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世雄图 第1252章 薪火验药,证药传承堂
黄三炮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往药道传承堂走时,验药箱里的《药道传承录》正随着步伐轻晃。封面是用牛皮纸与桑皮纸混裱的,边角用红绳捆着,纸页间夹着几缕干枯的药草 —— 那是历代学徒入门时栽种的第一株药材,内页用工笔绘制着传承场景:师父手把手教认药的专注、学徒背诵药训的虔诚、出师时交接药锄的郑重…… 每幅图旁都标注着 “传艺标准”“医德准则”“考核方式”,最珍贵的是夹在书中的 “传艺木牌”,牌面刻着 “尊师重道” 四字,牌尾系着的红绸因常年摩挲已泛出暗红色,此刻在传承堂的诵读声里泛着沉厚的光。
孙子的酸枝木药箱里,本源珠正与半块出师时的纪念药饼共鸣,箱侧老鳖把背甲贴在箱壁,甲上的水脉纹漫出淡金色的雾,混着远处传来的直播欢呼声 —— 那是网红培训基地的打赏声。两人刚推开刻着 “继往开来” 的朱漆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心头发紧:原本摆放着孔子像和药道祖师牌位的正堂,如今被改成了直播带货间,绿幕前的 “讲师” 正拿着话筒喊着 “家人们,这款滋补膏原价 998,今天只要 98”,而角落里的 “传艺台”(师父教学徒认药的石台)被换成了美颜灯架,台面上的 “识药镜” 被踩在脚下,旁边的 “药训碑”(刻着药道戒律的石碑)被贴上了 “流量密码” 的海报,碑缝里还卡着半张没撕完的促销传单。
“爷爷你看,他们把教本事变成卖东西了!” 小家伙指着电子屏上的 “速成课程表”,“三天学会辨药”“七天精通炮制” 的字样格外刺眼,“这哪是传艺,是骗钱啊!” 传承堂中央的 “诵训堂”(每日晨读药训的厅堂)被改成了 “话术培训室”,白板上写着 “逼单技巧三十条”,墙角的蒲团被堆成了杂物,上面的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刺绣被烟头烫出了洞。更刺眼的是培训手册上的字:“药道即商道,流量即王道 —— 学好推销话术,月入十万不是梦”。
黄三炮走到被遮盖的药训碑前,伸手揭掉海报 —— 下面的石刻很深,“凡为医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的字样虽蒙着灰,却仍能看出笔锋里的庄严。他从验药箱取出一本线装的《药性赋》,书页边缘已被翻得起了毛边:“这是学徒入门的第一本书,” 他往传艺台的旧址上一放,“得先背会‘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再学认药,哪能上来就教怎么卖货?” 说话间他已找来个小马扎,让跟着进来的几个年轻人坐下,“你们看这味药,” 他举起一株薄荷,“叶对生,气芳香,能散风热,记药得先记它的形、气、味,那些只看包装的哪懂这个?”
传承堂老板承伯穿着印着 “药界网红导师” 的 t 恤走来,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学员的带货数据。他踢了踢旁边的蒲团:“黄师傅别抱着老黄历不放了,现在谁还花十年八年学认药?我这课程包教包会,学完就能直播赚钱,比你蹲在药田啃书本强多了。” 他指了指墙上的 “销冠榜”,“看见没?这月的冠军卖了五百万,够你教三十年学徒!”
孙子突然把老鳖从药箱上抱下来,往 “速成辨药教材” 前一放。老鳖似乎嫌书本油墨味刺鼻,猛地对着教材喷出股清水,书页被泡湿后,里面的 “辨药口诀” 竟晕开了墨,露出下面抄来的网络段子。“大家快看!” 小家伙举着摄像机绕场一周,“这些都是假教材!爷爷说真本事得手把手教,像这样 ——” 他拿起黄三炮递来的甘草,学着分辨断面的 “菊花心”,引来几个年轻人的围观。
新出现的老药师父传伯背着个藤编药篓走来,篓里装着传艺的工具:刻着药名的竹牌、记录学徒过失的惩戒尺、出师时赠送的小药锄,还有一本泛黄的《传艺日志》。老人翻开日志,里面记着四十年前的教学记录:“三月初十,教狗蛋认当归,让他摸断面油头,闻气辨新陈,错三次罚抄药训十遍”“九月廿三,带柱子上山采药,告诉他‘见药采三留七,不可赶尽杀绝’”。“当年我师父教我传艺,第一桩事是立规矩,他说‘传艺先传德,无德不成医,卖药坑人,等于拿刀杀人’。” 他指着日志里的红圈,“这是学徒出师时的保证,说要‘宁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恙’,哪能教着怎么哄人买高价药?”
