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08章 他已陷入深深恐惧之中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108章 他已陷入深深恐惧之中

    然而,这不过是他的单方面愿望。

    “信陵君现居何处?”

    魏王假回过神来,向群臣问询。

    “回禀大王,信陵君正在西线指挥,以防备王翦的军队。”

    “大王无需过于焦虑。”

    群臣宽慰道,“信陵君乃魏国的支柱,有他在,魏国便不会覆灭。

    昔日秦军屡次入侵,不都败在信陵君手上吗?”

    “况且,秦人断不敢轻易行动,一旦他们进攻,齐、楚、燕三国必不会坐视不理。”

    丞相上前安抚焦虑的魏王。

    “丞相所言极是。”

    魏王稍感安心,“但我心中依旧不安。”

    “当年我魏国与晋国同列诸侯,历经百年兴衰,如今只剩下魏国独存,赵、韩两族已被秦吞并,由此可见秦之强大。”

    “若秦军来袭,我魏国能否抵挡?”

    魏王假眉宇间写满忧虑,他对秦的恐惧也深深影响了朝臣。

    在这样的恐慌氛围中,不少大臣可能已在暗中为自己留好了退路。

    朝廷中的权贵,有的确为忠诚效力,但多数仍以私利为重。

    一旦局势恶化,这些人便会迅速叛离,正如那些灭亡的韩、赵一样。

    这些贵族阶层曾几何时经历过如此频繁的逃亡?

    “请大王勿忧。”

    魏相再次坚定表态,“我魏国绝不会向秦帝国低头。”

    然而,话音未落。

    “报!”

    “边境告急!”

    “秦军已开始行动!函谷大营的全军已出动,王翦亲自率军,正向我国边境发动进攻!”

    一名士兵慌忙闯入,高声疾呼。

    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打破了魏国朝堂勉强维持的秩序。

    魏王假脸色苍白,群臣亦面露惊恐,绝望的情绪弥漫开来。

    这份情报彻底击碎了他们最后一丝希望。

    秦人终于发起进攻。

    “信陵君能否守住边境?”

    魏王假颤抖着问。

    “禀大王,秦军攻势猛烈,已攻克多座边城。

    信陵君现驻守安邑布防,并保证大王不必担心。

    他已做好防御部署,请大王速派使者向齐、楚、燕求援。”

    “欲破强秦,需借助他国之力。”

    传报的士兵立即回应。

    “丞相!”

    “速派人往齐、楚、燕求援!”

    魏王焦急吩咐。

    “请大王放心,臣早有安排,只要秦军有所行动,使者便会出发。”

    魏相迅速答道。

    王翦,秦之宿将,昔日率函谷大营破赵,信陵君能与之抗衡否?

    “王翦若出,赵迟岂能坐视?魏与赵接壤,城池难保,如何抵御?”

    魏王假面露惧色。

    “大王。”

    “信陵君已部署周全,西线由信陵君亲自对阵王翦,北线由庞雄镇守,其为庞涓之后,出身军武世家,得信陵君重托,必能稳住大局。”

    “望大王信任信陵君与诸将士。”

    魏王慌乱,丞相只能反复安抚,却无计可施。

    昔日魏称霸一时,即使未变法之秦亦不能敌,且收复河西失地。

    然岁月流转,自商鞅变法后,形势逆转。

    魏再失河西,自此渐衰。

    更令人痛心者,魏国多出人才,却皆散去,转投他国,成天下笑谈。

    后世视魏为育才之地,实为耻辱。

    如今魏虽人口过百万,除信陵君魏无忌外,再无可用之人。

    若非信陵君支撑,魏恐早已灭亡。

    昔日贤才济济,今则无可用之将,无可用之臣,徒呼遗憾。

    “孤信。”

    “孤信陵君。”

    魏王假紧握双拳,高声说道,但眉宇间仍充满畏惧。

    可见,他已陷入深深恐惧之中。

    “唉!”

    “若大王振作,士气或许能提升。”

    魏相见朝堂气氛低迷,心中无奈叹息。

    今日之魏……

    已是危急存亡之际,被秦围困,唯有向齐、楚、燕等国求援。

    赵地,魏之邻国。

    咚咚咚,战鼓雷鸣,这片广袤平原上,黑甲士兵列阵如海,仿佛要吞噬大地。

    这是秦军精锐——邯郸大营的勇士。

    而百丈之外,魏二十万大军严阵以待。

    两军对峙,杀气弥漫。

    魏军由庞涓后人、现任统帅庞雄指挥。

    现今魏国缺乏良将,唯有信陵君魏无忌堪当大任。

    然而,即便他智谋过人,也难以挽回魏国衰败的命运。

    “庞将军,信陵君曾叮嘱……”

    “明白。”

    庞雄打断魏将的话,“信陵君的意思很清楚,我们要利用地利,避开秦军锋芒,延缓其进攻,等待齐、楚、燕联军到来。”

    那位魏将还想再说,庞雄挥手阻止。

    “信陵君的战略我已清楚,这一战是为了消耗秦军实力,不是决出胜负。”

    庞雄语气坚定。

    魏将注意到庞雄话语中的傲慢,提醒道:“秦军主帅赵迟极难对付,连赵国名将廉颇和庞煖都败在他手里,你可别掉以轻心。”

    “我们的计划周密,只需按部就班执行即可。”

    庞雄满不在乎地回答。

    “够了。”

    庞雄再也无法忍受这位将领的啰嗦,冷冷地开口制止。

    “既然大王和信陵君对我寄予厚望,我绝不会辜负他们。

    赵迟不过是个年轻人,所谓的击败廉颇、庞煖的说法,不过是秦帝国的夸大之词罢了。”

    “今日之战,既要拖延时间,也要打击秦军士气。

    你无需多言。”

    庞雄坚定地说:“待我军击溃秦军前锋,便可施展拖延之策。”

    他语气中透着果决。

    魏将注视着庞雄的动作,暗自担忧:“信陵君,我早提醒过,庞雄虽有带兵之才,却过于自负。

    如今赵迟威名在外,他怎会不想借此机会建功立业?”

