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主宰之荒天帝 第252章 李煜飞升进上界摘星宗
热门推荐:
穿越70年代,我在东北飒疯了
让你唱歌救场,你红遍大江南北
逃荒被换粮,她大鱼大肉气疯全家
我低调修仙后成功飞升
关于转生红龙被屑龙娘收徒的那事
重生1983:从挖参救父开始
大明:家妻上将军
大唐秦公子
末世囤货300亿萌宠争着契约我
每人一颗。那糖入口先是涩,慢慢渗出点回甘,像把边关的风沙和甜源井的暖揉在了一起。有个孩子含着糖问:“爷爷,边关的沙子也会开花吗?”老兵指着井边的甜辣花笑:“你看这花,连石缝都能钻,到了边关,肯定开得更泼辣。”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在宴席上空盘旋,扔下些用云霞做的糖,落在每个人的碗里,化成甜甜的汁。他坐在飞艇边上喊:“这糖叫‘共甜’,得大家一起吃才最甜!”众人举着碗碰在一起,糖水溅出来,落在地上,立刻冒出丛丛甜辣花,把宴席围得像个花环。
王奶奶端出最后一锅“团圆糕”,糕上嵌着各色杂粮,像把四季的收成全摆上了。她给每个人分了块,说:“这糕得趁热吃,凉了就少了点热乎气。”有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咬了口糕,眼泪掉在糕上,说:“这味儿跟我娘当年做的一样,原来甜是能记一辈子的。”王奶奶拍着他的背,往他手里又塞了块:“记着就好,记着就不算真离开家。”
寒露那天,糖溪的水开始变凉,水面飘着层薄甜霜,像撒了把碎银。农人们把收获的粮食囤进粮仓,囤顶都插着束甜辣花,说这样粮食不生虫,还带着甜气。有个看粮仓的老汉,夜里总听见囤里沙沙响,以为进了老鼠,点灯一看,竟是囤角的甜辣花籽发了芽,嫩茎缠在麦穗上,像在守护着粮食。
墨玄和李煜杰把秋收的杂粮磨成粉,做了种“五谷糖”,糖块上印着田埂、麦浪、甜辣花的纹样,像块小小的丰收图。他们把糖送给过路的商队,说:“带着这糖走,就像带着甜源井的收成,走到哪儿都踏实。”商队头领把糖揣在怀里,说要带回西域,让那边的人知道,中原的土地能长出这么多甜。
甜生岛的孩子们在粮仓周围种满甜辣花,花开时,红的白的围着粮仓转,像给粮仓系了条花腰带。阿竹在甜路记上写:“粮仓戴花,粮食笑哈哈。”他们还发明了“糖哨”,用甜竹做成,吹起来有糖溪的调子,守粮仓的老汉说,听着这哨声,连打盹都能梦见庄稼长。
魔族乐团的《甜宴曲》添了段唢呐,吹得热热闹闹,像办喜事。他们跟着商队往西域走,一路吹一路撒糖,说要把甜气铺成路。有个西域的牧民,听见唢呐声,骑着骆驼追了三里地,用块胡麻饼换了颗五谷糖,含着糖说:“这甜里有太阳的味道,比我们的马奶酒还暖。”乐团就教他吹糖哨,牧民骑着骆驼吹着哨,糖香混着驼铃声,飘得老远。
十国的织女们织了批“囤粮帕”,帕子上绣着粮仓和甜辣花,针脚里掺了防虫的草药,盖在粮囤上,既防潮又防蛀。有个粮商买了几十条,说要运到南方去,“让那边的粮仓也尝尝甜源井的好”。织女们在帕子角上绣了小小的“甜”字,说:“看着字,就像看见甜源井了。”
老兵在甜种站搭了个“甜忆角”,谁有关于甜的故事,就写在布上挂起来。有个老婆婆来写,说年轻时家里穷,过年才能吃块糖,丈夫总把糖省给她,自己舔舔糖纸。“现在他走了,可我一吃甜源井的糖,就像他还在给我塞糖呢。”老兵给她端了碗甜粥,说:“故事挂在这儿,甜就永远活着。”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往南方运了批五谷糖,给刚经历台风的农户。农户们见飞艇落下,捧着被风吹倒的庄稼哭,孙悟空把糖分给他们,说:“这糖里有麦香,有阳光,嚼着它,明年准能长出更好的庄稼。”有个汉子嚼着糖,突然站起来说:“对,有甜在,就有盼头!”大家就跟着他,一边嚼糖一边扶起庄稼,糖香混着泥土味,竟让人忘了累。
王奶奶的铜锅煮起了杂粮粥,粥里放了甜辣花的根,说这根熬粥最养人。来喝粥的人,有扛着锄头的农人,有背着行囊的旅人,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大家围着锅蹲成圈,粥的热气里飘着说笑声,像一家人。有个旅人说,他走过十国,从没见过这么暖的井边,王奶奶笑了:“暖的不是井,是人心上的甜。”
