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04章 一切均已就绪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104章 一切均已就绪

    “实在可笑。”

    “竟敢对大秦出言威胁,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上将军的做法非常恰当。”

    “我秦帝国灭韩灭赵都有充分的理由,天下皆知。”

    “灭魏同样合情合理……”

    满朝文武看着四国使节垂头丧气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是国威的彰显,在大秦的天威之下,臣子们自然应当如此自信。

    许久,燕丹平复心情,带着愤懑与不甘看了一眼赵迟。

    随后,他的目光转向高坐的祖龙:“秦王,秦魏之间的矛盾真的无法化解吗?”

    “魏国当年攻打秦帝国,实则是受赵国指使。

    如今赵国已亡,为其当年的冒犯付出了代价。

    恳请秦王开恩,放过魏国这一次。”

    这次,被赵迟反驳后,燕丹的声音不再强硬,反而多了一丝恳求。

    “赵迟所说,就是寡人的态度,也是我秦帝国的决定。”

    祖龙冷冷说道,字句间透露出不可撼动的威严。

    这次四方使者前来,旨在迫使秦帝国停止攻魏行动,并争取秦帝国的承诺。

    若祖龙答应,

    待四方使者离去,天下就会传播秦帝国撤军的消息。

    到那时,秦帝国若再次发动战争,便失去了合理借口。

    其余三国也可光明正大地联合魏国。

    这就是国与国之间无形的较量。

    毕竟,魏国若被秦帝国吞并,其他国家也会面临唇亡齿寒的危机。

    秦帝国吞并晋地后,必定会进一步扩张。

    燕丹注视着祖龙,内心充满愤懑。

    即使祖龙明白他的心思,或许也只能说他过于天真。

    国与国的争斗关乎生死存亡,怎容得下情面?

    “秦王在上。”

    魏国使者跪倒在地,面色惨白,声音中充满恳求,“过去魏国攻打秦帝国,实为赵国煽动。

    魏国国力薄弱,不敢违背赵国意愿。

    恳请秦王停战,魏国愿意献上城池和财宝作为报偿。”

    魏国使者趴在地上不愿起身,正是弱国无外交的真实写照。

    祖龙志在一统六国,对于此类请求毫不动摇。

    他冷眼看着四方使者:“若无其他要事,送客。”

    赵高昂声传旨:\"大王有令,四方使者退朝。”

    齐、楚、燕三国使者面露不甘,魏国使者依旧跪伏原地,神情绝望。

    他们气势汹汹而来,本欲迫使秦帝国屈服,最终却发现自身毫无影响力。

    \"弱国无外交,古今皆然。”赵迟感叹。

    此时,辛胜率禁军入殿,将使者们团团包围。

    \"大王已有旨意,诸位请退。”辛胜冷言道。

    ……

    殿内寂静无声,魏国使者被禁卫拖出。

    \"赵卿。”祖龙满意地看着赵迟,\"卿的表现很好。”

    \"为大秦效力,乃臣职责所在。”赵迟答道。

    \"诸位可曾见上将军所为?我大秦之威,岂惧四国联手?\"

    祖龙环视群臣,语气威严。

    \"大王圣明。”群臣齐声应和。

    \"还有何事奏报?\"祖龙询问。

    \"臣已休养多日,然赵地尚有军务待处理,欲明日返赵督战。”赵迟趁机奏报。

    \"准奏。”尽管不舍,但为了赵迟的前程与秦帝国大局,祖龙只能同意。

    \"多谢陛下。”赵迟谢恩后落座。

    朝议继续,商议琐事。

    退朝时,祖龙嘱咐赵迟:\"今日退朝后不必回府,你夫人已在宫中。

    稍后共饮,为你践行。”

    赵迟愣了一下,随即叩谢:\"多谢陛下。”

    众臣羡慕不已。

    \"陛下对赵迟的恩宠,无人能及。”

    \"当初他亲自迎接,又设宴款待,如今送别还邀夫人同席,这待遇连公子也未曾享受。”

