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此情难待 > 第18章 因怜生情

此情难待 第18章 因怜生情

    《题西林壁》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陷此山中。”

    本来谷中人,各安其事,少有人横加干预、指点、教唆,话语对答已经很少。

    自那天旷野归来,江别,已是再不打算,去探查那没有希望的出谷之路。话语,也变得更少了。

    虽然自己被大伯百般挽留,江别最后还是坚决辞别,已搬到村落外面,一棵大树上居住,既避免了地面的湿瘴,也落得清静。

    那兔耳姑娘,每日不间断,会送些新摘的水果菜蔬,站在树下站一会儿,或者坐一会儿,来时,不言不语,去时,不悲不喜,只好像路过。

    江别有时整日呆坐,偶尔从怀中摸出那只随身携带的封宝囊中的物件,把玩一番又放回,好像在想念什么事或是什么人。

    有时却如同激怒的无灵豪猪一般,施发那本是取自异兽的罡气,飞奔中,猎杀所有能看见的野物。

    时不时也似回礼或补偿,送到兔耳姑娘所住的山洞。态度,也有所转变。偶尔,也在洞中留食一餐。

    一日,江别心中愁烦又生,饮食中,非但不再推诿,反倒,主动取来的大伯自酿的大麦熊胆酒来,满满一陶碗,一饮而尽。权且以身试法那戏文中的,借酒销愁。

    此时的酒,粗糙浑浊,又沾有熊胆的苦涩,江别倒觉得,比那饮仙楼上,细腻清亮的糯米甜酒,顺口得多。但人生第一次饮酒,不得其法,没几碗就已不省人事了。

    待江别醒来,却是被绑在村落西边,一块高大的断碑上。尽管他罡气充沛,也只将捆缚缠绕他的不知名的藤蔓,崩裂了一道而已。

    由于来回抖动,屁股在后面的碑石上摩擦,依稀觉得残破的碑石上,似乎刻有什么字。

    江别,问站在一旁的兔耳姑娘:“为什么把我绑起来?……你绑了我,我也不做你丈夫。”

    “是他们绑你。你昨晚杀了我哥哥。你也早就是我丈夫了。”

    “昨晚?我杀了你哥哥?”

    “嗯。”兔耳姑娘,一脸真诚。

    江别,看了看周边站着的牛马、黑骡、公羊,诧异道:“你哥哥们,都活着啊?”

    “不是他们,我还有一个哥哥。”

    “还有个哥哥?叫什么名字?……我都没见过……”这时,他想起刚进谷时,大伯向他介绍他的儿子们时,确实有一个大儿子没讲。只说打猎去了,当晚不回来。到现在怕是两三个月了,却还不见回来。或许已死在村落外面,而自己又住在村外的缘故。

    “他没有名字,只有姓。等大伯回到沉石江,我们再叫他大伯。”

    “大伯是你什么人?是你父亲吗?”

    “我从小,只叫他大伯。”

    听起来好似莫名其妙,江别却琢磨出点端倪,这“大伯”一称谓,便是只由这父一辈“大伯”传到长子,接着问道,“你们姓什么?”

    “千信。”

    “千信……你们是什么人?”

    “石人族千信部落。”

    江别突然想起一件物件,云儿姑娘留下的,千信石。只是不知道,跟这谷中人有何关系。

    “我来了这么久,为什么从来没人提过?”

    “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说。”

    “你们打算杀了我吗?”

    “我不知道。”

    “我死了,就做不成你丈夫了,你把我放了吧?”

    “不能放。你死了,也是我丈夫。”

    “死了就做不成了!傻姑娘!”

    “你死了,我就去沉石江。就像那天,你就在树林里看见的青马大叔一样。”

    沉石江?树林?青马大叔?江别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天树林中众人洗浴的场景,只是没想到也被她看到了。

    在刁钻的云儿面前,栽跟头也倒认了。没想到,在这个心直如水,口直如心的看似痴傻的千信兔耳面前,竟也藏不住一点小心肠。真不知只是灵力丧失,还是连心智都丢了。

    又想起那日,村落西北的林中,白须白发的,青马大叔,怕是有百岁高龄,见时却也健朗,此间人虽是质朴到痴,少有几个心智较成熟者,即使如此百年中又怎能不有所领悟。

    听这千信兔耳的话语,那青马大叔,最终却也还是殉情而死。只不知那对应的“青马大婶”怎般香消玉殒,也不知是怎般葬礼。同时也感叹这谷中人,冰冷之下却自有一番炽热。

    不禁又后怕,自己出不去这无边山谷也倒罢了,被当做凶手,即使被处死,三四个月来查询无路,绝望涌过心头,也倒都能看开了。

    可那千信兔耳,璞石一样的姑娘呢,她怕是最终要去那沉石江,请求大河收留,去殉这段没有来由的情。竟开始为她担起心来。

    “千信姑娘,你近前些,我有话跟你说。”江别想拉远关系,改口称姓,不再叫名。

    “我是兔耳,不是千信姑娘。”

    “你们不是都姓千信的吗?”