霜降那天,甜源井的糖霜结得厚了,井台像铺了层白绒。守甜狮头上的糖霜积得更高,石狮子像戴了顶雪帽,鬃毛上的糖珠冻成了冰,阳光照在上面,闪得人睁不开眼。有个石匠来给狮子“梳头”,用凿子轻轻敲掉多余的糖霜,说要让狮子“戴得舒服点”,敲下来的糖霜被孩子们捡走,含在嘴里,冰得直跺脚,却笑得比糖还甜。
墨玄和李煜杰在甜话摊前支了口小炉,烤着甜薯,薯皮烤得焦脆,掰开里面流着糖汁。有个卖炭的老汉,用炭换了个烤薯,捧着薯说:“这薯比炭火还暖,揣在怀里,走夜路都不黑了。”李煜杰往他兜里塞了个,说:“给家里娃娃留着,甜能暖一晚上。”
甜生岛的孩子们把冻在糖溪里的糖块凿出来,像捡冰块似的,装在竹篮里沿街叫卖,说这是“冰甜”。有个书生买了块,放在砚台边,写文章时舔一口,说灵感都冻得清清爽爽。孩子们见了,就把冰甜送给学堂的先生,先生用它镇着墨,写出的字竟带着点甜香,像字里藏着花。
魔族乐团的《甜宴曲》加了段冬不拉,弹得像雪花落在糖溪上,轻轻巧巧的。他们在城门口搭了个棚子,给路过的人烤火,分甜薯。有个赶车的车夫,冻得直搓手,吃了个烤薯,说这薯里有火的味道,乐团的人笑了:“我们把炭火的热揉进薯里了呀。”车夫赶车时,把剩下的薯皮揣在怀里,说要让马也闻闻甜。
十国的织女们织了批“暖帕”,用羊毛混着甜辣花的绒,摸着软乎乎的,像裹着团暖糖。她们把帕子送给守城的兵卒,说:“天冷了,擦汗时也能沾点甜。”兵卒们把帕子系在脖子上,巡逻时,风里的寒气都带着点暖,有个年轻的兵说:“这帕子比棉甲还管用,心里热乎,就不觉得冷了。”
老兵在甜种站的墙角堆了堆柴火,谁冷了就来烤火,他自己总坐在火堆旁,给大家讲过去的事。有个冻得发抖的乞丐,来烤火,老兵给他块五谷糖,说:“糖能生火,比柴火还管用。”乞丐含着糖,果然觉得心里暖起来,就留下来帮忙劈柴,说要“用力气换甜”。老兵笑着说:“甜从来都是换的,你劈的柴,能暖更多人呢。”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在天上撒了些“暖糖”,糖落在雪地里,能化出小块暖地,让草芽不被冻坏。有个牧羊人,见羊群总往有暖糖的地方跑,就跟着找,发现雪下的草都是绿的,他把糖块揣在怀里,说这是“孙大圣给羊留的甜”。羊群吃着暖草,羊毛都长得比往年厚,像裹着层糖绒。
王奶奶的铜锅熬起了姜糖茶,茶里扔了几片甜辣花的干叶,辣里裹着甜,喝下去浑身冒汗。来喝茶的人,捧着碗站在井边,哈出的白气里都带着姜香。有个老妇人,咳嗽了半个月,喝了两碗姜糖茶,竟不咳了,说:“这茶里有甜源井的劲儿,比药还灵。”
立冬那天,糖溪结了层薄冰,冰下的糖晶看得更清楚,像铺了条水晶路。孩子们在冰上打滑,摔倒了也不疼,因为冰下的糖渣让冰面带着点软。有个穿棉袄的娃娃,在冰上捡到块冻住的甜辣花瓣,像块红玛瑙,他把花瓣揣在兜里,说要送给远方的笔友,“让他知道,我们的冬天都带着甜”。
墨玄和李煜杰做了批“冬酿糖”,用冬蜜和甜源井的冰融水熬的,糖块透明得像冰,放在嘴里,能尝到雪的清和蜜的厚。他们把糖装在陶罐里,埋在甜辣花根下,说要“让糖在土里过冬,春天挖出来,就带着花的魂”。有个酿酒的师傅,来讨了点糖渣,说要酿“甜冬酒”,“等明年花开时开封,让酒里长出花来”。
甜生岛的孩子们把冰面凿出小洞,往里面撒甜种,说要“让种子在冰里睡个觉,春天一醒就发芽”。阿竹在甜路记上画了个冰洞,旁边写:“种子盖着冰被,做的梦都是甜的。”他们还把甜种包在油纸里,塞进树洞里,说要让树给种子当奶妈,“明年树上都能开花”。
魔族乐团的《甜宴曲》改成了《冬藏谣》,调子沉沉的,像土地在蓄力。他们在暖棚里演奏,棚里种着反季的蔬菜,听着曲子,长得格外旺,菜叶上都带着点甜。有个菜农说,这曲子能让菜“听着话长”,就请乐团常来,“菜长好了,分你们一半当谢礼”。乐团的人笑着说:“我们要的不是菜,是听着菜长的甜。”
十国的织女们在暖帕上绣起了雪景,针脚里掺着银丝,像雪在发光。她们把帕子送给学堂的孩子们,说:“冬天用这帕子,能梦见春天的花。”有个孩子果然梦见了,说梦里的甜辣花从雪地里钻出来,花瓣上还沾着糖晶,他把梦告诉先生,先生说:“这是帕子在给你送甜信呢。”
