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374章 丫丫聪慧,良配难寻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第374章 丫丫聪慧,良配难寻

    石头、栓子、柱子,三兄弟的婚事,在短短几个月内,相继尘埃落定。

    整个张家大院,都洋溢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王氏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一边要为儿子们准备聘礼和即将到来的婚宴,一边还要照看着家里的各项产业。

    可她的脸上,却始终挂着心满意足的笑容。

    然而,当她看着出落得愈发水灵、聪慧的女儿丫丫时,一桩新的心事,又渐渐涌上了心头。

    这天夜里,她看着还在灯下,就着一本破旧的医书,仔细辨认着草药图谱的丫丫,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家的,你看咱们丫丫。”

    她对一旁的张大山轻声说道。

    “眼瞅着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

    “可这孩子,心思全扑在了她那些瓶瓶罐罐和草药上头。”

    “整日里不是在药圃里,就是跟着村里的老郎中后面跑,比男娃子还野。”

    “她这性子,也不知道,将来什么样的后生才能配得上她,才能容得下她这点‘爱好’。”

    张大山看着女儿那专注而又认真的侧脸,眼中充满了慈爱和骄傲。

    “咱们的丫丫,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

    “她要嫁的,也必须是天底下最懂得欣赏她的好男儿。”

    “这事,急不得,得慢慢寻。”

    话虽如此,但王氏还是把女儿的婚事,当成了一等一的大事来办。

    以张家如今在南阳府的声望和财力,上门提亲的媒人,几乎要踏破了门槛。

    王氏和张大山从中精心挑选,为丫丫安排了几场相看。

    第一个,是邻县一位颇有才名的年轻秀才。

    那秀才家境殷实,长得也一表人才,满腹经纶。

    相看的地点,定在府城一家雅致的茶楼里。

    那秀才一开口,便是之乎者也,诗词歌赋,引经据典,极力地展现着自己的才学。

    丫丫起初还耐心地听着。

    可听了半天,都是些风花雪月、与民生疾苦毫不相干的空洞言语。

    她终于忍不住,轻声开口问道:“李秀才,请问,你可知‘伤寒’当用何方?‘中暑’又该如何急救?”

    她这一问,让那原本还口若悬河的李秀才,当场就愣住了。

    他的脸上,露出了几分错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姑娘家,如何说起这等汤药之事?”

    “女子无才便是德,姑娘只需在家中相夫教子,钻研女红针黹便好。”

    “这悬壶济世,乃是男儿之事,姑娘不必挂怀。”

    他这番话说完,丫丫便只是低着头,默默地喝茶,再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一场相看,不欢而散。

    第二个,是府城一位大布商的儿子。

    那公子哥儿,穿金戴银,出手阔绰,一见面就送上了极其贵重的见面礼。

    席间,他不停地炫耀着自家的财富。

    “丫丫小姐,你放心,你若是嫁到我们家来。”

    “保管你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戴不完的金银首饰。”

    “至于你那些摆弄花花草草的爱好,也无妨。”

    “我爹说了,可以在咱们家后院,给你专门盖一间花房,让你解解闷。”

    他把丫丫那视若性命的医道,轻描淡写地说成了“解闷的爱好”。

    丫丫只是平静地看着他,问了一句:“若是有朝一日,城中突发瘟疫,百姓流离失所,你会开仓放粮,舍药救人吗?”

    那公子哥儿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丫丫小姐真是心善。”

    “不过,那等贱民的死活,与我等何干?”

    “咱们只管关起门来,过好咱们自己的富贵日子便是。”

    这一次,丫丫连茶都没有再喝一口,直接起身,对着父母福了一礼。

    “爹,娘,女儿有些不舒服,想先回去了。”

    第二场相看,再次告吹。

    经历了这两次之后,王氏也看出了女儿的心思,愁得是唉声叹气。

    这天晚上,丫丫主动来到了父母的房中。

    她跪在地上,对着父母,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

    “爹,娘,女儿不孝,让你们为我的婚事操碎了心。”

    “女儿知道,你们为我挑选的,都是世人眼中的‘良配’。”

    “可……可他们,都不是女儿想要的人。”

    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女儿不想嫁给一个,把我的志向,当作‘不务正业’的迂腐书生。”

    “也不想嫁给一个,把百姓疾苦,当作无物,只知享乐的富家子弟。”

    “女儿心中所求的,是一个能懂我、敬我、支持我钻研医道,并能与我一同,将这身本事,用于济世救人的夫君。”

    她抬起头,眼中含着泪光,却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决绝。

    “若是……若是此生寻不到那样的良人。”

    “女儿宁可以医为伴,终身不嫁。”

    “也绝不愿为了嫁人而嫁人,将自己的一生,耗费在与一个言不同心、道不同向的人身上。”

    她这番话,无异于惊雷,让王氏当场就白了脸。

    “傻孩子,你……你说什么胡话呢。”

    “女子哪有不嫁人的道理,那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然而,张大山却走上前,亲手将女儿扶了起来。

    他看着女儿那倔强而又清澈的眼睛,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好!”

    “说得好!”

    “不愧是我张大山的女儿,有志气!”

    他转头对早已泪眼婆娑的王氏说道:“孩儿他娘,你听到了吗?”

    “咱们的丫丫,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她的婚事是要紧,但爹更看重她这一辈子,过得舒不舒心,快不快乐。”

    他看着丫丫,郑重地说道:“爹答应你。”

    “咱们不急,也不将就。”

    “这天下之大,总会有一个能配得上咱们家丫丫的、懂得欣赏你的好男儿。”

    “若是真寻不到,那也无妨。”

    “爹和你哥哥们,养你一辈子!”

    他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让丫丫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她扑进父亲的怀里,放声大哭。

    那哭声里,有委屈,有感动,但更多的,是被至亲之人所理解和支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