承伯被说急了,从服务器调出 “智能教学系统”,屏幕上立刻显示出 “AI 辨药程序”:“看好了!这系统能扫描药材自动识别,连产地和年份都能测,比你带着满山跑科学多了!” 他对着镜头演示,扫描完一株人参后,系统立刻弹出 “野山参,价值十万” 的字样,“等会儿对比下,看你土法传艺和我这‘科技培训’有啥不一样!”
黄三炮没接话,从《药道传承录》里翻出张 “传艺十二则”,上面用朱砂写着 “一要识药真,二要记性准,三要炮制精,四要配伍慎,五要心怀仁,六要戒贪心……” 他拿起一把药锄放在传艺台上,对几个年轻人说:“学药道,先学认土,” 他抓起一把药田的黑土,“这土带腐叶香,适合种当归;那边的黄土偏沙,适合种甘草,机器哪辨得清这细微差别?” 说话间个穿卫衣的小伙子凑过来说:“俺爷爷以前就是药农,说认药得摸、闻、尝,哪能靠机器扫?” 黄三炮递给他一把识药竹牌:“来,试试认认这些药,错了我教你。”
传伯突然往 “传心石”(检验传承真假的奇石)上放了本 “速成教材”,石头立刻蒙上层黑雾;再放上黄三炮的《药性赋》,石面竟透出温润的金光,还隐隐浮出 “传承” 二字。“瞧见没?” 老人用手指点着书页上的批注,“真传承的字里有心血,假培训的纸页只有铜臭,这可不是系统程序能糊弄的!”
承伯脸色铁青,突然按下总控台的红色按钮,所有直播屏幕的销量同时飙升:“给你们看点厉害的!” 屏幕上开始播放 “学员暴富史”,某学员培训一周就月入过万,“这是‘时代红利’,年轻人就认这个,不服气?”
黄三炮将 “传艺木牌” 往传艺台的石座上一插,木牌的青光与石台的纹路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传承古法图》—— 画面里的师父在灯下批注药书,学徒在旁研墨;药田边师父教辨认药材,学徒在笔记本上画图;正堂里师父讲解药训,学徒们垂首聆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技艺的敬畏。“这才是传承堂该有的样子,” 黄三炮对围观的学员说,“传承讲的是‘十年磨一剑’,先学医德再学医术,哪能靠话术骗钱?”
孙子突然想起什么,从药箱里掏出本源珠往传心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顺着石缝蔓延,那些直播设备突然黑屏,而被遮盖的药训碑竟自己抖落灰尘,露出完整的药道戒律。几个学员忍不住关掉了美颜灯,围过来看黄三炮识药,脸上露出醒悟的神色。
传伯趁机往众人手里塞了本《药道入门浅说》:“来,拿着学,这里面教怎么认常见药材、怎么记基础药性,比如蒲公英叶子边缘有锯齿,能清热解毒,那些只看包装的哪懂这个?” 他自己先拿起一株柴胡,指着茎上的节:“这叫‘柴胡节’,是辨认它的关键,记药就得记这些实在的。”
承伯见势不妙,想趁乱按删除键毁掉所有传统教材,却被黄三炮用传艺木牌拦住手腕。“传承堂不是直播间,” 黄三炮的声音透过直播欢呼声格外清晰,“学徒得先学‘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再学炮制药材,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不是流量密码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飞向传承堂最高处的 “传承旗”,旗面无风自动,显出八个古字:“薪火相传,继往开来”。随着旗帜展开,所有直播设备的线路突然烧断,而被改成带货间的正堂自动恢复成原样,孔子像和药道祖师牌位重新立在中央。黄三炮往传艺台边撒了把药材种子,瞬间长出片翠绿的幼苗,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在地面汇成 “传承” 二字。
孙子举着摄像机跟拍,镜头里的本源珠正往东南方向飞去,那里隐约可见一片药史馆的轮廓。“爷爷,珠子往‘药道溯源馆’去了!”