老兵在甜种站的门上贴了张“甜历”,记着哪天该翻种子,哪天该晒甜花。有个做日历的匠人,见了甜历,就照着做了本,卖给家家户户,说要让所有人都记得,甜是要养的。老兵在每本日历上盖了个甜辣花的印,说:“盖了印,甜就跑不了了。”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往山里送了批冬酿糖,给守林人做的“暖炉糖”,放在炉边烤化了,能让屋子都甜起来。守林人把糖涂在松枝上,说要让松树也尝尝甜,没过几天,松针竟长得更绿,树洞里的松鼠都胖了圈,像囤了满肚子甜。
王奶奶的铜锅蒸起了糖包,包子里裹着甜薯泥和冬蜜,蒸出来,面皮上渗着糖珠,像落了层星星。她把糖包送给扫雪的人,说:“扫雪冷,吃个包,心里长火苗。”扫雪的人捧着热包子,手冻得通红也不顾,说这包子比火炉还管用,吃两个,能扫三条街。
小雪那天,甜源井的糖霜积成了小山,井台像盖了层棉花。墨玄和李煜杰在井边搭了个“甜雪屋”,用糖霜和着雪块堆的,屋里摆着甜种和糖罐,像个小小的甜神庙。孩子们在雪屋里玩,用手接从屋顶渗下的甜水,说这是“甜源井的眼泪,掉下来都是甜的”。
有个从西域来的商人,见雪屋里的糖罐会自己渗出糖,惊得直作揖,说要把这奇景画下来带回去。李煜杰给他块冬酿糖,说:“画不如尝,甜是带不走的,但能记在心里。”商人含着糖,说这糖里有四季的味道,春天的花,夏天的瓜,秋天的麦,冬天的雪,全在嘴里了。
甜生岛的孩子们在雪地里滚雪球,雪球沾了糖霜,越滚越甜,滚到最后,竟变成个大糖球。他们把糖球推到守甜狮跟前,说给狮子做“甜点心”,狮子头上的糖霜落下来,粘在糖球上,像给糖球戴了顶帽。有只老狗路过,舔了口糖球,竟跟着孩子们跑,摇着尾巴讨糖吃。
魔族乐团在雪屋里奏起了《冬藏谣》,电子木鱼敲得像雪块落在糖上,咚咚的带着甜响。他们把糖霜和着雪,做成“雪糖”,分给听歌的人,说这是“天做的糖”。有个老妇人吃着雪糖,说想起小时候跟娘在雪地里抓麻雀,娘总说“雪是甜的,等春天就长出糖来”,现在才知道,娘说的是真的。
十国的织女们把雪屋里的糖霜收起来,和着丝线织布,织出的布白里透点甜黄,像撒了层糖粉。她们用这布做了批小口袋,送给孩子们装糖,说:“这袋能存甜,放多久都不跑。”孩子们把口袋挂在脖子上,连睡觉都攥着,说要让甜在梦里长。
老兵在雪屋里摆了张桌子,给大家写“甜帖”,谁有心愿,就写在帖上,埋在甜辣花根下。有个年轻的媳妇写:“愿明年的麦子比今年甜。”有个孩子写:“愿甜种站的种子永远长不完。”老兵自己写了张,说:“愿边关的雪,也能长出甜辣花。”他把所有甜帖捆成束,埋进土里,说春天一到,心愿就会跟着芽钻出来。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在雪地上画了个大糖圈,像给甜源井戴了个项圈。他坐在圈中间,往雪地里扔糖块,说要“给土地喂点甜,明年才有力气长庄稼”。糖块落在圈里,竟慢慢渗进土里,雪化的地方,冒出点点红,像甜辣花提前醒了。
王奶奶的铜锅煮起了腊八粥,粥里放了八种杂粮,每种都带着甜源井的味。来喝粥的人,挤满了雪屋,有说有笑,粥的热气在雪屋里凝成小水珠,滴下来,落在谁的碗里,谁就说“沾着甜运了”。有个在外打仗的士兵,托人捎信回来,说想喝口家乡的腊八粥,王奶奶就盛了碗,放在井边,说:“风会把粥香带给你,甜也跟着去。”
冬至那天,糖溪的冰结得厚厚的,能走人了。墨玄和李煜杰在冰上凿了个冰镜,说要让甜源井看看自己的样子。冰镜里映出井台、糖霜、守甜狮,还有围着冰镜笑的人,像把整个甜源井的甜都装在了里面。有个老汉对着冰镜哈气,镜上的冰花化了点,露出他年轻时的模样,笑着说:“甜能让人变年轻呢。”
甜生岛的孩子们在冰镜旁堆了个雪人,雪人手里举着颗大糖块,脸上嵌着甜辣花籽,像长了双亮晶晶的眼睛。阿竹给雪人系上田埂帕,说这是“甜雪人”,能守护甜源井过冬。夜里,雪人的糖块被月光照着,竟发出淡淡的光,像颗小月亮,引得孩子们都说明年雪人会活过来。
魔族乐团的《冬藏谣》加了段童声合唱,是甜生岛的孩子们跟着唱的,声音脆得像糖块落地。他们在冰镜旁演奏,冰面把声音传得老远,连城外的农人都听见了,说这曲子能让梦都变甜。有个孕妇听着曲子,摸着肚子笑,说孩子在肚里踢呢,肯定是也想尝尝甜。
