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长生局 第550章 山灵归位助阵基
热门推荐:
仙路九万万里
武道崛起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什么,梦中的娘子都是真的
与卿谋
诡秘之主:瑶光
笑疯了!我怪物眷属全是巨龙
怪谈:抽了个疯子?是大佬小号!
造梦西游:只有我有活动界面
青莽山的午后阳光穿过林隙,在地上洒下金斑。焚煞窟的煞气散尽后,山风里的草木清香浓得化不开,连空气都带着甜味——那是山灵的青气在回流,顺着地脉根须往老龙潭跑,路边的煞骨藤枯成灰,新的青草正从灰里钻出来。
石凡捧着嵌在窟底的记石,掌心的青珠与记石共鸣,石头上的山形纹越来越亮,竟在石面浮出条金线,直指老龙潭的方向。“山灵在喊我们去老龙潭!”他能感觉到地脉气顺着金线往潭边涌,涌得比往常快三倍,“它说要‘归位’,归位了才能帮咱们补三镇阵的地脉缺口。”
众人跟着金线往回走时,灵谷筐里的谷粒突然“哗啦啦”响,竟在筐底滚成个小漩涡,漩涡中心浮着颗青珠,与石凡掌心的珠子遥遥相对。琴九的弦线搭在青珠上,弦音变得又清又亮,像山涧在唱歌:“是山灵散落在灵谷里的精魄!它们在往老龙潭聚,归位的时辰快到了。”
老龙潭的水已经彻底变清,墨黑的潭水成了翡翠色,水底的鹅卵石看得清清楚楚。潭中央的黑石上,残留的煞骨锁痕迹正在淡化,石缝里钻出细小的青藤,藤尖顶着嫩黄的芽,像在给山灵铺回家的路。
张伯往潭里撒了把灵谷粉,粉粒在水面连成个青圈,圈里浮出无数细小的光点——是之前被煞网吸走的山灵精魄,此刻正往黑石聚集。“归位得有‘引魂物’。”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带着松脂香的老柏木,“这是青莽山最老的柏树心,山灵待过百年,精魄认它。”
李伯的拐杖往黑石上一点,青芒顺着石缝往里钻:“还得有‘固魂阵’。用灵谷壳铺阵脚,记石嵌阵眼,孩子们的安魂纹画阵边,把山灵的精魄稳稳托住,别让归位时的煞气冲散了。”
孩子们立刻动手,用灵谷壳在潭边摆成圈,树枝蘸着潭水画安魂纹,纹线刚画成,就有光点落在纹上,纹线瞬间亮起,像给潭边镶了圈银边。石凡将记石嵌在阵眼,记石上的金线与灵谷壳圈相连,整个潭面都泛起淡淡的青光。
云烬看着黑石上的青藤,突然让萧烈点燃火把:“用灵谷杆当引火棍,烧出‘暖魂火’,山灵怕寒煞,得用烟火气烘着它归位。”萧烈举着缠满灵谷杆的火把绕潭而行,暖黄的火光裹着草木香,潭里的光点越发活跃,像一群要回家的萤火虫。
就在这时,潭底突然翻起股黑浪,浪里裹着残碎的煞骨锁片,直扑黑石!琴九的弦线立刻绷紧,弦音变得急促,像在给光点预警:“是煞母珠的余煞!它不想让山灵归位,想最后抢一次精魄!”
“护住阵眼!”云烬将咸菜缸往阵边一放,酸气“腾”地炸开,黑浪被酸香逼得往后缩。石凡跺脚引地脉气,潭边的灵谷壳圈突然升起道绿墙,锁片撞在墙上“噼啪”碎成粉。
萧烈的暖魂火突然暴涨,火把往黑浪里一戳,火舌裹着灵谷杆的香气,竟在黑浪里烧出个洞,洞里浮出颗青绿色的珠子——是山灵的核心精魄,之前被煞母珠藏在潭底淤泥里!
