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118章 刘备来辽东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118章 刘备来辽东

    金雀城。

    徐干等人,在声声叹息中,结束了为期半年的义工生活。

    慨叹不及徐庶、陈琳那般好运。

    纵使如何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也未能如两人一般转正。

    如期跟另外一半的文人士子们交换。

    被分派到最贫苦的百姓家中,一起劳作,一起生活。

    虽然心中满是怨言,但不得不说,安乐国的贫苦百姓,并不像中原百姓那般贫苦。

    首先粮食就比别处便宜,自家还有口粮田菜田,在吃的问题上,基本无忧。

    尤其食盐,别处都是斗米斤盐,而安乐国的食盐,便宜到与粮食等价的程度。

    听说,这一切都益于安乐王开创的晒盐法。

    在潮滩上开辟出大片的盐田,利用太阳的光照来晒盐。

    不但产量非常大,且成本特别低,这才使得大家能够吃上,既纯净又便宜的食盐。

    荀彧等人,当真是枉为荀子后人。

    身为大儒,却如此谄媚于安乐王。

    一个人纵使有天大的本事,怎么可能样样精通?

    感觉这里的衣食住行,样样都与安乐王牵扯到一起。

    使得这里的百姓,只知安乐王,不知其他。

    突然由义工转变成底层百姓,让人一时间难以接受。

    不过还好,先做的义工,使这批人有足够钱财,支应接下来的底层生活。

    其他都能接受,唯一无法接受的就是,太阳下山以后。

    安乐国连灯油都难以买到。

    本想吃过晚饭后,读读书,写写字,黑咕隆咚的,什么都不能做。

    正烦闷之际,突然,隔壁屋里亮起火光。

    邢老汉掌着灯隔着门帘喊道:“先生,这蜡烛拿去使吧。”

    徐干惊道:“哪里来的蜡烛?”

    蜡烛多贵,岂是寻常老劳能买的起的?

    “在镇子上买的。”

    “买的?这得多少钱啊?”

    他辛勤劳作一年,够买几根蜡烛的吗?

    “不贵,不贵,一包十根,总计只有五文钱,先生读书人,不似我等目不识丁,晚上恐需读书,特地拿来给先生使用。”

    徐干一怔,如此好的蜡烛,怎么才五文十根?

    拿来一看,与之前使用的差不太多,甚至更纯,亮度更高。

    “给我使了,你使什么?娃子还需书写。”

    “娃子不似先生这般的大儒,随便使使油灯就好,先生仍是大儒,不可怠慢。”

    “还有油灯?”

    “是啊,听说都是王爷殿下,为照顾我等百姓,才特地把蜡烛跟油灯卖的如此便宜的。”

    之前在府上,下人们也使油灯,那玩意也不便宜,一升需钱一百大几十文。

    安乐国寻常百姓家,也能买的起蜡烛跟油灯了?

    邢老汉一家如此礼遇有佳,肯定不能让他们吃亏。

    还没到农忙季节,没有那么多活可做。

    次日早早来到金雀城,想着给邢老汉家的儿子,买点读书写字用的东西。

    “安乐商城”门里门外,已经人满为患。

    无数前来排队买蜡烛跟灯油的。

    挤了半天,总算是买到厚厚一摞纸,的桶5升装的灯油,10包蜡烛,还有笔墨等物。

    与其他文人士子一样,出得门来,便暗自慨叹。

    都说民生疾苦,安乐国却完全是另一番景像。

    在这里,穷到如邢老汉那样的最底层百姓,都能衣食无忧,还供的起孩子读书习字,买的起只有富贵人家才用的起的蜡烛。

    天下百姓的生活,正当如此。

    可为何偏偏别处不行,只有安乐国的百姓,才能如此富足呢?

    没感觉安乐王做什么啊,只感觉常常被几名大臣,背地里骂作昏君。

    看来,需要好好研究一下。

    此次安乐国之行,即使被留在这里劳动改造,也不虚此行。

    无论如何,都长了很大的见识。

    让人了解到,治理天下,并非都如放牧一般,还可以让百姓生活的如此富足。

    徐干一边想着,正与一名身长七尺,面如冠玉,双耳垂肩之人擦肩而过。

    与他同样感慨的,还有刘备刘玄德。

    从登莱上船的那一刻起,刘备一路上都在叹声连连。

    这安乐国,简直就是天府之国啊。

    不但物质是那么的丰富,一切东西又是那么的便宜。

    在这里,只要有手有脚,勤快一些,人人都能找到活计可做。

    曾几何时,都想着放弃心中理想,隐居在此,做得一个安贫乐道的小农了。

    但转念一想,人无志,非人也。

    我刘备,誓要匡扶汉室,把大汉江山治理的如安乐国一般。

    不!一定要比安乐国治理的更好!这才是男儿该有的志向!

    更加心急如焚,更想早日见到“铁面司令”。

    于是再去码头,问问铁面司令何时能归。

    ……

    另一边,刘昊听闻刘备来到安乐国,心中大喜。

    这货此来,肯定是来下单的。

    自铁面军组建这么久以来,之前都是内部人友情下单,没什么意思。

    总算有人下单了,这样,铁面军才有组建的意义嘛。

    想过别人来下单,从没想过刘备会来。

    最喜欢就是刘备了,没捡到时光机穿越时,读《三国》时,都没觉得那么喜欢刘备。

    现在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喜欢刘备。

    没什么好说的,立刻启程回金雀城,不能让大耳贼跑了。

    很快,一行人回到金雀城。

    刘昊换身打扮,效仿星爷的苏灿打扮,披散着长发,戴一顶草帽,一身长袍,外罩小马褂,面罩铁面。

    摇着写有“嚣张”二字的折扇,出现在“商务接待处”的办公室里。

    赵信正在陪刘备喝茶聊天。

    “参见将军,这位便是刘玄德。”

    “哎呀,原来是玄德兄,久仰久仰。”

    刘备心头一紧,此人怎么跟当日酸枣会盟时,不是一副德性?

    怎么是个披发左衽的胡人?

    面具也变成小丑面具,看上去阴森恐怖,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威武凛然?

    “阁下是?”

    “在下铁面司令是也,不知玄德兄此来,有何贵干呀?”

    “阁下可是当日于虎牢关外,大战吕布之铁面司令?”

    “如假包换,如假包换。”

    刘备拱手道:

    “实不相瞒,在下身为大汉孝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身为帝室之胄,眼见室汉倾颓,天下大乱,心急如焚,”

    “某虽不才,愿凭这满腔热血,立志匡扶汉室,报效国家,”

    “奈何力有不逮,是以,特此前来,想请将军出山,助备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