    “我们都知道的。姓是不能随便叫的。”

    “好吧,好吧,你听我说,他们要杀我,就杀了。可我真不是你丈夫,你就别去沉石江了,好吗?”

    “你是我丈夫,你死了,我就去的。”

    “你怎么这么不通事理!”

    “我什么都懂。”

    “……我把你休了,就不是你丈夫了吧?”

    “休了?”

    “就是不要你了。”

    “可你是我丈夫。”

    “我休了你,就不是你丈夫了。”

    “你是我丈夫,他们都知道的。”

    江别,一片大好的耐心和忍耐,也觉得无计可施了,干脆就逆着她的话吧。略一思考,大声地向众人宣布:

    “诸位乡亲,你们听着,之前由于误会,千信……兔耳姑娘和大家错把我当做她丈夫了,我现在休了她……就是不再做她丈夫了,等我死了,你们不能逼她去沉石江,我跟她……都商量好了。大家明白了吗?”

    话音响亮,落入人群之中,竟如石入大海,无声中被吞没殆尽。众人只是静立,朝向另一侧,无一人回头看自己,像是在等候什么。

    话一出口,众人无声。江别只认为是经不起推敲,既是之前误会,自己不是她丈夫,又用什么身份休了人家。即使是人家丈夫,又有什么理由休了人家。难道因为人家对自己一片痴心?因为人家不愿意让自己离开?因为自己死后,人家要去殉情?

    想完之后,不禁自愧、内疚。如果自己来了之后的日子,真正给她带来这些日子的欢乐,也倒能心安一些。

    又回忆起,自生长到此日,师父严厉苛刻;群兽与自己相见,均以命相博;众人鄙夷、忽视、畏惧、欺凌自己;云中二客一个欲杀自己、另一个老谋深算不知目的;灵龟子看起来荒唐有趣,怕也是深藏不露;云儿姑娘,虽然一见如故,对自己却百般戏弄。

    这一生来,也怕只有眼前这人,真正对自己以命相待,时至今日,自己却怎能再无动于衷。心不由己的,因苦生悲,因悲生愧,因愧生怜。

    时到此般,再看那千信姑娘时,似乎不再是,往日的面沉如水。

    那额颊唇腮的棱角线条,也渐渐柔和。虽比不得外面胭脂水粉、桃红柳绿、水翎鸦黛,更比不得云儿般芙蓉出水,眼角眉梢间,却也泛出难以言说的浅笑和妩媚。

    由于花獐兽皮衣久穿,依形造势,合体如精工裁制,虽是人形高大,而曲线波折有度,肥瘦合宜。四肢和腰背外露,稍现深色,略显粗健,而流线通畅,细腻光滑。颈下一颗白石吊坠,山峦间隐现,更平添无限诱惑。

    碑石上捆缚的江别,一颗心天际游走,一双眼留恋迷途,竟也如痴似傻,泪流如注。

    “你哭了。”千信兔耳自他醒时,便一直盯着看,任凭他眼光丈量自己。不羞不避,倒隐有一丝微笑,掠过她历来平静如湖的脸上,接着又道:“你看我,我欢喜。”

    “我也欢喜……”

    “我知道的。”

    “现在,我又不想死了,也不想你死……”

    “没有人要我死的。我自己会死。”

    “你说,他们打算怎么处置我?”

    “不知道。”

    ……

    “我真的没有杀你哥哥,我怕是都没见过他……”

    “我相信你。”

    “可惜,他们不相信我……”

    “干嘛要他们相信?”

    “你不能理解的……”

    ……

    江别,自打心里对千信兔耳生了好感,似乎她那往日厌倦的呆板愚顽的词句、话语,都包含无限玄机。

    话越说越慢,似乎每一个字都成了在这世界上仅存的最后一口酒、一口肉,都值得好好品味一番。渐渐地,二人一直聊到无声,对视,呆立。

    过了一会,村落西北,大河之畔,隐隐有人致辞:“大地之上,大地之下,哪一块石头,不是我祖先的身躯。我活着,他们就活着,我死去,该当荣归故里……”

    大约,又过了江别初次印证自己偷窥千信兔耳时,她也在偷窥自己,所花费的工夫,一群人从林中走出,行动一如往常的耕作渔猎般,自然随意。

    待到,众人走近,看到为首的是,大伯。紧跟他身后的,是几个脸上皱纹堆积,面目难认,只能以胡子区分性别的,却很健朗的老者。

    在众人的注目中,大伯,手中持着一颗隐隐有灵气环绕,似乎又泛露毫光的,如同新成熟的母鹌鹑初次下的处女蛋般大小的石头。

    江别,随众人眼光看去,目睹此物,想起昨晚酒醉前,最后的画面,下酒的夕阳渐低,山洞内渐黑,突然又光芒大起,之后再记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