    \"不知何时我也能得此殊荣……\"

    李思心中嫉妒,他曾受祖龙独饮之恩,如今却成往事。

    如今,祖龙最为倚重的臣子莫过于赵迟。

    李思既嫉妒又懊悔,若非当年放弃了与李烟言的婚约,他本可凭借姻亲关系走得更远,却终究亲手断送了这条道路。

    “主上的地位愈发稳固了。”

    “日后,在大秦仅次于君王的臣子或许仅剩主上一人。”

    “尽管我位列九卿,仍觉不够。

    唯有除去‘代’字,才能更好地辅佐主上。

    况且,主上所赐之物绝不容荒废。”

    韩非见主上如此受宠,内心振奋。

    他入秦不仅是为了家族与天下,更是为了追求武道与长生。

    满朝官员无不羡慕赵迟得享皇恩,唯独蒙毅神色平静。

    “羡慕吧,这样的优待可不是普通臣子能享有的。”

    “因为赵迟是大王之子,是我大秦真正的长公子。”

    “待大王与迟公子相认之日,便是迟公子成为太子之时。”

    “到那时,我很期待看到你们的反应。”

    蒙毅暗自微笑,对未来满怀期待。

    此刻,赵迟正在迅速崛起,蒙家也会全力支持他扩充势力,争取更多盟友。

    王翦、桓漪等人将在背后默默助力赵迟。

    终有一日,当百万秦军尽归赵迟统领时,任何反对都将被视为死罪。

    在礼法上,祖龙将成为无可争议的权威,无人能抗衡。

    他的声望将达到顶峰,无人能动摇。

    章台宫内,宫女端着准备好的膳食进入殿中。

    祖龙刚刚到达,一切均已就绪。

    李烟言带着两个孩子在殿中等候,她有些紧张,毕竟这里是权力的核心之地。

    因丈夫的关系,她如今已是上将军夫人,并受到大王的宠爱,令众多女子羡慕不已。

    “烟言,适应这里了吗?”

    祖龙走近后问道。

    “臣妇拜见大王。”

    李烟言忙起身行礼。

    “不必拘束,看迟儿多自在。”

    祖龙笑着看向赵迟,他举止自然,全无朝堂上的拘谨。

    “烟言。”

    赵迟笑着打招呼。

    “迟哥哥。”

    李烟言回以甜美笑容。

    “爹爹。”

    两个孩子也跑过来喊人,显得十分有礼貌。

    “想念阿耶了吗?”

    祖龙抱起两个孩子问。

    “想。”

    孩子们乖巧地回答。

    “真是乖孩子。”

    祖龙愉悦地笑了。

    随后他对赵迟说:“坐下吧,今天咱们一家人一起用餐,为你践行。”

    赵迟对此毫不惊讶,近来他已经多次听到这样的话了。

    他甚至认为祖龙可能真的把他的两个孩子当成孙子了。

    这当然是好事。

    “烟言,坐下吧。”

    赵迟也不推辞,牵着李烟言坐下。

    祖龙坐在主位,两个孩子分别依偎在他两侧。

    坐下后,

    “你怎么还在发呆?”

    “忘忧呢?为何没拿出来?”

    祖龙坐下后,不满地对赵迟说。

    “大王怎么会知道我带了?”

    赵迟苦笑着回应。

    “你就像个聚宝盆。”

    祖龙笑着打趣道。

    赵迟含笑自怀中取出酒壶,为两人斟满。

    “爹爹,阿耶。”

    “这是何物?”

    “我们也想尝尝。”

    赵钰琪好奇发问,赵熙亦睁大眼眸,满怀期待。

    “幼童不宜饮用此酒。”

    “待长大即可品尝。”

    祖龙温声解释。

    “唔。”

    兄妹虽感遗憾,却见双亲畅饮愉悦,心中愈发好奇。

    “寡人听闻你近来创制一种新战阵,攻守兼备。

    上次破邯郸即凭此阵之力。

    此阵有何特别?较我国现行战阵如何?”