十国的织女们织了批“冬至帕”,帕子上绣着冰镜和雪人,针脚里掺了甜丝,摸起来暖暖的。她们把帕子送给要熬夜守岁的人,说:“帕子带着甜,守岁不困。”有个绣帕的老婆婆,把自己的帕子缝在孙儿的棉袄里,说:“让甜贴着肉长,冬天就不冷了。
腊月廿三这天,甜源井的糖雾裹着雪片,竟在半空凝成细碎的星子,簌簌落在守甜狮的糖霜帽上。王奶奶正往铜锅里撒甜辣花的干瓣,忽然听见城外传来阵阵铜铃,抬头望见天际浮着两团流光——下界摘星楼与陨星楼的商队,正踩着万点糖星往城门口来。
“是摘星楼的‘踏星梯’!”有个跑商的老汉指着流光喊。只见摘星楼的商人们骑着玉雕的星马,马鬃上缠着陨星楼特制的星纱,纱上缀的糖晶在雪光里闪,竟比真星子还亮。陨星楼的驼队紧随其后,驼铃里塞着甜源井的糖哨,风吹过,铃声都带着麦香。
两队商人在甜源井边停下,摘星楼楼主萧珩翻身下马,玄色斗篷上沾的星尘落在糖溪里,竟化开朵冰晶花。“听闻甜源井的甜能养灵,”他往井里投了颗陨星砂做的糖,“我等备好‘星髓蜜’,想借井水泡开,助飞升时多几分甜气。”
陨星楼楼主苏晚卿掀开驼铃上的星纱,露出里面盛满星露的玉罐:“我等带了下界三十州的甜种,愿埋在井边,让三界糖罐的藤蔓缠上星轨。”她话音刚落,墨玄从甜话摊后走出,手里捧着罐冬酿糖:“早备着你们的份,这糖里凝着甜辣花的魂,配星髓蜜正好。”
李煜杰往孩子们的彩虹糖晶车里装了甜肥:“去,把这肥撒在星马踩过的地方,让星尘里长出甜根。”阿竹举着甜路记跑在前头,糖晶车碾过雪地,留下串带着糖香的辙印,星马低下头舔了舔,玉雕的蹄子竟渗出点暖光。
老兵拄着拐杖来凑热闹,见商队里有个断了指的账房先生,正用残指摩挲星纱。“是在边关冻掉的吧?”老兵递过颗焦枣糖,“我这糖里有边关的沙,你尝尝,是不是比星砂暖?”账房先生含着糖,眼眶红了:“那年守粮站,要是有这糖,弟兄们的指头像能保住……”话没说完,萧珩拍了拍他的肩:“等入了摘星宗,用星髓蜜泡手,指骨缝里都能长出甜来。”
十国的织女们扛着新织的“星阶帕”赶来,帕子上绣着北斗七星,针脚里掺了糖丝,铺在地上能引星气。“这帕子垫在踏星梯上,每步都踩着甜,”为首的织女把帕子递给苏晚卿,“星轨再冷,也冻不住糖心。”苏晚卿接过帕子,指尖刚碰上,帕子上的星子竟活了似的,顺着她的手腕往上爬,在袖间凝成朵甜辣花。
魔族乐团不知何时搬来了乐器,电子木鱼敲出的节奏竟与星轨共振,《冬藏谣》里混进了星子的颤音。主唱叼着颗五谷糖唱:“星子落,糖花长,甜气缠上青云梯……”守甜狮头上的糖霜被震得簌簌落,在地上拼出半道彩虹,引得商队里的小徒弟们拍手跳。
王奶奶端来刚蒸好的糖包,每个包子褶里都夹着片陨星楼的星纱。“吃了这包,飞升时肚子里暖,”她给萧珩塞了个,“我家老头子年轻时见过摘星宗的仙人,说他们袖口总飘着甜香,原是带着下界的糖呢。”萧珩咬了口,糖馅里的甜辣花籽在舌尖爆开,竟尝出点星轨的清冽,不由得笑:“难怪仙人们总往下界跑,这甜比星髓蜜勾人。”
入夜时,井边已堆起丈高的星髓蜜罐,三界糖罐的藤蔓顺着罐身往上缠,藤叶上的糖珠滴进蜜里,发出叮咚脆响。墨玄和李煜杰在井台边画了道“甜星阵”,用甜辣花籽拼出北斗的形状,萧珩往阵眼撒了把星砂,刹那间,阵里的糖籽全亮了,像把星星种进了土里。
“吉时到!”苏晚卿展开星阶帕,帕子在雪地里铺开,竟顺着糖溪往天际延,化作道嵌满糖晶的云梯。摘星楼的商人牵着星马踏上去,马蹄踩过帕子,留下串甜辣花印;陨星楼的驼队紧随其后,驼铃里的糖哨吹得愈发响,引得半空的星子都往下落,粘在他们的衣袍上,像缀了串会化的星。
老兵突然往阵里扔了把边关的甜种:“带上这个!让摘星宗的仙人知道,边关的甜也能上青云!”萧珩弯腰捡起颗,塞进怀里:“到了宗里就种在丹房外,等明年开花,我让星风捎花瓣回来。”
孩子们举着糖晶车追在云梯边,把甜肥往星马身上撒:“记得给星子喂甜!”星马嘶鸣着甩鬃,把糖肥抖落在云梯上,帕子上的星子突然亮得灼眼,竟在梯旁开出道糖溪,溪水顺着星轨往上淌,把甜气浇遍了整道青云。
王奶奶站在井边挥手,铜锅里的姜糖茶还在冒热气,茶香混着星髓蜜的甜,在半空凝成朵巨大的甜辣花。“别忘啦!清明回来丢糖!”她的声音被星风吹得老远,萧珩在云梯上回头,扬手扔来颗星砂糖:“记着呢!到时候给您带摘星宗的仙芽!”
