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宁录星劫 第379章 暗夜噬星
热门推荐:
重生,从救下被拐美女大学生开始
我一堂堂演员绑定个曲库有啥用?
重生急诊医生:从挽救市长千金开始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劫天运
盗墓:我拆了格尔木疗养院
我有一个万物空间,还能自动修练
萧昭宁亦是心神震动。她看着眼前这位曾经威严无比、此刻却脆弱如风中残烛的老人,看着他眼中那毫不掩饰的、对儿子安危的极致担忧,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她反手轻轻握住老皇帝那只枯瘦冰冷的手,动作自然而坚定,声音清越,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绝对力量:“陛下安心。臣在,太子在。星槎所向,无论碧落黄泉,臣必护殿下周全归来。此诺,天地为鉴,星辰共证!”她的话语斩钉截铁,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重逾千钧。
“好…好孩子…朕…信你…”老皇帝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灰败的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他喘息了片刻,似乎积蓄着最后一点力气。
“刘伴伴…”他低声唤道。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龙榻旁的大太监刘瑾,立刻捧着一个狭长的紫檀木盒,躬身趋步上前。木盒古旧,没有任何纹饰,却透着一股历经岁月的沉重感。
老皇帝示意刘瑾将木盒打开。里面没有珠光宝气,只有一柄连鞘长剑。剑鞘是最普通的鲨鱼皮,边缘已有磨损,剑柄是暗沉的乌木,朴实无华到了极点。
李淮洲和萧昭宁的目光同时落在这柄剑上,以他们的眼力,自然看出这确确实实就是一柄材质普通、甚至有些简陋的凡铁长剑,绝非神兵利器。
“此剑…名‘定寰’。”老皇帝的目光落在剑上,充满了追忆与复杂难言的情绪,声音带着一丝悠远的沧桑,“乃…太祖皇帝…起兵于微末之时…所佩之剑。”他示意刘瑾将剑捧到李淮洲面前。
“淮洲…拿着。”老皇帝看着儿子,一字一句,说得极其缓慢而清晰,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他的心里,“此剑…非为杀敌。乃太祖…于草莽之中,心怀天下,志在定鼎寰宇之见证!持此剑…便是持太祖之志!持我大盛…立国之本!无论行至星辰何处…莫忘…你从何而来,为何而去!这柄‘凡铁’…重逾千钧啊!” 他最后一句,说得意味深长,目光灼灼地逼视着李淮洲。
李淮洲身体猛地一震!他瞬间明白了父皇的深意!这柄看似普通的剑,承载的是大盛开国太祖的草根意志与定鼎天下的雄心!是初心!是根本!在即将踏上那充满未知与诱惑的星海征途时,这柄“定寰”剑,就是拴住风筝的那根线,是提醒他不忘本源、不忘使命的警钟!
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感与使命感瞬间压上肩头,远比任何神兵利器都更让他感到压力。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无比郑重地接过那柄沉甸甸的“定寰”剑,如同接过整个帝国的过去与未来。指尖拂过粗糙的鲨鱼皮剑鞘,感受着那份历史的厚重,他挺直脊梁,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决绝:“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持此定寰,不忘初心,志在星穹!定不负太祖之志,不负父皇所托!”
“好…好…”老皇帝似乎耗尽了所有力气,缓缓靠回引枕,疲惫地闭上了眼睛,脸上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朕…乏了…你们…去吧…去做…该做的事…”
“儿臣(臣)告退,父皇保重龙体。”李淮洲和萧昭宁起身,深深一礼,捧着那柄意义非凡的“定寰”剑,缓缓退出了寝殿。
沉重的殿门在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内外的世界。
殿内,只剩下昏黄的灯光和老人压抑的喘息。就在殿门关闭的瞬间,一直强撑着的老皇帝猛地剧烈咳嗽起来,身体剧烈地颤抖!他再也无法抑制,飞快地抽出一直紧攥在掌心的丝帕捂在嘴上。
“咳咳咳…噗——!”
压抑而沉闷的声音在空旷的寝殿内格外刺耳。当他颤抖着挪开丝帕时,那方明黄的丝帕中心,赫然绽开了一朵触目惊心的、粘稠暗红的血花!
