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第428章 官宦人家不分文武,普通军户在反对什么?
徐达不是没有听到周围将领们的议论造势。
见他们说完,还有许多士兵,都露出同仇敌忾的表情,直接把他给看笑了。
“人云亦云,真以为这些带头提意见的,是为他们好吗?”
官宦人家、功勋之后,卸甲后不想归田,还能进朝当个武散官,承袭爵位,靠着朝廷发放的俸禄还有封赏的食邑,以及这几年聚敛的财富,过上优渥的日子。
甚至他们还能弃武从文,去参加科举或恩科考试。
普通学子要考到殿试,才能得到当官的机会,他们考中举人就能通过以往的人脉,被人举荐入官。
说直白一些,某些将领强烈反对陛下更改军户制,原因就是他们知道没有能力在朝堂立足,不可能弃武从文,却又没有实力去外征战立下战功,这才想着周身的一切,特别是爵位和地位,能够一成不变的传承下去。
像徐达这样,靠着能力立足,并对家庭教育十分看重,教养出来的子女非常出色的人家,对于陛下想改军户制,最大的担心,就是改制之初,兵员不足的问题,根本不担心自己未来,无法在战场上立足。
可是!
普通军户反对陛下改制成功,不还是普通军户?
要打仗时必须征兵上战场,立了军功,继续被那些官宦人家、功勋子弟截胡占大头。
“陛下顶着巨大的压力,想给每个将士公平立功升官的机会,有些人他就是看不明白自己的立场。”
算了算了。
这些蠢人就算留在军营里,只怕这辈子也只是混日子的小兵而已。
徐达懒得跟他们置气,静候陛下佳音。
他可不相信,那些把自己在军中地位看得比保家卫国还重要的将领,真有决心,当场卸甲来表明他们的态度。
不过是喊得起劲,怂恿那些信了他们鬼话的士兵,去对抗陛下的改革而已。
失败了,他们没有出头,罪不关己。
成功了,他们依旧保持着原来的身份和地位。
无论什么结果,他们都不吃亏,唯有那些有能力夺取军功的普通士兵,冒着最大的风险,干着最蠢的事,还自己把刀挥向自己,割断自己向上攀爬的绳索。
“砰砰砰!”
九十军棍结束。
李校尉已经变成了一个血人。
“抬下去,让军医瞧瞧,如果军医治不好,就抬回城去,让他家人照顾,只要本将军在京营一日,他就不必再回来了!”
徐达冷声说完,又将剩余两人打完。
不等那些围观将领说话,他便将手里染血的棍子,扔进他们的人群之中。
“哐啷!”
“谁要是再在本将军面前妄议朝政,自领十军棍!”
徐达手指着那些围聚上来凑热闹的士兵。
“练兵时间不好好训练,跑来观看本将军行刑,你们以为你们是各营将领吗?”
面对着徐达的质问,士兵们朝着叫他们前来的上官看去。
然而,他们的上官为了避免挨打红眼的徐达十军棍,受伤又丢人,竟直接一言不发。
一瞬间,不少士兵便感觉到了他们与这些将领之间的差距,更有头脑恢复清醒的,已经意识到。
自己被人利用了。
“徐将军,我们……”
“今日任务,加练一倍!”
徐达暴喝一声,打断了那些士兵的解释。
解释有什么用呢?
说是被人忽悠来的,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回头再让人被说成是诬告,可不是十军棍能解决的事。
徐达看着众多士兵无奈地跑去训练区,开始加练,又看着幸灾乐祸的那些二世祖们,忽然明白了陛下对未来的担忧,不是思虑过重,而是隐患确实已经显现出来了。
“希望陛下能够想到好的方法,及时处理这一切吧。”
哪怕是徐达,也想不到好的手段,能够让那些被私利裹挟的士兵,头脑清醒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利弊。
谁叫普通军户人家,读书识字十分的困难,秀才遇到兵,有理你都说不清。
“徐将军,你打也打了,罚也罚了,今日上朝有没有在陛下面前,替咱们京营争取一些好处,让咱们的将士们,也能像神机营那样,吃香的喝辣的,还有双倍军饷当奖赏?”
徐达面对着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想扒他一层皮的手下将领,面无表情地扯了扯嘴角。
“眼红神机营的待遇,本将军可以去和燕王殿下商量,送他去神机营,只要各位愿意每日灰头土脸冒着炮火弄得头破血流,或者天天在水里泡着克服晕船的情况,下海遇到倭寇时冲在最前面,一切都好说。”
询问徐达的那个将领顿时面色一变,连忙往人群里退了一步。
用行动来表示,他只想捞好处,没想担责任。
徐达气得在心里直骂娘,还是全凭理智,让他没有捡起扔到地上的血棍,再跟这群手下将领比划几招。
“散了吧!”
徐达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
就在这时,一队快马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云奇。
“徐将军,陛下口谕,请你进宫议事!”
云奇翻身下马,先看了一眼地上的血迹,又看向还在晒着等军医的两个年轻人。
这也不像打了八十军棍的样子。
徐达见状,连忙解释,这两个人并不是李校尉,李校尉已经打完被抬下去了。
解释完,徐达话锋一转,低声询问云奇。
“陛下让我进宫议事?我不是才从宫里出来吗,陛下又找我议什么事?”