“核心出来了!”李伯的拐杖重重顿地,固魂阵的青芒瞬间变亮,所有光点都往核心珠汇聚。核心珠在空中转了三圈,突然往黑石飞去,落在石顶的青藤上,藤叶“唰”地舒展开,开出朵巨大的青花,花瓣层层叠叠,裹着核心珠往花蕊里收。
“归位开始了!”张伯的烟锅往阵边喷火,烟火气与暖魂火交融,在潭面凝成个巨大的火罩,将黑石护在中央。黑浪在罩外疯狂冲撞,却始终进不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光点被青花吸走。
青花越收越紧,最后凝成颗拳头大的青珠,嵌在黑石顶端,珠上的纹路与记石一模一样。珠光一照,潭底的地脉根须突然暴涨,像无数条青龙往山外游去,所过之处,枯木发芽,死水变活,连焚煞窟方向都传来地脉复苏的轻响。
“成了!”孩子们欢呼起来,潭边的安魂纹突然升空,与青珠的光芒连成一片,在青莽山上空拼出只巨大的青鸟虚影,虚影长鸣一声,震得山林都在轻颤。
山灵归位的瞬间,记石突然从阵眼弹出,落进云烬手里。石上的山形纹变得完整,多出三条通往外界的脉络,脉络尽头闪烁着微光——那是与青石村三镇阵相连的地脉节点。
“地脉通了!”李伯抚摸着青珠,老泪纵横,“青莽山的地脉气能顺着记石流进三镇阵,阵基比之前硬十倍!煞母珠想断咱们的地脉根,这下断不成了!”
张伯往潭里扔了块烤土豆,土豆在青珠光里浮了浮,竟长出条带着青纹的根须,扎进潭底:“山灵记恩,往后这潭水就是‘灵泉’,喝了能养灵根,浇田能抗煞,比咸菜缸的酸水还管用!”
琴九的弦线搭在青珠上,弦音变得又清又远,像在唱一首古老的山歌:“山灵在说谢谢。它说会帮咱们盯着煞母珠的老巢,只要煞母珠一动,青莽山的草木就会传信,树叶会摇出警报声。”
萧烈的火把还在燃烧,灵谷杆烧尽的灰烬落在地上,长出丛丛带金纹的草,草叶上的露水落在记石上,石上的脉络突然亮起,竟在石面映出幅地图——地图尽头,标着个燃烧的黑三角,旁边写着两个模糊的字:煞巢。
云烬握紧发烫的记石,望着青莽山深处。山灵归位,地脉连通,三镇阵有了新的底气,而煞母珠的老巢,也终于在地图上露出了踪迹。他知道,这场守护之战,即将从“防御”转向“反击”,而青莽山的山灵,将是他们最可靠的盟友。
夕阳西下,潭面的青鸟虚影渐渐散去,青珠在黑石上闪着温润的光,灵泉的水映着晚霞,像铺满了碎金。孩子们捧着灵泉水喝,嘴角沾着青光,连画起灵纹来都更顺畅了——薪火相传的路上,又多了座山的守护,这方土地的根,扎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更稳。
石凡捧着嵌在窟底的记石,掌心的青珠与记石共鸣,石头上的山形纹越来越亮,竟在石面浮出条金线,直指老龙潭的方向。“山灵在喊我们去老龙潭!”他能感觉到地脉气顺着金线往潭边涌,涌得比往常快三倍,“它说要‘归位’,归位了才能帮咱们补三镇阵的地脉缺口。”
众人跟着金线往回走时,灵谷筐里的谷粒突然“哗啦啦”响,竟在筐底滚成个小漩涡,漩涡中心浮着颗青珠,与石凡掌心的珠子遥遥相对。琴九的弦线搭在青珠上,弦音变得又清又亮,像山涧在唱歌:“是山灵散落在灵谷里的精魄!它们在往老龙潭聚,归位的时辰快到了。”
老龙潭的水已经彻底变清,墨黑的潭水成了翡翠色,水底的鹅卵石看得清清楚楚。潭中央的黑石上,残留的煞骨锁痕迹正在淡化,石缝里钻出细小的青藤,藤尖顶着嫩黄的芽,像在给山灵铺回家的路。
张伯往潭里撒了把灵谷粉,粉粒在水面连成个青圈,圈里浮出无数细小的光点——是之前被煞网吸走的山灵精魄,此刻正往黑石聚集。“归位得有‘引魂物’。”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带着松脂香的老柏木,“这是青莽山最老的柏树心,山灵待过百年,精魄认它。”
李伯的拐杖往黑石上一点,青芒顺着石缝往里钻:“还得有‘固魂阵’。用灵谷壳铺阵脚,记石嵌阵眼,孩子们的安魂纹画阵边,把山灵的精魄稳稳托住,别让归位时的煞气冲散了。”
孩子们立刻动手,用灵谷壳在潭边摆成圈,树枝蘸着潭水画安魂纹,纹线刚画成,就有光点落在纹上,纹线瞬间亮起,像给潭边镶了圈银边。石凡将记石嵌在阵眼,记石上的金线与灵谷壳圈相连,整个潭面都泛起淡淡的青光。
云烬看着黑石上的青藤,突然让萧烈点燃火把:“用灵谷杆当引火棍,烧出‘暖魂火’,山灵怕寒煞,得用烟火气烘着它归位。”萧烈举着缠满灵谷杆的火把绕潭而行,暖黄的火光裹着草木香,潭里的光点越发活跃,像一群要回家的萤火虫。
就在这时,潭底突然翻起股黑浪,浪里裹着残碎的煞骨锁片,直扑黑石!琴九的弦线立刻绷紧,弦音变得急促,像在给光点预警:“是煞母珠的余煞!它不想让山灵归位,想最后抢一次精魄!”
