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云雷电 记载连山的龟甲
热门推荐:
帝域
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
女皇穿越之后当了内娱判官
孩子谁爱生谁生,我勾帝心夺凤位
重生之世界首富
少年白马:李淳罡模板,一剑入神
天后老婆狂卷工作,我躺平被全网直播
四合院:养老易中海后,原地起飞
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
梁平蹲在炕边,看着姜八能脸上青紫交错的伤痕,指节攥得发白。老人颧骨上的乌青肿得老高,嘴角还凝着干涸的血痂,哪像是生病,分明是遭了顿狠打。
“谁干的?”他声音发沉,喉结滚了滚。姜八能是镇上有名的老木匠,一手榫卯功夫出神入化,年轻时还教过他认木料,怎么会被人打成这样?
姜八能却摆了摆手,咳了两声,声音嘶哑得像漏风的风箱:“别问了,那帮人……是冲连山比记来的。”他挣扎着要坐起来,梁平赶紧扶他垫了个枕头。
“连山比记?”梁平愣了愣,这名字他只在姜八能偶尔的念叨里听过,说是本比《连山易》还古早的册子,“您不是说没传下来吗?”
“纸是没有,”姜八能喘着气,指了指炕尾的木箱,“但老祖宗有法子。你去把最底下的木匣子拿来,钥匙在炕洞里。”
梁平依言找出木匣,打开时一股陈年樟木味扑面而来,里面铺着红绸,放着三块巴掌大的龟甲。甲面刻着细密的纹路,像虫蛀的痕迹,又像某种诡异的符号,摸上去凉丝丝的,透着股说不清的古意。
“这就是?”
“龟甲记事,”姜八能眼神亮了些,“比竹签子顶用。你得收好,那帮算命的盯了快十年了,我这伤……就是他们打的。”他咳得更厉害,嘴角又渗出血,“我没几天活头了,这东西不能落在他们手里。”
梁平心口一紧,把龟甲小心裹进绸布:“您放心,我护着。”
“光护着不行,”姜八能抓住他的手腕,枯瘦的手指像铁钳,“学这上面的东西,得有底子。我教你套拳,是祖上传的,能护身。”他说着就要掀被子下地,被梁平按住。
“您这样怎么教?”
“躺着也能教。”姜八能瞪起眼,倒有了几分往日的精神,“看好了——起势要沉肩,丹田发力,像拉锯子似的,把气往脚底引……”他躺在床上,手慢悠悠地比划着,从抱拳到出拳,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股沉稳的劲儿,“这拳叫‘木甲拳’,看着慢,实则藏着榫卯的巧劲,遇强则刚,遇柔则绕……”
梁平蹲在地上,跟着老人的手势一点点学。窗外的日头慢慢斜了,照进屋里,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姜八能教得急,时不时停下来咳一阵,额角渗出汗珠,却非要把招式拆解清楚。
“记住,”老人最后喘着气说,“这拳不光是打人,是让你沉下心。学经要静,练拳要稳,二者缺一不可……”话没说完,便歪在枕头上昏了过去。
梁平看着他苍白的脸,把裹着龟甲的绸布揣进怀里,贴在胸口。怀里的龟甲凉得刺骨,老人的话却像团火,烧得他心里又烫又沉。他原以为回家只是盖房子、探病,却没成想,接了这么重一副担子。
门外传来母亲叫吃饭的声音,梁平应了一声,轻轻给姜八能盖好被子。他摸了摸怀里的龟甲,指腹蹭过上面凹凸的纹路,忽然想起林薇和晓冉——那两个埋首书堆的姑娘,大概永远想不到,他此刻正对着几块老龟甲,学一套不知名的拳法。这感觉很奇妙,像同时踩着两条路,一条通向烟火人间的安稳,一条却藏着古老而沉重的秘密。
姜八能是在后半夜醒的,屋里只点着盏昏黄的油灯,梁平趴在炕沿上打盹,听见动静猛地抬起头。
