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缅北军阀逐鹿为王 第400章 红色源头
热门推荐:
侦探秦仁杰
分手回岛,大海成了我的黄金渔场
混迹在宝可梦中世纪的女巫仙布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负鼎
我的阴婚老公是阎王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胎劫双生
和女帝双修后,我出剑即无敌
训练结束后,冷艳锯接到紧急报告,萨尔温江下游的巴朗寨遭到政府军突袭,民兵伤亡惨重!
\"苟温动手了。\"张老实脸色凝重,\"他选择最偏远的巴朗寨,明显是试探性进攻。\"
冷艳锯立即调派李拥军带精锐小队前去支援,同时命令各寨提高警戒。
三天后,李拥军带回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袭击者不是政府军正规部队,而是伪装成自卫军的土匪!
\"他们穿着类似我们的制服,喊着我们的口号,\"赵杰咬牙切齿,\"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现在老百姓都糊涂了,分不清真假自卫军...\"
\"离间计。\"冷艳锯立即识破苟温的阴谋,\"他想破坏我们和群众的关系。\"
自卫军迅速采取对策:印制带有暗记的身份证件发放给所有战士和民兵。
组织群众参观军营,了解真正的自卫军作风;派出便衣小队追剿那些假冒者。
然而,谣言已经像野火般蔓延。一些村寨开始对自卫军持观望态度,提供的粮食和情报明显减少。
更糟的是,苟温趁机发动宣传攻势,宣称自卫军才是真正的土匪,政府军才是保护者。
\"必须扭转局面。\"冷艳锯在紧急会议上说,\"苟温这招太毒,光靠解释不够,需要实际行动。\"
林妍提出一个大胆建议:组织一次公开的医疗行动,为周边所有村寨提供免费诊疗。
\"苟温发救济粮,我们就治病救人。\"他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让老百姓亲身体会谁才是真正为他们服务的。\"
计划很快实施,自卫军医疗队在各寨巡回义诊,不分敌我,来者不拒。
起初村民半信半疑,但当看到医生们认真诊治每一个病人,连政府军家属都不拒绝时,态度逐渐软化。
一个关键转折点发生在傣族寨子。医疗队正在为村民检查时,一队政府军巡逻兵突然出现,领头的军官厉声喝止:\"谁准你们在这里行医的?\"
医疗队长不卑不亢:\"救死扶伤需要谁批准?\"
军官语塞,竟命令士兵驱散村民。就在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傣族长老站了出来:\"老朽活了七十岁,没见过当兵的不让治病的!今天要么你们开枪打死我,要么让医生继续看病!\"
其他村民也纷纷站出来支持。军官见势不妙,悻悻地撤走了。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苟温的离间计不攻自破。
医疗行动大获成功,不仅恢复了群众信任,还带来了意外收获——三个政府军士兵偷偷投奔自卫军,带来了重要情报。
\"苟温计划修建一条战略公路,\"投诚士兵报告,\"表面上是发展经济,实际是为了快速调兵围剿你们。\"
冷艳锯立即调整战略:一方面组织民兵袭扰筑路工程,拖延进度;另一方面加速向更偏远的山区发展,建立更多隐蔽基地。
雨季再次来临时,自卫军已经发展成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正规战斗员五百余人,民兵上千人。
控制区域涵盖萨尔温江流域的大部分山区,建立了初步的军工体系,能自制步枪和炸药。民兵队甚至培养了自己的无线电技术团队,开始尝试广播宣传。
苟温的公路计划因游击队不断袭扰而进展缓慢,他的\"民心工程\"也因官僚腐败成效不彰。相反,自卫军的声望与日俱增,连芒卡镇都有青年冒险前来投奔。
\"司令,你看这个。\"冯大嘴兴奋地拿来一张传单。这是从政府控制区偷偷带出来的,上面写着\"自由缅北同盟\"的成立宣言,呼吁各反政府武装联合起来。
\"自由缅北同盟?\"冷艳锯皱眉,\"什么背景?\"
\"据说是由几支克钦武装发起的,主张民族自治和民主改革。\"宋营推了推眼镜,\"他们派人联系我们,希望德昂自卫军加入。\"
冷艳锯沉思良久。同盟军的理念与自卫军有不少共同点,但他们的最终目标只是民族自治,而自卫军追求的是更广泛的社会变革。
\"保持接触,但不急于加入。\"他最终决定,\"我们可以有限合作,但保持组织独立性。\"
与此同时,自卫军内部也在悄然变化。随着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加入,部队的文化素质显着提高,思想讨论蔚然成风。
一个叫\"新星社\"的读书会甚至开始研究克思主义和泽东军事思想。
\"司令,你不觉得这些理论太激进了吗?\"张老实有些担忧。
冷艳锯却出人意料地开明:\"让他们学。革命需要理论指导,但最终要结合缅北实际。\"
雨季中的一天,冷艳锯接到报告:苟温突然调离,新来的指挥官一改强硬作风,主动提出和谈!
