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28章 心中泛起不安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28章 心中泛起不安

    蒙恬叹道:“原来内里如此复杂,父亲目光如炬。”

    蒙武低声补充:“不只是我明白,王翦、桓漪他们也都清楚。”

    “身为秦将,统领重兵,这是君王最忌惮的。

    若不主动示弱,如何立足乱世?兵权虽重,却危机四伏。”

    “朝堂之人,王绾、李思、冯去疾,皆非凡品。”

    “今日之言,你我父子切勿再提。

    记住:君是君,臣是臣,不可逾越。”

    “即便我们权高位重,面对王权依然渺小。”

    蒙武叹息。

    蒙恬郑重点头:“父亲教诲,孩儿铭记。”

    短短几句话,让蒙恬豁然开朗。

    “不知赵迟小子是否真懂。”

    “他出身雍城大营,少年得志,前程远大。

    与他结交,对我们并无坏处。”

    蒙武笑道。

    “父亲放心,这孩子必定能领会深意。”

    “从新兵营开始,他就显现出异样。

    我不太了解朝廷事务,但他若能想出金疮药这样妙策,朝廷之事想必有所涉猎。”

    蒙恬轻笑。

    “若非你提醒,我都快忘了。”

    “赵迟凭借金疮药之功,赢得百万将士感激,也为自身争取了庇护。

    只要他忠于国家,大王绝不会苛责他。”

    “这孩子不仅武艺出众,心思缜密。”

    “纵使我眼下仍占优势,日后他必有更大进步。”

    “好了,别再说。”

    蒙武挥了挥手,“你亲拟奏章呈报大王,以赵迟名义恳求为未婚妻赐恩,并说明此举出于自愿。”

    “明白。”

    蒙恬转身离开。

    “大秦。”

    “天下。”

    “凭大王雄才大略,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然而,一统之后,又将面临何种局势?”

    蒙武低语,神情迷惘。

    ……

    李家村,赵迟家中。

    院外,两名锐士挺立,警惕守护,禁止外人靠近。

    胆敢违逆者,他们的利刃必将无情斩落。

    院内,数位妇人围绕着李烟言。

    “烟言,你即将生产。”

    “此时多活动有助于分娩顺利,也能缓解痛苦。”

    李青的母亲叮嘱。

    “嗯,明白了。”

    李烟言点头应允。

    女子生产在此时如生死考验,必须格外谨慎。

    这时,村外传来马蹄声。

    片刻后,数百骑兵停驻于赵迟家门口。

    “是军营来人了。”

    妇人们察觉,心中泛起不安。

    昨日百夫长离开时曾说,他无权宣布赵迟的战功,今日看来,来者必是军中高官。

    领头两人,一为中年,一为壮年,气宇轩昂。

    虽未穿铠甲,却着华服,身后数百黑甲武士随行,可见身份尊贵。

    门外武士见来者,即刻跪下行礼。

    “免礼,勿惊扰主人。”

    蒙武对众武士道。

    “是!”

    众人齐声应答,随后退开。

    “上将军?”

    院内妇人震惊不已,瞪大双眼。

    闻讯赶来的村民亦深受震撼。

    “上将军”

    之称在秦帝国内稀少,每位皆统率十万大军,掌控一方军营,是朝廷重臣,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今有此高位者现身偏僻小村,非但未减李家村荣耀,反而彰显赵迟的功绩。

    众人皆知,掌管雍城大营的上将唯蒙武一人。

    “蒙恬,我们入内。”

    蒙武下马,步入院中,蒙恬随后跟随。

    至院中。

    村民听闻即将见到上将军,皆心生忐忑,不知如何应对这位手握秦帝国大权者。

    李烟言稍显镇定,上前行礼:“民女拜见上将军。”

    “无需多礼。”

    蒙武和蔼言道,“听闻你即将生产,若赵迟知道你的难处,定会责怪于我。”

    村民对蒙武平易近人的态度颇为惊讶,从他话语中感受到他对赵迟的情谊。

    “蒙伯伯。”

    李烟言恭敬称呼。

    “不必拘谨,直呼蒙伯伯即可。”

    蒙武慈祥注视。

    蒙恬加入:“我是蒙恬,可称我蒙大哥。

    迟弟常令我自豪。”

    李烟言感念他们的关怀,而蒙恬称赵迟的成就全凭自身努力。

    周围村民仍局促,不敢开口。

    “迟哥何时归来?”

    尽管意识到问题可能失礼,李烟言还是忍不住问出,因她实在思念赵迟。

    “烟言,我能这样称呼你吗?”

    蒙武问。

    “你家迟哥深得大王重用,如今在韩国主持军务,责任重大。

    我们刚占领这片区域,四周国家伺机而动,所以他的任务还很繁重。”

    “至于他何时回来,恐怕得等到完全掌控韩国之后。”

    “不过你不用担忧,赵迟那家伙能力出众,在韩国定能安然无恙。”

    蒙武笑着宽慰道。

    “嗯。”

    李烟言只能点头。

    “那个家伙也太疏忽了,你快到预产期,居然都没告诉我们。

    要是早知道你在附近,我早就过来探望了。”

    蒙恬责备道。

    “蒙大哥。”

    “迟哥哥他并不知情。”

    李烟言垂眸解释。

    “他竟不知情?”