黄三炮望着那片藏着药道记忆的方向,突然想起传伯的话:“手艺断了可以再学,医德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传承不是赚快钱,是让药道能救更多人。” 他扛起药锄,老鳖慢悠悠爬回药箱,一行人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后传来学徒们背诵药训的声音 —— 那是传承堂久违的、属于薪火的回响。
孙子的酸枝木药箱里,本源珠正与半块出师时的纪念药饼共鸣,箱侧老鳖把背甲贴在箱壁,甲上的水脉纹漫出淡金色的雾,混着远处传来的直播欢呼声 —— 那是网红培训基地的打赏声。两人刚推开刻着 “继往开来” 的朱漆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心头发紧:原本摆放着孔子像和药道祖师牌位的正堂,如今被改成了直播带货间,绿幕前的 “讲师” 正拿着话筒喊着 “家人们,这款滋补膏原价 998,今天只要 98”,而角落里的 “传艺台”(师父教学徒认药的石台)被换成了美颜灯架,台面上的 “识药镜” 被踩在脚下,旁边的 “药训碑”(刻着药道戒律的石碑)被贴上了 “流量密码” 的海报,碑缝里还卡着半张没撕完的促销传单。
“爷爷你看,他们把教本事变成卖东西了!” 小家伙指着电子屏上的 “速成课程表”,“三天学会辨药”“七天精通炮制” 的字样格外刺眼,“这哪是传艺,是骗钱啊!” 传承堂中央的 “诵训堂”(每日晨读药训的厅堂)被改成了 “话术培训室”,白板上写着 “逼单技巧三十条”,墙角的蒲团被堆成了杂物,上面的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刺绣被烟头烫出了洞。更刺眼的是培训手册上的字:“药道即商道,流量即王道 —— 学好推销话术,月入十万不是梦”。
黄三炮走到被遮盖的药训碑前,伸手揭掉海报 —— 下面的石刻很深,“凡为医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的字样虽蒙着灰,却仍能看出笔锋里的庄严。他从验药箱取出一本线装的《药性赋》,书页边缘已被翻得起了毛边:“这是学徒入门的第一本书,” 他往传艺台的旧址上一放,“得先背会‘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再学认药,哪能上来就教怎么卖货?” 说话间他已找来个小马扎,让跟着进来的几个年轻人坐下,“你们看这味药,” 他举起一株薄荷,“叶对生,气芳香,能散风热,记药得先记它的形、气、味,那些只看包装的哪懂这个?”
传承堂老板承伯穿着印着 “药界网红导师” 的 t 恤走来,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学员的带货数据。他踢了踢旁边的蒲团:“黄师傅别抱着老黄历不放了,现在谁还花十年八年学认药?我这课程包教包会,学完就能直播赚钱,比你蹲在药田啃书本强多了。” 他指了指墙上的 “销冠榜”,“看见没?这月的冠军卖了五百万,够你教三十年学徒!”
孙子突然把老鳖从药箱上抱下来,往 “速成辨药教材” 前一放。老鳖似乎嫌书本油墨味刺鼻,猛地对着教材喷出股清水,书页被泡湿后,里面的 “辨药口诀” 竟晕开了墨,露出下面抄来的网络段子。“大家快看!” 小家伙举着摄像机绕场一周,“这些都是假教材!爷爷说真本事得手把手教,像这样 ——” 他拿起黄三炮递来的甘草,学着分辨断面的 “菊花心”,引来几个年轻人的围观。
新出现的老药师父传伯背着个藤编药篓走来,篓里装着传艺的工具:刻着药名的竹牌、记录学徒过失的惩戒尺、出师时赠送的小药锄,还有一本泛黄的《传艺日志》。老人翻开日志,里面记着四十年前的教学记录:“三月初十,教狗蛋认当归,让他摸断面油头,闻气辨新陈,错三次罚抄药训十遍”“九月廿三,带柱子上山采药,告诉他‘见药采三留七,不可赶尽杀绝’”。“当年我师父教我传艺,第一桩事是立规矩,他说‘传艺先传德,无德不成医,卖药坑人,等于拿刀杀人’。” 他指着日志里的红圈,“这是学徒出师时的保证,说要‘宁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恙’,哪能教着怎么哄人买高价药?”