“醒了?”他赶紧摸了摸老人的额头,还好没发烧。
姜八能眼神有些涣散,定定看了他半晌才缓过神,哑着嗓子招手:“你过来。”
梁平凑近了,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草药味混着血腥气。
“记着,”老人气息微弱,每说一个字都像耗尽了力气,“等月圆……月上中天的时候,去后山那个水潭边。”
“水潭?”梁平皱眉,后山那潭水常年泛着青黑,村里人都说底下深不见底,平时很少有人去。
“嗯,”姜八能点点头,枯手抓住他的胳膊,“把龟甲摆水边,练我教你的那套拳。”他指节因为用力泛白,“别问为什么……练就是了,练完你自然……自然会明白。”
梁平心里一紧,见他眼神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忙点头:“我记下了,月圆夜,水潭边,摆龟甲,练拳。”
姜八能像是松了口气,嘴角牵起个极淡的弧度,手慢慢垂了下去。油灯的光忽明忽暗,照在他脸上,那些青紫的伤痕在昏暗中显得格外清晰。他看着梁平,眼神渐渐平和,像是看到了很多年前的事,又像是放下了什么重负。
“去吧……睡会儿。”
梁平还想说什么,却见老人缓缓闭上了眼,呼吸渐渐变得绵长,像是又睡了过去。他不敢惊动,轻轻掖了掖被角,退到屋角的竹椅上坐着。
窗外的月光透进来,在地上映出窗棂的影子。梁平摸了摸怀里的龟甲,冰凉的触感透过布料传来。月圆之夜,水潭边,练拳……姜八能没说会有什么体会,但那语气里的郑重,让他心里沉甸甸的。
他望着炕上安静躺着的老人,忽然有种预感——这或许是姜八能能教他的最后一件事了。油灯芯“噼啪”爆了个火星,屋里又归于沉寂,只有后山的风偶尔掠过窗纸,发出细碎的声响,像谁在暗处轻轻叹息。
梁平把老屋后院的柴房腾了出来,白日里盯着工匠们给父母盖房,傍晚收工就钻进柴房练拳。木甲拳的招式看着慢,实则处处藏着巧劲,沉肩时要像扛着千斤木料,出拳时得憋着股拉锯子的韧劲。他一遍遍对着墙壁比划,额头上的汗珠子砸在地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子,直到胳膊酸得抬不起来,才肯靠着柴堆歇口气。
怀里的龟甲被体温焐得有了点温度,他摩挲着甲面的纹路,心里反复念着姜八能的话。不能辜负这老人,更不能让那几块龟甲落到歹人手里。
这天傍晚,他正练到“锁榫”式,忽然听见村口传来一阵铃铛声。那声音叮铃叮铃的,不像村里货郎的铜铃,倒带着点说不出的诡异。他停下动作,扒着柴房的破窗往外看——
三个穿着青布道袍的人正往村里走,为首的留着山羊胡,手里捏着个八卦盘,边走边东张西望;旁边跟着个戴瓜皮帽的,背着个插满签子的布幡,幡上“铁口直断”四个字在夕阳下晃得刺眼;最后那人扛着柄桃木剑,腰间挂着串铜钱,走路脚跟不着地似的,悄没声息。
梁平的心猛地一沉。
姜八能跟他讲过,茅山道士里有支旁门,专靠歪门邪道谋利,尤其痴迷古物秘典,为了抢东西什么阴损招都使得出来。眼前这伙人,有道士有算命先生,瞧着就透着股邪乎气,十有八九就是打伤姜八能的那帮人。
他赶紧把龟甲往怀里塞得更紧,转身从柴房后窗翻了出去,贴着墙根往家跑。路过姜八能的屋时,见院门虚掩着,他悄悄推开门,见老人还睡着,才松了口气,又退了出来。
村里的大黄狗对着那伙人狂吠,却被戴瓜皮帽的那人瞥了一眼,顿时夹着尾巴呜咽着跑开了。梁平躲在老槐树后面,看着他们径直走向村西头——那是姜八能家的方向。
他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离月圆还有三天,这帮人怎么找来了?难道他们知道姜八能把龟甲交给他了?