糖星落进铜锅里,溅起的茶水洒在井台的石碑上,碑上“手牵着手熬出来的”几个字突然发亮,与云梯上的星子遥相呼应。李煜杰往墨玄嘴里塞了颗麦香糖:“你看,甜气这就上了天,以后连星星都得带点咱们的味儿。”墨玄嚼着糖笑,看那道云梯慢慢融进星轨,只剩串糖香顺着风飘下来,落在刚埋好的甜种上——土里的嫩芽正顶着雪,往天上探呢。
商队的身影快要看不见时,阿竹突然指着天际喊:“星子在吃糖!”众人抬头,见北斗七星间飘着团糖雾,星子们像被粘住似的,忽明忽暗,竟真像在咂嘴。魔族乐团的鼓手敲了记糖结石,声浪撞在云里,震下几片带甜的雪,落在每个人的鼻尖上。
“这飞升,倒像给天上送了桌甜宴。”老兵裹紧棉袄笑,手里的焦枣糖还在发烫。王奶奶往他手里又塞了块:“天上地下,原是口锅里的甜。”她望着石碑旁新冒的芽尖,忽然想起萧珩说的仙芽——说不定,等明年清明,那芽就顺着星轨长下来,缠着守甜狮的糖霜帽,开出串带星子的花呢。
雪还在下,甜源井的糖溪结着冰,冰下的糖晶却比往日更亮,像藏着半条星轨。墨玄收起甜话摊的幌子,李煜杰正把孩子们捡的星砂糖装进陶罐:“埋在井边,明年长出来的甜辣花,说不定能结出星子呢。”两人相视笑,听见三界糖罐在井台上轻轻晃,罐底的糖网接住片落雪,雪化在网里,映出天际的星梯——梯尽头,摘星宗的山门正透着暖光,门楣上刚缠上圈新抽的藤蔓,叶尖上,挂着颗亮晶晶的糖珠。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在宴席上空盘旋,扔下些用云霞做的糖,落在每个人的碗里,化成甜甜的汁。他坐在飞艇边上喊:“这糖叫‘共甜’,得大家一起吃才最甜!”众人举着碗碰在一起,糖水溅出来,落在地上,立刻冒出丛丛甜辣花,把宴席围得像个花环。
王奶奶端出最后一锅“团圆糕”,糕上嵌着各色杂粮,像把四季的收成全摆上了。她给每个人分了块,说:“这糕得趁热吃,凉了就少了点热乎气。”有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咬了口糕,眼泪掉在糕上,说:“这味儿跟我娘当年做的一样,原来甜是能记一辈子的。”王奶奶拍着他的背,往他手里又塞了块:“记着就好,记着就不算真离开家。”
寒露那天,糖溪的水开始变凉,水面飘着层薄甜霜,像撒了把碎银。农人们把收获的粮食囤进粮仓,囤顶都插着束甜辣花,说这样粮食不生虫,还带着甜气。有个看粮仓的老汉,夜里总听见囤里沙沙响,以为进了老鼠,点灯一看,竟是囤角的甜辣花籽发了芽,嫩茎缠在麦穗上,像在守护着粮食。
墨玄和李煜杰把秋收的杂粮磨成粉,做了种“五谷糖”,糖块上印着田埂、麦浪、甜辣花的纹样,像块小小的丰收图。他们把糖送给过路的商队,说:“带着这糖走,就像带着甜源井的收成,走到哪儿都踏实。”商队头领把糖揣在怀里,说要带回西域,让那边的人知道,中原的土地能长出这么多甜。
甜生岛的孩子们在粮仓周围种满甜辣花,花开时,红的白的围着粮仓转,像给粮仓系了条花腰带。阿竹在甜路记上写:“粮仓戴花,粮食笑哈哈。”他们还发明了“糖哨”,用甜竹做成,吹起来有糖溪的调子,守粮仓的老汉说,听着这哨声,连打盹都能梦见庄稼长。
魔族乐团的《甜宴曲》添了段唢呐,吹得热热闹闹,像办喜事。他们跟着商队往西域走,一路吹一路撒糖,说要把甜气铺成路。有个西域的牧民,听见唢呐声,骑着骆驼追了三里地,用块胡麻饼换了颗五谷糖,含着糖说:“这甜里有太阳的味道,比我们的马奶酒还暖。”乐团就教他吹糖哨,牧民骑着骆驼吹着哨,糖香混着驼铃声,飘得老远。
十国的织女们织了批“囤粮帕”,帕子上绣着粮仓和甜辣花,针脚里掺了防虫的草药,盖在粮囤上,既防潮又防蛀。有个粮商买了几十条,说要运到南方去,“让那边的粮仓也尝尝甜源井的好”。织女们在帕子角上绣了小小的“甜”字,说:“看着字,就像看见甜源井了。”
老兵在甜种站搭了个“甜忆角”,谁有关于甜的故事,就写在布上挂起来。有个老婆婆来写,说年轻时家里穷,过年才能吃块糖,丈夫总把糖省给她,自己舔舔糖纸。“现在他走了,可我一吃甜源井的糖,就像他还在给我塞糖呢。”老兵给她端了碗甜粥,说:“故事挂在这儿,甜就永远活着。”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往南方运了批五谷糖,给刚经历台风的农户。农户们见飞艇落下,捧着被风吹倒的庄稼哭,孙悟空把糖分给他们,说:“这糖里有麦香,有阳光,嚼着它,明年准能长出更好的庄稼。”有个汉子嚼着糖,突然站起来说:“对,有甜在,就有盼头!”大家就跟着他,一边嚼糖一边扶起庄稼,糖香混着泥土味,竟让人忘了累。