    祖龙边饮边问。

    “此乃吾所创,确能增强军力,然亦有缺陷。”

    赵迟笑意盈盈地道。

    “何弊?”

    祖龙兴致勃勃追问。

    “唯亲授方可习得,若吾不在阵前指挥调度,此阵难展其威。”

    赵迟直言坦陈。

    “汝又戏弄寡人否?莫非此阵还能分辨人?”

    祖龙面色沉肃。

    “君上,此言属实,君若不信,可遣他处大营将领至我军观习,看能否领悟。”

    赵迟笑答。

    此战阵之术,并非源于世间。

    赵迟炼化《将心》,即为战阵根基。

    无赵迟亲身指引,战阵无法施展。

    可以说,《将心》作为阵法核心,能让全军之力凝聚一体。

    “寡人即刻派人验证,看看是否真如汝言这般神奇。”

    祖龙笑意盎然。

    显而易见,他已明白赵迟非虚言。

    “这战阵,真如此厉害?需特定之人操演?”

    “这小子究竟藏着多少秘密,连他老子都不知。”

    祖龙心中满是疑惑。

    “回赵地后,汝有何计划?”

    祖龙咬了一口肉,继续问道。

    “安定赵地,伺机灭魏。”

    “然单凭一支部队不足以应对魏国,魏虽国力逊于赵,亦有数十万大军。

    今日虽震慑齐、楚、燕使者,若秦强攻魏国,彼等必不会袖手旁观。”

    “唇亡齿寒,若不能速战速决灭魏,他国必出兵。”

    赵迟神情严肃地说。

    “若由汝领军灭魏,当调动哪处军营?”

    祖龙凝视赵迟问。

    “函谷军营最为适宜。

    君若有令,王翦上将军率函谷大军东进,吾自赵地南下,两路夹击,必能灭魏。”

    赵迟答道。

    “甚好。”

    “寡人授权于汝。”

    “汝归赵地后,一旦寻得良机,即可发兵灭魏。

    若需函谷军营支援,可直接下令,寡人暗中赐诏,他接令即出兵。”

    祖龙对赵迟说道。

    “君上,您当真要将此重任交付于我?”

    赵迟目光复杂地看着祖龙。

    秦王授予的权力非同小可,竟能让他不经许可便统率十万大军,直面魏国。

    这一特权前所未闻,在秦帝国的历史上,仅王翦曾享有类似待遇,但他始终小心翼翼,多次恳求封赏,甚至不惜损害自身名誉来证明忠心。

    如今,祖龙竟毫无保留地将两支大军及灭魏大权托付给赵迟,这是莫大的信任,亦是无上的荣光。

    朝中又有何人能得到如此厚待?

    “年轻人,你觉得我的决定出乎意料?”

    祖龙笑着问。

    “父王的一切,终归是我应得的,我定不负这份期待。”

    赵迟语气笃定。

    灭魏之战既是建功立业的契机,也是积蓄力量的关键时刻。

    只要成功灭魏,后续齐、楚、燕诸国的挑战将纷至沓来。

    凭借这些战绩,他有望封侯,甚至超越上将军之位。

    届时,即便面对王权,他亦能从容应对。

    “朕对你充满信心。”

    祖龙点头赞许,“若连自己的骨肉都不信,又该信谁?”

    “感谢父王的信任。”

    赵迟笑意盈盈,姿态舒展。

    祖龙举杯大笑:“灭韩灭赵,你的功绩斐然。

    灭魏一役,朕相信你能再创佳绩。”

    赵迟随之举杯,与之碰杯后一饮而尽。

    “大王。”

    赵迟开口道,“我即将返回赵地,烟言独自留在咸阳,还望大王日后多多关照她们母子。”

    “除了亡故的母亲,她们母子便是我最亲近的人了。”

    赵迟微醺中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