“护住阵眼!”云烬将咸菜缸往阵边一放,酸气“腾”地炸开,黑浪被酸香逼得往后缩。石凡跺脚引地脉气,潭边的灵谷壳圈突然升起道绿墙,锁片撞在墙上“噼啪”碎成粉。
萧烈的暖魂火突然暴涨,火把往黑浪里一戳,火舌裹着灵谷杆的香气,竟在黑浪里烧出个洞,洞里浮出颗青绿色的珠子——是山灵的核心精魄,之前被煞母珠藏在潭底淤泥里!
“核心出来了!”李伯的拐杖重重顿地,固魂阵的青芒瞬间变亮,所有光点都往核心珠汇聚。核心珠在空中转了三圈,突然往黑石飞去,落在石顶的青藤上,藤叶“唰”地舒展开,开出朵巨大的青花,花瓣层层叠叠,裹着核心珠往花蕊里收。
“归位开始了!”张伯的烟锅往阵边喷火,烟火气与暖魂火交融,在潭面凝成个巨大的火罩,将黑石护在中央。黑浪在罩外疯狂冲撞,却始终进不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光点被青花吸走。
青花越收越紧,最后凝成颗拳头大的青珠,嵌在黑石顶端,珠上的纹路与记石一模一样。珠光一照,潭底的地脉根须突然暴涨,像无数条青龙往山外游去,所过之处,枯木发芽,死水变活,连焚煞窟方向都传来地脉复苏的轻响。
“成了!”孩子们欢呼起来,潭边的安魂纹突然升空,与青珠的光芒连成一片,在青莽山上空拼出只巨大的青鸟虚影,虚影长鸣一声,震得山林都在轻颤。
山灵归位的瞬间,记石突然从阵眼弹出,落进云烬手里。石上的山形纹变得完整,多出三条通往外界的脉络,脉络尽头闪烁着微光——那是与青石村三镇阵相连的地脉节点。
“地脉通了!”李伯抚摸着青珠,老泪纵横,“青莽山的地脉气能顺着记石流进三镇阵,阵基比之前硬十倍!煞母珠想断咱们的地脉根,这下断不成了!”
张伯往潭里扔了块烤土豆,土豆在青珠光里浮了浮,竟长出条带着青纹的根须,扎进潭底:“山灵记恩,往后这潭水就是‘灵泉’,喝了能养灵根,浇田能抗煞,比咸菜缸的酸水还管用!”
琴九的弦线搭在青珠上,弦音变得又清又远,像在唱一首古老的山歌:“山灵在说谢谢。它说会帮咱们盯着煞母珠的老巢,只要煞母珠一动,青莽山的草木就会传信,树叶会摇出警报声。”
萧烈的火把还在燃烧,灵谷杆烧尽的灰烬落在地上,长出丛丛带金纹的草,草叶上的露水落在记石上,石上的脉络突然亮起,竟在石面映出幅地图——地图尽头,标着个燃烧的黑三角,旁边写着两个模糊的字:煞巢。
云烬握紧发烫的记石,望着青莽山深处。山灵归位,地脉连通,三镇阵有了新的底气,而煞母珠的老巢,也终于在地图上露出了踪迹。他知道,这场守护之战,即将从“防御”转向“反击”,而青莽山的山灵,将是他们最可靠的盟友。
夕阳西下,潭面的青鸟虚影渐渐散去,青珠在黑石上闪着温润的光,灵泉的水映着晚霞,像铺满了碎金。孩子们捧着灵泉水喝,嘴角沾着青光,连画起灵纹来都更顺畅了——薪火相传的路上,又多了座山的守护,这方土地的根,扎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