刘瑾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声音压得极低,充满了恐惧:“陛下…陛下!老奴这就去传御医…”
“闭嘴!”老皇帝厉声低喝,虽然虚弱,却依旧带着帝王的余威。他死死盯着帕子上那刺目的血色,眼中翻涌着不甘、愤怒,最终化为一片深沉的悲哀与了然。他猛地将染血的丝帕紧紧攥成一团,用尽最后力气塞进了宽大的袖袋深处,仿佛要藏起这昭示着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秘密。
“朕…还死不了!”他咬着牙,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倔强,“在…星槎启航之前…朕…绝不能死!绝…不!” 浑浊的眼中,最后燃起的是对儿子宏图伟业最后的守望,以及对无情天命最绝望也最顽强的抗争。他枯瘦的手死死抓住龙榻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青筋毕露,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寝殿内,只剩下他粗重而艰难的喘息声,在死寂中回荡,一声声,敲打着王朝迟暮的丧钟。
宫道深深,寒露凝在冰冷的金砖上,映着惨淡的月色。定寰剑的乌木剑柄抵在掌心,粗糙的纹理传递着一种沉甸甸的、近乎悲怆的质感。萧昭宁与李淮洲并肩而行,步履无声,只有衣袂在夜风中翻飞的细微声响。方才殿内那惊心动魄的血腥气似乎还萦绕在鼻尖,老皇帝强撑的帝王威仪与生命尽头的不甘,像一块巨石压在两人心头。
“父皇他…”李淮洲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目光落在萧昭宁手中的定寰剑上,“是在为我们燃尽最后一盏灯。”
萧昭宁指尖在鲨鱼皮剑鞘上轻轻划过,感受着那份源自历史深处的粗粝与厚重。“陛下以江山社稷托付,以先祖之志相赠,”她声音清冷,却字字如星坠,清晰无比,“此剑,便是星槎的锚,亦是你的脊梁。”她停下脚步,侧身看向李淮洲,月光勾勒出他俊朗却凝重的侧脸,“帝星蒙尘,本源受创,此去星途凶险莫测。陛下赠剑,是要你无论身处何境,心魂永系大盛万民。”
李淮洲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夜气,胸腔内那股因帝星本源受创而时常隐隐作痛的郁结似乎都被这寒气冲散了几分。他伸手,覆盖在萧昭宁握着剑鞘的手背上,她的手微凉,却蕴含着火山般的力量。“昭宁,”他低唤,眼中是毫不掩饰的信任与依赖,“有你在,有定寰在,纵是九幽炼狱,我李淮洲亦敢闯它一闯!”
就在此时,宫墙最深的暗影处,如同墨汁融入夜色,一道挺拔如枪的身影无声浮现。宗师境中期的沉稳气场收敛得滴水不漏,正是星阁之主,慕容恪。他一身玄色劲装,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唯有那双锐利的鹰眸在黑暗中亮得惊人。
“好…好孩子…朕…信你…”老皇帝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灰败的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他喘息了片刻,似乎积蓄着最后一点力气。
“刘伴伴…”他低声唤道。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龙榻旁的大太监刘瑾,立刻捧着一个狭长的紫檀木盒,躬身趋步上前。木盒古旧,没有任何纹饰,却透着一股历经岁月的沉重感。
老皇帝示意刘瑾将木盒打开。里面没有珠光宝气,只有一柄连鞘长剑。剑鞘是最普通的鲨鱼皮,边缘已有磨损,剑柄是暗沉的乌木,朴实无华到了极点。
李淮洲和萧昭宁的目光同时落在这柄剑上,以他们的眼力,自然看出这确确实实就是一柄材质普通、甚至有些简陋的凡铁长剑,绝非神兵利器。
“此剑…名‘定寰’。”老皇帝的目光落在剑上,充满了追忆与复杂难言的情绪,声音带着一丝悠远的沧桑,“乃…太祖皇帝…起兵于微末之时…所佩之剑。”他示意刘瑾将剑捧到李淮洲面前。
“淮洲…拿着。”老皇帝看着儿子,一字一句,说得极其缓慢而清晰,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他的心里,“此剑…非为杀敌。乃太祖…于草莽之中,心怀天下,志在定鼎寰宇之见证!持此剑…便是持太祖之志!持我大盛…立国之本!无论行至星辰何处…莫忘…你从何而来,为何而去!这柄‘凡铁’…重逾千钧啊!” 他最后一句,说得意味深长,目光灼灼地逼视着李淮洲。
李淮洲身体猛地一震!他瞬间明白了父皇的深意!这柄看似普通的剑,承载的是大盛开国太祖的草根意志与定鼎天下的雄心!是初心!是根本!在即将踏上那充满未知与诱惑的星海征途时,这柄“定寰”剑,就是拴住风筝的那根线,是提醒他不忘本源、不忘使命的警钟!