\"陷阱?\"李拥军第一个怀疑。
\"不一定。\"冷艳锯分析道,\"苟温半年多毫无建树,政府高层可能想换种方式。但我们要保持警惕。\"
和谈邀请函措辞客气,提议在第三方区域会面,讨论\"和平解决萨尔温江地区冲突\"。
自卫军领导层争论激烈,一派认为这是消灭敌人的好机会;另一派则坚决反对,认为政府不可信任。
\"去,但要做好万全准备。\"冷艳锯最终决定,\"如果真有和平可能,我们不应拒绝;如果是陷阱,也要让世人看清谁在破坏和平。\"
代表团很快组建完毕:冷艳锯亲自带队,冯大嘴为政治顾问,李拥军负责安保,还有两名新加入的知识分子作为观察员。临行前,林妍带着学生们来送行。
\"司令,\"冯妍递给他一个护身符,\"这是我阿妈求的平安符。\"
冷艳锯蹲下身,郑重地接过护身符:\"谢谢。等我们回来,给你讲和谈的故事。\"
代表团沿着萨尔温江支流行进,三天后到达约定的中立区——一个傣族土司的庄园。
政府军代表团已经先到,令人意外的是,领队的竟是个文职官员,自称\"民族和解特使\"。
会谈在庄园的主厅举行。政府军特使侃侃而谈,提出一系列\"让步\"。
允许自卫军控制现有区域,政府只保留名义管辖权;提供经济援助;甚至承诺政治改革...
\"条件是什么?\"冷艳锯直截了当地问。
特使笑了笑:\"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接受整编...\"
\"也就是说,解除武装?\"冷艳锯尖锐地指出,\"那和投降有什么区别?\"
会谈陷入僵局。第二天上午,宗成能在庄园附近巡逻时,偶然发现一队政府军精锐正秘密向中立区移动!
\"果然是陷阱!\"冷艳锯立即下令撤离,\"分头走,到4号备用集合点汇合!\"
代表团刚离开庄园不久,身后就传来枪声。政府军的埋伏扑了个空,恼羞成怒地四处搜捕。冷艳锯小队借助傣族向导的帮助,穿过密林甩掉了追兵。
五天后,当代表团历尽艰险回到鹰嘴崖时,迎接他们的是愤怒的自卫军战士和群众。和谈骗局的消息已经传开,各村寨纷纷要求报复性行动。
\"冷静!\"冷艳锯站在台阶上,声音因疲惫而嘶哑却异常坚定,\"政府希望我们愤怒,希望我们失去理智。但我们偏不!\"
他宣布了三项决定:第一,向外界公布和谈真相,争取舆论支持;第二,加强防御,但不主动挑衅;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加速根据地的民主建设。
\"从今天起,各村寨成立自治委员会,自卫军只保留军事指挥权,行政权交给民选代表。\"这个决定震惊了所有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谁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
这个大胆的政治改革起初遇到不小阻力。一些老战士不理解为何要\"放权\";有些村寨则担心自卫军不管他们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体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支前、征兵等工作都顺利推进。
雨季结束时,自卫军召开了第一次\"军民代表大会\"。各寨选出的代表齐聚鹰嘴崖,讨论根据地的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通过了《萨尔温江地区自治纲领》,选举产生了常设委员会,冷艳锯被推举为军事委员会主席。
\"同志们,\"冷艳锯在闭幕式上说,\"今天我们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自卫军不再是单纯的武装集团,而是人民政权的一部分。
这条路没有人走过,注定充满艰难,但只要方向正确,再远也能到达!\"
大会结束后,冷艳锯独自来到后山的烈士墓地。这里安葬着自卫军成立以来所有牺牲的战士:赵杰、岩恩...简单的石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和生卒年月。
冷艳锯在每个墓前放上一支野花,最后站在那面蓝底稻穗步枪旗下。夕阳西下,萨尔温江像一条金色的缎带,蜿蜒在苍翠的群山中。
远处,新开垦的梯田里,稻浪翻滚;新建的学校中,传来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
这一切牺牲与奋斗,终将开出怎样的花朵?冷艳锯不知道。但他确信,在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上,星火已经点燃。而这火种,必将燎原。
\"苟温动手了。\"张老实脸色凝重,\"他选择最偏远的巴朗寨,明显是试探性进攻。\"
冷艳锯立即调派李拥军带精锐小队前去支援,同时命令各寨提高警戒。
三天后,李拥军带回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袭击者不是政府军正规部队,而是伪装成自卫军的土匪!