    “此战,庞雄怕是不会遵从号令,只会按己意而行。”

    魏将低声自语。

    庞雄冷哼一声:“赵迟不过是个年轻将领,秦王愚钝,竟派如此无名之辈为主帅,实属短视。

    信陵君命我以拖延战术对敌,然而一介少年统领,手下多为赵国降卒,即便勉强集结,又有何威势?”

    他自信满满,抽出佩剑指向秦营:“只需我在阵前言语几句,便能让敌军军心动摇,一举击溃。”

    庞雄紧握宝剑,环顾四周,高昂喊道:“我魏国勇士何在?”

    “杀!杀!杀!”

    二十万魏军齐声回应,气势磅礴,仿若天地为之震撼。

    “暴秦无道,兴不义之师侵扰我国。

    晋、韩、赵三地已遭侵占,百姓备受折磨。

    若魏国再不奋起,亲人们亦将受难。

    唯有战胜暴秦,方可保全家人。”

    庞雄激昂的话语在战场上回荡。

    “杀秦贼,灭暴秦!”

    魏军的怒吼连绵不断,响彻云霄,声浪甚至传至秦军营地。

    昔日韩、赵的降卒闻言,心生波动。

    他们本为庞涓之后,与魏晋同宗,如今若能助魏军破秦,便可重获自由。

    庞雄高声疾呼,试图分化敌军:“此战,我必解救尔等于困境。

    望与我魏军并肩作战,共歼暴秦。”

    此言一出,周围魏将虽未全然认同,但也有所动摇。

    随后,魏军齐声呼应庞雄,声音震天动地。

    “庞将军之计确能动摇秦军军心,然欲全胜还需信陵君之谋略。”

    “赵迟不过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今日必让他尝尝厉害,让天下知晓所谓秦之名将不过是虚名。”

    庞雄置魏将的谏言于不顾。

    此时,他认为已成功动摇秦军军心。

    稍顷,庞雄紧握手中的将军剑,剑尖直指秦营。

    “庞将军,此刻应固守要塞,切勿轻举妄动,否则恐有不测。”

    魏将忧心忡忡地劝阻。

    “秦骑不容小觑。”

    魏将沉声道。

    “大胆!此战由我指挥。

    虽遵信陵君之嘱谨慎推进,但首战定要重创敌军,挫其锐气。”

    庞雄严厉喝止。

    无视魏将的苦劝,他毅然下令:“众将士听令!”

    “诛暴秦,护晋国!”

    “随我突袭!”

    四百四十六号军令下达,传令官快马疾驰。

    顷刻间,二十万魏军整齐列队,大地为之震颤。

    “完了!”

    魏将面容悲戚,“庞雄独断专行,狂妄自大,信陵君竟信此等庸才。”

    秦营内,赵迟冷静观察着魏军动向。

    “上将军。”

    那位自称为庞涓后人的魏国边防将领,实则无能至极,虽熟读兵书却缺乏实战经验,且傲慢自大。

    魏无忌任命其为主帅,也是因朝中无人可用。

    屠睢闻言点头赞同。

    赵迟冷哼一声,称此人必定要取自己首级以扬名立万。

    他对魏国情势了然于胸,魏无忌派王翦镇守函谷,又命庞雄驻防,看似权宜之策,实则带有轻蔑之意。

    赵迟正欲利用这种轻视心理。

    他早已暗中派遣细作散布邯郸主城投降的谣言,意在激怒魏国,使他们更加小觑庞雄。

    对魏国而言,采取消耗战略或许有利,静待齐、楚、燕等盟友支援,或许能挽回颓势。

    但对赵迟来说,这一战关乎存亡,是彻底瓦解魏国根基的关键。

    “若想取我项上人头,看他如何办到。”

    此役不仅是秦攻魏的开端,更是覆灭魏国的核心之战。

    “锐士何在?”

    魏军蠢蠢欲动,赵迟拔出湛卢剑,剑鸣清脆悦耳。

    他默默立誓,不负秦王重托,意志坚定。

    面对魏军的挑衅与离间之计,秦军岿然不动,嗤之以鼻。

    曾在韩、赵服役的将士深知归顺秦帝国的优势,军功封爵让他们得以晋升,这是其他地方难以企及的。

    再为**政权效力,实属可笑。

    赵迟一声令下,十万秦锐士迅速集结。

    “风,风,风!”

    “大风!”

    十万锐士齐声高呼,声震天地。

    魏军的呐喊,在秦锐士的配合下化为无形,战场弥漫着浓厚杀气。

    “一战定天下。”