风卷着槐树叶沙沙响,梁平摸了摸后腰藏着的柴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得护住龟甲,护住姜八能,等月圆之夜过了再说。他悄悄绕到屋后,翻墙回了自家院子,刚把院门闩好,就听见村西头传来一声老狗的惨叫,紧接着便没了声息。
他靠在门板上,后背沁出一层冷汗。这伙人,果然来者不善。
梁平刚闩好门,就听见隔壁姜八能屋里传来动静,忙又翻墙过去。刚推开门,就见老人直挺挺坐在炕上,眼睛亮得吓人,哪还有半分病弱的样子。
“您怎么起来了?”梁平赶紧扶他。
姜八能一把按住他的手,声音虽哑,却带着股子穿透劲:“别去惹他们,你不是对手。”他扫了眼院外,眉头拧成个疙瘩,“那伙人里有个练过‘阴手’的,你这半吊子拳法,碰着就得吃亏。”
梁平一愣:“您怎么知道?”
姜八能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点沧桑的疲惫,又有点释然:“要不是我年老体衰,当年他们根本进不了这村子。”他顿了顿,看着梁平震惊的眼神,缓缓道,“你以为我真是个普通木匠?我活了……一百二十多年了。”
“一百二十多?”梁平惊得后退半步,这岁数简直像说书先生嘴里的故事。
“嗯,”姜八能点头,指了指自己脸上的皱纹,“这些褶子里,藏着三朝的霜呢。”他咳嗽两声,眼神沉了下去,“年轻时我守着这龟甲,走南闯北躲过多少劫,原以为老了能安稳歇着,没成想还是被盯上了。”
他拍了拍梁平的胳膊:“别硬扛。他们要找的是龟甲,不是你。这三天你就待在家里,该盖房盖房,该吃饭吃饭,装成什么都不知道。”
“那您怎么办?”
“我?”姜八能笑了笑,眼神里透着股决绝,“我这把老骨头,正好给他们当个幌子。”他从枕头底下摸出个小小的木哨,塞给梁平,“月圆夜带龟甲去水潭,要是我没去,就吹三声这个,自会有人接应。”
梁平捏着那枚温润的木哨,心里又酸又堵。他想说自己能护着老人,可看着姜八能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姜八能重新躺下,闭上眼睛前最后叮嘱:“记住,龟甲比什么都重要,练拳时心要空,别想着打谁,想着……水潭里的月亮。”
梁平退出屋时,天边最后一点晚霞也沉了下去。村西头那伙人的影子还在晃,他攥紧了木哨,指腹被哨身上的纹路硌得生疼。原来这老人不是普通的木匠,原来这龟甲背后藏着这么长的光阴,原来他要护着的,远不止三块刻着纹路的甲壳。
夜风起来了,吹得院门口的老榆树哗哗响,像是谁在暗处轻轻叹气。梁平抬头看了眼天上的月牙,还有三天,等月圆。
“谁干的?”他声音发沉,喉结滚了滚。姜八能是镇上有名的老木匠,一手榫卯功夫出神入化,年轻时还教过他认木料,怎么会被人打成这样?
姜八能却摆了摆手,咳了两声,声音嘶哑得像漏风的风箱:“别问了,那帮人……是冲连山比记来的。”他挣扎着要坐起来,梁平赶紧扶他垫了个枕头。
“连山比记?”梁平愣了愣,这名字他只在姜八能偶尔的念叨里听过,说是本比《连山易》还古早的册子,“您不是说没传下来吗?”
“纸是没有,”姜八能喘着气,指了指炕尾的木箱,“但老祖宗有法子。你去把最底下的木匣子拿来,钥匙在炕洞里。”
梁平依言找出木匣,打开时一股陈年樟木味扑面而来,里面铺着红绸,放着三块巴掌大的龟甲。甲面刻着细密的纹路,像虫蛀的痕迹,又像某种诡异的符号,摸上去凉丝丝的,透着股说不清的古意。
“这就是?”
“龟甲记事,”姜八能眼神亮了些,“比竹签子顶用。你得收好,那帮算命的盯了快十年了,我这伤……就是他们打的。”他咳得更厉害,嘴角又渗出血,“我没几天活头了,这东西不能落在他们手里。”
梁平心口一紧,把龟甲小心裹进绸布:“您放心,我护着。”
“光护着不行,”姜八能抓住他的手腕,枯瘦的手指像铁钳,“学这上面的东西,得有底子。我教你套拳,是祖上传的,能护身。”他说着就要掀被子下地,被梁平按住。
“您这样怎么教?”