\"他们穿着类似我们的制服,喊着我们的口号,\"赵杰咬牙切齿,\"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现在老百姓都糊涂了,分不清真假自卫军...\"
\"离间计。\"冷艳锯立即识破苟温的阴谋,\"他想破坏我们和群众的关系。\"
自卫军迅速采取对策:印制带有暗记的身份证件发放给所有战士和民兵。
组织群众参观军营,了解真正的自卫军作风;派出便衣小队追剿那些假冒者。
然而,谣言已经像野火般蔓延。一些村寨开始对自卫军持观望态度,提供的粮食和情报明显减少。
更糟的是,苟温趁机发动宣传攻势,宣称自卫军才是真正的土匪,政府军才是保护者。
\"必须扭转局面。\"冷艳锯在紧急会议上说,\"苟温这招太毒,光靠解释不够,需要实际行动。\"
林妍提出一个大胆建议:组织一次公开的医疗行动,为周边所有村寨提供免费诊疗。
\"苟温发救济粮,我们就治病救人。\"他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让老百姓亲身体会谁才是真正为他们服务的。\"
计划很快实施,自卫军医疗队在各寨巡回义诊,不分敌我,来者不拒。
起初村民半信半疑,但当看到医生们认真诊治每一个病人,连政府军家属都不拒绝时,态度逐渐软化。
一个关键转折点发生在傣族寨子。医疗队正在为村民检查时,一队政府军巡逻兵突然出现,领头的军官厉声喝止:\"谁准你们在这里行医的?\"
医疗队长不卑不亢:\"救死扶伤需要谁批准?\"
军官语塞,竟命令士兵驱散村民。就在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傣族长老站了出来:\"老朽活了七十岁,没见过当兵的不让治病的!今天要么你们开枪打死我,要么让医生继续看病!\"
其他村民也纷纷站出来支持。军官见势不妙,悻悻地撤走了。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苟温的离间计不攻自破。
医疗行动大获成功,不仅恢复了群众信任,还带来了意外收获——三个政府军士兵偷偷投奔自卫军,带来了重要情报。
\"苟温计划修建一条战略公路,\"投诚士兵报告,\"表面上是发展经济,实际是为了快速调兵围剿你们。\"
冷艳锯立即调整战略:一方面组织民兵袭扰筑路工程,拖延进度;另一方面加速向更偏远的山区发展,建立更多隐蔽基地。
雨季再次来临时,自卫军已经发展成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正规战斗员五百余人,民兵上千人。
控制区域涵盖萨尔温江流域的大部分山区,建立了初步的军工体系,能自制步枪和炸药。民兵队甚至培养了自己的无线电技术团队,开始尝试广播宣传。
苟温的公路计划因游击队不断袭扰而进展缓慢,他的\"民心工程\"也因官僚腐败成效不彰。相反,自卫军的声望与日俱增,连芒卡镇都有青年冒险前来投奔。
\"司令,你看这个。\"冯大嘴兴奋地拿来一张传单。这是从政府控制区偷偷带出来的,上面写着\"自由缅北同盟\"的成立宣言,呼吁各反政府武装联合起来。
\"自由缅北同盟?\"冷艳锯皱眉,\"什么背景?\"
\"据说是由几支克钦武装发起的,主张民族自治和民主改革。\"宋营推了推眼镜,\"他们派人联系我们,希望德昂自卫军加入。\"
冷艳锯沉思良久。同盟军的理念与自卫军有不少共同点,但他们的最终目标只是民族自治,而自卫军追求的是更广泛的社会变革。
\"保持接触,但不急于加入。\"他最终决定,\"我们可以有限合作,但保持组织独立性。\"
与此同时,自卫军内部也在悄然变化。随着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加入,部队的文化素质显着提高,思想讨论蔚然成风。
一个叫\"新星社\"的读书会甚至开始研究克思主义和泽东军事思想。
\"司令,你不觉得这些理论太激进了吗?\"张老实有些担忧。
冷艳锯却出人意料地开明:\"让他们学。革命需要理论指导,但最终要结合缅北实际。\"
雨季中的一天,冷艳锯接到报告:苟温突然调离,新来的指挥官一改强硬作风,主动提出和谈!
