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第497章 诸葛兄弟
刘昆爽朗大笑,用力拍了拍诸葛玄的肩膀:\"好!先生果然爽快!\"
说罢,他转身走向案几拿起一方官印,郑重其事地递给诸葛玄:“从今日起,这东海郡,本侯便交给先生了。”
诸葛玄双手恭敬地接过沉甸甸的官印,指腹轻抚冰凉的印面,眼眶不禁发热。
想起兄长诸葛珪一生勤勉,最终也只做到泰山郡丞。
而今,大将军刘昆却直接提拔他做了东海郡太守,这份恩情,实在让他感慨万千。
诸葛玄深吸一口气,躬身一揖,三缕长须轻轻垂落在胸前,恭敬地说道:“属下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将军厚望!”
刘昆亲手扶起诸葛玄,面带微笑道:“胤谊,本侯欲在朐县建一个出海港口,届时东海郡日后将成为我大汉朝廷东部重镇。”
诸葛玄闻言,眼皮不由一跳。
朐县?出海港口?大汉朝廷东部重镇?
他心中虽惊,面上却不敢显露,小心翼翼地道:“大将军容禀,据属下所知,大船不可在海上长期航行,否则必有祸端……”
他深知大海风急浪高,天气变幻莫测。
只有那些胆大之人,才敢偶尔出海航行,且时间不能长久。
否则,不等大船遇上风浪,自己就可能因各种问题进水沉没。
\"哈哈哈!\"刘昆大笑着打断他,\"胤谊多虑了。本侯已在辽东督造的新式海船,船底设有水密隔舱,纵遇风浪也无碍。\"
见诸葛玄仍有疑虑,又补充道:\"此事关乎朝廷百年大计,还望先生鼎力相助。\"
诸葛玄虽然将信将疑,但见刘昆说得如此笃定,也就渐渐放下心来。
刘昆笑了笑,话锋一转道:“胤谊,听说你那两位侄儿皆是人中龙凤,本侯也想见识一下诸葛家的麒麟儿。”
当诸葛玄踏入偏厅时,诸葛瑾正与弟妹们闲谈,见叔父归来便立即起身。
诸葛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微微欠身行礼,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问道:“叔父,不知大将军与您谈了些什么?可是关乎家族之事?”
诸葛亮目光睿智而专注,双手交叠垂于身前,并未言语。
诸葛婧(长女)与诸葛柔(次女)也是一脸关切地看着叔父,眼中满是询问之色。
诸葛玄呵呵一笑,道:“子瑜,刚才大将军召见叔父,确实很关心我诸葛家。”
他顿了一顿,面露笑意:“还有一件喜事,大将军准备让为叔执掌东海郡。”
诸葛瑾先是一愣,原本沉稳的脸上浮现出惊喜的神情。
诸葛亮眼中光芒大盛,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诸葛瑾看向叔父,点了点头道:“恭喜叔父,贺喜叔父!这是大将军对您的信任与重用啊!”
诸葛玄重重地点了点头,微笑道:“是啊!想不到大将军竟然如此看重我诸葛氏!”
忽然,他记起了什么,连忙说道:“子瑜,亮儿,大将军不仅对叔父委以重任,还要召见你们兄弟。赶紧去吧,可别让大将军久等了。”
诸葛瑾微微点头,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而诸葛亮剑眉一扬,微微有些诧异。
大将军召见叔父和大哥,这很正常。
毕竟他们学识渊博,才能卓越,日后总会有用武之地。
听说大将军用人不拘一格,而且知人善任。
可自己今年不过才十四岁,还在刻苦攻读之中,怎么大将军也要召见他呢?