承伯被说急了,从服务器调出 “智能教学系统”,屏幕上立刻显示出 “AI 辨药程序”:“看好了!这系统能扫描药材自动识别,连产地和年份都能测,比你带着满山跑科学多了!” 他对着镜头演示,扫描完一株人参后,系统立刻弹出 “野山参,价值十万” 的字样,“等会儿对比下,看你土法传艺和我这‘科技培训’有啥不一样!”
黄三炮没接话,从《药道传承录》里翻出张 “传艺十二则”,上面用朱砂写着 “一要识药真,二要记性准,三要炮制精,四要配伍慎,五要心怀仁,六要戒贪心……” 他拿起一把药锄放在传艺台上,对几个年轻人说:“学药道,先学认土,” 他抓起一把药田的黑土,“这土带腐叶香,适合种当归;那边的黄土偏沙,适合种甘草,机器哪辨得清这细微差别?” 说话间个穿卫衣的小伙子凑过来说:“俺爷爷以前就是药农,说认药得摸、闻、尝,哪能靠机器扫?” 黄三炮递给他一把识药竹牌:“来,试试认认这些药,错了我教你。”
传伯突然往 “传心石”(检验传承真假的奇石)上放了本 “速成教材”,石头立刻蒙上层黑雾;再放上黄三炮的《药性赋》,石面竟透出温润的金光,还隐隐浮出 “传承” 二字。“瞧见没?” 老人用手指点着书页上的批注,“真传承的字里有心血,假培训的纸页只有铜臭,这可不是系统程序能糊弄的!”
承伯脸色铁青,突然按下总控台的红色按钮,所有直播屏幕的销量同时飙升:“给你们看点厉害的!” 屏幕上开始播放 “学员暴富史”,某学员培训一周就月入过万,“这是‘时代红利’,年轻人就认这个,不服气?”
黄三炮将 “传艺木牌” 往传艺台的石座上一插,木牌的青光与石台的纹路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传承古法图》—— 画面里的师父在灯下批注药书,学徒在旁研墨;药田边师父教辨认药材,学徒在笔记本上画图;正堂里师父讲解药训,学徒们垂首聆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技艺的敬畏。“这才是传承堂该有的样子,” 黄三炮对围观的学员说,“传承讲的是‘十年磨一剑’,先学医德再学医术,哪能靠话术骗钱?”
孙子突然想起什么,从药箱里掏出本源珠往传心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顺着石缝蔓延,那些直播设备突然黑屏,而被遮盖的药训碑竟自己抖落灰尘,露出完整的药道戒律。几个学员忍不住关掉了美颜灯,围过来看黄三炮识药,脸上露出醒悟的神色。
传伯趁机往众人手里塞了本《药道入门浅说》:“来,拿着学,这里面教怎么认常见药材、怎么记基础药性,比如蒲公英叶子边缘有锯齿,能清热解毒,那些只看包装的哪懂这个?” 他自己先拿起一株柴胡,指着茎上的节:“这叫‘柴胡节’,是辨认它的关键,记药就得记这些实在的。”
承伯见势不妙,想趁乱按删除键毁掉所有传统教材,却被黄三炮用传艺木牌拦住手腕。“传承堂不是直播间,” 黄三炮的声音透过直播欢呼声格外清晰,“学徒得先学‘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再学炮制药材,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不是流量密码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飞向传承堂最高处的 “传承旗”,旗面无风自动,显出八个古字:“薪火相传,继往开来”。随着旗帜展开,所有直播设备的线路突然烧断,而被改成带货间的正堂自动恢复成原样,孔子像和药道祖师牌位重新立在中央。黄三炮往传艺台边撒了把药材种子,瞬间长出片翠绿的幼苗,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在地面汇成 “传承” 二字。
孙子举着摄像机跟拍,镜头里的本源珠正往东南方向飞去,那里隐约可见一片药史馆的轮廓。“爷爷,珠子往‘药道溯源馆’去了!”
黄三炮望着那片藏着药道记忆的方向,突然想起传伯的话:“手艺断了可以再学,医德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传承不是赚快钱,是让药道能救更多人。” 他扛起药锄,老鳖慢悠悠爬回药箱,一行人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后传来学徒们背诵药训的声音 —— 那是传承堂久违的、属于薪火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