总不可能是,他出个城、进个营、打个人的工夫,陛下就把事情解决了吧?
见他们说完,还有许多士兵,都露出同仇敌忾的表情,直接把他给看笑了。
“人云亦云,真以为这些带头提意见的,是为他们好吗?”
官宦人家、功勋之后,卸甲后不想归田,还能进朝当个武散官,承袭爵位,靠着朝廷发放的俸禄还有封赏的食邑,以及这几年聚敛的财富,过上优渥的日子。
甚至他们还能弃武从文,去参加科举或恩科考试。
普通学子要考到殿试,才能得到当官的机会,他们考中举人就能通过以往的人脉,被人举荐入官。
说直白一些,某些将领强烈反对陛下更改军户制,原因就是他们知道没有能力在朝堂立足,不可能弃武从文,却又没有实力去外征战立下战功,这才想着周身的一切,特别是爵位和地位,能够一成不变的传承下去。
像徐达这样,靠着能力立足,并对家庭教育十分看重,教养出来的子女非常出色的人家,对于陛下想改军户制,最大的担心,就是改制之初,兵员不足的问题,根本不担心自己未来,无法在战场上立足。
可是!
普通军户反对陛下改制成功,不还是普通军户?
要打仗时必须征兵上战场,立了军功,继续被那些官宦人家、功勋子弟截胡占大头。
“陛下顶着巨大的压力,想给每个将士公平立功升官的机会,有些人他就是看不明白自己的立场。”
算了算了。
这些蠢人就算留在军营里,只怕这辈子也只是混日子的小兵而已。
徐达懒得跟他们置气,静候陛下佳音。
他可不相信,那些把自己在军中地位看得比保家卫国还重要的将领,真有决心,当场卸甲来表明他们的态度。
不过是喊得起劲,怂恿那些信了他们鬼话的士兵,去对抗陛下的改革而已。
失败了,他们没有出头,罪不关己。
成功了,他们依旧保持着原来的身份和地位。
无论什么结果,他们都不吃亏,唯有那些有能力夺取军功的普通士兵,冒着最大的风险,干着最蠢的事,还自己把刀挥向自己,割断自己向上攀爬的绳索。
“砰砰砰!”
九十军棍结束。
李校尉已经变成了一个血人。
“抬下去,让军医瞧瞧,如果军医治不好,就抬回城去,让他家人照顾,只要本将军在京营一日,他就不必再回来了!”
徐达冷声说完,又将剩余两人打完。
不等那些围观将领说话,他便将手里染血的棍子,扔进他们的人群之中。
“哐啷!”
“谁要是再在本将军面前妄议朝政,自领十军棍!”
徐达手指着那些围聚上来凑热闹的士兵。
“练兵时间不好好训练,跑来观看本将军行刑,你们以为你们是各营将领吗?”
面对着徐达的质问,士兵们朝着叫他们前来的上官看去。
然而,他们的上官为了避免挨打红眼的徐达十军棍,受伤又丢人,竟直接一言不发。
一瞬间,不少士兵便感觉到了他们与这些将领之间的差距,更有头脑恢复清醒的,已经意识到。
自己被人利用了。
“徐将军,我们……”
“今日任务,加练一倍!”
徐达暴喝一声,打断了那些士兵的解释。
解释有什么用呢?
说是被人忽悠来的,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回头再让人被说成是诬告,可不是十军棍能解决的事。
徐达看着众多士兵无奈地跑去训练区,开始加练,又看着幸灾乐祸的那些二世祖们,忽然明白了陛下对未来的担忧,不是思虑过重,而是隐患确实已经显现出来了。
“希望陛下能够想到好的方法,及时处理这一切吧。”
哪怕是徐达,也想不到好的手段,能够让那些被私利裹挟的士兵,头脑清醒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利弊。
谁叫普通军户人家,读书识字十分的困难,秀才遇到兵,有理你都说不清。
“徐将军,你打也打了,罚也罚了,今日上朝有没有在陛下面前,替咱们京营争取一些好处,让咱们的将士们,也能像神机营那样,吃香的喝辣的,还有双倍军饷当奖赏?”
徐达面对着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想扒他一层皮的手下将领,面无表情地扯了扯嘴角。
“眼红神机营的待遇,本将军可以去和燕王殿下商量,送他去神机营,只要各位愿意每日灰头土脸冒着炮火弄得头破血流,或者天天在水里泡着克服晕船的情况,下海遇到倭寇时冲在最前面,一切都好说。”
询问徐达的那个将领顿时面色一变,连忙往人群里退了一步。
用行动来表示,他只想捞好处,没想担责任。
徐达气得在心里直骂娘,还是全凭理智,让他没有捡起扔到地上的血棍,再跟这群手下将领比划几招。
“散了吧!”
徐达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
就在这时,一队快马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云奇。
“徐将军,陛下口谕,请你进宫议事!”
云奇翻身下马,先看了一眼地上的血迹,又看向还在晒着等军医的两个年轻人。
这也不像打了八十军棍的样子。
徐达见状,连忙解释,这两个人并不是李校尉,李校尉已经打完被抬下去了。
解释完,徐达话锋一转,低声询问云奇。
“陛下让我进宫议事?我不是才从宫里出来吗,陛下又找我议什么事?”
总不可能是,他出个城、进个营、打个人的工夫,陛下就把事情解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