诸葛亮虽然聪慧过人,但在这件事上,他也是未能想明白。
他眸中精光一闪,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竹简边缘:\"叔父可知,大将军为何要见小侄?\"
\"这...\"诸葛玄摇头,\"大将军只说想见见我诸葛家两位麒麟儿。\"他压低声音叮嘱道:\"切记慎言慎行,这位大将军...不简单。\"
说实话,不但多智近妖的诸葛亮没有想明白,就连诸葛玄和诸葛瑾同样也没有琢磨出其中的缘由。
在诸葛玄看来,诸葛瑾自小就博学多才,早就是琅琊郡有名的才子。
大将军肯定是听说了自家侄儿,这才要召见他。
可为何还要召见名声不显的二侄儿诸葛亮呢?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诸葛瑾心中同样有些疑惑,他瞟了自家二弟一眼,发现他也正向自己投来不解的目光。
诸葛姐妹也是一样,不明白自家二弟怎么也会被大将军召见。
他们都没有想到,刘昆此番终极目标就是诸葛亮。
诸葛瑾还好,毕竟在原来的历史上,他在江东大放异彩。
而诸葛玄呢,最多只能算个添头了。
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诸葛玄在豫章郡任上兵败身死,说明他的才干还是极其有限的。
诸葛兄弟压下了心中的疑问,整了整衣裳,两人一起进入大堂去拜见大将军。
郡守府大堂,端坐主位的刘昆心中充满了期待。
诸葛瑾在原来的历史上,可是东吴着名的几大军事统帅之一。
建安二十四年,诸葛瑾接替吕蒙领南郡太守,封宣城侯。
黄武元年,孙权称王后,他升任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
黄龙元年,孙权称帝后,诸葛瑾更是被拜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而诸葛亮呢,更是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早年他便提出了《隆中对》战略,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并“录尚书事,假节钺,领益州牧”,集行政、军事、地方大权于一身。
刘备死后,他成为托孤重臣,辅佐刘禅期间推行法治、发展农业、兴修水利。
并首创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以清廉着称。
他南征平定孟获叛乱,五次北伐曹魏,尽显军事才能。
更是发明了木牛流马、连弩等器械,留下《出师表》《诫子书》等文学经典。
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后世楷模。
刘昆如今快速拿下了徐州,所率领的朝廷大军对徐州秋毫无犯。
自然没有原来历史上曹操借口报父仇,数次屠杀徐州老百姓那种惨无人道的屠夫之举,反而获得了无数的徐州民心。
他有这个自信,既然能收服诸葛玄,也就能收服诸葛瑾、诸葛亮这对人中龙凤。
说罢,他转身走向案几拿起一方官印,郑重其事地递给诸葛玄:“从今日起,这东海郡,本侯便交给先生了。”
诸葛玄双手恭敬地接过沉甸甸的官印,指腹轻抚冰凉的印面,眼眶不禁发热。
想起兄长诸葛珪一生勤勉,最终也只做到泰山郡丞。
而今,大将军刘昆却直接提拔他做了东海郡太守,这份恩情,实在让他感慨万千。
诸葛玄深吸一口气,躬身一揖,三缕长须轻轻垂落在胸前,恭敬地说道:“属下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将军厚望!”
刘昆亲手扶起诸葛玄,面带微笑道:“胤谊,本侯欲在朐县建一个出海港口,届时东海郡日后将成为我大汉朝廷东部重镇。”
诸葛玄闻言,眼皮不由一跳。
朐县?出海港口?大汉朝廷东部重镇?
他心中虽惊,面上却不敢显露,小心翼翼地道:“大将军容禀,据属下所知,大船不可在海上长期航行,否则必有祸端……”
他深知大海风急浪高,天气变幻莫测。
只有那些胆大之人,才敢偶尔出海航行,且时间不能长久。
否则,不等大船遇上风浪,自己就可能因各种问题进水沉没。
\"哈哈哈!\"刘昆大笑着打断他,\"胤谊多虑了。本侯已在辽东督造的新式海船,船底设有水密隔舱,纵遇风浪也无碍。\"
见诸葛玄仍有疑虑,又补充道:\"此事关乎朝廷百年大计,还望先生鼎力相助。\"
诸葛玄虽然将信将疑,但见刘昆说得如此笃定,也就渐渐放下心来。
刘昆笑了笑,话锋一转道:“胤谊,听说你那两位侄儿皆是人中龙凤,本侯也想见识一下诸葛家的麒麟儿。”
当诸葛玄踏入偏厅时,诸葛瑾正与弟妹们闲谈,见叔父归来便立即起身。
诸葛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微微欠身行礼,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问道:“叔父,不知大将军与您谈了些什么?可是关乎家族之事?”