王奶奶的铜锅煮起了杂粮粥,粥里放了甜辣花的根,说这根熬粥最养人。来喝粥的人,有扛着锄头的农人,有背着行囊的旅人,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大家围着锅蹲成圈,粥的热气里飘着说笑声,像一家人。有个旅人说,他走过十国,从没见过这么暖的井边,王奶奶笑了:“暖的不是井,是人心上的甜。”
霜降那天,甜源井的糖霜结得厚了,井台像铺了层白绒。守甜狮头上的糖霜积得更高,石狮子像戴了顶雪帽,鬃毛上的糖珠冻成了冰,阳光照在上面,闪得人睁不开眼。有个石匠来给狮子“梳头”,用凿子轻轻敲掉多余的糖霜,说要让狮子“戴得舒服点”,敲下来的糖霜被孩子们捡走,含在嘴里,冰得直跺脚,却笑得比糖还甜。
墨玄和李煜杰在甜话摊前支了口小炉,烤着甜薯,薯皮烤得焦脆,掰开里面流着糖汁。有个卖炭的老汉,用炭换了个烤薯,捧着薯说:“这薯比炭火还暖,揣在怀里,走夜路都不黑了。”李煜杰往他兜里塞了个,说:“给家里娃娃留着,甜能暖一晚上。”
甜生岛的孩子们把冻在糖溪里的糖块凿出来,像捡冰块似的,装在竹篮里沿街叫卖,说这是“冰甜”。有个书生买了块,放在砚台边,写文章时舔一口,说灵感都冻得清清爽爽。孩子们见了,就把冰甜送给学堂的先生,先生用它镇着墨,写出的字竟带着点甜香,像字里藏着花。
魔族乐团的《甜宴曲》加了段冬不拉,弹得像雪花落在糖溪上,轻轻巧巧的。他们在城门口搭了个棚子,给路过的人烤火,分甜薯。有个赶车的车夫,冻得直搓手,吃了个烤薯,说这薯里有火的味道,乐团的人笑了:“我们把炭火的热揉进薯里了呀。”车夫赶车时,把剩下的薯皮揣在怀里,说要让马也闻闻甜。
十国的织女们织了批“暖帕”,用羊毛混着甜辣花的绒,摸着软乎乎的,像裹着团暖糖。她们把帕子送给守城的兵卒,说:“天冷了,擦汗时也能沾点甜。”兵卒们把帕子系在脖子上,巡逻时,风里的寒气都带着点暖,有个年轻的兵说:“这帕子比棉甲还管用,心里热乎,就不觉得冷了。”
老兵在甜种站的墙角堆了堆柴火,谁冷了就来烤火,他自己总坐在火堆旁,给大家讲过去的事。有个冻得发抖的乞丐,来烤火,老兵给他块五谷糖,说:“糖能生火,比柴火还管用。”乞丐含着糖,果然觉得心里暖起来,就留下来帮忙劈柴,说要“用力气换甜”。老兵笑着说:“甜从来都是换的,你劈的柴,能暖更多人呢。”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在天上撒了些“暖糖”,糖落在雪地里,能化出小块暖地,让草芽不被冻坏。有个牧羊人,见羊群总往有暖糖的地方跑,就跟着找,发现雪下的草都是绿的,他把糖块揣在怀里,说这是“孙大圣给羊留的甜”。羊群吃着暖草,羊毛都长得比往年厚,像裹着层糖绒。
王奶奶的铜锅熬起了姜糖茶,茶里扔了几片甜辣花的干叶,辣里裹着甜,喝下去浑身冒汗。来喝茶的人,捧着碗站在井边,哈出的白气里都带着姜香。有个老妇人,咳嗽了半个月,喝了两碗姜糖茶,竟不咳了,说:“这茶里有甜源井的劲儿,比药还灵。”
立冬那天,糖溪结了层薄冰,冰下的糖晶看得更清楚,像铺了条水晶路。孩子们在冰上打滑,摔倒了也不疼,因为冰下的糖渣让冰面带着点软。有个穿棉袄的娃娃,在冰上捡到块冻住的甜辣花瓣,像块红玛瑙,他把花瓣揣在兜里,说要送给远方的笔友,“让他知道,我们的冬天都带着甜”。
墨玄和李煜杰做了批“冬酿糖”,用冬蜜和甜源井的冰融水熬的,糖块透明得像冰,放在嘴里,能尝到雪的清和蜜的厚。他们把糖装在陶罐里,埋在甜辣花根下,说要“让糖在土里过冬,春天挖出来,就带着花的魂”。有个酿酒的师傅,来讨了点糖渣,说要酿“甜冬酒”,“等明年花开时开封,让酒里长出花来”。
甜生岛的孩子们把冰面凿出小洞,往里面撒甜种,说要“让种子在冰里睡个觉,春天一醒就发芽”。阿竹在甜路记上画了个冰洞,旁边写:“种子盖着冰被,做的梦都是甜的。”他们还把甜种包在油纸里,塞进树洞里,说要让树给种子当奶妈,“明年树上都能开花”。
魔族乐团的《甜宴曲》改成了《冬藏谣》,调子沉沉的,像土地在蓄力。他们在暖棚里演奏,棚里种着反季的蔬菜,听着曲子,长得格外旺,菜叶上都带着点甜。有个菜农说,这曲子能让菜“听着话长”,就请乐团常来,“菜长好了,分你们一半当谢礼”。乐团的人笑着说:“我们要的不是菜,是听着菜长的甜。”
十国的织女们在暖帕上绣起了雪景,针脚里掺着银丝,像雪在发光。她们把帕子送给学堂的孩子们,说:“冬天用这帕子,能梦见春天的花。”有个孩子果然梦见了,说梦里的甜辣花从雪地里钻出来,花瓣上还沾着糖晶,他把梦告诉先生,先生说:“这是帕子在给你送甜信呢。”
老兵在甜种站的门上贴了张“甜历”,记着哪天该翻种子,哪天该晒甜花。有个做日历的匠人,见了甜历,就照着做了本,卖给家家户户,说要让所有人都记得,甜是要养的。老兵在每本日历上盖了个甜辣花的印,说:“盖了印,甜就跑不了了。”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往山里送了批冬酿糖,给守林人做的“暖炉糖”,放在炉边烤化了,能让屋子都甜起来。守林人把糖涂在松枝上,说要让松树也尝尝甜,没过几天,松针竟长得更绿,树洞里的松鼠都胖了圈,像囤了满肚子甜。