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感与使命感瞬间压上肩头,远比任何神兵利器都更让他感到压力。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无比郑重地接过那柄沉甸甸的“定寰”剑,如同接过整个帝国的过去与未来。指尖拂过粗糙的鲨鱼皮剑鞘,感受着那份历史的厚重,他挺直脊梁,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决绝:“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持此定寰,不忘初心,志在星穹!定不负太祖之志,不负父皇所托!”
“好…好…”老皇帝似乎耗尽了所有力气,缓缓靠回引枕,疲惫地闭上了眼睛,脸上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朕…乏了…你们…去吧…去做…该做的事…”
“儿臣(臣)告退,父皇保重龙体。”李淮洲和萧昭宁起身,深深一礼,捧着那柄意义非凡的“定寰”剑,缓缓退出了寝殿。
沉重的殿门在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内外的世界。
殿内,只剩下昏黄的灯光和老人压抑的喘息。就在殿门关闭的瞬间,一直强撑着的老皇帝猛地剧烈咳嗽起来,身体剧烈地颤抖!他再也无法抑制,飞快地抽出一直紧攥在掌心的丝帕捂在嘴上。
“咳咳咳…噗——!”
压抑而沉闷的声音在空旷的寝殿内格外刺耳。当他颤抖着挪开丝帕时,那方明黄的丝帕中心,赫然绽开了一朵触目惊心的、粘稠暗红的血花!
刘瑾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声音压得极低,充满了恐惧:“陛下…陛下!老奴这就去传御医…”
“闭嘴!”老皇帝厉声低喝,虽然虚弱,却依旧带着帝王的余威。他死死盯着帕子上那刺目的血色,眼中翻涌着不甘、愤怒,最终化为一片深沉的悲哀与了然。他猛地将染血的丝帕紧紧攥成一团,用尽最后力气塞进了宽大的袖袋深处,仿佛要藏起这昭示着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秘密。
“朕…还死不了!”他咬着牙,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倔强,“在…星槎启航之前…朕…绝不能死!绝…不!” 浑浊的眼中,最后燃起的是对儿子宏图伟业最后的守望,以及对无情天命最绝望也最顽强的抗争。他枯瘦的手死死抓住龙榻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青筋毕露,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寝殿内,只剩下他粗重而艰难的喘息声,在死寂中回荡,一声声,敲打着王朝迟暮的丧钟。
宫道深深,寒露凝在冰冷的金砖上,映着惨淡的月色。定寰剑的乌木剑柄抵在掌心,粗糙的纹理传递着一种沉甸甸的、近乎悲怆的质感。萧昭宁与李淮洲并肩而行,步履无声,只有衣袂在夜风中翻飞的细微声响。方才殿内那惊心动魄的血腥气似乎还萦绕在鼻尖,老皇帝强撑的帝王威仪与生命尽头的不甘,像一块巨石压在两人心头。
“父皇他…”李淮洲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目光落在萧昭宁手中的定寰剑上,“是在为我们燃尽最后一盏灯。”
萧昭宁指尖在鲨鱼皮剑鞘上轻轻划过,感受着那份源自历史深处的粗粝与厚重。“陛下以江山社稷托付,以先祖之志相赠,”她声音清冷,却字字如星坠,清晰无比,“此剑,便是星槎的锚,亦是你的脊梁。”她停下脚步,侧身看向李淮洲,月光勾勒出他俊朗却凝重的侧脸,“帝星蒙尘,本源受创,此去星途凶险莫测。陛下赠剑,是要你无论身处何境,心魂永系大盛万民。”
李淮洲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夜气,胸腔内那股因帝星本源受创而时常隐隐作痛的郁结似乎都被这寒气冲散了几分。他伸手,覆盖在萧昭宁握着剑鞘的手背上,她的手微凉,却蕴含着火山般的力量。“昭宁,”他低唤,眼中是毫不掩饰的信任与依赖,“有你在,有定寰在,纵是九幽炼狱,我李淮洲亦敢闯它一闯!”
就在此时,宫墙最深的暗影处,如同墨汁融入夜色,一道挺拔如枪的身影无声浮现。宗师境中期的沉稳气场收敛得滴水不漏,正是星阁之主,慕容恪。他一身玄色劲装,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唯有那双锐利的鹰眸在黑暗中亮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