉而有力,“我独自一人前往。”
诸葛无为却并未挪动脚步,语气中带着担忧说道:“倘若真的存在异动,您孤身一人涉险,恐怕……”
“正是因为可能存在异动,所以才绝不能轻易惊动。” 刘镇天果断地打断了他的话,“如今众人皆知我们已然获胜,所有人都渴望安宁,不愿再卷入纷争。然而,有些潜藏的危机,恰恰会在人们最为松懈之时悄然浮现。”
言罢,他转过身,从墙角处取下一柄尚未出鞘的短剑。剑鞘显得斑驳陈旧,看上去仿佛是由烧焦的木头与铁皮拼接打造而成。这柄剑乃是战后从废墟之中寻回的遗物,按照常理,本应将其熔化后重新铸造,然而刘镇天却特意将它保留了下来。
“你带上它。” 刘镇天说道,“倘若我三日之内未能归来,你再调动人手。”
诸葛无为伸手接过剑,指尖轻轻抚过剑鞘上的裂痕,刹那间,一丝凉意顺着指尖悄然渗入经脉之中。这股凉意并非普通金属所散发的冰冷,而是一种仿佛来自地底深处,久远而神秘的东西,正在回应着他的触碰。
夜幕降临的速度极快,仿佛眨眼之间,便已笼罩大地。
刘镇天独自一人缓缓踏出鸿蒙宗的山门,既没有选择御空飞行,也未召唤灵兽代步,仅仅是凭借双脚步行,沿着北域那片焦土,朝着西北方向的荒域稳步前行。风中依旧残留着新芽所散发的清新香气,然而,随着他越往西走,空气愈发干涩,甚至连夜空中闪烁的星光,都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吸走了原有的光泽,变得黯淡无光。
当三更天的更鼓敲响,他顺利抵达第一处主灵脉的交汇点。
按照常理,此处应当是灵气浓郁,氤氲环绕,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此刻,这里却静谧得超乎寻常,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死寂。刘镇天缓缓盘膝坐下,将玉佩轻轻贴在地面之上,随后闭目凝神,集中精力感应周围的灵气变化。起初,一切都显得较为正常,灵流平稳地流淌,脉动也保持着有序的节奏。然而,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他的眉头突然微微一跳 —— 在灵流的深处,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 “逆旋” 现象,这股逆旋就如同在血管之中逆向流动的毒血,正以一种缓慢却又持续不断的方式,侵蚀着原本正向循环的灵流体系,试图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
他缓缓睁开双眼,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枚青绿颜色的令牌 —— 这正是为双胞胎所特制的雏凤令之一。
令牌刚刚离开他的手掌,便开始微微颤动,散发着微弱的青光,竟然自行缓缓浮起,而后缓缓转向西北方向。他顺着令牌所指的方向望去,在远处荒原的尽头,一道低矮山脉的轮廓隐隐约约地隐没在夜色之中,其形状犹如一头沉睡的巨兽脊背,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气息。
那里,正是幽墟禁地。
他的指尖轻轻抚过令牌的表面,忽然,一滴温热且润滑的液体悄然滑落 —— 原来是令牌碎屑之中,渗出了一丝绿芒,这绿芒竟如同泪珠一般,顺着他的指缝缓缓滴入地面的缝隙之中,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究竟在惧怕什么?” 他低声喃喃自语,这话语并非是对令牌而说,而是仿佛在与那沉睡于玉佩深处的世界之树残魂进行对话。
然而,四周一片寂静,无人回应他的询问。
但他心中明白,那滴绿芒绝非自己的错觉。世界之树的树芯显然依旧在感知着周围的一切,并且正在发出预警,只是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无法清晰地表达出来。
第二日清晨,鸿蒙宗的秘录堂内。
一名执事弟子正低声向众人汇报着情况:“经过仔细监测,有三人的灵脉共鸣频率,与北域新芽的生长节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合。尤其是陈三,在昨夜子时,其灵台的波动竟然与嫩叶舒展的节奏完全同步,这种现象极为罕见。”
