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 第416章 沈妃旧信藏惊局,凤后再问逆骨冤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第416章 沈妃旧信藏惊局,凤后再问逆骨冤

    归阳巷外,寒风卷起尘灰,露出那封尘封十八年的密信。

    凤元君在夜深之时亲赴旧址,跪地拂开泥土,将信取出,小心展开。

    那是以浸香梅汁写成的信纸,至今仍带着淡淡梅香。

    信纸泛黄,笔迹苍劲,落笔人——沈淑妃,林如画昔日宫中至交。

    开头写道:

    “若我身亡,此信便为林氏雪冤之引。若我尚存,阮音见之,可往东宫旧藏,取另一真证。”

    凤元君眸色沉深,随即快马返宫,将信呈与林阮音。

    林阮音素衣披发,坐于中宫正堂。

    她接过信,看了一眼,指尖便轻轻颤抖。

    沈淑妃,昔年亦被贬入冷宫,死讯不明,朝廷只言她病故于孤馆。

    可这信,却写于她“病故”之后两月!

    她低声问:

    “东宫旧藏,何处?”

    凤元君低声道:

    “先帝登基前所居之地,现已封存为‘怀德殿’。”

    “无人得入,除非——陛下亲旨。”

    林阮音放下信,目光澄澈如水,低声道:

    “我要进怀德殿。”

    凤元君皱眉:

    “那里机关森严,且多有隐秘文档,陛下向来忌讳旁人涉足。”

    林阮音却静静看着他,语声温柔却不容拒绝:

    “你说过,此生护我。”

    “那便陪我,揭开这局。”

    凤元君目光动容,轻轻点头:

    “好,我陪你。”

    两日后,皇帝特准林阮音入怀德殿,以“祖册巡礼”为名,避人耳目。

    凤元君亲引,带她穿过密道,抵达先帝登基前的寝殿暗室。

    那暗室已封尘多年,蛛丝遍布,壁上仍留旧朝符纸。

    林阮音抚过一架古木书架,终在其中一格,取出一本宫中医案残卷。

    其中一页赫然记载:

    “林氏之女,初入宫时已孕三月,脉象微弱。”

    “为避宫疑,遂封此事,不告外人。”

    她手指顿住,眼神骤冷:

    “我……母亲入宫时,已有我在身?”

    凤元君心头一凛:

    “那……你是先帝之女?”

    林阮音摇头,声音微哑:

    “不……若是先帝血脉,又何须封存?”

    “我若是先帝女,今朝位尊莫及,为何自幼被弃入冷宫?”

    “我生于宫墙,却非帝胄,这才是真正的禁忌。”

    她忽地想起母亲血书之中有一句——

    “吾女阮音,血非宫正,不容世立。”

    她低声喃喃:

    “我不是皇族。”

    “母亲……是带着罪名进的宫。”

    凤元君神色沉冷,忽忆起朝中某桩秘案:

    多年前,林如画曾为沈妃胞妹的夫家义女,其后被先帝“强召”入宫,宫中曾有传言说——林如画实为“嫁名遮羞”,实则乃“逼臣之妇”。

    林阮音捧着医案,整个人仿佛陷入无声的风暴。

    凤元君伸手抱住她,轻声:

    “无论你是谁,我都不会放开你。”

    林阮音眼角泪水未落,只道:

    “可若我非皇血,谁来信我之冤?谁许我为凤后?”

    凤元君语气低沉:

    “我许你。即便你非宫出,也可立于宫巅。”

    当夜,凤元君命影卫秘密调查沈淑妃“病死”之年宫中药案。

    而林阮音独归思音阁,重翻母亲遗物,终于在一方木簪中,发现夹藏一纸绢卷。

    卷上赫然一行血字:

    “我命休矣,望后人莫信宫恩。”

    她手指缓缓抚上绢纸,低声:

    “母亲,我信你。”

    而朝堂之上,一道密旨悄然传至西北。

    那是摄政旧臣、前镇北将军之子谢云昭,昔年亦曾与林如画交好。

    他披甲执剑,立于风雪中,看完密旨,只道:

    “林氏雪未消,如今该我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