“躺着也能教。”姜八能瞪起眼,倒有了几分往日的精神,“看好了——起势要沉肩,丹田发力,像拉锯子似的,把气往脚底引……”他躺在床上,手慢悠悠地比划着,从抱拳到出拳,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股沉稳的劲儿,“这拳叫‘木甲拳’,看着慢,实则藏着榫卯的巧劲,遇强则刚,遇柔则绕……”
梁平蹲在地上,跟着老人的手势一点点学。窗外的日头慢慢斜了,照进屋里,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姜八能教得急,时不时停下来咳一阵,额角渗出汗珠,却非要把招式拆解清楚。
“记住,”老人最后喘着气说,“这拳不光是打人,是让你沉下心。学经要静,练拳要稳,二者缺一不可……”话没说完,便歪在枕头上昏了过去。
梁平看着他苍白的脸,把裹着龟甲的绸布揣进怀里,贴在胸口。怀里的龟甲凉得刺骨,老人的话却像团火,烧得他心里又烫又沉。他原以为回家只是盖房子、探病,却没成想,接了这么重一副担子。
门外传来母亲叫吃饭的声音,梁平应了一声,轻轻给姜八能盖好被子。他摸了摸怀里的龟甲,指腹蹭过上面凹凸的纹路,忽然想起林薇和晓冉——那两个埋首书堆的姑娘,大概永远想不到,他此刻正对着几块老龟甲,学一套不知名的拳法。这感觉很奇妙,像同时踩着两条路,一条通向烟火人间的安稳,一条却藏着古老而沉重的秘密。
姜八能是在后半夜醒的,屋里只点着盏昏黄的油灯,梁平趴在炕沿上打盹,听见动静猛地抬起头。
“醒了?”他赶紧摸了摸老人的额头,还好没发烧。
姜八能眼神有些涣散,定定看了他半晌才缓过神,哑着嗓子招手:“你过来。”
梁平凑近了,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草药味混着血腥气。
“记着,”老人气息微弱,每说一个字都像耗尽了力气,“等月圆……月上中天的时候,去后山那个水潭边。”
“水潭?”梁平皱眉,后山那潭水常年泛着青黑,村里人都说底下深不见底,平时很少有人去。
“嗯,”姜八能点点头,枯手抓住他的胳膊,“把龟甲摆水边,练我教你的那套拳。”他指节因为用力泛白,“别问为什么……练就是了,练完你自然……自然会明白。”
梁平心里一紧,见他眼神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忙点头:“我记下了,月圆夜,水潭边,摆龟甲,练拳。”
姜八能像是松了口气,嘴角牵起个极淡的弧度,手慢慢垂了下去。油灯的光忽明忽暗,照在他脸上,那些青紫的伤痕在昏暗中显得格外清晰。他看着梁平,眼神渐渐平和,像是看到了很多年前的事,又像是放下了什么重负。
“去吧……睡会儿。”
梁平还想说什么,却见老人缓缓闭上了眼,呼吸渐渐变得绵长,像是又睡了过去。他不敢惊动,轻轻掖了掖被角,退到屋角的竹椅上坐着。
窗外的月光透进来,在地上映出窗棂的影子。梁平摸了摸怀里的龟甲,冰凉的触感透过布料传来。月圆之夜,水潭边,练拳……姜八能没说会有什么体会,但那语气里的郑重,让他心里沉甸甸的。
他望着炕上安静躺着的老人,忽然有种预感——这或许是姜八能能教他的最后一件事了。油灯芯“噼啪”爆了个火星,屋里又归于沉寂,只有后山的风偶尔掠过窗纸,发出细碎的声响,像谁在暗处轻轻叹息。
梁平把老屋后院的柴房腾了出来,白日里盯着工匠们给父母盖房,傍晚收工就钻进柴房练拳。木甲拳的招式看着慢,实则处处藏着巧劲,沉肩时要像扛着千斤木料,出拳时得憋着股拉锯子的韧劲。他一遍遍对着墙壁比划,额头上的汗珠子砸在地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子,直到胳膊酸得抬不起来,才肯靠着柴堆歇口气。
怀里的龟甲被体温焐得有了点温度,他摩挲着甲面的纹路,心里反复念着姜八能的话。不能辜负这老人,更不能让那几块龟甲落到歹人手里。