“同步?” 另一名负责记录的弟子不禁皱眉,疑惑地说道,“可是那新芽通常是受到晨光的激发,才会产生灵力的自然共鸣,这两者之间,未必存在必然的联系……”
“并非如此。” 那名执事果断地摇头否定道,“昨夜的新芽并未接触到光线,它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的。这就表明,这种同步绝非偶然,背后必然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
堂内瞬间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众人的心中都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执事犹豫了片刻之后,又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陈三家中的老母,今日清晨突然病倒,症状表现为‘心口发冷,四肢僵硬’。李长老前去查看过,初步判断像是被某种东西吸走了阳气,然而却无法查出具体的根源所在。”
他的话音刚刚落下,帘外便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只见李利珍手提一只药篓,缓缓走了进来。药篓之中,几株枯黄的草药相互缠绕,根须错综复杂,隐约之间泛着一种幽蓝的光泽,显得颇为诡异。
“他在战前经常前往西北方向采药。” 李利珍将药篓轻轻放下,说道,“这是他母亲提供的,据她说,每次陈三采回的药,都带有这种蓝纹根须。以前大家都以为这只是灵药的一种变异现象,但是现在看来……”
她没有把话说完,然而其中的意思已然十分明了。
执事弟子伸手拿起一株草药,正准备仔细查看,忽然,指尖传来一阵轻微的麻木之感 —— 那蓝纹根须竟然微微抽动了一下,就好像是某种活物在进行呼吸一般,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
他猛地松开手,草药瞬间落地,根须迅速蜷缩起来,又恢复了静止的状态,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幻觉。
“立刻将其送往藏经阁的密室。” 李利珍神色凝重,沉声道,“务必注意,千万不能让其他人随意触碰。”
午后时分,藏经阁的密室之中。
诸葛无为静静地坐在灯下,面前摊开着一卷已然残破不堪的古籍。古籍的边角已然焦黑,显然是从熊熊烈火之中抢救出来的。他的指尖轻轻停留在一页残图之上 —— 图中描绘着一道环形的山脉,山脉的中央位置标注着 “幽墟眼” 三个字,旁边还有一行已经褪色的小字:“非魔非妖,寄生而生。”
他凝视着这页残图,沉思良久。忽然,他敏锐地察觉到灯焰微微晃动了一下。
这绝非是因为有风,而是图中 “幽墟眼” 的位置,正缓缓渗出一丝极为淡薄的寒气。这股寒气顺着纸面缓缓蔓延开来,竟然在桌角凝结出一粒细小的霜珠,散发着丝丝寒意。
他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将图缓缓卷起,而后悄然藏入自己的衣袖之中。
与此同时,在西北荒域的灵脉交汇点。
刘镇天再次稳稳地盘坐在地面之上,手中的雏凤令悬浮在半空中,散发着的青光清晰地指向幽墟的边缘。他轻轻闭上眼睛,将神识缓缓沉入玉佩之中,试图与世界之树的残魂建立更为深层次的联系。
就在这一瞬间,玉佩突然之间变得滚烫起来。
这种滚烫并非是警告的信号,也并非是与外界产生共鸣的表现,而是仿佛被一股无形且强大的力量所牵引,就好像在地底的深处,有谁正轻轻地拉扯着他,试图将他引入某个未知的领域。
他猛然睁开双眼。
只见前方的地面上,一道极为细小的裂缝正悄然无声地蔓延开来。裂缝之中,竟然缓缓渗出一缕嫩绿的新芽 —— 这新芽与北域战场之上出现的那株极为相似,然而,它的叶片之上,却浮现出一层幽蓝的纹路,这些纹路既像是血管一般纵横交错,又像是某种神秘的符印,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气息。
芽尖微微颤动着,竟然对着他的方向,缓缓弯下,仿佛是在进行某种庄重的行礼。
他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切,并未做出任何动作。
然而,就在这时,他的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极其细微的 “咔” 的声响。