    蒙恬有些惊讶。

    “是的。

    他投身军旅后,我才发现自己怀孕了。”

    李烟言回答。

    “我就说那小子不会如此冷淡。

    你放心,我现在就派人快马送信给他,让他知道此事。”

    蒙恬随即笑了起来。

    “烟言。”

    “迟哥哥不在身边,我和蒙恬大哥作为长辈,理应照顾你。”

    “所以我今天特意带了些东西来。”

    蒙武轻笑,拍了拍手。

    院外,十几名身着侍女装束的女子鱼贯而入,向李烟言行礼:“见过夫人。”

    “她们是谁?”

    李烟言疑惑询问。

    “这些都是奴籍侍女,从今日起,她们将在此侍奉你。”

    蒙武笑意温和。

    “蒙伯伯,这实在不必,我有婶婶们照顾。”

    李烟言连忙摇头,脸微红。

    “烟言,莫害羞。”

    赵迟如今已成统帅,他的夫人怎能无人服侍?再者,几位婶婶虽可照顾你,却无法整夜守护,而这些婢女可以日夜相伴。

    这只是开始,伯父已向大王举荐,待大王知晓你的情况,必有更多赏赐。

    归根结底,你夫君地位不同以往,安心接受便是。

    蒙武当下说道。

    李烟言望着几位婶婶,面露难色。”烟言,蒙将军说得对。

    她们照顾,我们更放心,而且白天也会陪着你。”

    婶婶们笑着附和。

    见状,李烟言只得答应。

    “父亲。”

    蒙恬开口,“赵迟家的宅院有些狭小,此村似为廷尉封地,或许有更好的住所,不如迁往宽敞之地?”

    “蒙兄无需操心。”

    “我必须留在这里等迟哥哥回来,绝不能离开。”

    李烟言一听要搬家,立刻焦虑不安。

    蒙武见状说道:“既然烟言不愿,那就扩建院旁空地,新建房舍。”

    蒙恬点头同意。”多谢蒙伯伯。”

    村长前来拜见蒙将军,恭敬行礼:“见过蒙将军。”

    蒙武回道:“你便是本村之长?”

    随后夸赞:“若非你精心照料烟言,赵迟不在时,我们简直无从着手,今日才知此事。”

    村长谦虚回应:“晚辈不敢居功,赵迟与烟言均由我抚养,理应竭尽全力。”

    村长突然问道:“上次那位大人未提赵迟的战功,今日能否讲讲?我们看着他长大,却不知他有何功绩。”

    村民们纷纷附和。

    蒙武温和说道:“赵迟为秦帝国立下诸多功劳,平定韩国时功不可没。”

    稍作停顿后补充:“一例足矣,即可展现他的贡献。”

    韩王之死,归功于赵迟,此乃护国安邦的大功。

    话毕,村民皆惊叹不已。

    “赵迟果然了不起!”

    “取韩王首级,天下无人能及。”

    李烟言眼中闪烁自豪:“迟哥哥竟亲手杀了韩王。”

    抚摸腹部,轻声低语:“孩子,你爹是秦之英雄。”

    忽觉不适,轻喊一声,显现痛苦神色。

    蒙武父子见状焦急万分。

    有经验的妇人立刻察觉:“快准备房间,烟言要生产了!”

    随即有人扶住她,众人忙乱将她抬进屋内。

    蒙武目光停留在烟言颈间的玉佩上,沉思道:“这佩饰似曾相识?”

    凝视手中玉佩,记忆中浮现模糊画面,却难以确定来源。

    正思索时,被烟言的异常打断。

    “愣着干什么?还不去帮忙!”

    蒙武语气严肃,恢复往日威严。

    “是。”

    婢女们迅速行动。

    ---

    室内顿时嘈杂起来。

    资深妇人协助烟言生产,婢女准备好热水与必需品,人人神情紧张。

    邻里妇人对烟言安危格外关心,她自小在此成长,加之她丈夫常助乡亲子弟,无论如何都应尽力相助。

    至于婢女,命运系于主人一身。

    烟言若遇不测,她们恐也难逃厄运。

    “父亲,我们能做些什么?”

    “万一出事,怎么向赵迟交代?”

    听闻烟言的哀号,蒙恬虽镇定但困惑不解。

    他擅长指挥作战,对此却无能为力。

    “你能做什么?站在一旁看就是。”

    蒙武不耐烦地说,“女子分娩犹如炼狱,全靠自身努力。”

    “嗯。”

    蒙恬似懂非懂地点头,只能静静等待。

    时间流逝,烟言的呻吟回荡室内,愈发揪人心弦。

    “烟言,再坚持一下!”

    长辈安慰,“想想赵迟!”

    挣扎中的烟言眸中闪过希望:“迟哥哥……”

    屋内骤然传来婴儿的啼哭声。

    “生了。”

    一位婶子用红布裹好新生儿,确认性别后欢喜地说:“是个姑娘。”

    抱着孩子的妇人眉眼带笑:“烟言,是个小公主。”

    然而,李烟言的痛楚并未消散。

    “啊……”

    她仍痛苦地喊叫着。

    这时,另一位婶婶突然惊呼:“不好!烟言怀的是双胞胎!”

    房间里的氛围再次变得紧张。

    院外,数百名秦军精锐骑兵分列四周,尽显威严,凸显赵迟地位的特殊。

    “孩子不是已经出生了吗?”

    蒙恬疑惑地看着身旁的侍女,“怎么还有后续?”

    侍女恭敬回答:“夫人怀的是双胞胎,第一个已出世,另一个还在肚子里。”

    听完侍女的话,蒙恬瞥了眼父亲,调侃道:“赵迟战场骁勇无敌,生育能力也不赖,一次生两个,确实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