王奶奶的铜锅蒸起了糖包,包子里裹着甜薯泥和冬蜜,蒸出来,面皮上渗着糖珠,像落了层星星。她把糖包送给扫雪的人,说:“扫雪冷,吃个包,心里长火苗。”扫雪的人捧着热包子,手冻得通红也不顾,说这包子比火炉还管用,吃两个,能扫三条街。
小雪那天,甜源井的糖霜积成了小山,井台像盖了层棉花。墨玄和李煜杰在井边搭了个“甜雪屋”,用糖霜和着雪块堆的,屋里摆着甜种和糖罐,像个小小的甜神庙。孩子们在雪屋里玩,用手接从屋顶渗下的甜水,说这是“甜源井的眼泪,掉下来都是甜的”。
有个从西域来的商人,见雪屋里的糖罐会自己渗出糖,惊得直作揖,说要把这奇景画下来带回去。李煜杰给他块冬酿糖,说:“画不如尝,甜是带不走的,但能记在心里。”商人含着糖,说这糖里有四季的味道,春天的花,夏天的瓜,秋天的麦,冬天的雪,全在嘴里了。
甜生岛的孩子们在雪地里滚雪球,雪球沾了糖霜,越滚越甜,滚到最后,竟变成个大糖球。他们把糖球推到守甜狮跟前,说给狮子做“甜点心”,狮子头上的糖霜落下来,粘在糖球上,像给糖球戴了顶帽。有只老狗路过,舔了口糖球,竟跟着孩子们跑,摇着尾巴讨糖吃。
魔族乐团在雪屋里奏起了《冬藏谣》,电子木鱼敲得像雪块落在糖上,咚咚的带着甜响。他们把糖霜和着雪,做成“雪糖”,分给听歌的人,说这是“天做的糖”。有个老妇人吃着雪糖,说想起小时候跟娘在雪地里抓麻雀,娘总说“雪是甜的,等春天就长出糖来”,现在才知道,娘说的是真的。
十国的织女们把雪屋里的糖霜收起来,和着丝线织布,织出的布白里透点甜黄,像撒了层糖粉。她们用这布做了批小口袋,送给孩子们装糖,说:“这袋能存甜,放多久都不跑。”孩子们把口袋挂在脖子上,连睡觉都攥着,说要让甜在梦里长。
老兵在雪屋里摆了张桌子,给大家写“甜帖”,谁有心愿,就写在帖上,埋在甜辣花根下。有个年轻的媳妇写:“愿明年的麦子比今年甜。”有个孩子写:“愿甜种站的种子永远长不完。”老兵自己写了张,说:“愿边关的雪,也能长出甜辣花。”他把所有甜帖捆成束,埋进土里,说春天一到,心愿就会跟着芽钻出来。
孙悟空的巡甜飞艇在雪地上画了个大糖圈,像给甜源井戴了个项圈。他坐在圈中间,往雪地里扔糖块,说要“给土地喂点甜,明年才有力气长庄稼”。糖块落在圈里,竟慢慢渗进土里,雪化的地方,冒出点点红,像甜辣花提前醒了。
王奶奶的铜锅煮起了腊八粥,粥里放了八种杂粮,每种都带着甜源井的味。来喝粥的人,挤满了雪屋,有说有笑,粥的热气在雪屋里凝成小水珠,滴下来,落在谁的碗里,谁就说“沾着甜运了”。有个在外打仗的士兵,托人捎信回来,说想喝口家乡的腊八粥,王奶奶就盛了碗,放在井边,说:“风会把粥香带给你,甜也跟着去。”
冬至那天,糖溪的冰结得厚厚的,能走人了。墨玄和李煜杰在冰上凿了个冰镜,说要让甜源井看看自己的样子。冰镜里映出井台、糖霜、守甜狮,还有围着冰镜笑的人,像把整个甜源井的甜都装在了里面。有个老汉对着冰镜哈气,镜上的冰花化了点,露出他年轻时的模样,笑着说:“甜能让人变年轻呢。”
甜生岛的孩子们在冰镜旁堆了个雪人,雪人手里举着颗大糖块,脸上嵌着甜辣花籽,像长了双亮晶晶的眼睛。阿竹给雪人系上田埂帕,说这是“甜雪人”,能守护甜源井过冬。夜里,雪人的糖块被月光照着,竟发出淡淡的光,像颗小月亮,引得孩子们都说明年雪人会活过来。
魔族乐团的《冬藏谣》加了段童声合唱,是甜生岛的孩子们跟着唱的,声音脆得像糖块落地。他们在冰镜旁演奏,冰面把声音传得老远,连城外的农人都听见了,说这曲子能让梦都变甜。有个孕妇听着曲子,摸着肚子笑,说孩子在肚里踢呢,肯定是也想尝尝甜。
十国的织女们织了批“冬至帕”,帕子上绣着冰镜和雪人,针脚里掺了甜丝,摸起来暖暖的。她们把帕子送给要熬夜守岁的人,说:“帕子带着甜,守岁不困。”有个绣帕的老婆婆,把自己的帕子缝在孙儿的棉袄里,说:“让甜贴着肉长,冬天就不冷了。
腊月廿三这天,甜源井的糖雾裹着雪片,竟在半空凝成细碎的星子,簌簌落在守甜狮的糖霜帽上。王奶奶正往铜锅里撒甜辣花的干瓣,忽然听见城外传来阵阵铜铃,抬头望见天际浮着两团流光——下界摘星楼与陨星楼的商队,正踩着万点糖星往城门口来。
“是摘星楼的‘踏星梯’!”有个跑商的老汉指着流光喊。只见摘星楼的商人们骑着玉雕的星马,马鬃上缠着陨星楼特制的星纱,纱上缀的糖晶在雪光里闪,竟比真星子还亮。陨星楼的驼队紧随其后,驼铃里塞着甜源井的糖哨,风吹过,铃声都带着麦香。
两队商人在甜源井边停下,摘星楼楼主萧珩翻身下马,玄色斗篷上沾的星尘落在糖溪里,竟化开朵冰晶花。“听闻甜源井的甜能养灵,”他往井里投了颗陨星砂做的糖,“我等备好‘星髓蜜’,想借井水泡开,助飞升时多几分甜气。”
