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117章 心灵鸡汤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117章 心灵鸡汤

    人家刚刚献上厚礼,表明忠心,你反手就要灭了人家。

    这种事情,传出去,会被天下人所诟病的,大大影响你将来的名望啊。

    荀彧:“如此,殿下就不怕,被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吗?”

    “会吗?”

    “会吧。”

    “敢吗?”

    “至少到时也会鱼死网破。”

    “主要是借口,看怎么操作。”

    “怕是不好操作,无论如何,都会大大折损殿下之名望。”

    “自古成者为王败者寇。”

    看来,殿下心意已决,就好像打着买马的名义,把草原给荡平了一样。

    可问题是,草原可以打着为中原百姓复仇的名义,扶余、高句丽却不行,人家已经臣服了啊。

    “非要如此不可吗?这样做,当真值得吗?”

    哎,这群酸儒,太在意名节,根本不知道,做为手握大权的重臣,责任比名节更为重要。

    只要你很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为自己的子民撑起一片天,比那些个不分敌我的名节更重要。

    还得给他们打一打鸡血,灌一灌心灵鸡汤才行。

    “为人父母,必为子女未雨绸缪,”

    “若连子女都无法保全,要那些虚名又有何用?”

    “连为人父母都不配,又何来的名望?”

    “本王只知,若我为人父,吾子前方无路,我便为他踏出一条路!”

    “若天地容不下他,我便为他扭转这乾坤!”

    “纵使无力扭转,天塌下来,也要由我顶在上面!”

    “想杀吾子,先过我这一关再说!”

    “现如今,我为安乐王,安乐子民,便形同吾子,”

    “而我又是大汉子民,必为大汉天下略尽绵薄之力,”

    “如何能使安乐子民,乃至天下子民,长享太平?”

    “某苦思良久,唯有不自量力,以微末之身挺身而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现如今,天下大乱,致使民不聊生,”

    “唯有先开太平,才能再谈其他,”

    “不如,就先给安乐子民,谋一个万世之太平吧。”

    这一通鸡血打下来,令在场一众文武,羞愧难当。

    人家贵为王爷,都不惜身败名裂的,一心只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自己身为人臣,却在此瞻前顾后。

    确实,安乐王对草原的治理,给大家打开一个全新的思路。

    如果把扶余、高句丽两地,也如草原那般,完全纳入汉土,不设藩王。

    由朝廷跟当地人共同治理,对各地一视同仁下。

    往后都是汉土,皆为汉民,就不会再有南下劫掠的风险了。

    哎,连这种事情,还需要安乐王顶在前面,背负骂名,若如此,要我等臣子又有何用?

    荀彧:“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言,当传着天下,叫天下人知晓。”

    刘昊:嗯?要传天下?那老子得多整几句。

    “虚名而已,都是浮云,本王只想治下百姓,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庐,老幼有从依,黔首不从愚,各尽其所才。”

    “果然天下第一才子,并非浪得虚名,此言也需记下,传着天下。”

    从事陈琳:哇!殿下威武!殿下霸气!之前所作那赋,还道是以他的年纪,不可能积累那么多学问,是从别人那里买来的。

    今日一见,安乐王的天下第一文名之名,果然实至名归。

    随口一句话,就是惊世之言,满含为国为民之情,正与那首惊世之作《阿房宫赋》相得益彰。

    “诺,卑职已记下。”

    殿下不但文学上,堪称天下第一,就连格物,慈悲心肠,也足以称为第一。

    刘昊:“哎呀,本王说的是,本王要的是结果,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不重要,那些个如浮云一般的虚名,更不重要。”

    荀彧:“令传着天下,安乐国现如今,在安乐王的治理下,已然耕者有田,织者有杼,居者有庐,老幼有依,人人读书习字,无论男女,皆有差遣可作。”

    “诺。”

    刘昊这个蛋疼:“这不是重点……”

    荀彧:“此事更为重要,如此一传,便会有更多才子不请自来,天下万民也会对安乐国心向往之,如今四地,人手奇缺呀,到处都在闹用工荒。”

    也是,这倒是一个为招贤纳士打广告的好方法。

    “可本王说的是,北……”

    北伐二字还没出口,被荀彧打断。

    “殿下只管在此安心吟诗作赋,那等小事,臣等自会处置妥当。”

    剿灭臣服之藩属的骂名,绝不能让安乐王去背,得自己扛下才行。

    否则将来诓扶大汉时,那些诸侯都会出于担心步其后尘,而负隅顽抗。

    那样就会使安乐王背负暴君的骂名。

    现在灯油跟蜡烛都有了,已经了却心中那份执念。

    立刻告辞,渡过辽水,直奔襄平而去。

    张辽跟张飞的大军,需要防止公孙瓒的人马打过来。

    所能调动的兵力,只有关羽所部跟铁面军。

    所以特地要了黄忠,一起来到襄平,商讨北伐事宜。

    由关羽率军攻打扶余,黄忠率领铁面军攻打高句丽。

    兵部及周泰,全力为两路人马提供后勤保障。

    至于出兵的借口,以练兵为由北上,到时随便说丢了两名士卒,去问他们要人。

    他们根本交不出来,所以交不出来就打。

    就说是由安乐国国相下的军令,一切骂名,由荀某一力背负。

    刘昊表示:你想多了,打他们根本不用背负骂名,只要把农奴解放出来,当地人一片欢欣鼓舞,就不会有人宣传灭王杀驾之事。

    天下诸侯根本无心过问辽东事宜,他们都在忙着争天下呢。

    不过,荀彧使的这个借口,怎么那么熟悉呢?

    汉倭奴国?!!!

    这倒是提醒了自己。

    那里有金矿有银矿,回头等船造的足够多了,也要把那里列为汉郡才行。

    那边的水产多名贵,可以大量捕捞,卖到现代去。

    现代那里的鱼,都被污染了,正需要大量的海鲜,能卖上不错的价格。

    就在刘昊算计着如何捞更多的金时,有人来报。

    “启禀殿下,商务接待处,赵信来电。”

    “念。”

    “有一自称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的人,姓刘名备字玄德,想要面见铁面司令。”

    嗯?刘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