诸葛亮目光睿智而专注,双手交叠垂于身前,并未言语。
诸葛婧(长女)与诸葛柔(次女)也是一脸关切地看着叔父,眼中满是询问之色。
诸葛玄呵呵一笑,道:“子瑜,刚才大将军召见叔父,确实很关心我诸葛家。”
他顿了一顿,面露笑意:“还有一件喜事,大将军准备让为叔执掌东海郡。”
诸葛瑾先是一愣,原本沉稳的脸上浮现出惊喜的神情。
诸葛亮眼中光芒大盛,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诸葛瑾看向叔父,点了点头道:“恭喜叔父,贺喜叔父!这是大将军对您的信任与重用啊!”
诸葛玄重重地点了点头,微笑道:“是啊!想不到大将军竟然如此看重我诸葛氏!”
忽然,他记起了什么,连忙说道:“子瑜,亮儿,大将军不仅对叔父委以重任,还要召见你们兄弟。赶紧去吧,可别让大将军久等了。”
诸葛瑾微微点头,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而诸葛亮剑眉一扬,微微有些诧异。
大将军召见叔父和大哥,这很正常。
毕竟他们学识渊博,才能卓越,日后总会有用武之地。
听说大将军用人不拘一格,而且知人善任。
可自己今年不过才十四岁,还在刻苦攻读之中,怎么大将军也要召见他呢?
诸葛亮虽然聪慧过人,但在这件事上,他也是未能想明白。
他眸中精光一闪,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竹简边缘:\"叔父可知,大将军为何要见小侄?\"
\"这...\"诸葛玄摇头,\"大将军只说想见见我诸葛家两位麒麟儿。\"他压低声音叮嘱道:\"切记慎言慎行,这位大将军...不简单。\"
说实话,不但多智近妖的诸葛亮没有想明白,就连诸葛玄和诸葛瑾同样也没有琢磨出其中的缘由。
在诸葛玄看来,诸葛瑾自小就博学多才,早就是琅琊郡有名的才子。
大将军肯定是听说了自家侄儿,这才要召见他。
可为何还要召见名声不显的二侄儿诸葛亮呢?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诸葛瑾心中同样有些疑惑,他瞟了自家二弟一眼,发现他也正向自己投来不解的目光。
诸葛姐妹也是一样,不明白自家二弟怎么也会被大将军召见。
他们都没有想到,刘昆此番终极目标就是诸葛亮。
诸葛瑾还好,毕竟在原来的历史上,他在江东大放异彩。
而诸葛玄呢,最多只能算个添头了。
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诸葛玄在豫章郡任上兵败身死,说明他的才干还是极其有限的。
诸葛兄弟压下了心中的疑问,整了整衣裳,两人一起进入大堂去拜见大将军。
郡守府大堂,端坐主位的刘昆心中充满了期待。
诸葛瑾在原来的历史上,可是东吴着名的几大军事统帅之一。
建安二十四年,诸葛瑾接替吕蒙领南郡太守,封宣城侯。
黄武元年,孙权称王后,他升任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
黄龙元年,孙权称帝后,诸葛瑾更是被拜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而诸葛亮呢,更是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早年他便提出了《隆中对》战略,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并“录尚书事,假节钺,领益州牧”,集行政、军事、地方大权于一身。
刘备死后,他成为托孤重臣,辅佐刘禅期间推行法治、发展农业、兴修水利。
并首创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以清廉着称。
他南征平定孟获叛乱,五次北伐曹魏,尽显军事才能。
更是发明了木牛流马、连弩等器械,留下《出师表》《诫子书》等文学经典。
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后世楷模。
刘昆如今快速拿下了徐州,所率领的朝廷大军对徐州秋毫无犯。
自然没有原来历史上曹操借口报父仇,数次屠杀徐州老百姓那种惨无人道的屠夫之举,反而获得了无数的徐州民心。
他有这个自信,既然能收服诸葛玄,也就能收服诸葛瑾、诸葛亮这对人中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