陨星楼楼主苏晚卿掀开驼铃上的星纱,露出里面盛满星露的玉罐:“我等带了下界三十州的甜种,愿埋在井边,让三界糖罐的藤蔓缠上星轨。”她话音刚落,墨玄从甜话摊后走出,手里捧着罐冬酿糖:“早备着你们的份,这糖里凝着甜辣花的魂,配星髓蜜正好。”
李煜杰往孩子们的彩虹糖晶车里装了甜肥:“去,把这肥撒在星马踩过的地方,让星尘里长出甜根。”阿竹举着甜路记跑在前头,糖晶车碾过雪地,留下串带着糖香的辙印,星马低下头舔了舔,玉雕的蹄子竟渗出点暖光。
老兵拄着拐杖来凑热闹,见商队里有个断了指的账房先生,正用残指摩挲星纱。“是在边关冻掉的吧?”老兵递过颗焦枣糖,“我这糖里有边关的沙,你尝尝,是不是比星砂暖?”账房先生含着糖,眼眶红了:“那年守粮站,要是有这糖,弟兄们的指头像能保住……”话没说完,萧珩拍了拍他的肩:“等入了摘星宗,用星髓蜜泡手,指骨缝里都能长出甜来。”
十国的织女们扛着新织的“星阶帕”赶来,帕子上绣着北斗七星,针脚里掺了糖丝,铺在地上能引星气。“这帕子垫在踏星梯上,每步都踩着甜,”为首的织女把帕子递给苏晚卿,“星轨再冷,也冻不住糖心。”苏晚卿接过帕子,指尖刚碰上,帕子上的星子竟活了似的,顺着她的手腕往上爬,在袖间凝成朵甜辣花。
魔族乐团不知何时搬来了乐器,电子木鱼敲出的节奏竟与星轨共振,《冬藏谣》里混进了星子的颤音。主唱叼着颗五谷糖唱:“星子落,糖花长,甜气缠上青云梯……”守甜狮头上的糖霜被震得簌簌落,在地上拼出半道彩虹,引得商队里的小徒弟们拍手跳。
王奶奶端来刚蒸好的糖包,每个包子褶里都夹着片陨星楼的星纱。“吃了这包,飞升时肚子里暖,”她给萧珩塞了个,“我家老头子年轻时见过摘星宗的仙人,说他们袖口总飘着甜香,原是带着下界的糖呢。”萧珩咬了口,糖馅里的甜辣花籽在舌尖爆开,竟尝出点星轨的清冽,不由得笑:“难怪仙人们总往下界跑,这甜比星髓蜜勾人。”
入夜时,井边已堆起丈高的星髓蜜罐,三界糖罐的藤蔓顺着罐身往上缠,藤叶上的糖珠滴进蜜里,发出叮咚脆响。墨玄和李煜杰在井台边画了道“甜星阵”,用甜辣花籽拼出北斗的形状,萧珩往阵眼撒了把星砂,刹那间,阵里的糖籽全亮了,像把星星种进了土里。
“吉时到!”苏晚卿展开星阶帕,帕子在雪地里铺开,竟顺着糖溪往天际延,化作道嵌满糖晶的云梯。摘星楼的商人牵着星马踏上去,马蹄踩过帕子,留下串甜辣花印;陨星楼的驼队紧随其后,驼铃里的糖哨吹得愈发响,引得半空的星子都往下落,粘在他们的衣袍上,像缀了串会化的星。
老兵突然往阵里扔了把边关的甜种:“带上这个!让摘星宗的仙人知道,边关的甜也能上青云!”萧珩弯腰捡起颗,塞进怀里:“到了宗里就种在丹房外,等明年开花,我让星风捎花瓣回来。”
孩子们举着糖晶车追在云梯边,把甜肥往星马身上撒:“记得给星子喂甜!”星马嘶鸣着甩鬃,把糖肥抖落在云梯上,帕子上的星子突然亮得灼眼,竟在梯旁开出道糖溪,溪水顺着星轨往上淌,把甜气浇遍了整道青云。
王奶奶站在井边挥手,铜锅里的姜糖茶还在冒热气,茶香混着星髓蜜的甜,在半空凝成朵巨大的甜辣花。“别忘啦!清明回来丢糖!”她的声音被星风吹得老远,萧珩在云梯上回头,扬手扔来颗星砂糖:“记着呢!到时候给您带摘星宗的仙芽!”
糖星落进铜锅里,溅起的茶水洒在井台的石碑上,碑上“手牵着手熬出来的”几个字突然发亮,与云梯上的星子遥相呼应。李煜杰往墨玄嘴里塞了颗麦香糖:“你看,甜气这就上了天,以后连星星都得带点咱们的味儿。”墨玄嚼着糖笑,看那道云梯慢慢融进星轨,只剩串糖香顺着风飘下来,落在刚埋好的甜种上——土里的嫩芽正顶着雪,往天上探呢。
商队的身影快要看不见时,阿竹突然指着天际喊:“星子在吃糖!”众人抬头,见北斗七星间飘着团糖雾,星子们像被粘住似的,忽明忽暗,竟真像在咂嘴。魔族乐团的鼓手敲了记糖结石,声浪撞在云里,震下几片带甜的雪,落在每个人的鼻尖上。
“这飞升,倒像给天上送了桌甜宴。”老兵裹紧棉袄笑,手里的焦枣糖还在发烫。王奶奶往他手里又塞了块:“天上地下,原是口锅里的甜。”她望着石碑旁新冒的芽尖,忽然想起萧珩说的仙芽——说不定,等明年清明,那芽就顺着星轨长下来,缠着守甜狮的糖霜帽,开出串带星子的花呢。
雪还在下,甜源井的糖溪结着冰,冰下的糖晶却比往日更亮,像藏着半条星轨。墨玄收起甜话摊的幌子,李煜杰正把孩子们捡的星砂糖装进陶罐:“埋在井边,明年长出来的甜辣花,说不定能结出星子呢。”两人相视笑,听见三界糖罐在井台上轻轻晃,罐底的糖网接住片落雪,雪化在网里,映出天际的星梯——梯尽头,摘星宗的山门正透着暖光,门楣上刚缠上圈新抽的藤蔓,叶尖上,挂着颗亮晶晶的糖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