他下意识地低头一看,只见雏凤令的边缘,竟然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痕,仿佛在预示着某种未知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
刘镇天身形沉稳地伫立原地,手中的酒杯依旧保持着高举的姿态,然而其指尖却已在悄然间微微收紧。就在方才,那一缕自灰袍弟子袖间悄然逸出的黑烟,尽管只是转瞬即逝,却如同一道炽热的灼痕,深深烙印在他的神识之中。经过他敏锐的感知与判断,这股气息既非魔气那般邪佞,亦非妖息那般诡谲,反倒更像是某种鲜活的生物在进行呼吸,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气息。
他动作舒缓而沉稳,缓缓将酒杯放下,杯底与石台轻轻触碰,发出一声沉闷而短促的声响。此刻,夜空中的焰火依旧在持续绽放,绚丽夺目,然而在他的耳中,那些嘈杂的声响已然全然消散,仅剩下心口处玉佩那一瞬间轻微的震颤。这种震颤并非寻常的预警,亦非共鸣那般规律,而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感觉,仿佛在层层叠叠的虚空之中,有谁用指尖轻轻地刮擦了一下他的命门,带来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
周围庆功的喧嚣声依旧此起彼伏,未曾停歇。
然而,刘镇天却突然转过身,黑色的长袍轻轻扫过那些残损的石块,步伐坚定且径直地朝着祭坛后方的静室走去。静室的门并未完全关闭,仅仅是垂下一幅已然残破不堪的阵帘。由九极灵流凝聚而成的符线,此刻已然断裂了三根,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他抬起手,并未直接掀开阵帘,而是并拢手指,如同一把利刃般轻轻一划,一道细微到几乎难以察觉的金线,顺着帘角缓缓渗入其中,沿着那已然断裂的符纹游走了整整一圈,最终稳稳地停留在左下角一处并不起眼的褶皱之处。
就在那里,隐隐残留着一丝极为淡薄的蓝纹波动,经过仔细甄别,这波动与灰袍弟子袖口一闪而过的符印,呈现出完全相同的频率,绝非偶然现象。
“并非偶然。” 他压低声音,缓缓说道,那声音轻得犹如微风拂过枯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片刻之后,诸葛无为脚步轻盈且毫无声息地悄然进入室内。他手中并未携带书卷,唯有掌心稳稳托着一枚青铜罗盘。罗盘的盘面之上,精细地刻绘着仙界九大灵脉的虚幻影像,而在罗盘的中央,一点微光正以极为缓慢的速度偏移着,仿佛在预示着某种不寻常的变化。
“共计七人。” 诸葛无为开口说道,语速平稳且有条不紊,“这些人以‘战后灵能评估’作为幌子,暗中进行记录。经过观察,他们皆呈现出神识滞涩的明显迹象。其灵台仿佛被一层薄雾所笼罩,灵力运转极为迟缓,尤其是在子时三刻这个特定的时间点,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
刘镇天微微点头,目光依旧紧紧锁定在那幅阵帘之上,追问道:“他们的行走轨迹如何?”
“陈三在退场之时,刻意绕开了北域的三处灵脉节点,同时也巧妙地避开了守卫法阵的常规巡视路线。这绝非巧合,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刻意行为。” 诸葛无为条理清晰地汇报着。
室内顿时陷入了一阵短暂的静默之中。窗外,原本热闹的乐声逐渐停歇,弟子们也开始陆陆续续地散去。一名年轻的执事,双手捧着已然残损的玉册,缓缓走过门前,正低头专注地记录着此次战斗的伤亡名录。当笔尖落在 “林九” 这两个字上时,他的动作微微一顿,墨迹在纸上缓缓晕开,形成一小团深色的印记。
就在此时,刘镇天突然抬手,将佩戴在胸前的玉佩轻轻取下,而后缓缓地按压在罗盘的中央位置。
刹那间,一阵低沉的 “嗡 ——” 声响起。
罗盘盘面微微震颤,九大灵脉的虚影之中,位于西北方向的光点猛地跳动了一下,紧接着,一圈极为纤细的黑纹如同涟漪般缓缓泛起,恰似一滴清水滴落在油中,以一种缓慢而又稳定的态势逐渐扩散开来。
“西北方向。” 诸葛无为的瞳孔微微一缩,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与疑惑,“难道是幽墟外围?”
