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 第417章 西北来信,旧将归朝,九重天前问真名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第417章 西北来信,旧将归朝,九重天前问真名

    春雨绵绵,京中杨柳吐芽,百花含苞。

    可就在这细雨未歇的清晨,朝堂接连传来两道震惊皇城的消息——

    其一,镇北旧将之子谢云昭,奏请归朝,愿为凤后申冤。

    其二,边境三州百姓自发联名上书,称昔年“林家案”查得不公,愿为林氏请命。

    一时间,百官哗然,三省六部为之震动。

    承乾宫中,凤元君阅完谢云昭来信,静坐良久。

    信中谢云昭言辞恳切,直言:

    “先皇年间,林氏冤死,实为权臣构陷。”

    “谢某之父当年欲保林氏未果,死于边关之乱。”

    “今凤后归宫,谢某愿誓以此生还林氏清白。”

    他语气坚定,落笔时更附一道密录——

    乃是当年林如画蒙冤入狱前,由沈淑妃密授的宫中书信副本,内容指向朝中两名旧相,暗中联手铲除异己、胁迫先帝。

    凤元君看罢信函,指节泛白。

    清霁立在一旁,低声问道:

    “殿下……是否该立刻上奏陛下,彻查旧案?”

    凤元君却摇了摇头,神情冷静:

    “不急。”

    “林阮音要的,不是复仇,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答案。”

    “既然谢云昭已动,便让他以兵回京,引世人之目,再落子。”

    而此时的林阮音,正立于九重天殿之外。

    她穿一袭玄色宫装,眉眼平静,手中握着沈妃旧信,静静候在宫门之外。

    九重天殿,乃是陛下御前议事之所,非召不得入。

    可她今日——要亲自问这天下,问一个她的“真名”。

    内侍多次婉言劝阻,她皆不动声色,只道:

    “我不信这世上只有皇命可信。”

    “我母亲临死前,不信宫恩。”

    “那我便信天下人心。”

    申时三刻,凤元君抵达。

    他快步至林阮音身边,语气低沉:

    “你来做什么?”

    她侧目望他,轻轻一笑,眉间笃定:

    “我来,为母请命。”

    “也为我自己,问个身份。”

    “我要这天下知晓——我是谁。”

    她转身,手执信件,朗声道:

    “臣妾林阮音,请旨入殿,奉沈妃遗书、旧将密证,愿以凤后之身,请陛下开案重审‘林氏之冤’!”

    她声音一出,殿门之外,数位朝臣竟跪地相应。

    其中不乏御史、左史、鸿胪官。

    一时之间,宫前山呼:

    “请陛下明察,重审林氏旧案!”

    凤元君立在她身后,终是轻声一笑:

    “你既决意要问这天下,我便为你撑天。”

    九重天殿内,皇帝缓缓走下高阶。

    他身披朝服,眼神沉静,却不像往日那般高不可攀。

    望着林阮音挺立在雨中,他长叹一声:

    “你终究,还是站在了这里。”

    林阮音抬首,平静应道:

    “若不来,我便枉为林如画之女。”

    皇帝沉默许久,终点头:

    “允你所奏。”

    “三日后,开国问案庭,由朝臣公开对审,凤后可列座言证。”

    消息传出,举国皆惊。

    昔年冷宫弃妃,今日凤袍加身,要在群臣之上,为一宗陈年旧案出言。

    更有细心之人发现,那一日,林阮音所立之地,正是先皇登基前夜,被迫“赐婚林如画”之处。

    她以一人之力,逆问宫墙。

    一时,百姓传言四起:

    “凤后欲雪母冤,宁破天规也不悔。”

    “若她胜,宫法当更;若她败,天道何容?”

    而三日之后,是非成败,便将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