这天傍晚,他正练到“锁榫”式,忽然听见村口传来一阵铃铛声。那声音叮铃叮铃的,不像村里货郎的铜铃,倒带着点说不出的诡异。他停下动作,扒着柴房的破窗往外看——
三个穿着青布道袍的人正往村里走,为首的留着山羊胡,手里捏着个八卦盘,边走边东张西望;旁边跟着个戴瓜皮帽的,背着个插满签子的布幡,幡上“铁口直断”四个字在夕阳下晃得刺眼;最后那人扛着柄桃木剑,腰间挂着串铜钱,走路脚跟不着地似的,悄没声息。
梁平的心猛地一沉。
姜八能跟他讲过,茅山道士里有支旁门,专靠歪门邪道谋利,尤其痴迷古物秘典,为了抢东西什么阴损招都使得出来。眼前这伙人,有道士有算命先生,瞧着就透着股邪乎气,十有八九就是打伤姜八能的那帮人。
他赶紧把龟甲往怀里塞得更紧,转身从柴房后窗翻了出去,贴着墙根往家跑。路过姜八能的屋时,见院门虚掩着,他悄悄推开门,见老人还睡着,才松了口气,又退了出来。
村里的大黄狗对着那伙人狂吠,却被戴瓜皮帽的那人瞥了一眼,顿时夹着尾巴呜咽着跑开了。梁平躲在老槐树后面,看着他们径直走向村西头——那是姜八能家的方向。
他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离月圆还有三天,这帮人怎么找来了?难道他们知道姜八能把龟甲交给他了?
风卷着槐树叶沙沙响,梁平摸了摸后腰藏着的柴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得护住龟甲,护住姜八能,等月圆之夜过了再说。他悄悄绕到屋后,翻墙回了自家院子,刚把院门闩好,就听见村西头传来一声老狗的惨叫,紧接着便没了声息。
他靠在门板上,后背沁出一层冷汗。这伙人,果然来者不善。
梁平刚闩好门,就听见隔壁姜八能屋里传来动静,忙又翻墙过去。刚推开门,就见老人直挺挺坐在炕上,眼睛亮得吓人,哪还有半分病弱的样子。
“您怎么起来了?”梁平赶紧扶他。
姜八能一把按住他的手,声音虽哑,却带着股子穿透劲:“别去惹他们,你不是对手。”他扫了眼院外,眉头拧成个疙瘩,“那伙人里有个练过‘阴手’的,你这半吊子拳法,碰着就得吃亏。”
梁平一愣:“您怎么知道?”
姜八能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点沧桑的疲惫,又有点释然:“要不是我年老体衰,当年他们根本进不了这村子。”他顿了顿,看着梁平震惊的眼神,缓缓道,“你以为我真是个普通木匠?我活了……一百二十多年了。”
“一百二十多?”梁平惊得后退半步,这岁数简直像说书先生嘴里的故事。
“嗯,”姜八能点头,指了指自己脸上的皱纹,“这些褶子里,藏着三朝的霜呢。”他咳嗽两声,眼神沉了下去,“年轻时我守着这龟甲,走南闯北躲过多少劫,原以为老了能安稳歇着,没成想还是被盯上了。”
他拍了拍梁平的胳膊:“别硬扛。他们要找的是龟甲,不是你。这三天你就待在家里,该盖房盖房,该吃饭吃饭,装成什么都不知道。”
“那您怎么办?”
“我?”姜八能笑了笑,眼神里透着股决绝,“我这把老骨头,正好给他们当个幌子。”他从枕头底下摸出个小小的木哨,塞给梁平,“月圆夜带龟甲去水潭,要是我没去,就吹三声这个,自会有人接应。”
梁平捏着那枚温润的木哨,心里又酸又堵。他想说自己能护着老人,可看着姜八能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姜八能重新躺下,闭上眼睛前最后叮嘱:“记住,龟甲比什么都重要,练拳时心要空,别想着打谁,想着……水潭里的月亮。”
梁平退出屋时,天边最后一点晚霞也沉了下去。村西头那伙人的影子还在晃,他攥紧了木哨,指腹被哨身上的纹路硌得生疼。原来这老人不是普通的木匠,原来这龟甲背后藏着这么长的光阴,原来他要护着的,远不止三块刻着纹路的甲壳。
夜风起来了,吹得院门口的老榆树哗哗响,像是谁在暗处轻轻叹气。梁平抬头看了眼天上的月牙,还有三天,等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