“前去一探究竟。” 刘镇天一边说着,一边将玉佩收回,声音低沉而有力,“我独自一人前往。”
诸葛无为却并未挪动脚步,语气中带着担忧说道:“倘若真的存在异动,您孤身一人涉险,恐怕……”
“正是因为可能存在异动,所以才绝不能轻易惊动。” 刘镇天果断地打断了他的话,“如今众人皆知我们已然获胜,所有人都渴望安宁,不愿再卷入纷争。然而,有些潜藏的危机,恰恰会在人们最为松懈之时悄然浮现。”
言罢,他转过身,从墙角处取下一柄尚未出鞘的短剑。剑鞘显得斑驳陈旧,看上去仿佛是由烧焦的木头与铁皮拼接打造而成。这柄剑乃是战后从废墟之中寻回的遗物,按照常理,本应将其熔化后重新铸造,然而刘镇天却特意将它保留了下来。
“你带上它。” 刘镇天说道,“倘若我三日之内未能归来,你再调动人手。”
诸葛无为伸手接过剑,指尖轻轻抚过剑鞘上的裂痕,刹那间,一丝凉意顺着指尖悄然渗入经脉之中。这股凉意并非普通金属所散发的冰冷,而是一种仿佛来自地底深处,久远而神秘的东西,正在回应着他的触碰。
夜幕降临的速度极快,仿佛眨眼之间,便已笼罩大地。
刘镇天独自一人缓缓踏出鸿蒙宗的山门,既没有选择御空飞行,也未召唤灵兽代步,仅仅是凭借双脚步行,沿着北域那片焦土,朝着西北方向的荒域稳步前行。风中依旧残留着新芽所散发的清新香气,然而,随着他越往西走,空气愈发干涩,甚至连夜空中闪烁的星光,都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吸走了原有的光泽,变得黯淡无光。
当三更天的更鼓敲响,他顺利抵达第一处主灵脉的交汇点。
按照常理,此处应当是灵气浓郁,氤氲环绕,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此刻,这里却静谧得超乎寻常,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死寂。刘镇天缓缓盘膝坐下,将玉佩轻轻贴在地面之上,随后闭目凝神,集中精力感应周围的灵气变化。起初,一切都显得较为正常,灵流平稳地流淌,脉动也保持着有序的节奏。然而,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他的眉头突然微微一跳 —— 在灵流的深处,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 “逆旋” 现象,这股逆旋就如同在血管之中逆向流动的毒血,正以一种缓慢却又持续不断的方式,侵蚀着原本正向循环的灵流体系,试图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
他缓缓睁开双眼,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枚青绿颜色的令牌 —— 这正是为双胞胎所特制的雏凤令之一。
令牌刚刚离开他的手掌,便开始微微颤动,散发着微弱的青光,竟然自行缓缓浮起,而后缓缓转向西北方向。他顺着令牌所指的方向望去,在远处荒原的尽头,一道低矮山脉的轮廓隐隐约约地隐没在夜色之中,其形状犹如一头沉睡的巨兽脊背,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气息。
那里,正是幽墟禁地。
他的指尖轻轻抚过令牌的表面,忽然,一滴温热且润滑的液体悄然滑落 —— 原来是令牌碎屑之中,渗出了一丝绿芒,这绿芒竟如同泪珠一般,顺着他的指缝缓缓滴入地面的缝隙之中,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究竟在惧怕什么?” 他低声喃喃自语,这话语并非是对令牌而说,而是仿佛在与那沉睡于玉佩深处的世界之树残魂进行对话。
然而,四周一片寂静,无人回应他的询问。
但他心中明白,那滴绿芒绝非自己的错觉。世界之树的树芯显然依旧在感知着周围的一切,并且正在发出预警,只是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无法清晰地表达出来。
第二日清晨,鸿蒙宗的秘录堂内。
一名执事弟子正低声向众人汇报着情况:“经过仔细监测,有三人的灵脉共鸣频率,与北域新芽的生长节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合。尤其是陈三,在昨夜子时,其灵台的波动竟然与嫩叶舒展的节奏完全同步,这种现象极为罕见。”
“同步?” 另一名负责记录的弟子不禁皱眉,疑惑地说道,“可是那新芽通常是受到晨光的激发,才会产生灵力的自然共鸣,这两者之间,未必存在必然的联系……”