\"陷阱?\"李拥军第一个怀疑。
\"不一定。\"冷艳锯分析道,\"苟温半年多毫无建树,政府高层可能想换种方式。但我们要保持警惕。\"
和谈邀请函措辞客气,提议在第三方区域会面,讨论\"和平解决萨尔温江地区冲突\"。
自卫军领导层争论激烈,一派认为这是消灭敌人的好机会;另一派则坚决反对,认为政府不可信任。
\"去,但要做好万全准备。\"冷艳锯最终决定,\"如果真有和平可能,我们不应拒绝;如果是陷阱,也要让世人看清谁在破坏和平。\"
代表团很快组建完毕:冷艳锯亲自带队,冯大嘴为政治顾问,李拥军负责安保,还有两名新加入的知识分子作为观察员。临行前,林妍带着学生们来送行。
\"司令,\"冯妍递给他一个护身符,\"这是我阿妈求的平安符。\"
冷艳锯蹲下身,郑重地接过护身符:\"谢谢。等我们回来,给你讲和谈的故事。\"
代表团沿着萨尔温江支流行进,三天后到达约定的中立区——一个傣族土司的庄园。
政府军代表团已经先到,令人意外的是,领队的竟是个文职官员,自称\"民族和解特使\"。
会谈在庄园的主厅举行。政府军特使侃侃而谈,提出一系列\"让步\"。
允许自卫军控制现有区域,政府只保留名义管辖权;提供经济援助;甚至承诺政治改革...
\"条件是什么?\"冷艳锯直截了当地问。
特使笑了笑:\"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接受整编...\"
\"也就是说,解除武装?\"冷艳锯尖锐地指出,\"那和投降有什么区别?\"
会谈陷入僵局。第二天上午,宗成能在庄园附近巡逻时,偶然发现一队政府军精锐正秘密向中立区移动!
\"果然是陷阱!\"冷艳锯立即下令撤离,\"分头走,到4号备用集合点汇合!\"
代表团刚离开庄园不久,身后就传来枪声。政府军的埋伏扑了个空,恼羞成怒地四处搜捕。冷艳锯小队借助傣族向导的帮助,穿过密林甩掉了追兵。
五天后,当代表团历尽艰险回到鹰嘴崖时,迎接他们的是愤怒的自卫军战士和群众。和谈骗局的消息已经传开,各村寨纷纷要求报复性行动。
\"冷静!\"冷艳锯站在台阶上,声音因疲惫而嘶哑却异常坚定,\"政府希望我们愤怒,希望我们失去理智。但我们偏不!\"
他宣布了三项决定:第一,向外界公布和谈真相,争取舆论支持;第二,加强防御,但不主动挑衅;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加速根据地的民主建设。
\"从今天起,各村寨成立自治委员会,自卫军只保留军事指挥权,行政权交给民选代表。\"这个决定震惊了所有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谁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
这个大胆的政治改革起初遇到不小阻力。一些老战士不理解为何要\"放权\";有些村寨则担心自卫军不管他们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体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支前、征兵等工作都顺利推进。
雨季结束时,自卫军召开了第一次\"军民代表大会\"。各寨选出的代表齐聚鹰嘴崖,讨论根据地的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通过了《萨尔温江地区自治纲领》,选举产生了常设委员会,冷艳锯被推举为军事委员会主席。
\"同志们,\"冷艳锯在闭幕式上说,\"今天我们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自卫军不再是单纯的武装集团,而是人民政权的一部分。
这条路没有人走过,注定充满艰难,但只要方向正确,再远也能到达!\"
大会结束后,冷艳锯独自来到后山的烈士墓地。这里安葬着自卫军成立以来所有牺牲的战士:赵杰、岩恩...简单的石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和生卒年月。
冷艳锯在每个墓前放上一支野花,最后站在那面蓝底稻穗步枪旗下。夕阳西下,萨尔温江像一条金色的缎带,蜿蜒在苍翠的群山中。
远处,新开垦的梯田里,稻浪翻滚;新建的学校中,传来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
这一切牺牲与奋斗,终将开出怎样的花朵?冷艳锯不知道。但他确信,在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上,星火已经点燃。而这火种,必将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