“并非如此。” 那名执事果断地摇头否定道,“昨夜的新芽并未接触到光线,它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的。这就表明,这种同步绝非偶然,背后必然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
堂内瞬间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众人的心中都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执事犹豫了片刻之后,又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陈三家中的老母,今日清晨突然病倒,症状表现为‘心口发冷,四肢僵硬’。李长老前去查看过,初步判断像是被某种东西吸走了阳气,然而却无法查出具体的根源所在。”
他的话音刚刚落下,帘外便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只见李利珍手提一只药篓,缓缓走了进来。药篓之中,几株枯黄的草药相互缠绕,根须错综复杂,隐约之间泛着一种幽蓝的光泽,显得颇为诡异。
“他在战前经常前往西北方向采药。” 李利珍将药篓轻轻放下,说道,“这是他母亲提供的,据她说,每次陈三采回的药,都带有这种蓝纹根须。以前大家都以为这只是灵药的一种变异现象,但是现在看来……”
她没有把话说完,然而其中的意思已然十分明了。
执事弟子伸手拿起一株草药,正准备仔细查看,忽然,指尖传来一阵轻微的麻木之感 —— 那蓝纹根须竟然微微抽动了一下,就好像是某种活物在进行呼吸一般,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
他猛地松开手,草药瞬间落地,根须迅速蜷缩起来,又恢复了静止的状态,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幻觉。
“立刻将其送往藏经阁的密室。” 李利珍神色凝重,沉声道,“务必注意,千万不能让其他人随意触碰。”
午后时分,藏经阁的密室之中。
诸葛无为静静地坐在灯下,面前摊开着一卷已然残破不堪的古籍。古籍的边角已然焦黑,显然是从熊熊烈火之中抢救出来的。他的指尖轻轻停留在一页残图之上 —— 图中描绘着一道环形的山脉,山脉的中央位置标注着 “幽墟眼” 三个字,旁边还有一行已经褪色的小字:“非魔非妖,寄生而生。”
他凝视着这页残图,沉思良久。忽然,他敏锐地察觉到灯焰微微晃动了一下。
这绝非是因为有风,而是图中 “幽墟眼” 的位置,正缓缓渗出一丝极为淡薄的寒气。这股寒气顺着纸面缓缓蔓延开来,竟然在桌角凝结出一粒细小的霜珠,散发着丝丝寒意。
他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将图缓缓卷起,而后悄然藏入自己的衣袖之中。
与此同时,在西北荒域的灵脉交汇点。
刘镇天再次稳稳地盘坐在地面之上,手中的雏凤令悬浮在半空中,散发着的青光清晰地指向幽墟的边缘。他轻轻闭上眼睛,将神识缓缓沉入玉佩之中,试图与世界之树的残魂建立更为深层次的联系。
就在这一瞬间,玉佩突然之间变得滚烫起来。
这种滚烫并非是警告的信号,也并非是与外界产生共鸣的表现,而是仿佛被一股无形且强大的力量所牵引,就好像在地底的深处,有谁正轻轻地拉扯着他,试图将他引入某个未知的领域。
他猛然睁开双眼。
只见前方的地面上,一道极为细小的裂缝正悄然无声地蔓延开来。裂缝之中,竟然缓缓渗出一缕嫩绿的新芽 —— 这新芽与北域战场之上出现的那株极为相似,然而,它的叶片之上,却浮现出一层幽蓝的纹路,这些纹路既像是血管一般纵横交错,又像是某种神秘的符印,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气息。
芽尖微微颤动着,竟然对着他的方向,缓缓弯下,仿佛是在进行某种庄重的行礼。
他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切,并未做出任何动作。
然而,就在这时,他的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极其细微的 “咔” 的声响。
他下意识地低头一看,只见雏凤令的边缘,竟然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痕,仿佛在预示着某种未知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